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寶貝兒》:愛,請不要依附,獨立才是王道

2020-12-23 瑤童的隨心記

契訶夫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

《寶貝兒》講訴了一位八品文官的女兒奧麗佳,她溫柔善良,富有同情心。奧麗佳一輩子住在父親遺囑裡給予她的那棟房子裡,她愛自己的父親,自己的老師,後來她愛上戲劇園的老闆庫金,她學著自己丈夫口氣,適應著新婚生活,可好景不長,第一任丈夫去世了。

奧麗佳走出陰霾,後又愛上了木材場經理,迅速嫁給了她,但命運總喜歡給這個善良的女人開玩笑,第二任丈夫又因病去世。

生命中,奧麗佳是絕不能缺愛的人,在無愛的日子裡,她是荒廢的,譬如行屍走肉。直到比她小的獸醫出現改變了缺愛的日子,不幸的是獸醫走了,奧麗佳變得毫無見解,女廚師說吃什麼好她就應付說好。這樣日子過了很久,獸醫終於回來了,只不過帶著他的孩子妻子,奧麗佳生活一下子完全變了有活力了,她對這個孩子極其愛護,用愛照顧他,最後孩子還是跟母親走了,但是獸醫卻回來了,永遠的留下來。

小說情節簡單,人物真實可信,語言樸素無華,字裡行間,傾注著作家本人對女主人公的憐憫和同情。

這篇僅僅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一氣呵成,寫盡了奧麗佳的一生,沒有恩怨情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但是簡簡單單,娓娓道來卻無比真實。

她的一生都是圍繞一個愛字,但奧麗佳卻曲解了「愛」的深刻含義。說到底,她誤將「愛」認為是所有,毫無無底線,做著別人的牽線木偶,沒有自我。

就算是21世紀的今天,這種依附式,毫無見解,毫無尊嚴以及自我心裡滿足的婚姻依然存在。

今天,我就想談談《寶貝兒》背後:愛就該留有餘地,保持自我

1、錯誤意識裡的愛:愛不是同情和憐憫,也不是誇讚一句心肝寶貝兒的自我滿足,愛是互相取暖的時候平等與自由。

奧麗佳在傾聽庫金抱怨下雨時候,小奧麗佳默默地、認真地聽他說,有時竟熱淚盈眶。最後,庫金的不幸感動了她,不可否認,奧麗佳十分具有同情和憐憫之心,但這不是愛。

在庫金去世後,人們聽到她的哭聲,默默為她禱告:心肝寶貝兒。這一句「心肝寶貝兒」極大滿足了奧麗佳。在我看來,她誤將所有的誇讚自我滿足,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

而後一直無所適從的奧麗佳又抓住了一根稻草,那就是木材場經理對她的同情,她轉眼轉向了另一個所謂的愛來自我療傷,在她的生命裡是決不能缺少愛的,一旦沒有了付出與順從,生活就變得索然無味。

當遇到災難時,現在她完全是孤獨一人了。父親早已故去,樓房也集滿了灰,她瘦了,也變醜了,街上碰見的熟人不像以前那樣注視她了,也不對她微笑。她心裡在乎的那句同情語:心肝寶貝兒也沒人說起來了,所以,這一切都不是愛。

初讀《寶貝兒》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奧麗佳就是典型乖乖女,就像今日的許多孩子們,她們言聽計從,毫不客氣地說他們的夢想都是別人的夢想,他們為別人活著。而我的一朋友就是那種人,她乖巧懂事溫柔善良。高中時候她父親說學理科好,找工作好找,然而她跟我說,她很喜歡文學。但是她還是聽了父親的話,雖然不喜歡,但是學業還可以,高考那會考得不錯,但是選專業時,她父親又給選擇了師範類,就連大學實習單位與後面的職業道路都給她鋪好了,她什麼也不用想,只要沿著那條路就沒錯了。她是別人口中的乖乖女,但是她沒有自我,更沒有思想自由。

親情也好,愛情也好罷,愛都是互相的,互相給予,互相取暖的平等與自由,愛的天平應是平衡的,而不該偏向哪一方。

2、一味的付出,做別人的影子,是庸俗

奧麗佳最喜歡重複庫金關於戲劇和演員說的話。她也跟庫金一樣看不起觀眾,認為他們愚昧無知、對藝術麻木不仁,她學著丈夫庫金的語氣。

奧麗佳是善變的,在跟第二任丈夫時,丈夫有什麼想法,她就有什麼想法。結婚沒多久,她感覺做了很久的木材生意了。丈夫不喜歡娛樂節目,她也不喜歡,沒事就呆在家裡。當鄰居建議他們去看戲時,她正兒八經地回答,「我們是勞動的人,我們顧不上那些玩意兒。這些劇院有什麼好?」丈夫有什麼想法,奧麗佳就有什麼想法。如果丈夫認為房間裡熱,或者現在生意開始蕭條,她也會認為是這樣。

在跟著獸醫時,她重述獸醫的思想,現在她對一切的看法都跟獸醫一樣,跟團裡的人談論著牛羊等瘟疫。

這一前一後的鮮明反差對比,字裡行間都足於看出奧麗佳在婚姻裡一味遷就,曾經她恨那些愚昧無知的觀眾,而後來,自己也活成為了之前鄙視的對象

奧麗佳一味付出,甚至把自己的思想禁錮起來。她錯把愛當作毫無尊嚴的順從,寄生蟲般寄生在丈夫體內,已少了自我供給,一旦脫離宿主,思想肉體都將殆盡,這是庸俗與悲哀的

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之前追過的的電視劇的《第二次也很美》裡的安安對她丈夫說的一句話: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而想要離婚的丈夫俞非凡卻說:我累了,我已經不想當你的全世界了。離婚前安安沒一直深愛的那個男人,他把離婚手續都交了律師,不想再與安安有任何交集,對於那個全世界都是丈夫的全職太太安安來說,她終於知道了原來她是心裡的再堅固的象牙塔也會崩塌。婚姻奔跑的路上,一不留神,自己就落單了,形同陌路。那種依附式婚姻一旦少了依附主體,就已殆盡。

不管是契訶夫筆下的奧麗佳還是新時代女性安安,每個新時代仍不乏傾盡所有去愛的女人們,她們的圍著孩子老公轉,已經少了自己原來的本性以及對生活的追求與夢想,做著別人的木偶,任由別人牽線指揮。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該如何認清愛,如何去愛一個人呢?

3、【如何愛】留有餘地、保持自我是思想自由與平等。

奧麗佳是善良的,但她一輩子都在為了別人改變著自己,為了那句心肝寶貝而自我滿足,也為了那幾位愛人,她改變著自己的談吐,她認為愛是生命裡的所有,沒有愛是活不下去的。即使最後她連被同化了,連一句見解都沒有,也不知道見解是什麼,這是最悲哀的。

認清愛,就該懂得什麼是愛,愛的深刻含義。

誠然,奧麗佳是不懂愛的,在她意識裡,愛就是跟愛的人同呼吸,然而這是卻是錯誤的也是極其卑微的

契訶夫一筆帶過了奧麗佳是八品文官的女兒,她一直住在父親遺囑裡留的房子裡,她愛父親、姑媽、老師,還有後來愛人,但是隻字未提其他人對她真誠的愛,只是簡單的一句:心肝寶貝兒,來敷衍。

愛是互相的,愛不是一味去附和某個人。

同樣是小說巨匠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吉姆與德拉這對社會底層的年輕夫婦,雖然生活很艱苦,但是為愛互相奉獻。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表,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髮。為了能在聖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表為德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髮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表鏈。他們都為對方捨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但是他們都很幸福,即使生活不易,但心靈的上的互相取暖,得到各自滿足,互相奉獻這就是愛。

留有餘地,給自我心靈一個歸宿。

奧麗佳在獸醫兒子住她廂房後,奧麗佳發現自己對這個男孩的愛超過全幾位丈夫。在教男孩學習時,把周圍都是水的那部分陸地,」她也照樣念道,「就稱為島嶼。」這是她在這麼多年的沉默不語和思想空虛後,蠻有把握地說出來的第一個見解。

可想而知,在奧麗佳等待下一位愛的人時候,她是毫無思想的活著,如同行屍走肉。一個傾盡所有去愛的人,一旦少了這份愛,對於她來說是致命的,連一絲見解都沒有了。可見,留有餘地的愛才是愛的真正方式,才是給心靈一個真正歸宿

我曾經有一朋友,那次我倆一起去外面吃飯,我點了香菜拌豬耳朵這個小菜,朋友馬上說:「自打戀愛以來我就沒吃過我曾經最愛的香菜」,我疑問道:「為啥?」「因為愛人一家人都不喜歡這個味。」簡單的幾句話,就可以看透婚姻裡有多少女人一味付出,可以說毫無留有餘地的遷就是常態。美好的婚姻就該把自己想法攤在桌面上講,而不是把自己的小欲望藏匿於油鹽醬醋中

獨立與自由,愛的婚姻生活保鮮劑。

快節奏的今天,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快節奏的生活充滿了各種誘惑,這也註定女人需要獨立包括精神獨立與經濟獨立

精神獨立:這種獨立是心理的滿足與自我鼓勵,包括自己的生活目標,逆境裡的自我救贖,迎難而上的勇氣。往往這種獨立更難做到,特別是已婚女人,遇到艱難困苦,總依賴自己愛人替自己解決。

經濟獨立:包括自我自由支配財政,有穩定經濟來源。經濟獨立的女人在家庭地位也更高,間接促進實現人生自由。

縱看這兩種獨立,都是婚姻的保鮮劑,也是自由的墊腳石,沒有獨立談何自由!

舒婷在《致橡樹》中寫到:我如果愛你,決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奧麗佳終究是沒有長成木棉,她永遠都是那凌霄花,甚至在最後她也沒有清醒,繼續著她的依附,或許作者不忍心看到她無欲無求孤獨終老,筆下傾注所有憐憫,所以出於同情,寫到獸醫回來了,一切又恢復了常態,但這又是契訶夫最不期待的結果。

《寶貝兒》這篇經典短篇小說,沒有拖沓的故事情節,全文簡單明了,拿到今天來閱讀,仍不失社會現實意義。

奧麗佳錯誤意識裡的愛,為了別人傾盡所有,毫不留餘地,那種靠別人一句「心肝寶貝兒」的自我滿足是值得人憐憫。

同情她的同時,我們又何不唾棄這種卑微的愛呢?只有獨立與自由才能徹底擺脫這種依附式婚姻,才稱得上真正意義裡的愛

生命很長,在生命的旅途列車裡,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遇見的是緣分,有感動,有憂傷,無論怎麼樣,請保持自我。

相關焦點

  • 最好的愛情不是依附,而是彼此欣賞,又各自獨立
    而女人大多數是依附男人而生存,沒有獨立地位和話語權,不斷被男人剝削,然後自己也不斷壓迫其他女人。如同張愛玲筆下被男權操縱的曹七巧,她妒忌兒媳,整治兒媳,直到逼其發瘋 最終殘酷死去。隨著社會地發展,女人不再只是相夫教子,她們也有了生存和自保的能力,甚至很多的女人還比男人更勝一籌。這個時候,她們對感情的標準也就進行了升華。
  • 福利來了 520《愛的故事:契訶夫與米奇諾娃》獲贈名單
    1923年秋天,魯迅應好友許壽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講課,就在這裡認識了小他17歲的許廣平。這樣的師生關係延續了一年多,直到1925年3月,由於許廣平寫信向魯迅求教,他們之間才有了進一步的接觸,原本疏遠的師生關係才有了突破。這些信件就是《兩地書》。起初的通信的確不帶戀情,而是師生間關於社會人生諸問題的請益與教導。
  • 農村的孩子,請不要怨天尤人,努力才是王道!
    對我們農村的孩子而言,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也不要怨天尤人,努力才是王道,我一直很喜歡那句話——下雨天,沒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
  • 女性獨立是個筐,啥都往裡裝!女人依附男人是種羞恥嗎?
    古裝電視劇裡,也要把諸如「女性獨立」、「能作敢作」、「野蠻女友」等現代觀念強加給古人,篡改古代的真實生活狀態,並引以為榮,認為這樣的女性才「可愛」、才有尊嚴。 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就來說說女性獨立這個話題。
  • 《傷逝》:經濟獨立,精神獨立,愛才有所附依
    他糾結過要不要告訴子君,自己不愛了,他們的愛情沒了。在他的虛偽的神色裡,子君似乎感受到愛情的變質。她想過挽救。「她從此又開始了往事的溫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來,將溫存示給她,虛偽的草稿便寫在自己的心上。我的心漸被這些草稿填滿了,常覺得難於呼吸。」
  • 念念河谷:我們的愛是依附於他者來深愛自己
    文/念念河谷「為什麼,世間沒有相同的愛,我也沒有相同的我。」曾經的現在不要界定現在的生活方式。說教對一個保持獨立思想的人無用,那些認為的成功元素在自我主義面前都是絲無波動。在人與人的倫理關係上,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無須被迫承擔照顧與被照顧的責任。一向都是能量趨引追尋能夠滿足自我上的熱烈的依附他者。當拒斥了人性裡的惡,而善也被帶走時,那荒蕪的自我乾巴巴的張露、哭泣、絕望。我開始切換他者來愛自己,在使用光背面的羞恥和心靈上的傲慢的同時也激發了我另一面的自強和智慧。
  • 19世紀俄羅斯文壇團寵,怪不得「人人都愛契訶夫」!
    然而別看寫作的時候,契訶夫總是帶著一臉冷笑嘲諷筆下的人物以及他們的選擇,生活中的契訶夫卻是19世紀俄羅斯文壇不折不扣的團寵,堪稱「人人都愛契訶夫」。來自微博網友@AMNH680的圖解,帶你認識一個「俄羅斯白月光、神秘黑洞、泥潭中心、大眾情人契訶夫。
  • 不要為了「電競」而電競 追求產品本質才是王道
    2.探索期:2014年,騰訊TGA加入手遊比賽,EFUN愛遊戲綜合手遊大賽,WCA加入刀塔傳奇項目,以品牌宣傳為核心,市場以輕度反娛樂電競為主。  3.成形期:2015年,核心移動電競時代開啟。全民槍戰上線,填補了FPS手遊空白,亂鬥西遊公測,打開了MOBA手遊市場。全民槍戰、英雄聯賽常規化舉辦,併入選WECG項目。
  • 「原創詩歌」親愛的,我的寶貝兒!
    我的寶貝兒!站在你的面前,我已經無法控制住你對我的誘惑,我知道你也為這一幸福時刻渴望了許久!噢,不要靦腆,我的寶貝兒!你大膽地表現你的性格吧!如果你激情,就請你盡情地表現你的眼神和你的肢體!如果你瘋狂,那將更是我的最愛!我多麼想親吻你那性感而又散著香氣的紅唇!我多麼想攥緊你那纖細而又白嫩的玉手放在我的胸口!我知道你已經按捺不住自己騷動的心——那你還等什麼呢?
  • 《演員請就位2》陳凱歌寶貝兒遭全網群嘲,三觀不正就是一部鬧劇
    《演員請就位2》已經完美收官,沒想到在最後一期節目中居然還能呈現一系列出圈名場面,而四位導演呈現出來的舞臺作品褒貶不一,其中趙薇導演執導的《折耳》備受好評,而陳凱歌導演的《寶貝兒》卻遭到了全網群嘲,因為這次陳凱歌選的主題十分浮誇,不僅沒有詮釋出想要表達的立意,還遭到了不少觀眾的吐槽
  • 信號強才是王道!Redmi 路由器AX5評測:4獨立功放的Wi-Fi 6嘗鮮性價...
    信號強才是王道!高配名副其實]第[04]頁:[ 信號及速率:內網速度最高可達700Mbps 信號滿分輕鬆穿牆]第[05]頁:[總結:信號強才是王道!
  • 胡杏兒奪得《演員請就位》冠軍,成就她的是《寶貝兒》更是陳凱歌
    作為TVB老戲骨,胡杏兒出道時間遠比其他演員長很多,演技已經是爐火純青,在以演技為主要得分項的《演員請就位》舞臺,胡杏兒的勝出並不太讓人意外。《寶貝兒》是出彩的。相比爾冬陞導演的姐妹情感《舞臺姐妹2020》、趙薇導演的家庭溫暖《折耳》還有郭敬明導演的兌現承諾《無量》,《寶貝兒》作為一部反對代孕的作品,很容易引起更多的人關注和思考。
  • 陳凱歌短片《寶貝兒》遭狠批,爭議點不止是代孕,還有價值觀
    1《演員請就位2》已經收官,陳凱歌導演組的胡杏兒獲得冠軍,算是實至名歸的結局。網友們在齊誇胡杏兒演技好的時候,也順便去看看她獲獎的短片《寶貝兒》,本以為題材和趙薇的《親愛的》一樣催淚感人,看了才大跌眼鏡。
  • 女人要學會獨立,這樣男人才只愛你一個!
    女人要學會獨立,這樣男人才只愛你一個!有些女孩子聰明能幹,工作有很努力,有很好的說話能力。但一旦他們談論到愛情,他們的智商立刻降至零。所以腦子裡整天都會假想和男生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工作上難免就會走心,把朋友們被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腦子裡一直都在假想和男生一起的生活。但假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 契訶夫很刺耳的語錄,揭露了比狼、熊、各種野獸更令人害怕的東西
    在沒有讀契訶夫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也能找到比狼、熊、各種野獸更令人害怕的東西,比如說煙和酒,為什麼說煙和酒令人害怕呢?因為煙和酒,人人都知道是有害身體的,可很多人就是喜歡。再比如說一些小孩子愛吃的辣皮和愛喝的飲料,這些可以說是在逐漸殘害下一代的身體健康,但是很多人自己都控制不住也愛吃,哪怕吃完就拉肚子,很多人都是愛不釋手,這讓人就感到匪夷所思了。
  • 《契訶夫的一生》:同行相嫉,文人相輕不如遇到一個懂你的人
    只有他的母親與妻子,在這個人群中相互攙扶,那是契訶夫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兩個人。作者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以這樣的方式,給《契訶夫的一生》這本書做了一個別樣的結尾。當合上書面的時候,讀者才明白,原來那個散發著月亮般清輝的孤獨背影,是契訶夫,也是內米洛夫斯基。
  • 人生不易,好好愛自己才是王道
    人這一輩子都不容易,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都要經歷一番,要好好地活著,好好地愛自己,在有生之年,努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中,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快樂自己,善待自己,能把困苦的生活,活出詩意,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這才是本事。
  • 名著閱讀之《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契訶夫以卓越的諷刺幽默才華為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增添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後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銘。契柯夫對中國人民懷有美好的感情,曾約高爾基一同訪問中國,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願。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惡化而辭世。 1880年開始發表作品。
  • 陳凱歌短片《寶貝兒》,被推向上搜,引起人民法院發聲
    近日,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迎來了終極之戰,導演陳凱歌在最後打了一手漂亮的好牌。以一部短片《寶貝兒》成功讓飾演賈倩的胡杏兒坐上了冠軍寶座。陳凱歌導演的《寶貝兒》因此也上熱搜,引起了觀眾和網友們的熱議,最後還引起了人民法院的發聲:別以身試法!
  • 寶貝兒,你越界了!
    ……近日,一檔綜藝節目中陳凱歌導演的短片《寶貝兒》被貼上了種種標籤,瞬間衝上熱搜。《寶貝兒》講述了年輕女孩為錢選擇代孕,從而牽扯出了一條幕後產業鏈的故事。或許拍攝的確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到角落裡社會的問題,但結尾的大團圓讓人本能的厭惡反感——相比皆大歡喜,感受到公平正義才是人們心理上的剛需。打造「爆款」不應僅僅是博人眼球,更要有高度、有追求!第二,敏感題材能不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