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教融合的深度探索——訪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院長黃偉明

2020-12-26 天眼新聞

高校在推進體教融合的過程中,顯然發揮著與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學校體育不同的作用。而作為師範類院校,貴州師範學院因其特殊的定位,又與其他高校有所區別。

10月13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體育機制改革,推動體教融合落到實處,貴州師範學院與貴州省體育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貴州省體育局推動體教融合在省內建立合作的第一所高校。

根據協議,雙方將就共同培養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過硬的師範體育人才,為貴州省優秀運動員打通升學通道,為高校本科體育專業學生打通專業技能學習通道,加強貴州體育專科學校和體育師範本科建設有序互動,共同開展健康體育方向科研攻關和理論創新,共同舉辦體育賽事培訓活動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貴州體育事業發展。

為此,本報記者對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院長黃偉明進行了專訪,對此次合作的相關事項進行了解讀。

貴州師範學院花樣跳繩隊代表貴州參加第十一屆民運會獲得金獎

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貴州體育報: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體教融合」並不算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類似的提法,不過那時候還叫「體教結合」。從「體教結合」到「體教融合」,您能解釋一下其中意義的轉變嗎?

黃偉明:幾十年來,在舉國體制下的金牌戰略,我國實行體育系統內部以三級訓練網絡為特點的運動員培養體制,從省、市業餘體校到省專業隊,再到國家隊,這一涉及學齡運動員的培養系統始終與教育部門沒有直接的聯繫,也導致了運動員學訓矛盾、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等諸多問題。

另一方面,無論是「金牌戰略」還是「體育強國」,其涉及的主體青少年的體育教育工作始終歸屬教育部門主管,而體育部門參與極少,這帶來了學校體育工作開展不夠專業、體育人才被埋沒等問題。而當時「體教結合」的涵義——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和學校教育的結合,因為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始終沒有很好地展開合作而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和執行,僅限於形式上的「掛名」。

但在新形勢下,「體教融合」的提出,實際上是對舉國體制和學校體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納入國民教育系統之中,將以往主要以體育系統或教育系統單一渠道的方式,轉變為沿著體育和教育相融合的更寬的渠道運行。 誠如《意見》中提到的,在包含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開展、賽事組織和舉辦、學生運動水平等級認證、學生訓練和參賽、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等方面,教育部門要同體育部門共同開展合作,協同推進,將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納入雙方工作評估機制。

貴州師範學院教師、學生參加全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裁判工作

「教練」與「教師」貴州體育報:此次合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雙方共同培養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過硬的體育師範人才,您能解釋一下背後的原因和具體的合作方式嗎?

黃偉明:這首先涉及競技體育人才浪費的問題。競技體育是金字塔尖的運動,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站到塔頂。而大量的投入時間和精力培養的、具備一定運動天賦和能力的運動員在退役,或者畢業之後該去向哪裡?其實他們可以開辦培訓機構並擔任教練,也可以回到學校成為教師。他們存在學歷不夠、沒有教學的能力和資質的問題,但同時,這部分人因為從小接觸專業的訓練,擁有很強的專項能力,發揮其專業優勢,是很有潛力成為優秀的體育老師。成為優秀的教師,就必須要經過專門的教師培養,我校的體育專業師範專業的專門教育培養就是一個好的平臺。

另一方面,貴州師範學院作為綜合性體育高等院校,體育學院的學生通過四項身體素質測試進入學校,而沒有從小接受專業的技能訓練,因此,在專項能力上是欠缺的。缺乏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支撐,縱使有師範類專業認證,也是幹不好體育教師或教練工作的。

因此,貴州師範學院和省體育局合作的目標之一,就是將這兩類人培養成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過硬的體育師範人才。合作的具體途徑包括:為優秀運動員提供學歷提升的通道,通過指導、幫助體育專科人才培訓方案制定和貴州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建設,構建運動員「專升本」的教學體系,並將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內容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幫助優秀運動員提升學歷,並實現從「教練」到「教師」的轉變;同時,通過建立高水平教練員、運動員到師範學院開展授課及講座的機制,讓學院學生掌握更專業的訓練知識,提高業務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體育行業主管部門的省體育局將能夠為貴州師範學院的學生在體育專業資質認證方面提供幫助和支持;而作為師範類院校的貴州師範學院為貴州省優秀運動員和貴州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優秀畢業生就讀本科、研究生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訓練保障。

在培養專業體育師範人才之外,還要完成健康體育的目標。雙方將加大對中小學生體適能的體育項目、技能適應性的科學研究,剔除一律不符合青少年生理特點發展的不科學訓練方法,根據青少年不同年齡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法,逐步探索適用於中小學生個體差異和身體發育的體育健康教育方法。

貴州師範學院學生承擔貴州省直機關氣排球比賽裁判工作優勢互補 資源整合貴州體育報:雙方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優勢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這樣理解嗎?

黃偉明:是這樣的,準確地說是各自優勢資源的互動利用。具體體現為省體育局支持貴州師範學院在教學科研上的創新和突破,雙方共同開展健康體育方向科研攻關和理論創新。在科研這一塊,貴州師範學院發揮在體育基礎理論研究、項目開展、科研訓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智庫作用,為運動體育訓練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撐。而且,不僅是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數學與大數據學院等,同樣可以發揮自身優勢,推進體育方面科研。而省體育局則能夠為高校的研究提供更權威的數據來源。

另外,在體育賽事和培訓活動的舉辦方面,貴州師範學院和省體育局可以在專業人才、場地、組織、裁判、管理等方面進行互動支持,而體育專業本科、專科學生也能從中得到實踐的機會。

在體育訓練基地和場館的建設方面,貴州省體育局支持貴州師範學院利用本校體育設施資源建設體育訓練基地,通過省體育局引入專業隊開展訓練,能夠為師範學院教練員、教師、校隊運動員提供跟訓平臺,對於貴州師範學院的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而有了好的體育場地和設施,學校就能舉辦更多的高水平體育賽事。學生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高水平的競賽和訓練,對他們的觸動是很大的。為什麼是貴州師範學院?貴州體育報:作為貴州省體育局在省內推動體教融合建立合作的第一家高校,貴州師範學院在推進體教融合方面起著什麼特殊的作用?

黃偉明:這與學校的教學定位——服務基礎教育有關。發展健康體育、體育強國,學校體育極其重要。貴州師範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創辦的貴州教育學院,有著深厚的教師培育底蘊和基礎。學校致力於服務基礎教育,為中、小學培養優秀的教師和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學校體育,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體育在體教融合的過程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地位,體現在其為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持和保障。因此,要想真正推動體育事業發展,要從基層打好基礎,貴州師範學院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文章來源:《貴州體育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丨王旗圖丨貴州師範學院提供編輯丨胡春霞編審丨楊雁

相關焦點

  • 高等院校在體教融合中的責任與擔當 ——北京體育大學舉辦體教融合...
    ,按照黨中央要求,探索將在基礎教育中推行的體教融合精神貫徹到高等教育中和通過高等教育體教融合引領帶動師範基礎教育的提升與發展的方法路徑,是時代賦予高等院校的新使命。,分享了上海體院藉助體教融合優勢探索複合型高水平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精抓創新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做法,並且從基本邏輯、關鍵環節、賦能作用等方面,對於體教融合工作深入發展提出建議。
  • 《新民晚報》攜手高校探索體教融合辦訓
    華東理工桌球俱樂部選手李昊參加二青會比賽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學校、特別是高校未來將在青少年運動人才的培養上發揮更加重要的內容。「剛好『體教融合深化改革』的文件中特別提到,要吸引優秀退役運動員進入學校,那麼我們就思考,我們社會力量是不是也能吸引優秀退役運動員補充我們的師資力量呢?」剛鋒負責人楊全勝介紹,後續剛鋒就與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取得了聯繫。與高校攜手,一方面體育學院作為專業體育院校,學生的基本素質有保證,一方面武術學院的學生都是具備武術專業知識的優秀運動員,符合人才培養師資的要求。
  • 體育賽事是體教融合發展的載體
    11月26日,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體育文化節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其中,2020年足球迎新杯比賽也迎來了高潮——男子組決賽,由教職工代表隊對陣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教職工隊代表合影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教職工代表隊以一粒進球的優勢,5比4戰勝了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捧起了本次迎新杯的冠軍獎盃。經過1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教職工代表隊以一粒進球的優勢,5比4戰勝了20級體教4班代表隊,捧起了本次迎新杯的冠軍獎盃。
  • 體教融合、四方共建,中國壘球學院落戶南京工業大學
    △ 江蘇女壘 據介紹,2001年,南京工業大學與江蘇省體育局以「省隊校辦、體教融合」模式,共建江蘇女子壘球隊。經過近20年的發展,江蘇女壘已經成長為一支強隊,蟬聯第十二、三屆全運會冠軍,實現國內壘球最高級別一類賽事「十一連冠」,開創了由高校「學生軍」成長為競技體育賽場王者的先河。南京工業大學採用完全學分制,為運動員科學合理安排授課時間,適當延長學制,確保她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奪標育人、學訓並重的培養模式得到廣泛認可,也使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女子壘球隊成為全國體教融合的一面旗幟。
  • 內蒙古足球的體教融合之路
    帶著少年班學員在海南保亭內蒙古足球訓練基地進行冬訓的中國足球運動學院內蒙古分院副院長劉猛說。中國足球運動學院內蒙古分院2018年7月在內蒙古體育職業學院正式掛牌。學院以培養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為目的,嚴格選拔15歲以下足球項目後備人才,為俱樂部、高校輸送優秀足球人才。
  • 體教融合開啟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新時代
    、教體結合的探索,到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教體結合沒能構建起適合我國青少年學生發展實際的教體結合的競訓模式,體教結合則實質上變成一種解決運動員文化教育、消化退訓者就業問題而採用的階段性臨時辦法。《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發布,為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和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 深化體教融合 中國壘球學院在南京工業大學正式揭牌
    12月19日,中國壘球協會與江蘇省體育局、江蘇省教育廳、南京工業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四方共建中國壘球學院。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近20個相關政府機構、協會和高校出席了中國壘球學院揭牌儀式。 四方籤約儀式   建設中國壘球學院是貫徹落實《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中國壘球協會與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體育局、南京工業大學在體教融合方面開展的創新實踐
  • 傳遞體育改革強音 開創體教融合新局——訪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
    傳遞體育改革強音 開創體教融合新局——訪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 發布時間:2020-10-27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湯晨陽
  • 深化體教融合 中國壘球學院在南京工業大學揭牌 - 國家體育總局
    深化體教融合 中國壘球學院在南京工業大學揭牌 發布時間:2020-12-1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任語 字體:
  • 「體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徑」學術研討會即將開幕
    2020年4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強調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陽光體育 育陽光青年——臨沂大學探索實踐「體教融合」促進大學生...
    《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了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目標。在臨沂大學,體現「體教融合」、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的實踐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 甘肅「體教融合」開門辦體育:省級羽毛球隊落戶高校
    此次合作,開啟了甘肅體教融合的新模式。甘肅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光亞表示,此次合作,為甘肅「體教融合」工作奏響了合作序曲,將在提升甘肅羽毛球運動的競技水平,擴大羽毛球運動在全國的影響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也將有力推動甘肅體育教育事業的深度融合,為體教融合探索出新的合作模式和發展路徑。
  • 2019年「創客中國」中小企業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大賽成功舉辦
    夢動數據工場源於「教育扶貧」初心,CEO盛華從北京到貴州百鳥河村籌辦公益慈善大學——貴州盛華職業學院。2013年探索出「項目驅動化教學」方法,為了實現產教一體化閉環,為了完成真實商業項目與教學內容和環節融合對接,2014年在貴州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背景下,CEO盛華創立夢動科技,建立可同時容納1500人的夢動數據工場,深度服務大數據類、網絡營銷類和虛擬實境類專業的產教融合,專門從事數據的採集加工、網絡輿情的監測分析、在線營銷和虛擬實境內容製作等服務。
  • 緊跟時代 擔當有為 引領培養國家急需人才 ——訪淮南師範學院應用...
    四十二年來,學院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成功辦學之路,為服務淮南市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服務現代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5月18日,中國城市建設網記者一行慕名走訪了淮南師範學院應用技術學院,並有幸採訪到了徐黎院長。
  • 體教融合 助力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
    (河南法制報記者 馬銳)體教融合大背景下,如何促進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健康發展?疫情防控常態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又會有怎樣的發展方向和機遇?11月14日至18日,肩負破題使命的2020年河南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人員培訓班,在鄭州格瑞斯國際酒店舉辦。
  • 體育強省提速進擋 湖北省體育局與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體育強國、促進體教融合的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的有關要求,5月23日,湖北省體育局與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在漢籤訂深化體教融合戰略合作協議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胡功民和湖北第二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張國秀出席協議籤訂儀式並分别致辭。根據協議,籤約雙方將堅持服務地方原則,根植湖北體育事業發展需求,以體教融合、協同育人為基礎,充分利用雙方在體育和教育領域的資源優勢,創新體教融合機制,深化體教融合成果,促進體育強省建設,服務體育強國建設。
  • 樂動體育深度貫徹五大融合理念為體教融合發展提供新思路
    樂動體育深度貫徹五大融合理念為體教融合發展提供新思路 2020-12-14 15:29:38 來源: 消費日報   現在,體教融合已經成為國內體育培訓教學的主流發展趨勢
  • 長沙師範學院舉辦「健康中國與幼兒體育發展」高峰論壇
    紅網時刻長沙11月15日訊(通訊員 鄧東京 蔣毅瑩 尹湄 曾涵雅 彭雪暉)為響應「健康兒童行動計劃」,促進幼兒體育與健康中國的深度融合,11月14日,由長沙師範學院主辦,全國幼兒體育發展研究中心、長沙師範學院體育科學學院、湖南省健康中國與幼兒體質促進研究基地、湖南省學前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幼兒體質促進與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協辦的健康中國與幼兒體育發展高峰論壇在新中國教育事業奠基人徐特立先生創辦的長沙師範學院舉行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金剛 通訊員 馬曉敏 許文豪 劉偉東為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協同育人,12月11日,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儀式舉行,進一步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 河南省體教融合少兒足球國際交流活動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辦
    11月25日,河南省體教融合少兒足球國際交流活動在黃河科技學院藝術音樂中心舉辦。他代表學校對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及以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教育體育事業發展的各屆朋友表示衷心感謝。楊保成說,黃河科技學院按照健康體育、個性體育、快樂體育、綠色體育的思路,積極開展形式豐富的體育教學工作和各種群眾性體育運動,加快推進學校體育教育。在全國、省級重大體育賽事中奪得優異成績,並多次承辦省市級體育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