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戴資穎,很多人都說她是野路子,「業餘」高手,打法和球路與專業運動員大相逕庭——過於追求完美,要求極高的落點和線路,打得非常瀟灑,得分快,失分也快;非常多的假動作,在成為世界排名第一而備受矚目被人研究分析之前,幾乎每一場都能使對手不止一次被假動作晃到。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戴資穎同學!
戴資穎同學,1994年出生,父親戴楠凱是以為消防員,同時又是臺灣高雄市羽毛球委員會總幹事,羽毛球運動是其閒暇時刻的最愛。在父親帶領下,戴資穎在高雄市前鎮區民權國小三年級時開始接觸羽毛球,並且進步飛快,小學六年級就打遍高雄無敵手,並在臺灣省羽毛球排名賽乙組奪冠,取得甲組參賽資格,成為臺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選手。
13歲第一次出國參加國際賽事——越南公開賽,戴資穎就拿下亞軍,其中的手下敗將包括現階段世界排名20名的印度尼西亞名將馬麗雅菲比。而2010年初的韓國公開賽,第二輪也與香港名將周蜜鏖戰3盤才落敗。賽後前世界球後周蜜對只有15歲的戴資穎有著極高評價:「她很有潛力,如果未來能繼續加油,將會是羽壇上強勁的對手」。2011年美國公開賽,戴資穎贏得生涯首個職業賽冠軍,2012年日本超級賽,戴資穎又贏得了職業生涯首個超級系列賽冠軍,並且排名首次殺入到世界前十。
在技術特點上,戴資穎技術全面,各方面素質都很突出,而且球路怪異的讓對手難以適應。戴資穎是進攻型的球員,速度力量俱佳。戴資穎的成功還得益於她良好的手腕發力以及主動變化節奏的意識。她的步伐相當完美,這就使得她可以非常輕鬆的出現在最恰當的位置接球就像羽球名宿西德克所言:「羽毛球用手來打,但最重要的卻是雙腿!」
在心態上,戴資穎說:「即使到了排名第一,也依然要學習著承受輸的感覺,因為那是嘗到勝利果實的必經過程,不論自己贏得多少勝利,得到多少冠軍....那都不能代表著永遠,輸輸贏贏是運動員生涯的常態,怎麼調適自己再重新來過,是最重要的,我不需要為自己多解釋什麼,懂的人自然會懂。我只想要自己可以繼續走著我想走的路,享受在場上的每一刻,即使輸了必須面對這些,我依然要鼓舞著自己繼續前進。」
戴資穎的對手也許只有一個人,就是她自己,只要自己不失誤,沒人會是她的對手。戴資穎的打法才是未來女單的趨勢,靈動,變化多端。更可怕的事小戴的年齡,她的能力目前已經超過了這個年齡的範疇,她才23,還沒到巔峰期,技藝已經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那麼登峰造極將是什麼時候,讓我們拭目以待。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戴資穎能夠調整狀態,爭取拿一個世界賽冠軍,以證明自己球後的地位所得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