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腹錦雞 傳說中的鳳凰

2021-03-02 助農驛站項目園

  紅腹錦雞被中國古人神話為鳳凰,「龍鳳呈祥」,成為中國上千年的文化圖騰。 


  它流布海外,更新了國際上對觀賞鳥的認識,被視為東方審美文化的使者。

 
  它的出現,改變了鳥類學泰鬥鄭作新的一生,也改寫了中國現當代鳥類學研究的歷史。 

  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象徵 


  中國特有鳥類紅腹錦雞,民間呼為「金雞」,它是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鳥類:提到鳳凰,大家耳熟能詳;提到錦雞,大家又覺得有些生疏。其實,古人臆造的神鳥鳳凰,它的現實原型,就是紅腹錦雞。 


  周代的書籍對鳳凰描寫頗多,如《禮記·禮運》中的「麟、鳳、龜、龍,謂之四靈」,《詩經·大雅·卷阿》中的「鳳凰于飛,翽翽其羽」,《大戴禮·易本命》中的「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不過,周代關於鳳凰的典故,最著名的是「鳳鳴岐山」,說的是周文王在岐山腳下成就帝業時,山中有鳳凰棲息鳴叫,後人因此便附會成因文王有德,故有鳳凰來儀。其實是周人把岐山和秦嶺山野中最美麗的鳥類——紅腹錦雞當成了鳳凰來歌頌文王的賢德。 


  後世的人們愈加神話這種鳥類,漢東方朔《神異經·東方經》中說:「 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金雞報曉的成語,應該就是出自此處。《爾雅·釋鳥》對鳳的解釋是「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這些描述多是出自人們的臆想。 


  紅腹錦雞體態優雅,步履輕盈,雄雞體長約1米,身披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羽毛,光彩奪目。其腹部羽毛是豔麗奪目的血紅色,現代學者因此將它定名「紅腹錦雞」。紅腹錦雞背部除少量濃綠色羽毛之外,其餘大部分羽毛都是金黃色,它的頭上還有金黃色的絲狀羽冠,一直披到頸部,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十分耀眼,所以民間百姓都稱它為「金雞」。紅腹錦雞的尾羽長達75釐米,在古代常用來製成異常名貴的雉尾扇,專供王公貴族使用。 


  古人賦予紅腹錦雞許多神話色彩,認為它和天穹中的「天雞星」相對應。傳說國家有重大喜事進行大赦時,天雞星必定出現在天空中。所以,在舉行大赦儀式時,人們把紅腹錦雞綁縛於七丈長的高竿頂端,再用黃巾裝飾雞頭,頸項上垂下七尺絳幡,人們舉起裝飾好的錦雞高竿,在選好的吉辰到街衢遊行,然後召集罪犯,擊鼓宣讀大赦令。這種大赦儀式,似乎在唐代還很盛行。唐代詩仙李白被流放夜郎時,曾寫詩云:「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錦雞在唐代開始頻繁出現在詩人的筆下,唐代詩人伊夢昌在《鳳》中寫道:「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毫光灑風雨,紋彩動雲霓。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岐陽今好去,律呂正悽悽。」 


  宋代朱輔在《溪蠻叢笑》云:「金雞,羽族,似雉者;金項,火背,斑尾,揚翹,志意揭驕,籠之不能馴。」在當時,紅腹錦雞難以馴化,但它依然是人們喜愛的觀賞鳥類,宮廷內府中經常豢養。北宋徽宗趙佶有一幅傳世名畫——《芙蓉錦雞圖》,畫面中,一隻栩栩如生的錦雞飛臨於芙蓉花旁,轉頭回顧一對流連花間的彩蝶。徽宗題詩讚云:「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古人根據雄性錦雞的形象,賦予它「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紅腹錦雞的絲冠、角距、虎紋、鳳尾,文武雙全的軒昂器宇,贊它有五德實在是恰如其分。 


  明清時期,在代表官位的補服上,紅腹錦雞的形象也常常出現。《明史·輿服志》記載,官員穿袍,前胸後背各綴一個方形補子,文官繡飛禽,以示文明;武官繡走獸,以示威武。一至九品官員的補服上,所用禽獸形象不同,以此辨別官階的高低。明清時期,二品文官的補服上,都繡著錦雞的形象。官服上用金絲裝飾的五彩織錦,讓錦雞形象光彩奪目;二品文官的衣著,因為錦雞形象而顯得富麗堂皇。 


  被古人神話為鳳凰的紅腹錦雞,歷來被人們視為高貴、典雅的象徵,它是中國獨有的留鳥,它在距離人們不遠的山野中生息繁衍。人們認為見到它,就能擁有幸福和吉祥。而由紅腹錦雞神話後形成的鳳凰,更是見於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人名、地名、物名、商標名、器具、建築、藝術品等等,甚至語言、文學、民俗、節慶,幾乎無所不在。中國人把許多美好都賦予鳳凰:美麗、吉祥、善良、寧靜等等。龍鳳呈祥的崇拜,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濃厚情結。 

  紅腹錦雞影響了中國鳥類學研究的歷史 


  80多年前,中國現代鳥類學研究的泰鬥鄭作新先生,到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動物發育學。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學校的標本館裡看到了來自中國的紅腹錦雞標本,他為紅腹錦雞的美麗所震驚,但讓他感到尷尬甚至覺得恥辱的是,這種中國特有的鳥類的發現和命名,卻是由瑞典人卡爾·林奈完成的。知恥而後勇,鄭作新決定放棄動物發育學研究,回國專門研究鳥類學,改變中國生物學研究完全由外國人主宰的局面。 


  如今回首歷史,我們應該感謝紅腹錦雞,冥冥之中,是紅腹錦雞影響了中國現代鳥類學研究的歷史,它指引著鄭作新用一生的歲月,開創了中國鳥類學研究的事業。1930年,鄭作新回國,任福建協和大學動物學教授兼系主任。他帶著學生到野外觀察、採集鳥類標本,舉辦鳥類展覽,引發學生對鳥類的興趣,在中國一片空白的鳥類學研究從此開展起來,鄭作新也因此成為中國現代鳥類學的奠基人。1941年,他發表了《三年來邵武野外鳥類觀察報告》,這是國內第一篇列出野鳥種類以及提到它們居留期限和種群數量的報導。隨後,他對中國鳥類進行全面的考察整理。1947年,中國科學社發表了他的著作《中國鳥類名錄》,這是中國學者首部研究編撰的全國性鳥類名錄。這部名錄列出中國鳥類1087種、912亞種,合計1999種及亞種。同年,鄭作新發表《中國鳥類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這是中國動物地理學研究的濫觴。 


  1959年,鄭作新提出了中國動物地理區劃,將我國劃分為7個一級區、16個二級區,並提出以秦嶺為中國古北界與東洋界分界線的觀點。這種區劃在動物地理學上具有世界意義,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公認。1973年,鄭作新出版了《秦嶺鳥類志》,想必他一定在秦嶺山中看到過改寫自己命運的紅腹錦雞。這位科學家沒有過多表述自己的感情,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紅腹錦雞在他心中的分量。1980年,鄭作新倡導組建了中國鳥類學會,會徽就是一隻美麗的紅腹錦雞。多年來,紅腹錦雞作為中國鳥類學術界的標誌性象徵,已經深入人心。

  在50多年的鳥類學研究中,鄭作新發現鳥類新亞種16個。今天,中國大地上飛翔的鳥類,沿用的一直是鄭作新的命名。1987年,他撰寫的《中國鳥類區系綱要》,成為當今中國最完整的鳥類學經典巨著,也是國際公認的傑出鳥類學專著之一,在這本書中,他為世界鳥類學提供了有關中國鳥類的完整資料。對一隻錦雞的喜愛,延伸到對整個中國鳥類的關注,鄭作新為中國鳥類學締造了一個傳奇,也凸顯出了紅腹錦雞無窮的魅力。鄭作新還呼籲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鳥類自然保護區——扎龍自然保護區,號召開展全國性的「愛鳥周」活動;他還捐款建立了「鄭作新鳥類科學青年獎」基金會,幫助和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投身於鳥類科學研究。今天,鄭作新先生培養的學生遍布國內,深刻影響著我國鳥類學的發展。

 
  鄭作新和紅腹錦雞的情緣一直持續終生,晚年的他無意間看到一份材料,說秦嶺山中佛坪的紅腹錦雞,分布密度達每平方公裡近4隻,這個消息讓90歲高齡的鄭作新院士感到非常高興,也讓他感到驚訝,難道錦雞在秦嶺山中擺脫了易危的困境?他派自己的博士後研究生丁長青,到秦嶺和保護區工作人員一起合作開展紅腹錦雞的生態研究。在佛坪自然保護區,研究人員發現,在三官廟和大古坪兩個區域,就有5580隻左右的紅腹錦雞。在冬季,紅腹錦雞有4種集群方式:①雄雞群,最大每群60-70隻,其中有少數雌性;②混合群,雄、雌、亞成體,每群30隻左右;③母子群,很少有公雞,最大的群有30多隻;④獨雞,雄、雌、亞成體都有。在秦嶺,紅腹錦雞的食物種類達到120多種,其中包括植物、昆蟲等等。而在其他一些保護區,研究資料顯示,紅腹錦雞的食物只有70多種。 


  秦嶺豐富的食物,非常適宜紅腹錦雞的生存繁衍,這樣的結果,應該是對鄭作新先生最好的告慰了。鄭作新離世後,他喜歡的錦雞形象,依然活躍在世人面前。2001年,素有「小奧運」之稱的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北京開幕,開幕式上,各國運動員入場式的引導牌上,首次繪製了代表該國的禽鳥圖案。中國沒有確立國鳥,在開幕式前,中國鳥類學會等單位經過反覆討論,最終選擇了紅腹錦雞,紅腹錦雞因此演繹了「代國鳥」的傳奇。 


  對於這件事,中國鳥類學會副理事長許維樞曾經說:「中國的版圖就像一隻躍然紙上的大公雞,而中國是世界上雉雞類最豐富的國家,以雉雞類中最漂亮的鳥兒紅腹錦雞作為『代國鳥』,與中國的版圖形象相對應,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非法捕獵是對紅腹錦雞最大的威脅 


  為了解紅腹錦雞的生境利用及其季節變化情況,丁長青於1996年1月-8月、1998年11月-1999年9月分別在陝西佛坪和貴州寬闊水自然保護區,採用無線電遙測與隨機跟蹤的方式,系統研究了不同地域的紅腹錦雞的生境利用情況。

 
  通過對24隻紅腹錦雞個體遙測和跟蹤,他發現紅腹錦雞是有選擇地利用森林邊緣和附近的開闊地。他在秦嶺南麓的佛坪保護區、長青保護區和洋縣花園鄉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區,採用鳴叫計數法對紅腹錦雞的繁殖密度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紅腹錦雞在森林植被保存完整、長期受到嚴格保護的佛坪保護區三官廟地區,種群密度最高,達 3.79隻/平方公裡,且多年保持穩定。在植被遭受嚴重破壞的長青保護區大坪地區,種群密度最低,為2.49隻/平方公裡。在洋縣花園鄉,雖然棲息地質量不夠理想,且人為幹擾嚴重,但是由於這裡還生存著國寶朱䴉,保護措施到位,紅腹錦雞也因此受到嚴格保護,數量逐年增多。在貴州寬闊水林區,紅腹錦雞的11個巢中,被人為破壞5個,錦雞棄巢的有3個,被天敵破壞1個,只有2個巢順利孵化出雛鳥。這說明,人類是紅腹錦雞最大的天敵。 


  根據研究,丁長青認為,紅腹錦雞具有較強的生態適應能力和較高的繁殖成功率,只要保護好棲息地,並控制捕捉強度,紅腹錦雞在秦嶺地區的種群數量,肯定能夠保持穩定並有所上升。 


  在自然保護區內,紅腹錦雞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可是在保護區外,它們面臨最大的威脅,就是非法捕獵。在山林中,雄性紅腹錦雞美麗的外表,像一束美麗躍動的紅色火焰,分外引人矚目,成為偷獵者熱衷並最易被發現的目標。此外,一些地方開辦的狩獵場和各地的動物園,對紅腹錦雞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人工養殖和動物園間交換的種群數量有限,這些地方所需要的紅腹錦雞,主要來源依然是靠野外捕獲。沒有獵獲量的控制,沒有禁獵期的管理,也沒有採取野外補充食物、改善棲息地質量、增加種群數量等管理措施,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腹錦雞的處境,多年來一直籠罩著陰影。 


  200多年前,西方人把紅腹錦雞引入歐洲飼養,現在已成為各動物園和野生動物養殖場最常見的飼養雉類。1786年,紅腹錦雞首次到達北美,1883年大約有100隻紅腹錦雞放養在美國華盛頓的山野中,以後加利福尼亞、伊利諾伊、維吉尼亞、俄勒岡、德克薩斯等州均先後引入。加拿大、南非等國也都引種過紅腹錦雞。紅腹錦雞深受各國喜愛,足跡遍及歐美,人們說,中國的杜鵑花影響了整個世界的園藝業,紅腹錦雞則更新了國際上對觀賞鳥的認識,它被視為東方審美文化的使者。 


  紅腹錦雞能夠成功輸入歐美,關鍵在於人們妥善解決了繁殖和獵殺的矛盾,今天的英國,還存在著自然野化的紅腹錦雞種群。在紅腹錦雞的故鄉——中國,人們更應該解決好繁殖和獵殺的矛盾,讓紅腹錦雞永久繁衍下去。2004年,紅腹錦雞被列入《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 》中,但野生紅腹錦雞仍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受到嚴格保護。 


  秦嶺可能是紅腹錦雞的原產地,更是它生息繁衍的天堂 


  今天,科學家們用分子生物學的原理,對紅腹錦雞和白腹錦雞進行DNA分析,他們發現,這兩種錦雞的分化時間至少為1700萬年前,它們應該是兩個獨立的物種。而且科學家還得出一個結論:紅腹錦雞和白腹錦雞可能分別起源於秦嶺以南地區和橫斷山脈。 


  從紅腹錦雞來說,在海拔450-1600米之間的寶雞、鳳縣、周至、太白、柞水、漢中、安康、商洛等地的秦嶺山區,人們在森林中隨處都可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專家測算,在陝西境內的紅腹錦雞,數量應該在20萬隻以上。在許多書籍中,人們都說,紅腹錦雞在全世界僅分布於中國青海、四川、貴州、湖南、廣西和陝西等省區,特別是陝西省秦嶺山脈西段的寶雞市,更是因盛產「金雞」而得名。在陝西的地圖上,可以看到許多與紅腹錦雞有關的地名,如「寶雞」「鳳縣」「鳳翔」等。而在歷史典籍中,尋找紅腹錦雞與秦嶺周圍土地的關係,更是源遠流長。

  「鳳鳴岐山,興周八百年」,這個周代的典故,讓周原有了一個吉祥的「鳳翔」地名。周穆公時,其女弄玉吹簫引鳳,鳳凰棲於鳳翔東湖岸邊,所以今日的鳳翔東湖又名飲鳳池。後來簫史與弄玉雙雙駕鳳向西南飛去,棲於鳳州,今天,秦嶺西部群山中便有了「鳳縣」之名。在鳳縣,人們把一隻放大的紅腹錦雞形象,雕刻在城中流過的嘉陵江邊,它為這個縣城賦予了許多靈異的色彩。在陝南的古戲樓上,人們用木刻展現紅腹錦雞的形象,把心中的鳳凰和現實中的紅腹錦雞進行了完美的嫁接。唐代詩人杜牧在《樊川集·朱坡》中寫道「迥野翹霜鶴,澂潭舞錦雞」,這在秦嶺山中從古至今都是常見的風景。 


  每年3月,紅腹錦雞會進入繁殖期,這也是在秦嶺觀賞紅腹錦雞的最佳時期。紅腹錦雞是一雄多雌制的家庭,通常1隻雄鳥會擁有2-4隻雌鳥為伴。雄鳥佔據一塊山地,發出「嚓、嘎、嘎」的啼叫,吸引雌鳥前來交配。而它的競爭者,會來向它發起挑戰。兩個雄性相遇,先是彼此炫耀羽毛的豔麗,一些自慚形穢的雄性錦雞,很快就敗下陣來,羞愧離去。而一些好鬥的美麗雄性錦雞,則不會善罷甘休,硬要鬥個你死我活。紅腹錦雞打鬥場面,人們都說看到過,卻很少有圖片佐證,倒是它們文雅地炫耀羽毛的場面,人們常常見到。大概秦嶺山中的紅腹錦雞,頗有些紳士風度。 


  在3月的秦嶺林間空地裡,找到一個隱蔽偽裝的地方,人們就可以欣賞到紅腹錦雞的求偶場面。四處的森林還沒有甦醒過來,顏色一片蒼灰,只有紅腹錦雞在釋放生命的絢麗多彩。雄鳥向雌鳥求愛時,它一邊低鳴,一邊繞雌鳥轉圈,當來到雌鳥正前方時,它將身上華麗的羽毛迅速展開,彩色的披肩羽蓋住了頭部,仿佛一把打開的摺扇,靠近雌鳥的翅膀稍稍壓低,另一側的翅膀翹起來,翅膀、背部、腰部五彩斑斕的羽毛全都展現在雌鳥面前,尾巴也隨著傾斜過來。在燦爛的陽光下,七彩羽毛十分炫目,看得人眼花繚亂。雌性多被雄性逼人的美麗所折服,會發出「噝噝」的叫聲,表達自己的欣賞和讚嘆。紅腹錦雞的求愛儀式,包括特定路線的環繞舞蹈、展示美麗羽毛的炫耀行為、扭動身軀的求愛舞蹈等,可以持續近2個小時。交配後的雌鳥,會獨自來到森林中的隱蔽處,做窩產卵。雌鳥最多能產下12枚卵,一般是隔天產1枚卵。也就是說,雌雄錦雞的戀愛期超過半個月的時間,而產卵結束後的孵化期則要22天。紅腹錦雞的雛鳥為早成鳥,一孵化便能自行覓食。育雛的重任都由雌性獨立承擔。育雛期雌性錦雞的護雛能力極強,若有入侵者危及雛鳥安全,雌鳥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前去爭鬥,直到趕走入侵者或者犧牲自己。 


  經過冬季和初春的大集群之後,紅腹錦雞化整為零,以家庭或者個體為單位,散布在秦嶺各處的山林中。它們在山林中歌唱愛情,歌唱黎明。在山野中漫步的人們,忽然之間,發現一束火焰般的紅色閃過林間,這就是紅腹錦雞出現了。有時它會行色匆匆地跑過林間,有時它會從容不迫地踏在落葉上,歪著腦袋,好奇地打探來訪者,像是主人前來迎接訪客的模樣。這個天之尤物,身著七彩斑斕的衣裳,讓人不禁驚嘆大自然的造化神奇,由衷地發出「神鳥」之嘆。 


  在春花尚未爛漫時,秦嶺的春天,因為有大量的紅腹錦雞而變得多姿多彩。紅腹錦雞用自己的舞蹈,表達著山林的生命律動。秦嶺,這個綿延800公裡的山脈,是紅腹錦雞的原生地,也是它們生息繁衍的天堂和樂園。

相關焦點

  • 紅腹錦雞——鳳凰的傳說
    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象徵中國特有鳥類錦雞,學名紅腹錦雞,民間呼為金雞,它可能是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鳥類:提到鳳凰,大家耳熟能詳;提到錦雞,大家又覺得有些生疏,其實,世界上沒有鳳凰,古人臆造的神鳥鳳凰,它的現實原型,就是錦雞。古人把錦雞的模樣放大許多倍,進行神話加工,於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的鳳凰就產生了。
  • 紅腹錦雞--傳說中的金鳳凰
    by  高華康提到鳳凰,大家耳熟能詳;提到錦雞,大家又覺得有些生疏。
  • 紅腹錦雞
    綿延八百公裡的秦嶺,是紅腹錦雞繁衍生息的主要家園。每當春暖花開,秦嶺因錦雞而多姿多彩,以至於陝西的一些地名,也都因它而來,如寶雞、鳳翔等。除了陝西,甘肅六盤山一帶,天水、隴南也有它的身影。在喜鵲、紅腹錦雞等鳥類中,專家最終選擇了紅腹錦雞。所以選擇紅腹錦雞,因為它既是中國二級保護動物,又屬於中國特有珍稀鳥類,同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又是錦繡前程、幸福吉祥的象徵。
  • 動物世界-紅腹錦雞
    雄性紅腹錦雞是色彩最為豔麗的一種雉類,相傳中國現代鳥類學研究的泰鬥鄭作新院士就是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標本館看到紅腹錦雞的標本之後,為其美麗的外表所震驚從而下定決心返回中國從事鳥類學研究。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 鳥綱 Aves目: 雞形目 Galliformes科: 雉科 Phasianidae屬: 錦雞屬 Chrysolophus種: 紅腹錦雞 C. pictus雄性紅腹錦雞
  • 紅腹錦雞,吉祥的精靈,遇見即是幸福!
    紅腹錦雞,可能是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鳥類:提到鳳凰,大家耳熟能詳;提到錦雞,大家又覺得有些生疏,其實,世界上本無鳳凰,古人臆造的神鳥鳳凰,它的現實原型就是錦雞。古人把錦雞的模樣放大許多倍,進行神話加工,於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的鳳凰就產生了。周代的書籍《禮記•禮運》中說,麟、鳳、龜、龍,謂之四靈。《詩經•大雅•卷阿》中說:「鳳皇於飛,翽翽其羽。」《大戴禮•易本命》中說:「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鳳鳴岐山,興周八百年,」這個周代的典故,讓周原有了一個吉祥的「鳳翔」地名。
  • 紅腹錦雞 錦繡前程 幸福吉祥
    西北大學博物館中的紅腹錦雞荒野鮮紅呈豔麗,豐林嫩綠吐芬芳。翎毛秀美超雲雁,玉冠端莊賽鳳凰。山裡飛翔千景好,鄉間尋覓九天長。說到雄性紅腹錦雞,不得不提他迷人的外表,你看,他身上的羽毛華麗絢爛,赤橙黃綠青藍紫一應俱全,金燦燦的高調髮型,妖嬈的赤紅肚兜,配上棕色的扇狀披肩,再來條長長的尾羽,這樣的搭配是不是恰到好處,紅腹錦雞也很有鳥中明星範兒,他走起路來時不時邁著小方步,一舉一動都顯得高貴傲嬌,尤其是騰空起飛時,身姿非常優美。再看這隻雞,她比較低調,一年到頭穿著件棕色「外套」,看上去非常樸素。
  • 與紅腹錦雞相約三門峽的春天
    2014年9月,三門峽市加強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劃定白天鵝、紅腹錦雞保護區,設立了燕子山、寺河山、福地、小秦嶺、張汴、窯店、店子、曹家窯、韶山、淇河、潘河、東灣等12個紅腹錦雞重點保護區。    甘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紅腹錦雞聲名遠播,三門峽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明雲功不可沒。
  • 神話傳說中的動物-鳳凰
    郭沫若所作詩歌《鳳凰涅槃》中的鳳凰,即指西方傳說中的不死鳥。古埃及神話中也有一種稱為「貝努」的鳥。古埃及人認為,貝努和鷹一般大小,全身長有金色的羽毛,閃閃發光的翅膀、斑斕的外表、鳴聲悅耳,能給人降福添壽;同時認為世界上只有一隻貝努,而壽命為五百年。
  • 錦雞是一種雉科動物,是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的統稱,一起來畫吧
    錦雞是一種雉科動物,是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的統稱。
  • 30隻紅腹錦雞落戶上海動物園
    市綠化市容局說,上海動物園近期引進了30隻紅腹錦雞,在經過了檢疫期之後,目前已經轉移至錦雞園與遊客見面。紅腹錦雞是中國特有鳥類,又名「金雞」,雄雞體羽金黃色,下體通紅,頭上具金黃色絲狀羽冠,色彩豔麗。身披五彩斑斕的羽毛,煞是好看。
  • 山西老漢意外發現「鳳凰」,風雨無阻投餵4年,如今終於等來驚喜
    古人的思想意識中,普遍認為時逢太平盛世,就會有鳳凰飛來。可以說,一直以來,鳳凰都是古人思想意識中的美好,它象徵著永無止境的美好和希冀。 但是,經過生物學家的考察,我們發現一種與鳳凰非常相像的鳥類,也就是紅腹錦雞,它的神態和樣貌與傳說中的鳳凰大致相同。
  • 黑龍江鳳凰之謎,鳳凰真的存在嗎,真實照片終於曝光
    鳳凰,這是一種古代神話傳中的神鳥。鳳凰其實是兩個名字的組合,雄鳥被稱作「鳳」,雌鳥被稱作「凰」。鳳凰在中國神話中的地位極高,應該是僅次於龍的存在,在古代的文化裡,一般用龍指代皇帝,鳳凰就是皇后。但是鳳凰作為傳說中的神鳥,在真實的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呢?
  • 陝西老農深山發現「怪鳥」,風雨投餵4年,專家稱這是山海經中的鳳凰
    古詩中提到:「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心中的瘋狂,聖潔無比發出來的聲叫就像是上好的玉石擊碎在一起的聲音」。鳳凰作為我國傳說中的一種神鳥,它代表的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古人們也寄託希望於這種傳說來用圖騰的文化,祝福彼此吉祥和諧。
  • 山西老農深山遇「鳳凰」,風雨無阻投餵4年,真的是山海神獸嗎?
    這鳥五彩斑斕,像極了傳說中的鳳凰。接下來的好幾天,郭存鎖一直默默的觀察著它們,時不時的從家裡帶來一些穀米來投喂,只為讓著兩隻鳥長期留守此地。再後來,郭存鎖所幸直接在山上找了個破窯洞臨時駐紮了起來。一天一位進山採風的攝影師正好捕捉到了郭存鎖投餵「鳳凰」的畫面,並發表在了國內的頂尖攝影雜誌上,一時間,引起了動物保護專家的震驚。專家告訴他,這些「鳳凰」是國家2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也是目前歷史學界公認的「鳳凰」原型。而山上的這40多隻,也是目前國內發現最大規模的紅腹錦雞聚集現象。
  • 鳳凰是中國的國鳥嗎?談國鳥之爭
    鳳凰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鳳凰,國人對鳳凰的喜愛根深蒂固,鳳凰也被讋為吉祥和權力的象徵,可問題是鳳凰雖然在人們心目中那樣美好但是它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鳳凰的模樣是古代人想像出來的,所以鳳凰也就沒有了入選的資格。
  • 有人在山中遇見怪鳥,專家稱:或是傳說中的鳳凰
    世上真的有鳳凰嗎?從古至今,似乎很少有人見到過。但是在我國的神話故事裡,在《山海經》中,關於鳳凰這種神鳥,確實都有記載。尤其是自秦漢以來,皇帝的嬪妃自比於鳳凰後,這種鳥更是在人們的心中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 刑滿釋放後,一男子在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非法獵捕紅腹錦雞被抓
    嫌疑人沈某明獵捕的紅腹錦雞。圖為嫌疑人沈某明獵捕的鼬獾。紅網時刻2月25日訊(記者 李璐 通訊員 吳曉剛)近日,漣源市森林公安局破獲一起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的案件。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沈某明在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工區天邊河、小洋江工區九雞託等地放置捕獸夾等禁獵工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紅腹錦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隻,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毛冠鹿1隻、果子狸1隻、花白竹鼠2隻、小麂2隻、鼬獾1隻。2月23日,犯罪嫌疑人沈某明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