甘肅「體教融合」開門辦體育:省級羽毛球隊落戶高校

2020-12-15 瀟湘晨報

中新網蘭州7月15日電 (魏建軍 劉婧) 15日,甘肅省體育局與蘭州文理學院「省隊校辦」羽毛球隊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該校舉行。此次合作,開啟了甘肅體教融合的新模式。

甘肅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光亞表示,此次合作,為甘肅「體教融合」工作奏響了合作序曲,將在提升甘肅羽毛球運動的競技水平,擴大羽毛球運動在全國的影響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也將有力推動甘肅體育教育事業的深度融合,為體教融合探索出新的合作模式和發展路徑。

近年來,甘肅正逐步從體育特色省份,向西部體育強省邁進。羽毛球項目運動強度大、健身效果好、參與人群不受年齡限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甘肅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向晨表示,想要成為一個西部體育強省,要在三小球上力爭發言權,在三大球上持續發力持續跟進,開門辦體育,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省體育局已有聯合辦隊的經驗,此前與白銀市開展「省隊市辦」兵乓球隊,在國內國際青少年比賽中獲得佳績。

王向晨說,通過與蘭州文理學院「省隊校辦」羽毛球隊,進一步整合資源,由原來封閉辦體育向開放、多元、聯合辦隊轉變。未來,由甘肅省體育局主導負責,在蘭州文理學院共同組建甘肅省羽毛球隊,力爭通過多年的努力和建設,在國內各項羽毛球賽事上獲得佳績。

王向晨表示,此次合作協議的成功籤署,標誌著雙方將在探索和組建專業競技隊伍,選拔和培養高水平羽毛球人才,完善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模式,夯實甘肅省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基礎等方面,開展廣泛而務實的合作。

蘭州文理學院黨委書記閻曉輝表示,此次共建甘肅省羽毛球球隊,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選材、訓練、比賽、管理模式,在充實羽毛球項目後備力量、提升競技水平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有益嘗試。

閻曉輝說,共建工作對發揮雙方的優勢與特長,整合體育資源,增加甘肅省羽毛球運動的後備人才厚度,為項目發展夯實基礎,完成羽毛球各項賽事的備戰任務都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對甘肅推廣普及羽毛球運動,促進羽毛球運動穩步健康發展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體教融合」結碩果!甘肅省羽毛球隊「省隊校辦」合作協議籤訂
    甘肅省羽毛球隊「省隊校辦」為「體教融合」打開一扇窗。新甘肅客戶端蘭州7月15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今天上午,甘肅省「省隊校辦」羽毛球隊合作協議在蘭籤署。蘭州文理學院將成為甘肅省羽毛球隊起步、成長的「大本營」。這是繼桌球項目「省隊市辦」之後,我省競技體育改革模式再次蹚出新路子。開門辦體育一直是甘肅體育部門堅持的基本改革方向。2018年11月,省體育局與白銀市人民政府籤訂桌球項目「省隊市辦」協議,聯辦省級優秀運動隊,開闢了甘肅競技體育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 甘肅省羽毛球隊籤訂「省隊校辦」合作協議
    甘肅省羽毛球隊籤訂「省隊校辦」合作協議每日甘肅網蘭州7月15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今天上午,甘肅省羽毛球隊「省隊校辦」合作協議在蘭籤署。蘭州文理學院將成為甘肅羽毛球隊起步、成長的「大本營」。這是繼桌球項目「省隊市辦」之後,我省競技體育改革再次蹚出的一條新路子。開門辦體育一直是我省體育部門堅持的基本改革方向。2018年11月,省體育局與白銀市政府籤訂桌球項目「省隊市辦」協議,聯辦省級優秀運動隊,開闢了甘肅競技體育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 體教融合,助力亞運!這所高校讓體育「C位出鏡」
    「我們學校在體育教育經費投入在全省高校體育中是名列前茅的。學校每年撥付體育維持費,用於體育教學、教師發展、校內各項體育活動開展。校外比賽每年投入專項經費,用於優勢競賽項目建設以及各訓練隊參加省級體育競賽相關支出。」公共教學部主任童建民說。此外,浙江旅遊職業學院體育場館建設也是頗有亮點。據了解,該校是全省唯一一家擁有「高爾夫」場館的高校。
  • 專業教練深入校園體教深度融合孕育體育沃土
    專業教練深入校園體教深度融合孕育體育沃土
  • 高等院校在體教融合中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體育大學舉辦體教融合...
    體教融合已經是體育界和教育界討論多年的話題,隨著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提出,體教融合有望收穫更多實際成果。,深刻認識體教融合在建設教育強國、體育強國進程中的重要地位。
  • 體教融合邁出關鍵一步 青少年體育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十三五」時期,青少年體育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新進展。體教融合邁出關鍵一步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發展,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王登峰: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要在體教融合中起到牽引作用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李依環)日前,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要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今天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對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解讀。王登峰指出,高校組建高水平運動隊的目標是為了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體育競賽在學校裡開展並不普遍,從大學生裡選拔代表隊參加世界大運會非常困難,所以建立了相關制度,選拔一些有體育運動特長的學生參加高校的高水平運動隊。
  • 《新民晚報》攜手高校探索體教融合辦訓
    華東理工桌球俱樂部選手李昊參加二青會比賽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學校、特別是高校未來將在青少年運動人才的培養上發揮更加重要的內容。而今年,上海市體育局面向社會力量首次評選了「上海市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社會培養基地」,積極吸納社會力量,搭建申城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新體系。目前,在首批獲評的35家社會培養基地中,就有兩家社會培養基地與高校達成了合作,社會力量與高校是否能發揮出1+1大於2的作用?
  • ...高校體教融合的深度探索——訪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院長黃偉明
    高校在推進體教融合的過程中,顯然發揮著與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學校體育不同的作用。而作為師範類院校,貴州師範學院因其特殊的定位,又與其他高校有所區別。10月13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體育機制改革,推動體教融合落到實處,貴州師範學院與貴州省體育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貴州省體育局推動體教融合在省內建立合作的第一所高校
  • 體教融合 培養「文武雙全」人才
    「2019年初最低谷的時候,體育運動學校只剩下150餘名學生,各個體育訓練場館冷冷清清,室外體育場上經常只有寥寥數人。」王秀春對記者說。 打破困局的鑰匙就是體教融合,畢節市體育運動學校與畢節市民族中學「聯姻」,體育運動學校有了第二塊「牌子」——畢節市民族中學東校區。
  • 體育賽事是體教融合發展的載體
    11月26日,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文化節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其中,2020年足球迎新杯比賽也迎來了高潮——男子組決賽,由教職工代表隊對陣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教職工隊代表合影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教職工代表隊以一粒進球的優勢,5比4戰勝了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捧起了本次迎新杯的冠軍獎盃。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教職工代表隊以一粒進球的優勢,5比4戰勝了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捧起了本次迎新杯的冠軍獎盃。
  • 「四產融合」激發體育發展潛力 「體教融合」之路蓬勃向前
    桌球「名片」享譽全國、「登千山·賞金秋」全民健身活動在鞍圓滿落幕、鞍山南果梨文化採摘節暨自行車騎行活動用青春和熱血點燃鞍山、省中學生籃球錦標賽備受關注……鞍山積極推廣體育運動發展,走出一條鞍山特色「體教融合」之路,釋放「四產融合一體化」發展的疊加效應。
  • 乘風破浪深化體教融合——訪湖南省體育局局長李舜
    對此,湖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雅禮中學是體教融合的範本,湖南省要乘著《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的東風,加快深化體教融合的進程。  李舜認為,《意見》的出臺,從頂層設計上為體教融合指明了方向和發展路徑。政策引領、法規保障,是推進體教融合至關重要的前提。
  • 甘肅省級體育協會積極開展扶貧活動
    2020年5月14日,甘肅省籃球運動協會和省圍棋協會在省體育局、省體育總會的組織帶領下,赴華池縣喬川鄉章橋小學開展「扶貧啟智、送教下鄉」的主題活動,向學校捐贈了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拍、桌球拍、跳繩、毽子、呼啦圈等一批體育器材。
  • 廣西體教融合探索各具特色
    本報記者 徐 哲11月30日至12月4日,國家體育總局組織新華社、中國體育報等媒體記者,先後到我區北海、南寧、柳州、來賓四地開展2020年「走基層—體教融合宣傳採訪活動」廣西站宣傳報導,各地的體教融合情況讓記者們感觸頗深,尤其是馬山縣的攀巖進校園更具廣西特色
  • 廣西體育局積極探索體教融合促進體育後備人才建設
    十九大作出了「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重大決策部署,今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將體教融合作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戰略舉措。
  • 山東體教融合走出特色路——專訪山東省體育局黨組成員、省體育...
    談到山東體教融合工作,山東省體育局黨組成員、省體育總會專職常務副主席隋擁軍說,青少年體育是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基礎,是塑造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是競技體育的源頭、群眾體育的基礎。談頂層設計:政策步步引領有保障「樹立全局觀念,切實轉變理念,強化制度創新,注重從頂層設計上加強政策引領,是山東近年來體教融合方面取得紮實成效的關鍵。」採訪中,隋擁軍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了體教配合、體教結合等提法,也積累了一些體教融合發展的經驗和做法。
  • 全國首家滑冰體教融合示範單位落戶河北師範大學
    她指出,河北師範大學與中國滑冰協會強強聯合建立「全國滑冰體教融合示範單位」,標誌著中國滑冰協會與全國高校的全面合作正式起步。雙方在培訓、科研、對外交流等方面深入合作,一定能為滑冰運動的體教融合提供新模式和新範例,為河北三千萬人參與冰雪和全面提高滑冰運動競技水平提供新的支撐體系,為貫徹落實中央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戰略部署及全國滑冰後備人才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為辦好2022年冬奧會貢獻力量。
  • 傳遞體育改革強音 開創體教融合新局——訪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
    浙江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瑤認為,體教融合不是部門工作和領域資源簡單的疊加,而是通過改革破除部門資源流通壁壘,實現「1+1>2」的重要舉措。在談到浙江在體教融合中的特色做法時,鄭瑤說,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方面,「學校+俱樂部」「學校+體校」「社會力量+體教合一」的創新模式在浙江遍地開花。通過體育協會、俱樂部派駐專業教練,學校普及至少一個特色體育項目;通過發揮體校專業優勢,與學校合辦專業性較強的特色體育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教體合一」,民辦學校辦競技體育漸入佳境。
  • 學訓有規劃 出路有保障——南工大女壘隊交出體教融合優秀範本
    當合理的體育政策遇上優質的教育資源,能夠擦出怎樣的火花?南京工業大學給出了答案:其精心打造的女子壘球隊不僅成為學校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也向外界提供了一份體教融合的優秀範本。在2017年的全運會賽場,江蘇隊拿下女子壘球冠軍,又一次在體育圈引起熱議。為什麼是「又一次」?因為她們蟬聯了全運會冠軍。為什麼會引起熱議?因為江蘇隊是一支由南京工業大學打造的「學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