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人的觀念,當你有了一個編制的時候,你就不用再為工作擔心了。正因為如此,很多人畢業後都會全身心投入到事業單位的考核中,擁抱鐵飯碗。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現有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000多萬人,離退休人員900多萬人,總數4000多萬人,是公務員的數倍!
如今,「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綜合改革」正式實施,那些自以為能擁有「鐵飯碗」就衣食無憂的人,恐怕會越來越難了!近幾年來,人口「鐵飯碗」似乎沒有那麼鐵,而辭職人數也在逐漸增加。
首先是銀行。眾所周知,行動支付讓人們從錢包裡解放出來,不再擔心錢包被盜,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讓中國人的生活更加方便。可以說,行動支付發展到今天,馬雲無意中再次改變了世界。事實上,當支付寶成立是為了推廣行動支付時,馬雲曾預言:「無現金時代即將到來,支付寶將在世界上閃耀!」
時過境遷,馬雲預言的後半部分「支付寶將在世界上閃耀」已經實現。支付寶已經成為大多數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中國。而在國外,世界上最大的印鈔公司德拉魯宣布,該公司瀕臨破產。有網友在這裡不得不說,這次,馬雲又是對的!
在我國,據有關統計,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金融系統辭職人數已達54145人,其中中國農業銀行辭職10267人,工商銀行辭職9879人,中信證券辭職6840人。這三家公司是辭職人數的公司中位列前三。與此同時,與往年相比,其他銀行和類似公司的辭職人數也有所增加。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這麼多人離開?是因為薪水低嗎?事實上,主要原因可能不是工資。
從五大行公布的數據來看,交通銀行年薪增幅最高,平均每年增加2.8萬元。其次是中國農業銀行,平均每年增加1.8萬元。此外,中國工商銀行上漲1.5萬元,中國建設銀行上漲9000元,中國銀行上漲8000元。這說明銀行員工的工資並不低。
據統計,四大行平均年薪已達28萬元,可以說相當昂貴了。但在這種高增長率、高年薪的背後,其實這個行業從來沒有過小的考核壓力。
在大多數銀行中,從普通銀行出納員到銀行行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考核指標。雖然每個人的考核指標不一樣,但每個月、每個季度、每年都會這樣做。從月度、季度考核到年度考核,可以說是層層遞進的。
無論是銀行最基層的員工,還是銀行的管理層經理、行長等,只要每月不完成各自的考核指標,績效不達標,收入就會下降。所以銀行的工作看似坐在玻璃窗後,坐在櫃檯前並不太累,但事實上,每個銀行員工都有壓力。
而離職員工都是初級員工。因為這些員工處於銀行體系的底層,他們的工資不高,需要時常加班加點。此外,他們每個月都有相應的考核任務,銀行對考核的完成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許多員工最終因為無法承受的壓力而選擇辭職或跳槽。
此外,銀行的門檻近年來也有所降低,尤其是在學歷方面。很多人可能知道,在早期,銀行的招聘是非常嚴格的,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學歷,相關專業畢業。現在,很多應屆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銀行,但只能從底層做起。而由於學歷較低,入職後升職之路漫漫,但壓力越來越大。漸漸地,很多員工看不到未來,只能另謀發展。
再一個是高速收費員。前幾天,我看到一條新聞很尷尬!唐山市政府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站,收費員下崗。一個大姐找到領導說:「今年36歲了。我所有的青春都交給了收費站。現在我我啥也不會」。
在享受穩定工作和固定工資的保障的同時,如果這部分人突然被拉入社會,他們肯定無法立即接受現實。改革的推進,是為那些滿足於現狀的「鐵飯碗」勞動者敲響警鐘。
事實上,目前的「鐵飯碗」地位並不像以前那麼自由輕鬆了。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中,因為一位公職人員在上班時間發了一個朋友圈,他的公司給這個人和所有點讚和回應的員工以書面和口頭的告誡。看來,我們心中的「鐵飯碗」早就變了。
在這個時代,不再有「鐵飯碗」。據統計,今年1月以來,我國已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1300餘名碩博研究生被退學的名單。過去,我們覺得有了學歷,我們一定能有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然而,現實告訴我們,任何所謂的「鐵飯碗」都不一定再那麼「鐵」了!
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高學歷,都可能被淘汰。另外,近兩年來,我們也聽到「銀行普遍減薪」的消息,這已經是一個警告。那些傳統意義上的好工作不見了。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行行也不容易。也許在一些人看來,銀行的工作也許仍舊是一個好的、穩定的、體面的「鐵飯碗」。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份從年輕到老都能做的穩定工作,同時又有非常好的社會福利保障。然而,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還沒有真正的「鐵飯碗」工作。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是「鐵飯碗」的真諦。以前穩定的職業可能不再存在。大家怎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