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包騎手賠償無門 用工機製成最大弊端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貝果財經

原標題:眾包騎手賠償無門 用工機製成最大弊端

本報記者/郭夢儀/北京報導

讓外賣騎手受困的不只是爭分奪秒的訂單配送系統,還有工作中缺乏保障的人身安全的責任歸屬。

2020年12月21日下午,43歲的韓某偉在配送外賣的途中猝死,隨後家屬要求餓了麼承擔工傷保險責任。餓了麼則認為韓某偉屬於眾包騎手,和平臺沒有勞動關係,出於人道主義可以給予2000元的賠償,其他的理賠要找保險公司。而隨後輿論開始發酵,餓了麼也一改此前的表態,最終同意為「猝死騎手」家屬提供60萬元的撫恤金。眾包騎手工作時的安全責任歸屬問題由此被推上風口浪尖。

此次賠償事件,和外賣眾包騎手的用工機制有較大的關係。蜂鳥平臺實際上做的是分單派單平臺,有些騎手未與平臺籤訂勞動用工協議,屬於兼職。從這點來看,平臺與騎手之間既不是勞務關係也不是勞動關係,只是信息撮合平臺。餓了麼早年也有判例,因為統一提供標識、進行管理等原因被判決與騎手成立勞動關係。

「外賣騎手的用工機制是外賣行業最大的『弊端』。」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外賣平臺與大多數騎手沒有完全建立勞動合同關係,而是通過勞動外包的方式規避法律風險和壓縮成本,但外賣騎手們卻被要求身著平臺配送制服,受限於平臺的考核和監督。「這也往往導致雙方的天平無法保持平衡,希望行業的發展應當放慢腳步,踩踩剎車,不斷改善外賣騎手的權益。」

眾包騎手增多成平臺趨勢

外賣騎手基本分為專送騎手和眾包騎手兩種。專送騎手一般為外賣平臺員工,上班時間固定;外包騎手屬於兼職,僅在手機軟體上同意一個與三方人資公司合作的協議,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單。此外,專送騎手的單價相對較高,在派單上也會優先。專送騎手每個區域都有站點,每個站點的專送騎手由站長負責管理,在培訓方面會比較完善,配套裝備和電動車也會備份。「站長會給新人發這個區域的地圖,找老師傅帶。相比之下,眾包騎手沒有上述待遇,全靠自己摸索。」多位騎手向記者表示。

記者分別下載了蜂鳥眾包、達達騎士版、順豐同城騎士等多個平臺發現,協議中明確規定由「服務外包有限公司」籤訂。在平臺上與眾包騎手籤訂的協議中都強調,騎手與平臺間不存在勞動、僱傭關係;除蜂鳥眾包外,其他平臺為騎手投保金額均為3元。

「想做騎手,只要手機註冊就可以,似乎也沒什麼保障,就是每天會扣3塊錢的保費,要怎麼用我也不是很清楚。」眾包騎手小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註冊的時候,會讓騎手籤訂服務合作協議,但他們都不仔細看。

在投保的知識小課堂上,平臺表示騎手保險的保障範圍是「發生意外事故、造成騎手人身傷殘/死亡、三者人身傷殘/死亡或財產損失」。不過具體的投保情況,小張等騎手均不知情。

據了解,眾包騎手一般沒有關於交通安全等線下的培訓,對於相應的操作有在線必修課程,但是對於車輛備案等,都不是必填項。記者翻閱幾家配送平臺的相關協議發現,UU跑腿和蜂鳥眾包表示會向騎手收取平臺服務費或信息費,美團眾包、達達等表示服務免費。

接近外賣平臺的知情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家平臺其實都在減少專送騎手的數量,希望將專送騎手打造成服務於大KA(Key Account,關鍵客戶)的優質配送團隊,而大部分中小商家的運力主要還是由眾包騎手負責。「本身外賣毛利率就比較低,專送騎手數量增多,會增加平臺的運營成本,因此幾乎沒有太多空間改善騎手的保障福利。目前平臺都在有意控制專送騎手的數量。」

唐欣表示,眾包騎手的確能夠大大減輕企業的用工管理負擔,同時也能為就業市場創造相當多的崗位。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對於意外的情況缺少基於社會責任的保護,對此,大型企業可以基於社會責任的考量來增加保險的規模。中小用工企業可能比較難以顧及。或許在政府層面,對於中小企業的靈活用工給予一定程度的保險補貼,可以幫助企業減少風險,同時又能扶持低收入勞動者,是更好的解決思路。

新業態模式的法律困惑

反觀在線外賣行業發展情況,根據網經社顯示,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顯示,2019年在線外賣行業交易規模2912.5億元,同比增長為17.43%,2020年在線外賣行業交易規模達3460億元。近年來,在線外賣平臺訂單量依舊呈現強勁的增長趨勢,但平臺、商家、騎手和用戶之間的關係卻走入「瓶頸」期,消費者深受外賣久未送達、外賣不送到手等問題困擾,外賣小哥受差評、超時扣錢之困,平臺管理缺陷、商家粗放經營等問題也漸漸凸顯。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嚴哲瑀表示,外賣平臺如果並未對騎手進行約束和統一管理,只是撮合交易,不建立勞動關係是合理的。因為一般而言,騎手會和第三方公司籤訂勞務或者勞動合同,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平臺對於騎手有大量約束,這種約束除了顯而易見的規定時間、地點報到之外,還有接單任務量和獎金等軟性約束,且明顯存在隱性的不合理設置,導致騎手只能按照平臺的政策要求和規定時間、地點去提供服務,那麼,這種軟性的約束從保護勞動者的角度,平臺應該與騎手建立勞動僱傭關係。

嚴哲瑀表示,保障外賣騎手的權益,首先是對於全職和兼職騎手進行區分,對於全職的騎手需要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平臺對於是否繳納社保等進行限制,但是這樣又會造成人員成本升高,逼迫第三方服務商更多使用兼職騎手的情況,導致全職騎手就業機會減少。這就涉及到經濟效益和勞工保障的問題,不能簡單認為強制要求平臺讓第三方服務商繳納五險一金就可以解決問題,而是首先要解決不同平臺之間惡性競爭的問題,只有讓所有平臺在同一個法律監管環境下公平競爭,才能真正解決騎手權益保障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過度勞累甚至引發生命危險已成為外賣員的普遍現象。此前,外賣官方曾發布《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即使受疫情影響,仍有45.7%的騎手月收入在4000~8000元,7.7%的騎手月收入超過1萬元。但這看似「完美的收入」卻忽略了外賣騎手背後多勞多得的不易。

根據有關機構數據顯示,84%的外賣員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只有14%的外賣員每天工作8小時。北京市外賣員平均工作11.4小時,明顯超出了每天最多工作11小時的國家標準。而大多數外賣員只能通過延長工作時間,提高送單量,增加收入。這導致外賣員的過勞問題嚴重。

「目前,對於眾包騎手與平臺之間屬於何種用工關係,司法實踐中亦存在爭議,部分法院認為不構成勞動關係,部分法院認為構成勞動關係。這是今後需要有關部門作出權威解釋的。」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李旻表示。

相關焦點

  • 眾包騎手成平臺主力卻賠償無門用工機製成最大弊端
    餓了麼則認為韓某偉屬於眾包騎手,和平臺沒有勞動關係,出於人道主義可以給予2000元的賠償,其他的理賠要找保險公司。而隨後輿論開始發酵,餓了麼也一改此前的表態,最終同意為「猝死騎手」家屬提供60萬元的撫恤金。這讓眾包騎手工作時的安全責任歸屬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此次賠償事件,和外賣眾包騎手的用工機制有比較大的關係。
  • 「外賣騎手」究竟在「為誰」打工?——「平臺與騎手」模式下的用工
    騎手究竟在「為誰」打工? 「平臺與騎手」的這一新型用工模式日漸盛行,不僅順應了共享經濟的潮流,響應了政府的號召,還降低了企業「五險一金」等社保負擔,對於外賣平臺看似百利而無一害。
  • 如何給眾包騎手多一些權益保障?
    近日有眾包騎手在送餐途中猝死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熱議。外賣小哥在工作時猝死,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對此,餓了麼工作人員表示,猝死的外賣騎手與平臺之間沒有勞動關係,以保險公司的理賠為主。有律師表示,相較意外險,工傷保險更能保障騎手的權益,應從政策層面為外賣騎手提供更為靈活合理的權益保障方案。今年43歲的外賣騎手韓某偉今後再也無法繼續在北京送外賣了。
  • 「外賣騎手猝死獲賠3萬」,新興職業要探索新的保障機制
    ━━━━━新就業形態規模激增該事件不僅引發了平臺是否要賠償的熱議,還引發了保險賠償只有3萬的爭議。如何看待這個爭議?首先要將其放置在整個時代背景中來考慮。2010年以來,數字經濟從商品貿易逐漸向本地生活服務滲透。數位化服務平臺的蓬勃發展,直接導致以平臺用工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規模激增。
  • 法治課|騎手維權困局:模糊的勞動關係和難以統一的裁判規則
    從積極的角度來說,這一用工模式給企業減輕了社保負擔,騎手也可更靈活地安排工作時間。 然而,因為沒有成文的勞動合同,五險一金無從繳納,一旦意外或糾紛發生,騎手權益往往難以保障。 澎湃新聞了解到,目前外賣平臺的用工模式主要為三種:第一種,平臺直接與勞動者籤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係;第二種,外包或者代理商模式,外賣平臺將某一地區的配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由第三方公司與騎手籤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騎手以勞務派遣等形式輸送入外賣平臺;第三種,眾包模式,外賣員可通過外賣平臺關聯的APP如蜂鳥眾包、美團眾包註冊成為騎手,自己選擇時間接單配送
  • 「綺惠說法」眾包騎手鋌而走險的風險後果誰來擔?
    ——配圖源自網絡 當前,網絡用工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用工形式也不同於傳統用工模式,呈現複雜化、多樣化趨勢。僅在網絡外賣平臺下,就存在自營騎手、代理商騎手和APP眾包騎手等多種用工形式,本篇僅對其中的APP眾包騎手與平臺關係進行分析。
  • 外賣騎手,你的僱主是誰?| 稜鏡
    9月8日,《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開始刷屏,不少人被騎手的遭遇觸動。外賣騎手分為專職騎手和眾包騎手(即兼職騎手)。成為眾包騎手比較簡單,在APP上註冊申請即可。餓了麼的APP是「蜂鳥眾包」,美團外賣的APP是「美團眾包」。
  • 外賣騎手:眾包騎手是「雞肋」
    外賣平臺現在三種模式:站點,樂跑 ,眾包。其中眾包是裡面最自由的一種接單狀態,號稱是自由接單,想賺就賺。但今年一切都變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整個餐飲業都受到了重創,整個平臺單量就更少了,現在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復工復產,稍微有點回升,但回升是回升,但對於眾包騎手來說,現這這個平臺就是一種「雞肋」式存在。現在的外賣平臺,是優先給站點,再次給樂跑。而眾包現在成了「撿漏」的了。小編的朋友阿昌,給我說起這些,真是又氣憤,又無奈。
  • 武漢猝死騎手獲賠60萬元背後:「用生命裸奔」的靈活就業者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麗娜 卞英豪針對去年5月武漢蜂鳥眾包騎手猝死的後續賠償風波,昨天晚間,餓了麼回復東方網·縱相新聞,與北京猝死騎手一樣,餓了麼將從藍騎士關愛金中追加撫恤金至60萬元給予家屬。對此,騎手家屬馮女士昨晚向縱相新聞表示,細節不便多談,但「感謝媒體的報導和關注」。
  • 餓了麼外賣員猝死僅賠2000元,騎手權益誰來保障?
    韓某偉於2020年3月正式成為外賣員,還辦理了健康證,並且做了胸透、內科檢體、便檢、採血等多個項目,均無任何問題。在韓某偉發生意外之後,韓某偉妻子試圖聯繫餓了麼平臺,希望能夠得到平臺的賠償,但是餓了麼方面稱並非僱傭關係,只能提供2000元人道主義賠償,其他賠償應該以保險公司為主,而韓某偉的保險僅有1.06元的太平洋人生意外保險,據悉將會獲得3萬元賠償。
  • 美團騎手招攬漏洞:審核機制形同虛設,驚現20年前命案真兇
    通過絕大多數從業者勤懇的勞動,外賣送餐員作為一個整體,逐漸在社會上獲得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但故事的另一面,由於外賣平臺簡陋的身份審核機制,大範圍通過外包等形式規避管理職責,讓「騎手」成為最容易獲得的謀生方式,這就為少數有不良行為傾向甚至罪案逃犯混入其中提供了可能性。「全職兼職都可以做。」
  • 騎手送餐途中死亡 配送中發生意外事故誰來負責?
    王某說,目前她也不知該如何維權,只希望可以獲得多一些的賠償,維持家中生計。通過查詢相關報導,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類似韓某偉這樣的騎手送餐途中猝死的事件還有多起,且多數因與平臺無勞動關係而未獲得賠償。如,2019年1月,西安曾發生一起美團騎手送餐途中猝死事件。
  • 又一餓了麼騎手送餐途中猝死:死後仍接到投訴扣款 家屬申工傷遭拒
    處理完後事,馮媛「心裡亂得很」,在為丈夫申請工亡賠償時,她發現自始至終「沒有表態」的餓了麼和第三方公司,與丈夫竟不存在勞動關係。勞動仲裁裁決書寫道,本案非傳統型勞動用工關係,是一種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終端的新型用工模式,「勞動關係的認定不應被泛化」。仲裁的不順讓馮媛覺得「往下走困難重重」。2020年11月底,她找了律師,打算走訴訟程序維權,在她看來,「非勞動關係,還有勞務、僱傭關係」。
  • 餓了麼一騎手因討薪自焚!騎手難當權益誰來保障?
    家中目前有一套自建房,無車無存款。事發當天,父親在泰州市時代花園東門蜂鳥配送站點火自傷,身旁人用滅火器撲滅後,父親被緊急送往泰州市人民醫院搶救,確診被燒成三度燒傷,呼吸道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80%。求助人還稱,父親目前還在ICU,後期治療費用非常昂貴,目前至少需要百多萬,後期還需要植皮。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揭開了共享經濟用工模式的弊病
    日前,《人物》雜誌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在社交網絡刷屏。文章通過多個真實案例指出,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不顧個人安危與時間和死神賽跑,不僅引發人們對外賣平臺算法的思考,也讓人重新審視外賣等平臺的用工模式。
  • 用工新模式,監管應跟上
    近日餓了麼一名外賣員送餐時猝死的消息被爆出,更令人意外的是據稱餓了麼表示其與平臺並無任何關係,只能出於人道主義提供2000元補償。記者1月7日從多位業內專家獲悉,目前快速發展的平臺經濟在勞動用工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缺陷,亟待有關部門進一步予以規範。
  • 「孤兒」騎手取餐無門,外賣平臺「生財」有道
    近日,因為SKP商場拒絕美團騎手從商城正門進入一事,再次將外賣騎手置於網際網路的聚光燈下,騎手闖紅燈、逆行、取餐時風風火火可能會撞到其他消費者在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關於這種違章損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件,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絕不容許姑息。
  • 網絡地主與長工——平臺、加盟商、外賣騎手
    但如果是這個算法,加上騎手每月底薪2000,加盟商不是成了善堂?如果加盟商希望謀取更多的利潤,要麼就是提高交易量,提高市場佔有率,爭取從餓了麼拿到更多補貼;要麼自然要從騎手身上剋扣利潤。指揮著工作,還要在無保障的情況下打零工…… 為什麼劉先生被欠薪?
  • 外賣騎手送餐途中死亡 配送中發生意外不算工傷?
    記者通過資料梳理發現,在有關騎手的相關糾紛事件中,法院在判決中沒有統一的標準,賠償主體也不明確。北京市眾明律師事務所趙建立律師告訴記者,如果騎乘人員在接送途中發生意外,首先要判斷騎乘人員與平臺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係,然後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工傷保險責任。
  • 每天扣3元買保險,外賣騎手猝死後被發現,保費只有1.06元!吞這錢,良心不會痛嗎?
    據了解,餓了麼騎手分為專送和眾包兩種類型,眾包騎手不存在籤約問題,相當於是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跑餓了麼,也可以選擇跑其他平臺,對於工作量和工作時間都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在「蜂鳥眾包」APP註冊成為該平臺騎手前,《蜂鳥眾包用戶協議》中有一項特別提示,「蜂鳥眾包僅提供信息撮合服務,用戶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僱傭關係。發放相關的資金獎勵,也不屬於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