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我當了全職媽媽,還在上海租房陪孩子讀國際學校……

2020-12-17 精銳國際教育

致讀者

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是門門課程不落成績拔尖,還是看更多、思更廣,培養和世界同臺競技的能力。

作為孩子,如何自己勾勒未來的輪廓?

是在茫茫題海中尋找答案,還是在不斷地質疑、實踐中真正明白想要的是什麼。

體制內外兩種教育方式並不對立,在成長的路上沒有最合適,只有更適合。就讓他們用真實經歷告訴你,國際教育給孩子、給家長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講述人:Jeffrey媽媽

孩子從浙江到上海讀國際高中,媽媽一路陪伴講述育兒歷程

Jeffrey從小學開始就在寧波當地的雙語學校讀書,在他初二的時候,為了升學問題當時我們列了三個方案吧:一、繼續在浙江上國際學校;二、去上海讀國際學校;三、直接出國讀美國高中。

每一種方案都有它的優缺點,在寧波本地當然好孩子從小就在這長大,是最舒適的環境,但教育資源確實不是頂尖,如果去杭州那不如換個方向直接去上海。出國讀美高那是最地道的了,將來考大學必定是最有優勢的,但孩子能否適應,我如何給予他助力心裡完全沒底。

當家長的做方案是為了保證每一種情況都有能力去負擔以及在可控範圍內,但最重要的還是孩子的選擇,他自己是到底是什麼想法。最終一家人坐下來商量,Jeffrey很快就做了決定:去上海。

上海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從擇校到備考確實要感謝精銳國際的老師,因為專業所以整個過程都是有條不紊地進行,非常順利。

其實說起國際學校,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是學費高昂、快樂教育,但是並不代表家長就可以「放手不管」了,不管孩子去哪裡學習,教育質量的好壞除了看學校,家長的重視程度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因為家長對學習的態度才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在去國際學校開放日的時候,招生老師總會問道:父母雙方誰帶孩子時間比較多?誰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之所以會這樣提問,是因為學校、孩子、家庭連成一條線,孩子在中間,家校之間缺一不可同樣重要,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

Jeffrey出生之後我的職業就變成全職媽媽了,但是我並不認為自己是無業的,相反這是一項挑戰度更高的工作。因為孩子在沒有去到學校之前,我就是他的老師,我的行為和態度會完完全全影響他,沒有什麼比保持開放的心態更加重要,作為家長從心裡願意接受新鮮的事物,要走在孩子前面。尤其他現在長大了,每天都會接收到很多信息,如果很多事我自己都不知道,那說實話很難去和孩子做溝通和討論,所以Jeffrey從小到大應該說都是在一個比較開放的環境,他自己是非常願意和別人交流和分享的。

說到底讀國際學校未來的目標肯定是要出國留學,進入國外大學自然會遇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同學。如果他內心拒絕和他人交流,那就沒有辦法主動接受學習,無法融入到學習生活中,更加不用說在大學的舞臺發光發熱,那走這條路是沒有意思的

收到國際學校的offer那會兒我們就開始張羅在上海租房的事了,對於第一次體驗租房的Jeffrey來說他倒是比我興奮很多,前前後後跑了三次他都要求跟著,當然最後也是尊重他的意願選擇了現在的住所。可能會覺得我們家的風格是不是過分「自由」了,自由是一定的,但這種自由必須是有底線和紅線的,哪些話不能說哪些事不能做潛移默化就已經紮根在他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了。

前段時間Jeffrey剛剛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禮,雖然國際學校學習的科目非常多,平時的活動也少不了,但明顯能夠感覺到他已經掌握了這種快節奏的強度,可以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時間。尤其是這一兩年越發覺得孩子慢慢已經長成了一個足夠獨立、有思考能力的個體,這不正是做父母所期望的嗎?

很多人總說做全職媽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迷失了自己,但我卻覺得只要你一直是你自己,是陪伴而不是依附於孩子,又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完)

註:為了保護隱私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做有溫度的高端教育一直是精銳國際教育的初心,面對這一年的教育挑戰,我們堅持以國際夥伴的身份和角色,陪伴在每個家長和孩子身邊,化解每個家庭的升學擇校難題。

公眾號:精銳國際教育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顧佳:上海精英媽媽為了讓孩子去國際學校,太拼了!
    結婚後當了全職媽媽,在事業上能為老公拉資源,在家庭上總攬孩子的教育問題,還不忘提升自己,健身、學法語……一個不落。看她的一周計劃表就知道了,真的太強了!顧佳的生活,其實也是很多上海「精英媽媽」的真實寫照。
  • 孩子要上一年級了,該不該辭去工作,做全職媽媽陪孩子?
    同時,全職媽媽還面臨的是與社會脫節,當你認為適合返回職場工作時,會發現社會進步太快,自己的那些技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為了孩子,你是否能夠接受這些現實問題?孩子的教育,父母共同參與仔細看上面的表格會發現一個問題,整天的生活中一切都是以媽媽為主,看不到爸爸的任何蹤跡。所以,為了陪伴孩子成長,讓媽媽辭職在家,是有一些不平衡存在的。
  • 全職媽媽,能不能算是一份工作?
    哪還有精力陪孩子讀繪本,就連孩子看到我,給我的驚喜擁抱,我也精疲力盡,只有應付,沒有感覺了。今天緩過神兒來,只有一種感受,那些職場媽媽,天天上班,是真累。如果再要求一個職場媽媽,晚上陪孩子讀書,周末陪孩子玩,真是太難為職場媽媽了。前幾天,一位職場媽媽好友問我,平時如何帶孩子,暑假孩子怎麼過?我給她推薦了一堆書,一堆動畫,還告訴她周末有大把的地方可以玩。
  • 辭職在家帶孩子,到底對不對?先想清楚這3點再做「全職媽媽」
    我家雙胞胎快2歲時,我選擇了辭職,開始在家帶孩子。我覺得對辛勞帶人的長輩來說是對的,對我們家庭的和諧穩定是對的,對我自己的重新規劃發展也是對的。而你們,是否甘於辭職在家帶孩子,也得考慮如下三個方面:家庭經濟因素、媽媽是否喜愛全職主婦這個角色、全職媽媽如何提升自我價值。
  • 我為什麼送孩子去日本讀國際學校
    一張經營管理籤證全搞定》、《入讀日本公立學校全過程大揭秘》相繼發出後,我們對日本教育制度&福利、入讀日本公立學校的過程都有了初步認知,今天,悅洋海外採訪到孩子入讀私立學校的家長,再來一起聽聽她們的故事。
  • 陪讀媽媽的勇敢自述:陪孩子讀書三年畢業了,而我的心也變了……
    導讀 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可以看得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曾有人說過最好的禮物應該是——陪孩子一起閱讀!親子共讀,是最簡單、最有效、最經濟的家庭教育。 社會千奇百態,調侃不要見外!
  • 「就帶帶孩子能有多累?」全職媽媽執意去幼兒園上班,結果打臉了
    她們就是「全職媽媽」!全職媽媽也算職業和工作嗎?為什麼不是呢?全職媽媽的工作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累最辛苦最具風險的工作之一。她們分錢不掙,但付出不少,犧牲最大,還可能最後不被理解和支持。慶幸的是,她是為了孩子先去幼兒園上班的,孩子還沒有入讀。全職媽媽去幼兒園工作會有多難?首先全職媽媽們要知道,在正規的幼兒園。當帶班老師,是都需要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的,其他專業教師資格證是不行的喲。
  • 不上班的全職爸爸:女主外、男主內,一切為了孩子
    羅世偉夫婦幾乎沒有太多討論就達成了共識:在國際學校分校做中層的妻子保留工作,羅世偉暫停自己的創業項目照顧家庭。  他們已經算好:教育的機會比收入要有價值。教師家屬能享受學費的折扣福利,入學也有優先權。4個孩子都沒有北京戶口,妻子就職的國際學校是他們面前最有吸引力的教育選項。
  • 為了孩子好,瘋狂逼孩子的媽媽,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陪寫作業的、接送孩子的、陪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的、為孩子的各種資料忙前忙後的,都是媽媽,爸爸就是真空一樣的存在,對孩子的事情漠不關心。看到嶽雲鵬曬出的時間規劃表,輔導作業的時間只有2分鐘,還有28分鐘,喊媳婦一起輔導作業。
  • 「連個孩子也管不明白,你還能幹啥」,做全職媽媽,我錯了嗎?
    而大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源於大眾對於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在很多人眼裡,養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就是看孩子嗎?」「不就是給小孩洗個衣服做個飯嗎?」但事實卻並沒有這麼簡單,毫不誇張地說,教育孩子的過程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好成績,更多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好人」。而培養一個人,怎麼會容易呢?
  • 陪伴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無形的禮物,放下手機和麻將陪孩子讀讀書吧
    陪伴是家長送給孩子的無形的禮物,放下手機和麻將陪孩子讀讀書吧。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零食,還有父母真真切切切的陪伴。當父母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的時候,請問孩子的父母在幹什麼?是在玩手機,還是在打麻將?
  • 孩子上幼兒園,媽媽還在做「全職媽媽」?過來人:別無選擇
    朋友小張在懷孕之後因為胎位不穩就選擇了辭職安心養胎,而在生完寶寶之後,小張是想要重返職場的,但是發現婆婆在帶孩子方面和自己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小張就選擇了自己全職帶孩子,這一帶就是3年的時間,轉眼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小張原本興致很高地想要送孩子,去了幼兒園之後就重返職場,但是在一段時間之後還是磨磨蹭蹭的沒有去找工作。
  • 《三十而已》:為了孩子,甘心給別人提鞋的媽媽是怎樣煉成的?
    其中,最出彩的、最能圈粉的角色,無疑是「完美」的全職媽媽——顧佳。名牌大學畢業、有顏值有身材、雙商時時在線、三觀奇正且自律、陪丈夫白手起家、對孩子悉心照顧……在很多人眼中,顧佳無疑是成功女性的範本。即使是這樣的 super woman,她的生活並不輕鬆,而孩子則是她的最大軟肋。
  • 「爸爸媽媽,你們為何沒有時間陪我」,孩子一句話,讓父母淚目
    這篇文章是《兒女問媽媽,你為什麼沒有時間陪我》,在文章裡媽媽說,媽媽沒有時間陪你,是想賺更多的錢,送你上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教育。女兒卻說,媽媽我長大了也要賺更多的錢,送你去更好的養老院。你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孩子便沒時間陪你終老。一、孩子成長的遺憾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安迪被問到爸爸媽媽工作忙的時候自己孤獨嗎?
  • 媽媽放棄夢想全職陪讀:令人窒息的母愛,是摧毀孩子未來的根源!
    我想每一個全職媽媽,當初放棄夢想生兒育女都是自願的,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不聽自己使喚了,媽媽就會徹底崩潰,想著:「我都放棄了夢想,把所有的青春傾注在你身上,你怎麼能這樣子對我?」媽媽長舒了一口氣來到節目現場,同樣給各位老師敘述了自己輔導孩子作業時的崩潰心情。當主持人馬丁問她做什麼工作時,她哽咽地說:「我沒有工作,從大學畢業的第二年結婚後就全職了。我今年三十八了,我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的,我當時考這個學校的時候也是特別難的,因為這個學校不太好考。
  • 學區房不買、國際學校不讀,這屆媽媽到底怎麼想的?
    「小學一讀就是6年,上不了好學校,回頭得讓人家好學校的孩子給落下多遠啊!」 璐璐不以為然,讀個小學而已,至於搞那麼誇張嗎。周末,女兒在幼兒園的兩個好朋友和媽媽來家裡做客,一聊才知道,人家一個已經在西城區買了學區房,一個在海澱區某小學附近租了高價房,準備搬過去讀那邊的小學。
  • 「媽媽,你的夢想是什麼?」孩子的話,戳到全職媽媽心窩
    文|秘籍君閨蜜在家當全職媽媽幾年了,而其中的心酸我也是比較清楚的。雖然說忙點累點,對於她來說也是沒什麼的,主要是心裡的恐慌感,最能摧毀人的意志。而上個學期,孩子有一次的作文是《我的夢想》,回到家之後,孩子心血來潮問閨蜜:「媽媽,你的夢想是什麼呀?」閨蜜笑著說:「我的夢想就是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呀!」孩子說:「你的夢想不是願望,是你自己的,跟我們沒有關係呀!」閨蜜想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而這件事情也讓她陷入了比較低沉的情緒,又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路問題。
  • 「辭職當全職爸爸,老婆給我月薪兩萬」
    當全職媽媽引發社會關注時,更小眾的全職爸爸們也有話要說。在家帶娃,爸爸們同樣要在自我價值、家庭關係、事業收入、外界質疑中權衡,一邊暗道「誰在家誰吃虧」,一邊幸福地陪娃長大。我宣布辭職去做全職爸爸時,老闆和同事都不相信,大家覺得這不過是個託辭,覺得我八成是去了競爭對手家上班,不好意思說明真相。一年半後,我和妻子毛利合著出版了《全職爸爸:一個上海家庭的角色互換實踐》一書。在育兒這個人生大項目上,我才剛剛開始。一開始,我沒告訴父母說我辭職回家帶孩子了。到現在我也沒有認真跟他們討論過。
  • 北京多校劃片,上海搖號入學:學校可以隨機,孩子的人生不行
    算術好的人會問了,不對啊,就算把孩子送進不錯的國際學校,一年也就幾十萬,12年下來,比1000萬還是要省一大截的,為啥要花這麼高的價格,買學區房呢?因為以前的學區房,有兩套屬性。一套是資源屬性,對口牛校,另一套是投資屬性。
  • 孩子都上學了,為什麼有些全職媽媽還是不願意去工作?
    孩子上學了,全職媽媽還不想去工作怎麼辦?說實話大多數的男士可能都會有這種疑問,包括老一輩,可能也會覺得孩子上了幼兒園媽媽們就該去工作了?可是很少有人去想孩子上學後媽媽們有沒有條件工作?作為老公,是否真的在精神上和行動上支持自己的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