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灰度測試,好醫保·長期醫療終於正式上線了。
好多人來問值不值得買?
當然可以買。
但也不是閉著眼睛就能買了。
6年「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來了
首先,必須承認,好醫保·長期醫療放了一個大招。
較好地解決了醫療險的續保問題。
雖仍然需要一年一買,但6年保證續保。
6年內,你不用擔心產品會漲價,或下架。
6年後呢?
人保健康承諾了:如果產品停售,你可以無等待期、不用健康告知,直接購買它家其他醫療險。
PK掉市面上大部分競品。
包括自家姊妹——人保健康和支付寶合作的好醫保住院醫療。
而且因為約定了6年費率和保障責任不變,適用於兩年不可抗辯。
和復星鋼鐵俠一樣。
「好激進」的好醫保·長期醫療
除了續保,好醫保·長期醫療還有幾個優點。
1、健康告知寬鬆
延續支付寶保險的一貫風格,非常寬鬆,只有三條:
好醫保·長期醫療部分健康告知
大部分健康險都會問的「結節、息肉、囊腫」,好醫保·長期醫療都不care。
可謂非常激進了,支付寶的話語權果然槓槓的。
不過,B肝病毒攜帶不能投保就略嚴了。
像尊享e生、平安e生保、微醫保、復星鋼鐵俠,對於B肝病毒攜帶,都可除外承保。
而小三陽,平安e生保、微醫保、復星鋼鐵俠同樣可除外承保。
2、保費便宜
以下是費率表:
好醫保·長期醫療部分年齡段費率
嗯,比大部分百萬醫療都要便宜,簡直不給同行留活路。
但要注意,好醫保·長期醫療是按約定好的費率表依年齡變化收費的,每5歲為一個年齡段。
舉個慄子。
你投保時是30歲,那首年保費為229元,第2-6年保費都是305元。
只是6年內,不會再整體漲價。
但合同期滿,再次續保時,保險公司可以視情況整體調高保費,如果你覺得太貴,接受不了,那就視為放棄續保。
3、6年共享一萬免賠額
好處是大大增加了被保險人獲賠的機率。
舉個例子:
小黃2018年住院自費8000元,2019年住院自費9000元,兩年累計自費17000元,超過1萬免賠額,那2019年小黃可獲賠7000元。如果小黃2020年又去住院了,這次自費6000,因為沒有免賠額了,可直接獲賠6000。
4、增值服務
綠色通道、質子重離子醫療、提前墊付,好醫保·長期醫療都支持,但這算百萬醫療險的標配了,沒啥可說的。
好醫保·長期醫療幾個缺點
看完,你是不是想直接投保了?
下面分析免責條款和續保問題。
既往症免責和可調整費率適用於所有百萬醫療險,並非單獨針對好醫保·長期醫療。
1、「既往症免責」定義更人性化
重點分析好醫保·長期醫療免責條款中的第三條:
簡單翻譯下就是:「未如實告知的既往症+2年內的既往症」,都不賠償。注意,二者是並列關係,並非包含關係。
咋理解呢?
關鍵在定語,「未如實告知」的既往症,即針對健康告知。
那凡是健告問到的情況,你沒有如實告知,就可納入「既往症」範疇,保險公司對此不會賠。
而「2年內的」既往症,針對的是健告不問的病症。
也就是說,如果投保前未完全治癒,投保後復發、惡化或引發了其他併發症,對此保險公司不會賠;倘若病症超過2年,就正常賠。
分別舉例說明。
未如實告知的既往症:
好醫保肝炎不能投保,小A有慢性肝炎卻未告知,那投保後,肝炎就算既往症,無法獲賠。
且因小A未如實告知,一經發現,保險公司不會再讓其續保,還可解除合同。
2年內的既往症:
好醫保不問慢性胃炎,而小黃一年半前確診了慢性胃炎,那投保後相關治療費用,保險公司同樣不賠。
要注意,所有醫療險對既往症都是免責的。
區別在於:
目前大部分醫療險是只要投保前存在,就是既往症,就可以不賠。
而好醫保·長期醫療是「未如實告知的既往症+2年內的既往症」不賠,範圍更明確,也更人性化。
此外,將健康告知和免責條款結合看,有既往症,主動告知,核保後,保險公司以標準體或加費承保。那投保後,保險公司就不能再以「既往症」作為拒賠理由。
所以真要帶病投保,建議優先考慮尊享e生、平安e生保、微醫保、復星鋼鐵俠這類帶智能核保的。
網銷保險是客戶直面產品,別說免責條款,很多人可能連健告都懶得認真看一下,想像下「買不了」和「買了後賠不了」,哪個更讓人崩潰?
Ps:關於如何看待醫療險「既往症免責」,本周大白會出一篇分析,關注這塊的,可留意更新。
2、依然未解決產品持續性問題
雖然好醫保6年保證續保,相比一年期的,確實更讓人安心,但百萬醫療險最大的問題——持續性未知,好醫保作為其中一員,依然未能徹底解決。
其勁爆的價格、寬鬆的健告、6年共享一萬免賠,條款裡也找不到其他特別有效的風控措施(61歲後續保,保費2325/年,可能會嚇退一些人),在大白看來都有悖基本的商業邏輯。
這無疑會吸引大量非標體過來投保,可人保健康不是慈善機構,那幾年之後,出現海量理賠,很容易陷入兩難:正常理賠,直接賠穿;收緊理賠,投訴率上升,銀保監請喝茶,咋辦?
漲價、停售都有可能。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人保健康和支付寶聯手,獲取了足夠規模的用戶,足以支持它們低價運營。
站在用戶的角度,誰家性價比高就選誰。至於價格、風控、平臺運營等,那是保險公司要操心的事。
就這點,你來問我能不能買好醫保·長期醫療,我會告訴你,符合健告,可以買。但退保買就不建議了,重新健告、重新算等待期,何必呢!
此外,大白說了,在持續性上,好醫保和其他百萬醫療並無本質區別,只是6年後才要直面這個問題,看起來「更安心」而已。
所以買可以,但要對百萬醫療險建立合理的心理預期,畢竟人家價格在那擺著呢,也別忘了給自己買一份安全感更強的中長期重疾險,這才是真正的保證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