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 | 又見扶老人被訛,道歉就完事了?

2021-01-0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編者按

&nbsp&nbsp&nbsp&nbsp近日,江西一名義工開車時,路遇暈倒的92歲老人,將老人扶起來後交給家屬。其家屬卻以老人年紀大不清醒為由報警,稱義工肇事逃逸。交警調取附近居民家中監控,查清事實真相後,責令老人家屬道歉。對此,你怎麼看?

&nbsp&nbsp&nbsp&nbsp豈能道歉了之

&nbsp&nbsp&nbsp&nbsp■張立美

&nbsp&nbsp&nbsp&nbsp今年10月,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就要求嚴厲打擊通過「碰瓷」手段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等常見犯罪行為。可見,家屬訛詐扶人者不只是道德層面問題,更是敲詐勒索。

&nbsp&nbsp&nbsp&nbsp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敲詐勒索至少要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此外,如果達到構罪標準,還應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概而言之,處理扶起老人反被訛詐事件不能止於道歉。

&nbsp&nbsp&nbsp&nbsp希望當地執法部門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對這種主觀惡性很強、影響極壞的訛詐者施以懲罰,讓其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代價,而不是輕飄飄地道歉了事。如此方能保護好「為社會抱薪者」,讓愛心善舉發揚光大。

&nbsp&nbsp&nbsp&nbsp惡行也會傳播

&nbsp&nbsp&nbsp&nbsp■羅志華

&nbsp&nbsp&nbsp&nbsp要看到,惡也具備一定的傳播力。摔倒後訛人,只要能夠得逞,不僅醫療費有著落,還可能獲得一定的賠款心理陰暗的人,會將這類做法當成取巧之道。甚至一個人的「成功」,會引來一些人的羨慕與效仿。

&nbsp&nbsp&nbsp&nbsp社會是否和諧,人心是否向善,一個重要因素是善惡兩者的傳播力。對於類似事件,我們也要從善惡傳播力的角度去思考和應對。

&nbsp&nbsp&nbsp&nbsp一方面,要加大懲惡的力度。要讓任何想通過這種方式貪小便宜的人不僅無利可圖,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不因其弱勢或年老而在處罰標準上採取變通方式。

&nbsp&nbsp&nbsp&nbsp另一方面,要提升揚善的力度。除了加大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獎勵之外,還要讓行善者或者富有善心的人感到便捷。要將樂於救人的善良人士列入「紅榜」,彰顯愛心價值。

&nbsp&nbsp&nbsp&nbsp總之,處理此事,應著重考慮是否有利於傳播善和抑制惡,並將之作為一條原則。若如此,隨著這類事件得到較好處理,惡的傳播力將得到遏制,善的力量會逐漸壯大,良好社會風氣自然形成。

&nbsp&nbsp&nbsp&nbsp呼喚訛人追責

&nbsp&nbsp&nbsp&nbsp■張西流

&nbsp&nbsp&nbsp&nbsp當被救助者喪失了誠信和良知,還理直氣壯地去傷害行善者時,受傷的行善者卻顯得孤立無援,為自證清白勞心費力。江西九江義工「扶人被訛」,是又一個現實標本。

&nbsp&nbsp&nbsp&nbsp有關部門似乎也束手無策。要麼提醒扶人也要「留一手」,要麼建議救人要「自留證據」,要麼在扶與被扶之間進行「和稀泥」式的調解。試問,當行善還要「自留證據」,當訛詐沒有任何代價,甚至成為一種「時尚」,那見義勇為還有什麼尊嚴可講?如果我們都成為冷漠的旁觀者,這個社會還有什麼文明可言?

&nbsp&nbsp&nbsp&nbsp只有完善相關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扶起「摔傷」的公德。行政和司法機關處理類似案件時,應當回歸「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再也不讓扶人者自證清白。畢竟,要求扶人者自證清白,在法理和情理層面都站不住腳。

&nbsp&nbsp&nbsp&nbsp就本案而言,義工扶92歲老人反被訛,訛人代價不能止於道歉,還應該追究其違法責任。這既可以避免誤傷一次難能可貴的見義勇為,相信也有助於減少那些扯不清的扶人官司。

&nbsp&nbsp&nbsp&nbsp丁建庭

&nbsp&nbsp&nbsp&nbsp(郵箱:nfrbpl@126.com)

相關焦點

  • 扶老人被「訛」該怎麼辦
    □閱盡近日,江西九江的一起扶老人被「訛」事件廣受關注,蓋因警方的一個小小舉措。日前,九江一位義工開車時路遇一位九旬老人暈倒,他和同事把老人扶起後交給家屬,當時老人也稱是自己跌倒的。但義工走後,家屬卻以老人年高頭腦不清醒為由,報警稱義工肇事逃逸。好在交警調取監控,還原真相。並責令老人家屬向義工道歉。此事引發熱議,許多人稱讚交警,認為其保護了好人,並對誣告者是種警告。但也有法律人士認為,對誣陷扶老人者不能止於道歉,言外之意還應有相應的處罰。
  • 義工扶92歲老人被訛,道歉了事。法律到底能不能懲治訛人者?
    如果道歉有用,還要法律做什麼?12月20日,江西九江。一名義工路遇一名92歲老人暈倒,上前將其扶起,後來被告知涉嫌交通肇事逃逸。還好有監控還原真相!交警責令老人家屬道歉。做好事反被誣陷的怪象屢屢發生!以至老人跌倒無人敢扶。為什麼會這樣呢?
  • 江西九江一義工扶老人反被訛,所幸當時周邊有監控
    說到碰瓷大家多少都會聞風而變。這不近期,在江西九江永修縣就發生了一起關於「碰瓷」事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圖為 監控畫面 見此狀況義工當時就來氣了,並隨後與民警來到事故現場並調取了當地地區的監控攝像。
  • 為啥老出現「扶老人」反被訛的現象?老人摔倒你會扶嗎?
    而後在調查監控時發現,就是老人自己摔倒,姑娘根本沒有碰到他,純屬是好心看到老人摔倒後上去把老人扶了起來,而這位老人沒有什麼「老年痴呆」,沒有神志不清,但卻一口咬定是姑娘撞的的他!這個是在有監控證明的情況下才洗清姑娘的清白,但要是沒有監控呢?姑娘是不是就要背負撞了老人的罪名,並且要賠償一大筆醫藥費?
  • 小學生扶摔倒老人被訛反轉:就是小孩撞倒的!
    尤其是十多年前很知名的南京徐老太事件,南京老人徐壽蘭在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臺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徐壽蘭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夥彭宇,彭宇則予以否認,稱自己是做好事扶老人。最後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達成了和解協議,案件以和解撤訴結案。無獨有偶,四川也發生了一起「扶老人事件」。
  • 「小學生扶老人被訛」反轉,「看客們」請謹慎吃瓜
    9月10日,四川廣安,一則「小學生扶摔倒老人,反被老人訛」的消息在網上熱傳。 就在大家對老人嗤之以鼻,哀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時,事情出現了反轉。 警方通報真相:係為兩小學生打鬧撞倒老人,致老人骨折。
  • 老人過馬路摔倒,小夥擔心被訛拍視頻扶老人:以後還扶
    助人樂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出門在外看見別人有困難,出手相助本是好事,但卻總被人解讀,尤其是老人跌倒,不敢扶,不能扶。近日,一段幫助幫助老人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那麼,做一件好事真的那麼難嗎?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小夥看見老人跌倒,並沒有上前扶起老人,而是先掏出手機拍照,然後上前問:「我扶你起來好嗎?」「好,好,好,扶起來!」小夥確認老人已經醒了,才扶起老人。那小夥為什麼要先拍後扶,難道真的是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嗎?
  • 女子扶摔倒老人反被其家屬誣陷,老人說是自己摔倒,家屬仍不相信
    導讀:女子扶摔倒老人反被誣肇事逃逸,監控還原真相,道歉就完了? 關於扶不扶的問題,自始至終都是熱議的焦點,但是也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答案,或許這個問題本就沒有答案。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答案,無論怎樣爭論,當面臨緊急情況時,每個人都會做出和自己內心相呼應的行動。 這名扶摔倒老人卻反被其家屬誣陷肇事逃逸的女子,你說她會後悔嗎?
  • 「小學生扶老人反被訛」事件反轉,警方:孩子撞的老人!
    自從南京許霆案開始,要不要扶老人,扶老人會不會被訛詐,就成為很多人糾結的問題。在這之後,社會上不時出現扶老人被遏制,甚至事件真相來回反轉的情況,為此,還出現了不是壞人變老了,而是老人變壞了的聲音。然而,總有些事情,出乎意料。
  • 好心扶起摔倒老人被訛,女孩當場被氣哭!民警調取監控還其清白!
    「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相信很多人對這句話是印象深刻。之前媒體曾報導過多起因為扶老人被訛的事件,每起事件背後,心涼的往往是扶起老人的好心人。如果沒有目擊者或監控視頻,這些好心人最後就會成為被訛的對象。
  • 九江義工扶老人反被訛,幸好監控證明清白,做好事得有個度
    12月20日,九江一名義工在街上看到一老人摔倒了,就趕緊跑去扶了起來,不料不久警方打來電話稱,老人家屬報案了,說她們開車撞倒老人後肇事逃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扶老人被訛的事兒,讓「自私文化」越來越流行,有些人就愛找藉口
    老太太一口咬定是這名男子將他撞倒,帶著自己的家人跟這名男子一同上了醫院,男子原本想大事化小,付了幾百塊錢的醫藥費就要走,誰知卻被老人告上了法庭,索賠上萬元的醫療費。當時訛人這種事情還沒有流行,大家都認為好的結果一定會偏向正義一方,但最終的判決結果是這名男子被判賠償45000元左右,於是一場一直持續到現在的輿論開始了。
  • 男子好心扶老人反遭訛詐,監控證明清白後,老人:不是你也得賠償
    男子好心扶起老人遭訛詐,監控證明清白後,老人:不是你也得賠償相信很多人在網上都看到過相關的新聞,那就是老人摔倒到底該不該扶,這樣的話題網友已經爭論不止一次,如果不扶總覺得道德上說不過去,如果扶,萬一訛上自己怎麼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楊遇到的事情,相信能給很多人啟示
  • 江西一男子扶起摔倒老人,事後竟被叫到公安局,老人家屬:他撞人逃逸
    這是所有扶起摔倒老人的好心人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句話,好心被當作驢肝肺,還要遭訛。近日,江西九江就發生這麼一起事件,一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反遭家屬訛,還好有監控。 得知老人已經92歲了,走路的時候突然感覺頭暈昏倒,身體沒有什麼大礙。 看到這個情況,老人的鄰居和兒媳都走了過來。男義工跟老人的兒媳說明情況,解釋是老人自己摔倒的,他只是幫忙將老人扶起。確認沒什麼大礙後,男義工和同事們一起駕車離開,繼續工作。
  • 河源男子扶老人被訛20萬後自殺,老人家屬:他沒撞為啥要送醫院?
    自從南京彭宇案之後,關於這個老人摔倒該不該去扶這個事,估計很多人都是不太敢去扶,因為害怕會惹事上身。可是今天要講的這個事,卻是比被訛了還更讓人心疼。廣東河源東源縣有一個吳先生,他在騎摩託車回家的時候,發現前面有個老人倒在了路上。吳先生是個熱心腸,看到老人摔倒了,就趕緊停車把這個老人給扶了起來,然後送到了醫院。
  • 「扶老被訛」
    編者按 近日,江西一名義工開車時,路遇暈倒的92歲老人,將老人扶起來後交給家屬。其家屬卻以老人年紀大不清醒為由報警,稱義工肇事逃逸。交警調取附近居民家中監控,查清事實真相後,責令老人家屬道歉。對此,你怎麼看?
  • 男子扶老人被訛尋了短見,老人家屬說,他沒撞到為啥要送醫院?
    關於這個老人該不該扶的事啊,我講過很多次了,可是今天這個事,確實讓人心疼,怎麼回事呢?廣東河源有一個吳先生,他在騎摩託車回家的時候發現前面有個老人倒在了路上,老人倒了,吳先生是個熱心腸,就趕緊停車,把這個老人給扶起來。
  • 老七:區塊鏈世界裡,扶老人過馬路不會被訛?
    扶一老人過馬路,一老人躺地上了,過去幫忙扶起來,最後卻被訛詐。這是為什麼呢?人心啊,社會壞了?不是,或者不全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出性本惡?本質上來講,人之初沒有善惡之分。關鍵是,你怎麼來去認為?你所處的家庭,所處的環境,怎麼來去認為這件事情,或者是教育你怎麼去認為這件事情?
  • 好心扶老人反被訛20萬,男子含冤跳河自殺,訛人應當入刑嗎?
    【案例】2013年12月31日13時,吳偉青駕駛自己的摩託車出門,在路上遇到老人周某拄著拐杖走在路中間,騎車超過老人後,發現老人摔倒在路中間,隨即停車去扶老人。2006年南京彭宇案開啟了老百姓不敢扶人的先河。
  • 扶不扶?老人暈倒義工攙扶反被訛,不要再讓好人心涼
    春晚的每個小品絕不是讓人看了哈哈大笑就完了,每個小品都與當下的某種現象所對照,而沈騰與馬麗所演的《扶不扶》也正是與當時的社會現象所對應。在剪頭髮的路上這個女義工看到一位老人暈倒在路邊,對於一名義工來說遇到這種事情想讓她袖手旁觀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她下車去把老人攙扶起來。義工詢問老人的情況,老人說是自己頭暈才摔倒的。隨後老人的家屬就趕到了現場,女義工把老人交給家屬後才放心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