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是職場分水嶺,35歲竟成職場老人,一過了35歲似乎就很討人嫌……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之下「35歲現象」引發網友熱議。在國內,不僅公務員招考年齡要求35歲以下,很多企業也將進人的門檻限定在35歲,35歲儼然成為職場「生死線」。
放眼世界足壇,貌似也存在這個現象,就像如今的C羅。
在前段時間C羅剛剛從感染中走過來,回歸足壇後僅用20分鐘就完成了梅開二度,宣布王者歸來。
C羅,出生於1985年2月5日,到今年是剛剛過了35歲了,似乎為了印證這個35歲魔咒,我們的總裁C羅,被曝被尤文拒絕續約,因為他已經35歲了,在足壇能夠繼續留在綠草地上發光發熱的人已經太少了,能夠出彩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沒有人能夠知道他目前的狀態到底還能維持多久,相對於他的大金額(3100萬歐)合同來說,這個風險俱樂部是否肯承擔,這個是要被考慮進去的。
再帥氣的容貌,再好的身體素質,再多麼的自律,在時間的輪迴裡總會遭到嫌棄。他曾經是王子,也是如今的總裁,但是他仍然也要面對35歲的這個坎,因為他也是一個「打工者」。
「35歲現象」表面上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困境,從深層次來看,也和職場生態、社會輿論等外部環境分不開。
被職場生態影響,是因為好像過了35歲,這個人就已經被定性了,再也沒有活力,沒有了創造的可能了一樣、沒有價值可利用了一樣。
被社會輿論影響,是因為好像過了35歲,這個人就已經被定型了,人生的軌跡就已經註定了、人生的高峰已經走完了似的。
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說幾個大家熟知的人吧:
一、馬雲
1999年,35歲的馬雲才剛剛創立阿里巴巴,才剛剛集齊18羅漢,可以說35歲,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精彩還在後面。
二、董明珠
1989年,35歲的董明珠還只是一個研究所的行政人員,而且還是個單親媽媽,她的人生在35歲還很迷茫,但正是這一年她下海了,南下廣東開啟了她的開掛之旅。
三、克洛澤
有足壇「萊昂納多」的稱號,年輕時帥氣的外表,內心依然火熱,但是世易時移,年齡仍然成了他最大的問題。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說,不能這樣比較的,畢竟行業不同、職業不同,35歲這個瓶頸也會不同。優勝劣汰向來是職場常態。
突破職業發展的瓶頸,首先要調整好心態、補齊能力素質短板。千萬不能抱著「差不多」心理去做做,否則職業道路越走越窄,甚至停滯不前,要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
如果這次C羅最後真的沒有跟老東家尤文圖斯續約成功的話,那又如何了,市場那麼廣闊,正翹首以待的球隊還多著了,何況球員除了踢球以外,教練也是一條長期規劃之路,誰敢說足球運動員就只有踢球這一條路呢?
職場成功沒有捷徑可走,焦慮、煩惱不如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35歲前後正值人生大好年華,擺正心態、持續學習、用心付出,就不難突破職業瓶頸,創造更多價值。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歲月改變了他們的容貌,卻永遠也改變不了在足球場上徵戰的那一顆雄心!
35歲這道坎一定會存在的,如何去面對它、克服它、戰勝它才是關鍵,人生還那麼長,35歲也不過才走了1/3,精彩才剛剛開始!
大家可以關注我,一起聊球,一起成長。------一個愛運動希望跑遍全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