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明城牆,為什麼不「網紅」呢?

2020-12-15 西魏遺少

我國的城牆起源於夏商、發展於春秋戰國、普及於秦漢、巔峰於明清。

現在國內有城牆的城市不算太多了,最典型的當屬南京和西安。不過,南京城比西安城要多一份靈氣,少一份規矩,勢隨山水。

南京的明代城牆長度為33.676公裡,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蒙受過戰火的硝煙、甚至遭到拆毀,南京卻也保留下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牆體。即便這樣,南京現存的城牆長度仍大於西安。

南京似乎並不把城牆作為景點宣傳。南京別號石頭城,那石頭壘起了城垣、構築了家園。可到南京旅遊,有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雞鳴寺、中山陵,鮮有提及明城牆的。反觀,現在西安的城牆知名度,遠甚於南京。有人說,西安的城牆是文化,而南京城牆則是文物。

南京明城牆規格遠高於西安,這裡是帝都配置,歷時28年,而西安城牆才用了4年建成,無論高度還是規模,兩者似乎不是一個級別的。

朱元璋當時修建南京的城牆,親自監工,根據南京的山脈、水系的走向築城,足足用了3.5億塊城磚。南京城牆磚標準統一,都是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10釐米、重20公斤左右。

朱元璋當時創造了一種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均工夫」制度。據文獻記載,洪武八年,朱元璋向全國21個府州縣徵派50萬民夫,為南京城牆燒造城磚。現在南京城牆上五花八門的城磚銘文,給人們提供了十分豐富的想像空間。

南京的明城牆,是目前世界城市中最長的磚石結構城牆。江門「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抄一抄。」,這是幾代南京人口口相傳的童謠。南京話裡「城門城門幾丈高」聽起來像「城門城門雞蛋糕」。

這裡的每個城門的形制不一樣,後來因為城門損壞太多,乾脆不再復原了。南京的中華門是國內現存最大的城門,裡面還有結構複雜的堡壘甕城。據說當年朱元璋沒有足夠的錢修建城牆,沈萬三出了三分之一的費用用來修建,並把家傳的聚寶盆放在中華門下。朱元璋曾答應五更時歸還聚寶盆,但是南京城從此再也沒有打過五更。

估計是因為東南與西北的氣候和水土不一樣,西安城牆周圍從不種爬牆虎。可南京很多城牆有爬牆虎,很好看,而且恰好掩蓋了很多新磚修復的痕跡,給人很滄桑的感覺。

西安城牆多城樓,可南京的城牆光禿禿。這是因為南京的城樓是標準的明代官式大木作,現在仍可找到柱礎。由於木頭比較難保存,加之戰火炮擊,城樓自然無存。

西安的城牆方方正正、中規中矩。南京的城牆,卻沒有什麼形狀,有人說像三角形,有人說像粽子、像寶葫蘆、像宮扇。還有人認為它的城門布局暗合天象中的南鬥和北鬥星,代表了古代建築的最高水準。

最神奇的是,有人認為南京城牆的整體輪廓,就像明太祖朱元璋的臉。那朱元璋為什麼把城牆建成這種形狀?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呢?

主要原因就是,南京依山傍水,城牆要尊重當地自然稟賦,只能建得彎彎曲曲。

甕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南京城牆13座城門中,有一半築有甕城。這些甕城的形式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不僅有內甕城,也有外甕城,和內外結合的甕城。

但與西安城牆不一樣的是,南京城牆有甕城而沒有馬面。馬面是城牆防禦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在牆外的兩個馬面之間形成防禦交角,可以抵禦敵人攀牆而上。

朱元璋為什麼放棄了建造馬面?歷史的謎團已無從解開,只留給後人去猜測。

這就是南京的城牆,謎一樣的存在。

相關焦點

  • 走走南京明城牆
    朱自清先生曾說過:「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秦淮河緩緩地流淌,明城牆高高地矗立,他們都在講述著南京的歷史。我們就來說說南京明城牆。南京明城牆包括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牆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依山脈水系的走向來建城。南以外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東有鐘山為依、北有後湖為屏、西納石城入內,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
  • 南京明城牆的活化實踐:從「名」城牆到「民」城牆
    騎花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抄一抄……」這首極具地方特色的童謠,被一代代生活在城牆腳下的南京人傳唱。   南京明城牆迄今已有650多年歷史,一磚一石、一門一洞,藏貯著城市發展變遷的歷史遺痕。如今,從修繕保護到活化利用,它漸漸成為百姓摸得著、進得去的「民城牆」,成為南京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標之一。
  • 在六朝古都——南京明城牆上觀望
    凡此種種對於旅行的意義似乎各不相同,但是這種嘗試接近一個陌生的環境,探知迷茫的世界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通過旅行這一形式可以了解未知世界也是毋庸置疑,相信了解的一定不是自己曾經的那片天。於我而言省會城市南京一直是心心念念的旅行地,感覺作為六朝古都凝聚的歷史必是厚重淵遠流長,不神往都難。
  • 人文紀錄片《城·牆》登央視 南京城牆有著很多「為什麼」
    ……城牆,是南京的文化名片,由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和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的人文紀錄片《城·牆》近期在CCTV—10(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以《城市》《磚銘》《家國》3集篇幅,揭開了許多關於城牆的往事和謎團。為什麼會有「牆中牆」?20多年前,一場大雨將紫金山南麓前湖的明城牆衝塌,形成一個50多米長的「缺口」。
  • 南京跑步路線推薦~明城牆西線(小桃園、秦淮河沿線)
    南京明城牆西線,包括小桃園、秦淮河沿線,感受到南京現代都市氣息的同時,也感受六朝古都的歷史厚重感。從中華門出發,沿著明城牆、秦淮河和護城河,途徑集慶門、石頭城(清涼山)、莫愁湖、小桃園、繡球公園到儀鳳門,總長12公裡多,其中小桃園環境最為優美,只是綠道沒有建成環線,有點遺憾!
  • 2020南京城牆燈會17日亮燈
    以「南京城牆·歡樂吉祥」為主題的2020年南京城牆燈會,於1月17日晚8:58分,在中華門甕城舉行亮燈儀式。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的亮燈儀式都標誌著,南京正式邁入了新春佳節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當晚的亮燈儀式高潮迭起,亮點頻出,處處充滿愛國、互動、喜慶的氣息,為冬日的南京獻上活力四射的節日大餐。晚八點左右,近百位知名學者、網紅、才藝達人、KOL等陸續入場。活動正式開始前,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在微信、抖音、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參與了莫愁旅遊發起的#一秒點亮600年#話題互動和抽獎。
  • 南京城牆行
    神策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內城門之一,又稱和平門,位於中央門以東、南京火車站以西,是南京明城牆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也是所有城門中唯一保留有民國以前鏑樓的城門。神策門是南京明城牆中唯一的外甕城城門。沿著護城河走,看到了很多人在垂釣,雖然沒怎麼釣到魚,但那一份寧靜是平日不得的。
  • 顆粒歸倉 守護城牆 明城磚助力南京構築文化新空間
    2016年10月18日,南京城牆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為南京城牆的文物保護工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進一步加大南京城牆磚回收力度,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與南京城牆保護基金會攜手,立足社會,開拓創新,共同推出「顆粒歸倉 守護城牆」活動。 「顆粒歸倉 守護城牆」活動自啟動以來,歷經3年,已收到有效線索百餘條,累計回收20多萬塊散落的明城牆磚。
  • 南京百名老人齊聚富貴山爬城頭倡議保護明城牆
    「今天我們在這裡正月十六爬城頭,不光是傳承民俗,也是為保護明城牆而倡議。」昨日,百名老人齊聚富貴山城牆上,進行了一場爬城頭的健身活動,並特邀記者隨行採訪。活動組織者之一、來自南師大的徐一星說,他們這個活動已經舉辦了11年,爬城頭從民俗活動拓展到文化活動。
  • 南京明城牆分成哪幾段?
    南京的城牆並不相連,如果你想走遍南京城牆,我今天來告訴你怎麼走。我們從神策門出發,按順時針方向走。從神策門到玄武門、解放門、太平門。這裡可以看到美麗的玄武湖風光,這段費用是30元。到了太平門,城牆就斷了。接著到富貴山。從富貴山登城牆,這裡有很小的一段。可以看到琵琶湖公園,可以眺望鐘山風景。
  • 南京城牆燈會下周五亮燈
    中國江蘇網1月10日訊(記者 徐昇)由南京市文旅局、南京旅遊集團主辦的2020南京城牆燈會,亮燈儀式將於1月17日晚在中華門甕城舉行。春節期間將給市民和在寧遊客獻上一道年味兒十足的文旅盛宴。  「一秒點亮六百年」再現金陵盛景  主題為「南京城牆歡樂吉祥」的2020南京城牆燈會今年創新啟用「百人合唱『響亮』金陵」的方式點亮燈組,在《我和我的祖國》歌聲高潮處,中華門甕城至赤石磯段數百盞花燈瞬間綻放照亮城牆上空,再現流光溢彩的絕美金陵,驚豔上演「一秒點亮六百年」的壯觀景象。  據悉,當晚更有一系列豐富的演出助推氣氛。
  • 到南京旅遊,別的地方可以不去,但一定要來南京城牆
    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非常豐富的人文歷史景點, 南京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有非常多的歷史遺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京的城牆, 南京的城牆也被稱為「南京明城牆」,明代初,朱元璋聽朱升的「高築牆」提案後,大力推動土木建造,距今已近600年, 主要用途是防止入侵敵人,確保南京的安全。
  • 南京城牆有這樣一群專業的「美容師」
    2日下午路過中華門,發現在明城牆上懸掛著幾個工人,正在用鐮刀除去城牆外表攀生的雜樹雜草等植物,清理後的明城牆看上去十分清爽。南京的明城牆已有600多年,城牆上有許多爬山虎和從城磚縫隙中「擠」出來的雜樹。
  • 未來南京可夜登城牆賞美景
    600多歲的明城牆,是南京的一張城市名片,城門有「內十三,外十八」之說。近日,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南京城牆保護利用和申遺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將在2019年12月完成通濟門遺址保護工程並建設通濟門遺址公園。通濟門曾是南京明城牆最有特色的城門之一,在明代,和聚寶門(現中華門)、三山門(現水西門)同屬規格最高的3座內甕城城門。
  • 2020南京城牆燈會亮燈,一秒點亮600年
    以「南京城牆·歡樂吉祥」為主題的2020年南京城牆燈會,於今日(1月17日)晚8:58分,在中華門城堡舉行亮燈儀式,驚豔上演「一秒點亮六百年」的壯觀景象。據承辦單位莫愁旅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城牆燈會將用現代光影藝術再現金陵盛景,生動演繹長樂遺風,以傳承為文化基石,以科技為創新源泉,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中國年,給市民和在寧遊客營造難忘的賞燈體驗。
  • 南京城牆燈會華麗「重啟」
    3月14日,航拍南京明城牆中華門甕城至赤石磯段,大型燈組在夜色中「綻放」。從3月13日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關閉的南京城牆燈會華麗「重啟」,再現流光溢彩的景致。(來源:中新網)(來源:中新網)火樹銀花合,萬盞花燈明。
  • 奧運冠軍王麗萍助陣南京秦淮•城牆馬拉松
    距離南京秦淮•城牆馬拉松正式開跑不到五天南京明城牆中國明城牆的典型代表將讓選手體驗不一樣的秦淮風光12月6日讓我們聚焦秦淮•城牆馬拉松與奧運冠軍王麗萍一起相約明城牆不見不散!
  • 西安明秦王府一處城牆坍塌引發社會關注 守護古城牆
    明秦王府位於現今的新城廣場附近,呈南北長方形,周長2158米,現四牆還殘存城牆遺蹟。經專家現場勘察,判定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牆西段修復保護砌體全長130餘米,坍塌部分長約20米,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 初冬,我徒步在南京小桃園段城牆,感受歷史的韻味
    圖文:走吧網吧鐵 夏群在我家門口有一段明城牆徒步路線。這是從定淮門到挹江門,雖然路途不是很遠,也就是4公裡的距離,但這裡是南京目前可徒步穿越的明城牆中,唯一一段不收費的景點,而且在城牆上徒步,你可以享受到移步換景的妙趣。
  • 明城牆今起全面開放 太陽宮魔幻劇場、金陵戲坊同步迎客
    現代快報網8月8日南京電 (記者 鹿偉 胡玉梅/文施向輝/攝)今天,太陽宮魔幻劇場、金陵戲坊將正式開門迎客;南京23.3公裡的明城牆在迎來青奧會實體火炬傳遞後,也將全線開放。  昨天傍晚,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楊衛澤,市長繆瑞林等南京市四套班子領導邀請專家學者、市民代表,去太陽宮看魔幻劇,到老門東的金陵戲坊聽戲,登上修繕完畢的明城牆賞南京夜景,一起感受南京新景,見證南京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