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高技能人才在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更加重視技能人才培養,緊扣需求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完善技術工人職業發展機制和政策,使更多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不斷湧現,依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動能成長壯大。
12月10日,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賀信指出,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人才是興國之本、富國之基、發展之源,技能人才是促進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賀信中的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新時期技能人才工作,建設人才強國、製造強國、創造強國指明了方向。
著眼「成長壯大」,為廣大技能勞動者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技術革新步伐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勞動者技能水平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業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近年來,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達到2以上的水平,技工緊缺現象逐步從東部沿海擴散至中西部地區,從季節性演變為經常性。
對此,要瞄準勞動者就業和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創新培訓,構建面向全體勞動者、全職業生涯、全過程銜接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推動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
著眼「提質增效」,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勁賦能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高技能人才在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國內經濟轉型與產業結構的調整衍生出很多新興產業,亟須選拔和培養一大批支撐性技能人才。要更加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緊扣需求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完善技術工人職業發展機制和政策,使更多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不斷湧現,依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動能成長壯大。
與此同時,要適應經濟與產業發展需求,緊緊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需求,在體現國家戰略目標的重點專業領域、體現核心技能和職業素養的主要專業領域以及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民族特色、傳統手工藝等專業領域,加快培養造就一批彰顯我國專業領域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著眼「吃香受寵」,為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營造有利環境。要著力破除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保障等政策措施,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形成有利於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社會氛圍。企業應健全技能人才崗位使用機制,可針對優秀高技能人才探索設立技能專家、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等崗位,調動廣大技能人才愛崗敬業的積極性,促進技能人才在本職崗位長期穩定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近年來,我國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青年因技能成長、成才,國家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讓技能人才職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我們要大力宣傳優秀技能人才先進事跡,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技能報國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使技能人才獲得更多職業榮譽和社會認同,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厚植強大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