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軍閥段祺瑞與圍棋大師吳清源「手談」,尚未開局段祺瑞就輸了

2020-12-09 小賢帶您看歷史

「手談」就是下圍棋的意思。高手對局,雙方無語;對枰相向,執棋而行。這一席話語意思是圍棋的術語,意思就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逝去,一顆顆黑子白子被雙方精心布好的棋盤,無聲無息中充滿詭譎、埋伏兇險、暗藏玄機、瀰漫硝煙等,可以看出「手談」之緊張激烈,可謂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更是在小小的棋盤上模擬了我們多樣有變的人生!

圍棋

段祺瑞與圍棋大師吳清源都喜歡「手談」。兩人雖然同為「名人」,但是吳清源是為圍棋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圍棋名人;而段祺瑞就是近代中國史上,一直以來被稱為反動軍閥、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三一八慘案」的製造者,所以當兩人開始下棋,段祺瑞就在「名」上輸了個乾乾淨淨。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名聲」很臭的人,卻為近代中國圍棋做出了貢獻!

複雜的段祺瑞與他下棋的喜好

歷史不僅詭譎,而且複雜。就像一局充滿玄機的棋局。就段祺瑞,當年袁世凱在位時,召集內閣研究如何應對日本提出的不平等條約時,面對沉默的眾人,段祺瑞就憤然道出:應舉國之力,與日本決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更是積極贊成全國備戰,合理對付日本,聽其言相信大家都顛覆了段祺瑞的形象。

段祺瑞

然而為什麼段祺瑞會變成遭受罵名,卻不得得知!就只有這樣複雜的人,才能對待圍棋一道坦誠。雖然段祺瑞的名聲不佳,但是他一生卻沒有放棄這兩個愛好:一是麻將,二是圍棋。打麻將時,極其自律,絕對不多措一把。至於下圍棋,就是他唯一得到好名聲的一件事了。

陳毅元帥

陳毅元帥就說過:「段祺瑞這一生幹了很多壞事,但對圍棋還算幹了一些好事。」而這裡就指的是段祺瑞對中日圍棋的交流推動,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促就了吳清源後來在圍棋事業上的輝煌!

與圍棋大師吳清源下棋

日本的圍棋本來是由我國傳入,但自從清朝開始,我國的圍棋水平就不斷的落後於日本。此中的局勢,段祺瑞最開始是不知道的。在光緒末年,段祺瑞常與居住在保定一帶的日本人下棋,時而能夠小勝!然而直到1909年日本四段圍棋高手高部道平來華旅遊,不僅段祺瑞本人,就連身邊的「圍棋高手」都紛紛落敗,這下就讓其驚愕不已。

高部道平

因此,就把高部道平客客氣氣地請到段府作客,成為貴賓,持續了進17年的時間。大大地促進了中日圍棋的交流。更是在1919年夏天,盛情款待了來華的日本青年棋手瀨越憲作,此人之後成為了吳清源的老師,成功教導出了日本的「昭和棋聖」,創造了圍棋界的「吳清源時代」。

段祺瑞與吳清源的首次「手談」時,吳清源還是年方11歲的稚嫩少年。因為吳清源的父親做過外交官,在前往日本的時候帶回來一些圍棋書籍。吳清源自幼天資聰慧,再經過研習,進步神速,九歲時就能與一些國手對局。後來因為父親死亡,家道中落,在1925年春天的時候,11歲的吳清源和母親打算回到鄉下生活。臨行前被棋手顧水如帶到段府,讓段祺瑞試探一下棋藝,結果輸得一敗塗地。

稚嫩少年

小肚雞腸的段祺瑞鬱悶的把自己關在房間中一天,謝絕避客。連個毛頭小夥子都下不贏,白下這麼久棋了。之後就有意讓吳清源留下來,每一個月給100元作為學費,當時北京僱傭一個人也才2元。可想而知這是多麼大的巨款了,吳清源一家也得以在北京生活下去,繼續下棋。

最後一次「手談」,圍棋大師吳清源還人情

「九一八」事變虎,蔣介石擔心日本侵略者利用段祺瑞,便特意請段祺瑞來到上海養老,住到一幢洋樓裡。他的到來,也使得中國圍棋的聚焦點轉移到上海,成為全國圍棋棋手匯聚之地。

1934年春,已經69歲的段祺瑞犯有嚴重的痔瘡導致大出血,經過多方搶救雖然挽回了一條性命,卻日漸衰弱。而在5月,著名的日本六段棋手木谷實與尚未加入日本國籍的吳清源五段前來拜訪。這也是段祺瑞與吳清源最後一次「手談」,最後段祺瑞小勝。

昭和棋聖:吳清源

已是老態龍鐘的段祺瑞心中知道:吳清源在還他的「情」。此番「手談」,不知段祺瑞是否明白,世事如棋,充滿了許多複雜;人生如棋,設伏諸多微妙。無論於己於人,有時候看似輸了,其實未必是輸了;有時候眼見贏了,其實是輸。

縱觀段祺瑞這一生,顯然輸在從政,贏在下棋!

圖源網絡,侵者必刪!

相關焦點

  • 聊聊「棋聖」吳清源年幼時在段祺瑞府上靠下棋謀生的往事
    只要說起日本圍棋,總有一個人會被提起,他就是旅日圍棋大師吳清源。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日合拍的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就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晚年的吳清源致力於培養後人、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上,更是以一生的體會,融匯古老的中華文化,提出21世紀圍棋——六合之棋,升華圍棋的藝術性,揭示了圍棋的高遠境界和滄桑正道。吳清源在少年時即嶄露頭角,被譽為「圍棋神童」。1924年,吳父因患病去世。
  • 改變日本圍棋之道的中國人——歷史上的今天:吳清源
    話說當時的「北洋之虎」段祺瑞培養了好些圍棋高手,畢竟他自己也是個圍棋高手。在日本有個叫高部道平的圍棋高手聽說後就來到了河北保定,親自上門說要會一會中國的圍棋高手。一些圍棋國手聽說後嗤之以鼻,不把日本人放在眼裡。誰知人家從小接受圍棋訓練,有屬於自己一套的圍棋理論。很快就摸清了各位國手的路數開始反擊,北方三板斧揮完沒招了,輸了。可是我大中國怎能容忍一個日本人在這裡撒野呢?
  • 民國時期北洋軍閥段祺瑞與青島的淵源
    而這個人就是北洋軍閥段祺瑞。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啟瑞,晚年號稱「正道老人」,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出生於安徽六安縣太平集(今六安市金安區三十鋪鎮太平村),人又稱「段合肥」。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號稱「北洋之虎」,皖系軍閥首領,與王士珍、馮國璋並稱為「北洋三傑」。孫中山「護法運動」的主要討伐對象。
  • 吳清源逝世六周年 47年前對戰陳祖德 兩代圍棋大師的珍貴手談
    今天則是一代圍棋大師吳清源逝世六周年,圍棋人也會獻上哀思。  2014年11月30日,吳清源在日本小田原市去世,享年100歲。他是一位真正的世紀大師,百年歲月為圍棋的發展奉獻了極為豐富的技術提升和精神內涵。
  • 段祺瑞: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奪權工具,最後差點成了漢奸
    這是一段血腥的歷史。相信讀完這裡,你會明白你當時讀到爛句子的深刻含義。那麼,段祺瑞的政府是誰,如此神聖,敢在公眾面前犯下這樣的暴行。有些人可能會說這還不清楚。一定是段祺瑞點的。事實上,雖然段祺瑞是當權的領導,但他沒有實際權力,這個命令也不是他下達的。 段祺瑞是民國時期的大軍閥之一,被稱為袁世凱奪取世界的工具。在許多教科書中,段祺瑞被視為親日軍閥。但在晚年,段祺瑞堅決不與日軍勾結,全力支持抗日蔣介石政府。
  • 段祺瑞:憑一張借條,向日本討還《馬關條約》半數賠款,收回外蒙古
    本 文 約 2501 字 閱 讀 需 要 6 min 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民間皆呼他為「段合肥」,他是北洋皖系軍閥首領,素有「北洋之虎」之稱。
  • 段祺瑞為何看不起黎元洪?在段祺瑞當師長時,黎元洪不過是旅長
    因為自他繼任總統後,因為他和段祺瑞的關係,沒有過過一天舒服的日子。 黎元洪與段祺瑞兩人之間,有舊恨,也有新仇。 舊恨,是當年黎元洪以副總統的身份兼領湖北都督時,段祺瑞奉了袁世凱的密令以綁架的方式,將黎元洪押到了北京。也是從這時開始,黎元洪成了袁世凱在北京的政治俘虜。
  • 三位圍棋大師和楓涇的淵源
    2014年11月30日凌晨1時11分,一代圍棋大師吳清源在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去世,享年100歲。對於吳清源在棋壇的地位及輝煌無須多言,需要強調的是,恐怕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樣一位圍棋大師和楓涇還有些淵源。
  • 從圍棋國手流失日本,看兩位名人的功與過
    其父在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理段祺瑞手下當差。3歲時,他隨父遷居北京。吳清源的父親吳毅痴迷圍棋,在日本留學學習法政期間,經常出入日本著名棋社,歸國時帶回大量日本棋書,這對以後吳清源快速步入圍棋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吳清源七歲便享有「天才棋手」的美譽,這與他對棋譜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分不開的。
  • 段祺瑞是皖系首領,為什麼直皖戰敗後,便失去了對皖系的控制?
    可就此一仗,竟然令段祺瑞失去了對皖系的控制,而強盛一時的皖系軍閥也從此一蹶不振,這是為什麼呢?皖系軍閥,顧名思義就是安徽一帶的軍閥。皖系軍閥的首領是段祺瑞,他的老家就在安徽,而皖系的絕大多數將領也都來自於安徽。皖系的勢力範圍有安徽、浙江、山東、福建這四個。
  • 他改變了圍棋世界,一生都是傳奇的吳清源!
    他的棋才驚豔了酷愛圍棋的段祺瑞,段祺瑞厚待少年吳清源,每月100元大洋薪俸。那時的100大洋是什麼概念?1924年魯迅先生在北京城內買了一套450平方米四合院,大約花了3500大洋。1927年日本圍棋名宿瀨越憲作寫信給13歲吳清源,熱情邀請吳清源赴日學棋。謹啟,前幾日,通過山崎氏收到了你的來函,謝謝!
  • 【11.30】人神之間吳清源
    一盤棋下來,「七段」的段祺瑞被11歲的吳清源輕鬆擊敗。按照段祺瑞的習慣,是下完圍棋後吃早飯的。那盤棋輸了後,他就一個人走進了裡屋沒有出來,連早飯都沒吃。不過,吳清源憑這一局,拿到了段祺瑞開給他每月的「對局費」:100塊大洋。毛澤東1926年在北大做圖書館管理員時,月薪是8塊大洋。
  • 【圍棋】吳清源
    早年即在圍棋上表現出過人的天分,有「圍棋神童」之譽。11歲時成為北洋軍閥段祺瑞門下棋客,時常出入北京中央公園(現中山公園)來今雨軒棋席。14歲東渡日本,開始職業棋手生涯。1933年,年僅19歲的吳清源運用自創的「新布局」對陣本因坊秀哉名人,翻開了圍棋史上嶄新的一頁。1936年,加入日本國籍。
  • 百歲吳清源,一生一世一棋局
  • 段祺瑞是袁世凱的接班人,為何沒能掌控住北洋集團
    1月26日,段祺瑞更是聯名北洋集團46名高級將領致電內閣,要求立即確立共和政體,否則將「江海盡失,勢成坐亡」。2月5日,段祺瑞又聯合前線的8名協統以上將領致電清廷,要求立即實行共和,否則將「率全體將士入京」。在段祺瑞的威逼下,清室最終只能黯然退位。段祺瑞為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掃清了障礙,立下了汗馬功勞。
  • 中日圍棋差距,曾比軍艦的差距還大
    中島囁嚅地說:「『座子』限制了圍棋的變化,俺們早在戰國的織田信長時代,就由大棋士算砂把『座子』制度廢除鳥!」他的潛臺詞是:乖乖,都20世紀了,你們居然還在下兩千年前發明的上古化石圍棋!段家軍和中島鏖戰多日,一開始還能獲勝。但一個月下來,中島慢慢摸清了中方的棋路,段家軍連戰連輸,眼看頂不住了。
  • 段祺瑞籤條約讓日本倒虧了3億?事情真相不簡單
    最近網絡熱議段祺瑞籤的「西原借款條約「,說此條約籤訂居然讓中國倒賺3.2億日圓,以此替北洋軍閥段祺瑞洗白。這件事真相到底是什麼呢?1916年6月6日,稱帝失敗的袁世凱病死,北洋軍閥的名義上共主消失,遺留下來的各路軍閥互不統屬,陷入分裂之中。其中較強的兩派一派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另一派是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袁死後,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政府對德奧宣戰,中國正式參與英、法、日、美等協約國陣營。但同時又與以孫中山為首的廣州政權長期混戰, 「對外宣而不戰,對內戰而不宣」。
  • 吳清源推動圍棋革新昌盛 滅當世高手捐巨額獎金
    提子 滅當世高手捐巨額獎金  1927年,吳清源執白勝了當時棋界最負盛名的「南劉北過」中的劉棣懷,名副其實地坐上北京棋士的第一把交椅,成為時任國務總理、超級棋迷段祺瑞的座上賓。  吳清源的足跡走過百年,與北洋軍閥段祺瑞對過弈,在末代皇帝溥儀面前下過棋,戰後數任喜歡圍棋的日本首相與之有過棋緣,新中國的領導人周恩來、陳毅也多次希望能夠與他見面交流。  金庸說,佛家禪宗教人修為當持「平常心」,「吳先生在弈藝中也教人持『平常心』。到了這境界,弈棋非但不是小道,而是心靈修為的大道了。」  除了圍棋、信仰,吳清源酷愛讀書。
  • 百歲「棋聖」吳清源:爭議一生 歸根到底是棋手
    點擊標題下方「央廣網」即可訂閱微信號一代圍棋大師吳清源,因搶救無效,在30日凌晨1
  • 吳清源在日本逝世享年100歲 他是圍棋界的愛因斯坦
    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消息,圍棋大師吳清源在日本當地時間11月30日凌晨1時11分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去世,享年100歲。  吳清源1914年6月12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後舉家遷入北京,很早即在圍棋上表現出過人的天分,被讚譽為「圍棋神童」,14歲東渡日本開始職業棋手生涯。1933年,年僅19歲的吳清源運用自創的「新布局」,對陣本因坊秀哉名人,翻開了圍棋史上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