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出門在外,你的焦慮感是否會隨著手機電量的降低而升高呢?這時候,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和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就成了「救命稻草」。但是,這些充電寶真的安全可靠嗎?12月16日,山西省公安廳向社會發布緊急預警:近期,專門裝有隱藏木馬程序用來竊取公民個人隱私信息的充電寶已經出現。
警方介紹,市民常使用的共享充電寶都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就會盜取你的個人信息。這種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一般來說,市民的手機上,有重要的信息一般就是照片、視頻、電話號碼、簡訊等。這些植入惡意程序的充電寶有兩種目的,第一種是竊取用戶手機上的信息,侵犯隱私,或者以這些信息來獲取不義之財。第二個是,植入惡意程序,並長時間地竊取用戶信息,下載安裝惡意程序,進行廣告宣傳。甚至是用被侵入的手機進行其他惡意活動宣傳。
我們該如何安全地使用共享充電寶呢?首先不用山寨牌子的充電寶,最好是不用共享充電寶,可以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如果確實需要使用,也要選擇質量可靠、可信賴的充電寶提供商。此外,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手機如果出現一個是否要信任此設備,或者是否允許USB調試,這是讀取數據前的徵兆。因為只有獲取數據才需要信任設備。所有的手機充電時是不需要授權充電寶協議的,如果你遇到了彈窗提示的這種情況,立馬拔除手機,不要使用這樣的充電寶。
「公民個人信息洩露,大家經常聽說,但很多人都覺得這事離我們很遠,或是說,即便洩露也沒有多大關係。其實,公民個人信息洩露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條被洩露信息,都是騙子行騙成功的籌碼。」警方介紹,就在不久前,山西警方輾轉江西、上海、四川、福建、廣東等地,摧毀一特大販賣個人信息犯罪團夥,成功斬斷一條利用「暗網」為境內外詐騙團夥輸送公民個人信息的利益鏈,查獲非法獲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近9億條,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若這9億條公民個人信息被嫌疑人利用「暗網」販賣給詐騙團夥,其所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警方盤點出大眾在微信使用過程中七大個人信息洩露途徑,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遠離電信詐騙。
信息洩露途徑有哪些?
1 性格測試
微信登錄後,輸入姓名、生日即可查看你的性格分析。真相卻是某APP開發的營銷測試,所謂分析純屬瞎掰。類似的還有免費設計籤名、測另一半長相、有多少人暗戀你、測你的名字值多少錢等。
2 投票得獎
先關注帳號,然後綁定手機,提供姓名等信息後方可投票……滿滿的套路,讓你乖乖交出個人信息。
3 集贊換獎品
不少不法商家為了在短時間內積聚人氣,用偽劣商品或虛假信息號召大家集贊抽獎。
4 籌款治病
偽造重病、傷殘或是家庭遭遇不測等信息,在網際網路籌款平臺上發起愛心捐款,實為詐騙。
5 拼團買水果
一旦你輸入的姓名、電話、住址、銀行卡信息被洩露,後果不堪設想。部分商家對用戶數據保密不到位,被不法分子盜取,威脅個人財產安全。
6 幫忙砍價
朋友間幫忙砍價,是微信上很常見的玩法,但來歷不明的連結不僅買不到想要的東西,更可能被騙走個人信息。
7 轉發免費送
部分商家為了擴大自身影響,用填寫個人信息且轉發免費送的噱頭騙取用戶轉發。
來源:山西晚報
原標題:《當心!有些充電寶會帶著「木馬」來竊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