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樹說教育
對於很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已經畢業一二年,但是還沒有找到比較穩定工作的學生來說,報考一個「鐵飯碗」類型的工作,已經成為了首選。其中,選擇報考公務員的人數是「最多」的,2021年國考筆試通過用人單位審核的考生就近157萬人。
但是,其實除了公務員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鐵飯碗」考試,也受到了學生們的追捧,比如說國有單位的考試、事業編的考試,還有國有銀行的考試。其中,在銀行工作也可以說是讓很多人都羨慕的。
這一「鐵飯碗」不香了?一年內6萬人辭職,壓力大是一方面原因
但是,這類工作就好像是「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根據我國四大銀行發布的數據來看,今年在職的員工,就已經比去年,減少了近2.7萬人,那麼再加上一些其他銀行的話,整體上在一年內,辭職的人數就已經高達6萬人左右了。
可能很多想要報考銀行的學生不理解,銀行的工作還不香嗎?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要辭職呢?並且銀行的工作比較穩定,年薪也比較多,經過數據統計,最高可達到28萬元左右,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辭職呢?
原因一:銀行業績考核多
每一個銀行的員工都會有業績考核,並且員工的收入和年底的分紅,都是直接和業績考核掛鈎的,如果業績完成得比較好的員工,自然薪資也會比較高,但是如果是業績完成得不好的話,那麼薪資就不可觀了。
可是,想要提高自己的業績,就需要化身「推銷員」,但是很多學生其實更加擅長的還是課本上的知識,對於營銷這一方面並不是很擅長,那麼自然業績就不會太好。
原因二:薪資問題
首先,銀行員工的薪資是並不低的,尤其是到了年底分紅的時候,最高的員工可以分得28萬,不過這些都是在員工績效非常好的前提下的。如果員工的績效不好,那麼業績工資就會被扣很多,不僅當月工資少,年底分紅自然也是少得可憐。
原因三:壓力大
很多人會有疑問,銀行的員工有什麼啊,每天吹吹空調、數數錢,不是很簡單的工作嗎?如果你這麼想的話,那就錯了,任何和錢掛鈎的工作,都不會輕鬆。
尤其是在銀行,如果不小心清點錯了的話,那麼不僅需要自己來填補這個空缺,還會被領導數落,其實這樣都是小事,主要是績效就直接沒有了。
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是在面對很大的金額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失誤,但是銀行又是一個萬萬不能失誤的工作,所以壓力也就越堆越多。
原因四:崗位減少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銀行很多的崗位都被智能機器代替了,這樣也是為了減少人員的開支。但是這樣很多員工也就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了,壓力增加、待遇也沒有上漲,自然很多人開始考慮辭職。
除了銀行之後,學生們還可以選擇什麼「鐵飯碗」
其一:選調生
如果學生是985、211院校的畢業生的話,那麼是有機會參加選調生的考試的。選調生是由國家到指定的大學中,挑選品學兼優的學生,之後到基層鍛鍊兩年,作為儲備幹部培養的,並且直接定編公務員,待遇也要比公務員好很多。
其二:鐵路局
如果學生的學歷為專科的話,那麼也可以考慮鐵路局的這個工作,大部分的崗位都是專科生可以報考的,並且有些崗位的薪資要比公務員還高,但是整體上工作的辛苦程度也要大一些,這一點學生們是需要注意的。
其三:國家電網
每年,國家電網也會有針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考,考試的難度也不是很大,但是整體上對於學生所學的專業和學歷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除了電工類的崗位之外,其他都是要求本科以上學歷。
但是這個工作的一些崗位,待遇是非常好的,甚至要超過公務員。不過崗位的辛苦程度自然也就更高一些,這些也都是相對的。
寫在最後:
對於現在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想要報考一個「鐵飯碗」的工作,其實是很多的選擇,畢竟現在社會經濟並不是很穩定,很多小型的企業,難免會面臨倒閉的風險,這個時候才能體會出「鐵飯碗」的好處了。
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有一定的壓力,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鐵飯碗」至少失業的風險要降低一些,學生要綜合考慮,不要考上之後還想要辭職。
今日話題:你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