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魚」這種大傢伙,其實是個溫柔的慫貨

2021-02-15 薩爾茨堡的魚

蝠鱝是一類十分古老的軟骨魚,屬鰓板亞綱鰩總目的鱝科。在傳統分類上,「蝠鱝」通常包含蝠鱝屬(Mobula)和鬼蝠屬(Manta)下的十來個成員。近些年,科學家依據分子生物學研究,已將這2屬11種蝠鱝合併為蝠鱝屬下的8種。

褐背蝠鱝M. tarapacana 圖Franco Banfi 

鬼魅的蝠鱝在水中遊曳的身影,好似夜空中盤旋的蝙蝠,因此中文得名「蝠鱝」。此外它們也被稱為「鬼蝠」devil ray或「毯魟」manta ray。雙吻前口蝠鱝和阿氏前口蝠鱝這兩種因為體型十分碩大,也通常被稱為「魔鬼魚」。

「魔鬼魚」 雙吻前口蝠鱝

蝠鱝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不像多數魚類那樣身形流線,蝠鱝寬大肥厚的三角形胸鰭和背腹部構成了扁平如盤狀的身體;蝠鱝的尾鰭短小,尾端細長如鞭;頭部前端的兩側,一對由胸鰭分化出的「頭鰭」,是蝠鱝最顯怪異也是最經典的特徵。

蝠鱝的一對「頭鰭」 圖Claudio contreras 

蝠鱝的背部多為黑色或灰藍色,腹部呈灰白色,全身夾雜有深淺漸變的不規則斑塊,一道道鰓耙如同「肋骨」,簡直就是惡魔系的配色。

幽靈一般的配色 圖dailymail.co.uk

蝠鱝巨大的胸鰭,在形態和功能上有點類似於鳥類的翅膀,它們能依靠胸鰭的扇動自在遊曳。兩片胸鰭尖端的間距稱為「翼展」,即為體寬,可以被用來衡量蝠鱝的體型。雙吻前口蝠鱝是蝠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寬平均4.5米,最大的個體記錄達7米體重超過1.3噸,簡直就是龐然大物。

上世紀30年代捕獲的巨大蝠鱝

蝠鱝是一種大型熱帶、暖溫帶海洋魚類,淺水珊瑚礁周邊或幽黑的深海都有它們搖曳的身姿,它們時常幾條聚集,偶爾也會形成特別龐大的群體。它們中的一些喜歡遠離海岸隨著洋流「旅行」,遷徙到富含養分的水域,尋覓著食物的蹤跡。

成群的蝠鱝

龐大的身軀、怪異的外形和黑暗系的配色使得蝠鱝充斥著令人生畏的氣質。事實上,蝠鱝是非常溫馴的魚類,它們幾乎沒有領地意識和任何攻擊性。與海洋中許多溫柔的大塊頭們一樣,它們的主要食物是一些身形微小的浮遊生物和小型魚類。

蝠鱝在捕食小魚 圖Doug Perrine

蝠鱝們會相互協作,環繞著浮遊生物或魚群緩緩遊動,將獵物們驅趕聚集成一個密集的群體,再「大快朵頤」。蝠鱝攝食時會張開大嘴讓海水流入口中,角質化的鰓耙形成的一道道羽狀鰓板,會濾去海水留下食物。蝠鱝頭前那一對怪異的頭鰭可以自由轉動,能夠驅趕和引導獵物們進入口中。


雙吻前口蝠鱝的「迴轉壽司」 視頻National Geographic 

蝠鱝多數時候安靜優雅,但有時也會上演「凌空出世」的飛行絕技。它們在水中不斷盤旋上遊,接近水面時用力扇動雙鰭高高躍起,如同自由飛翔的鳥。有人認為這是雌雄蝠鱝上演的調情舞蹈,但更合理的推測是它們在擺脫寄生蟲的困擾,畢竟水中的大塊頭對寄生蟲而言,就如同是一座移動的自助餐廳。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躍出水面的芒基蝠鱝M. munkiana 圖Mark Carwardine

蝠鱝擁有魚類中最大的腦容是智力表現最出色的軟骨魚。它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有些個體會被潛水員的氣泡所吸引,喜歡和潛水者們同遊,甚至十分享受被人類觸摸。它們展現出了很強的認知能力,有報告顯示,它們曾主動找人類幫助割斷纏在身上的魚線。

蝠鱝不像多數魚類那樣,能一次性產出成千上萬的魚卵。它們屬卵胎生,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後吸收卵黃囊的養分,然後間接從子宮液中獲取蛋白質和脂肪等養料。經歷一年左右的時間,小蝠鱝才會脫離母體,不久則能獨自生活。多數蝠鱝的壽命能達到幾十年,但它們的種群數量卻增長緩慢。因為蝠鱝平均需要生長6~8年才能達到性成熟,每2~3年才能孕育產下一條幼魚。

雙吻前口蝠鱝和搭便車的短鮣[yìn] 圖Jordi Chias

無論是兼捕還是針對性捕撈,對於蝠鱝的種群數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人類的漁業活動已成為蝠鱝種群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蝠鱝遊速緩慢,漁民手持簡易的魚叉就能輕鬆將它們捕獲。在很多地區,蝠鱝仍是漁民們維繫生計的漁獲,人們食用它們的魚肉和脂肪。然而,因為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東西,讓蝠鱝漸漸走向了萬丈深淵。

漁民捕捉起的蝠鱝 圖nationalgeographic.org

蝠鱝在中國俗稱「膨魚」,它們鰓耙的幹製品稱為「膨魚鰓」。受傳統醫學「稀奇之物必有神奇之效」觀念的影響,一些人認為膨魚鰓(尤其是大型雙吻前口蝠鱝和阿氏前口蝠鱝的鰓耙)具有保健和藥用的價值,堅信它能緩解神經緊張、失眠、甚至是治療癌症和不孕,大型蝠鱝因此被大量獵殺並販賣,但「膨魚鰓」的藥效卻從未被科學證實

蝠鱝被割下的鰓耙 圖mantatrust.org

事實上,由於蝠鱝長期濾食,它們的鰓耙上很可能會富集較多的重金屬物質,這使得「膨魚鰓」不僅無法治病,甚至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入藥的「膨魚鰓」 圖the-sun.on.cc

據國際野生救援協會(WildAid)的統計,全球九成以上的蝠鱝交易發生在中國(廣州),過去的二十年裡,膨魚鰓的交易量逐年增長,而蝠鱝野外的種群數量也在逐年下降。國際自然生態保護聯盟(IUCN)已將雙吻前口蝠鱝和阿氏前口蝠鱝列為「易危」級別。

希望這個在恐龍時代就在海中遊曳的溫柔大魚不要因人類的無知而滅亡

往期回顧

日式料理:壽喜燒 | 炸豬排 | 親子丼 | 日式暖鍋

霜降和牛 | 生食雞蛋 | 日式咖喱

關東煮 | 蒲燒鰻魚  

握壽司 | 蛋包飯 

食彩之國:熊本櫻肉 | 秋田地雞 | 函館烏賊 | 江戶鰻魚 

北海道海鮮丼  | 下關河魨 | 青森扇貝 

巖手紫海膽 | 山形米澤牛

魅力物種:真鯛 | 鰹魚 | 馬鮫 | 金槍魚 | 鯖魚 | 三文魚 | 旗魚 

帝王蟹 | 蝦蛄 | 麵包蟹 | 螯蝦 | 龍蝦 | 對蝦 

小龍蝦 | 梭子蟹 | 大閘蟹 | 鮑魚 | 蟶子

  貽貝 | 生蠔 | 象拔蚌 | 帶子  

海膽 | 章魚 | 螢光魷 

明太子 | 蝸牛 

鵝頸藤壺 

相關焦點

  • 《獵狐》王柏林頭號馬仔唐洪,其實是個慫貨
    到非洲後,沒人認識他,也沒有人們的尊敬,這種被逼無奈的出逃,讓他的心理落差很大,這裡他時刻要發狂。02生活條件苦唐洪到非洲肯亞的奈洛比時,這裡的氣候和生活條件,他接受不了,天氣燥熱,居住條件差,他又得向一條過街老鼠一樣,東躲西藏的,不敢聲張、不敢高調做事,只能蝸居在貧民窟裡。
  • 西工大的「魔鬼魚」長大了!將來還會「長」出「耳朵」和...
    去年「魔鬼魚」剛剛落戶西工大時,它在遊泳池裡撲動、滑翔、急停、轉彎、穿越……好不自在。那時它還很靈動小巧,只有10kg。但是在過去的一年裡,它「急速成長」,除了背部「長」成黃顏色,體重也達到了100kg。記者前去探訪時看到,這條「魔鬼魚」不但個頭長大了,還「力大如牛」。「拖個把成年人前行,一點都不氣喘。並且非常靈動,可原地流暢轉彎。」
  • 去年大火的西工大「魔鬼魚」長大了,胖了90公斤,還多了很多新技能
    去年大火的西工大「魔鬼魚」(仿蝠鱝智能水下航行器)今年長大了,從10kg長到了100kg,下潛深度、續航時間、搭載能力、推進速度等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遊泳館裡出現了一條「魔鬼魚」去年8月,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遊泳館裡出現了一條「魔鬼魚」。
  • 西工大「魔鬼魚」研究再獲新進展
    「力大如牛」的它,拖個把成年人前行一點都不「氣喘」,調皮時還能玩個倒遊,原地轉彎時的姿勢也非常流暢。其實,這是該校科研團隊模擬「魔鬼魚」(學名「蝠鱝」)外形,製造出的一一款特殊水下航行器——仿蝠鱝智能水下航行器。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底層的軟骨魚類蝠鱝,因外形恐怖而被稱為「魔鬼魚」。
  • 當魔鬼魚與海鳥相戀
    小魔鬼魚隨著身體的下沉,它知道,這已經是第一千九百九十九次失敗了。「傻小子,爸爸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咱們魔鬼魚是飛不起來的。」小魔鬼魚的爸爸聽到這熟悉的浪花聲,便著急趕了來,看著小魔鬼魚如此執著,忍不住勸道。
  • 魔鬼魚只能隔著玻璃看?這裡的魔鬼魚可以騎,遊客:難以想像
    說到魔鬼魚,大家腦海裡是不是已經想到了一種扁扁的,看起來還有張笑臉的魚。沒錯,魔鬼魚天生自帶笑臉,自帶吸引力,誰不喜歡這樣的魚呢,看著心情都好。不過大多數人看魔鬼魚恐怕都是在水族館隔著玻璃看吧。你知道麼,在印尼,有片海域,這裡無需隔著玻璃就能看到魔鬼魚,甚至船長還會帶著你跟魔鬼魚一起遨遊在大海。這個地方就是印尼的科莫多,第一次聽說這個地方是從一個朋友的口中得知,他說那裡有一個中國人還不太了解的相對小眾的島嶼,之前他們在那片海域探路的時候,就發現這有片海域經常有魔鬼魚出沒。
  • 魔鬼魚好欺負?被它刺一下你就知道真相了
    其實你真hold不住魔鬼魚。中國有句老話叫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事實上,不但路邊的野花不能亂碰,海裡的「野魚」您最好也離遠點。一個在海南三亞遊泳的遊客就深刻 地 領悟到了這點。9月1號,一名遊客在三亞下海遊泳,遊著遊著他就發現不遠處有一群魟魚,也就是俗稱的魔鬼魚經過。
  • 像飛碟一樣的魔鬼魚,它身上哪個部位帶著毒性?
    特別是這種像飛碟一樣的魔鬼魚,在大型水族箱內更是美麗至極了。但是,很多人都不懂原來魔鬼魚是一種有毒性的魚種。那麼,它身上到底哪個部位帶著毒性呢?會不會傷到人呢?下面簡單訴說一下魔鬼魚的注意事項。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對這種像飛碟形狀的魚一直都有種誤認,就是他的名字是叫(電魚)。
  • 紅食材 「可怕」的魔鬼魚,卻能為餐廳招財!
    蝠鱝(Mobula),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蝠鱝的英文名稱「manta」,源於西班牙語,意為「毯子」,看看它的體型就知道了。又因其在海中優雅飄逸的遊姿與夜空中飛行的蝙蝠相仿,故得此蝠鱝。蝠鱝屬於軟骨魚綱、蝠鱝科,它包含兩個屬,前口蝠鱝屬和蝠鱝屬。體呈菱形,寬大6m餘。體青褐色。扣款大。眼下側位,能側視和俯視。
  • 純愛文,溫柔悶騷影帝X沙雕可愛富二代,悶騷對明騷,沙雕對著騷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笑笑的地盤,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純愛文,溫柔悶騷影帝X沙雕可愛富二代,悶騷對明騷,沙雕對著騷《最閃耀的星星》作者:邊想簡介:明星是個十八線小明星,總是從一個年輕人那裡給自己買水軍,
  • 餘昌華:你就是個只會炒作的慫貨
    跟這種網紅拳手或許還是有一戰能力,想贏也不會太容易。丁浩曾經有過兩次上擂臺的經歷,第二次被揍得非常慘,讓姜春鵬弟子也就是那位網紅拳手阿虎傷的不輕。所以說丁浩的實力也就平平無奇兩人算是同一類人。
  • 我為什麼不贊成敗方MVP不掉星,因為那樣慫貨混子會越來越多!
    一直以來,王者榮耀的匹配機製備受玩家詬病,這種情況在排位賽中尤其明顯。作為普通玩家,我們經常在排位賽中遇到下面這幾種情況。第一,連勝之後連敗,有時候打的累死累活星星才加了一顆;第二,大段位晉級賽不會一次過,晉級賽必遇坑貨演員,欲哭無淚。
  • 《盜賊之海》魔鬼魚在什麼地方釣 魔鬼魚位置釣法介紹
    導 讀 盜賊之海魔鬼魚在哪釣,這也是一款十分火爆的遊戲,那麼遊戲中的「魔鬼魚」又應該在哪釣呢,相信還有些小夥伴不知道
  • 泰國捕獲720斤魔鬼魚(組圖)
    《每日郵報》3月13日報導,美國一位Animal Planet主持近日在泰國湄公河捕獲一條14呎長,重約720斤的魔鬼魚,可能打破最大淡水魚紀錄。美國動物保育人士兼Animal Planet主持科爾文(Jeff Corwin),在多人協助下,用魚杆釣獲那條逾8尺寬的魔鬼魚。單是將魚釣過來,已花兩小時,多人要輪流接力,之後合力把魚抬上船。
  • 患上抑鬱症這種疾病的人,其實內心很溫柔
    抑鬱症這種疾病是長期情緒低落,短時間的情緒低落並不是抑鬱症,而是抑鬱情緒,只要調整心態慢慢的會走出來。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抑鬱症又被稱為抑鬱障礙,主要以顯著而持續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抑鬱症患者其實很溫柔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心裡都不正常,讓很多人成為神經病,為此很多人會遠離,各種偏見以及歧視。其實抑鬱症並不可怕,反而抑鬱症怕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病了。
  • 紅魔鬼魚是鸚鵡魚的祖先嗎,為什麼現在市面上很少見?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紅魔鬼魚原產於南美,它們也是屬於慈鯛科魚類的,它們的性情可是相當的兇猛,領地意識特強,可以攻擊很多品種的其他觀賞魚,它們不但是鸚鵡魚的老祖宗,甚至於羅漢魚和紅魔鬼可能也是有些淵源的,這就是為什麼雄性羅漢魚能夠和雌性鸚鵡雜交產子的原因,在網上現在想找個紅魔鬼的圖片還找不到了類似於下圖吧
  • 林俊傑像魔鬼魚,張若昀像二哈,最後一個確定不是親兄弟?
    在生活中,人們也許都能找到幾個和自己長相比較相似的。因為人長得不一樣,也只是說五官不同,所以外貌像實屬正常,這種現象在顏值頗高的娛樂圈,也比較常見。但意想不到的是,有些明星和寵物相似度匹配度也很高……看完同框照片後實在想笑,這些神似的動作表情啊!
  • 泰國湄公河捕獲720斤魔鬼魚 或為世界最大淡水魚
    原標題:泰國湄公河捕獲720斤魔鬼魚 或為世界最大淡水魚   近日,一個美國人在泰國湄公河捕獲一條14呎長,重約720斤的蝠鱝,可能打破最大淡水魚紀錄。  蝠鱝,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
  • 澳一水域驚現粉紅色品種魔鬼魚,體寬3米,在群體中異常明顯!
    在海洋世界中,蝠鱝又稱為魔鬼魚,並不是這種魚個性兇猛,而是它們的遊姿與夜裡飛行的蝙蝠有些相似而得名,實際上它們也是一種美麗魚類,由於蝠鱝的體型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最大可達8米以上,當它們遨遊海底時,就像是一隻「海上風箏」在飛翔,非常美麗。
  • 一年時間,這條 「魔鬼魚」長大10倍!啥來頭?
    聲名遠揚 享譽海內外 而在過去的一年裡 它「急速成長」 除了背部「長」成黃顏色 體重也達到了100kg 它「力大如牛」,拖個把成年人前行調皮的時候,玩個倒遊。 100公斤,所以不靈活?不不不,它隨時能來個原地轉彎,轉的姿勢還很流暢。 那這條「魔鬼魚」是怎樣做到迅速增重並功能如此強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