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師範學院應用技術院門樓
這是一所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始建於1978年,是以機械製造為大類專業的省屬全日制職業院校。四十二年來,學院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高水平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成功辦學之路,為服務淮南市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服務現代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5月18日,中國城市建設網記者一行慕名走訪了淮南師範學院應用技術學院,並有幸採訪到了徐黎院長。
淮南師範學院應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校長 徐黎
一流辦學條件 新跨越新起點
學院擁有充分滿足教育培訓需求的基礎設施,目前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3萬餘平方米,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條件先進的現代化院校。
據徐院長介紹,作為一所傳統機械製造類學校,學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原則,立足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緊跟時代,引領培養社會與國家急需人才。學院堅持創新發展,不斷調整優化專業結構, 學院聚焦現代企業,對接市場需求,創建出全新的專業架構及其發展模式,積極推進以「一融兩化兩制一分離」為主要內容的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據現代企業產業體系構建要求,聚焦現代企業產業鏈,打破傳統的專業結構布局,優化設置智能裝備系、交通運輸系、智能製造系、人文基礎系、電子信息系教學架構,滿足高、中職和技師學院為一體的多層次辦學需求教學機構。根據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需求,重點建設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技術、會計、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電梯工程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等10個省級精品、骨幹專業和品牌專業,突出專業鏈與產業鏈緊密對接、深度融合,彰顯了專業特色,形成了適應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鏈延伸的專業體系結構,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校內建有教學服務型、生產型實訓基地,擁有承載項目功能的實訓室、工作室、多媒體室、數位化教學資源存儲空間及網絡。校外建有緊密型實訓基地,與上百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企合作關係,擁有千餘畝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市、區產業園。
學校擁有以人為本的特色校園文化。四十二年的積澱與傳承,形成了學校極具職業教育特色的文化體系。學校確立的「立足地方,對接區域產業群,服務國家新戰略,建設一流高職院」的辦學定位、「走出教室練,進入項目幹,跟著企業走,隨著季節轉」的教改理念、「優者成才,能者成功,人人成長」的育人理念等系列辦學理念,有效引領了學校的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形成堅定的文化自信。
校園教學樓一角
學院立足學生全面發展,實施「育訓並舉」策略,創建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突出校企雙主體,強化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探索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要特徵的校企貫通和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並在其總體框架下探索智能網聯、大數據、晶片技術等專業建設和發展,構建企業主修課、職業導師制、校企雙導師制、學徒制、課程考評個性化、技能大賽免考制等系列配套的育人機制,提升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實踐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養。
學院以產教融合為目標,以校企合作為途徑,致力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創建出共建共享校企合作辦學新模式。通過創建校企戰略聯盟、職業教育集團、校企深度合作等形式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實現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資源共享。目前,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上海恆安卓越科技有限公司、伯樂汽車聯盟等有規模、有影響、有文化、有情懷的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及合作訂單班。充分發揮雙主體育人優勢,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協同培養。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強化多方聯動,創建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工作新模式。堅持立德樹人、德技並修,以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職業素養和創新精神培育為重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突出思政課主渠道和課程思政、校園文化、網絡陣地等育人功能,形成了相關部門和各系部多方參與、黨團組織上下聯動、黨政齊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大思政格局,實現「三全」育人。
樓園實訓樓一角
傳承與創新並重 擔當有為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專業已經不需要人工來做,直接使用機器人代替。尤其是第一、第二產業鏈中的個別環節,傳統機械製造加工專業已成為冷門專業。」徐院長言語中流露著沉重,「但也正因此,我們的專業設置與教學需要創新發展,滿足社會對高級機械專業人才的需求,擔當有為。」
學院擁有一支德技並修的「雙師型」師資隊伍。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學校有多名教師分獲「省級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省三八紅旗手」、「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全省優秀教師」等省級、國家級榮譽稱號。院校師生在全國、全省各級各類技能競賽中摘金奪銀,屢獲殊榮,並有多項國家級、省級立項課題在研。
徐院長感慨道,「現在招生難,但社會與國家有需要,我們還是要堅持不懈地招生、培養一起抓。近年來,黨和國家、社會、企業都給予我們大力支持,我們也緊跟時代的發展,完善專業課程創新建設,在傳承中謀創新,在創新中謀發展。」
隨後,徐院長帶領記者參觀了學校的辦公樓內部。據悉,學校已連續11年榮獲「安徽省文明單位」,同時擁有「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榮譽牆見證了學校的成長,也見證了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和付出。 辦公樓內部給記者留下了特別整潔舒適的印象,只有卓越的管理和辛勤的付出,才能營造出如此良好的環境。
預建設中的體育場
提學歷擴規模 託起明天的太陽
如今,經過四十多年的拼搏奮鬥,學院辦學條件日益完善、辦學實力逐漸提升、教學質量穩步增長、教學設備以及基礎設施環境等建設日漸完備。學院也緊抓機遇,在相關政策支持帶領下,不斷提升學校內涵、完善教學管理。進一步實現課程創新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校園文化建設等。
徐院長透露,目前學校依託省一流高校淮南師範學院,開展專科層次和專升本學歷培養,為廣大同學提供更廣闊的提升空間。
就業才是硬道理。據徐院長介紹,為了保障學生實操學習與就業難等問題,學院已經與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係。其中包括:科大訊飛、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奧的斯電梯公司等多家合作企業。 徐院長高興地告訴記者,目前學院的招生情況非常樂觀,已超出預招生近三倍,同比往年增長較高。為能滿足更多學子來校學習需求,學院已經啟動規模擴建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徐院長認為,「學院發展的機遇即在眼前,發展的空間仍在努力爭取。這一切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我們將繼續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堅強領導下,在淮南師範學院的關心幫助下,朝著新的目標、新的高度、新的方向奮進。」
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淮南師範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朝氣蓬勃,全院上下正努力為打造一所一流的應用技術專科院校而奮進拼搏。
我們有理由相信,淮南師範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會不斷地銳意改革,創新發展,緊跟時代,擔當有為, 切實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職責和使命。(文/周海勝 實習記者 陳倩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