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忠義兩難全」,韋小寶註定無緣封王,最後的結局就是帶著七個老婆躲起來隱居。
其實,讓韋小寶隱居並不是金庸老先生的初衷,他最初的想法是讓韋小寶錢財散盡、妻離子散,徹底成為一個悲情的男人。
如果按照金庸老先生原本為韋小寶設定的「妻離子散」的思路,我覺得,在韋小寶和七個老婆隱居後,這三個可能會離他而去。
方怡,她可能會是第一個離韋小寶而去的女人。因為她是韋小寶「公平交易」而來的老婆,說到底,她並不是因為愛情才嫁給韋小寶,而是因為一個誓言。
但這個誓言對方怡來說其實並沒有幾分約束,她在發下這個誓言不久就已經計劃逃跑了。她攛掇沐劍屏與她一起帶上了韋小寶的錢財,準備與韋小寶來個不辭而別。
由此看來,方怡不僅不愛韋小寶而且還很不願與他共患難。韋小寶帶著她以及其他六個老婆辭官歸隱,這件事在方怡看來就是不能接受的。與一個她並不愛的男人一起隱居?這是不可能的!拿上點韋小寶的錢財,再給他來個不辭而別倒是很有可能。
阿珂,這是有可能第二個離韋小寶而去的女人。她是因為懷了韋小寶孩子才做了他的老婆,而她之所以會懷上韋小寶孩子,完全是被韋小寶設計的。從這一點上來說,阿珂嫁給韋小寶實屬無奈。
她和韋小寶之間的感情,多半都是靠孩子維持著。跟著韋小寶,孩子才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但是現在韋小寶要辭官隱居,阿珂不可能帶著孩子和他一起吃苦受罪,她一定會找機會離開。
阿珂本來就一萬個看不上韋小寶,若是他再辭官歸隱,那韋小寶在她眼裡就是一個純粹的色狼了,一點優點都沒有。阿珂不會和這樣的韋小寶一起隱居,最大的可能就是離他而去。
建寧公主,她一定會是第三個離韋小寶而去的女人。不是她不愛韋小寶,而是她從小就嬌生慣養,過慣了大富大貴的生活,而且她還是非常喜歡熱鬧的一個人,讓她陪韋小寶隱居,她註定會受不了。
不說別的,在衣食住行上就很難適應。建寧在皇宮的時候穿的是錦衣華服,吃的是山珍海味,到了與韋小寶隱居之後,她就變成了一個吃糠咽菜的已婚婦女。
建寧是一定受不了隱居之苦的,她一定會找機會離開,去尋求皇帝哥哥的幫助。皇帝趁機將她囚禁起來,等待她的將只有「和親」這一個選擇。
韋小寶若因隱居而妻離子散,最先逃離的一定是這三個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話雖然殘酷,但確實是真實存在的現象。
像韋小寶這樣有七個老婆的男人,當他有一天大難臨頭的時候,其中一定會有幾個女人經不住考驗離他而去。其實這樣也好,患難見真情,留下的都是值得自己深愛的。
金庸老先生說了,就算這三個先跑了,然後再跑三個,只要雙兒留下就行了。韋小寶七個老婆,總要有一個對他不離不棄的才行。
今日話題:你認為韋小寶該有怎樣的結局?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