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通訊員 姜鑫
日前,19歲的小賈因連續三天噁心、嘔吐到中大五院就診。本以為是小毛病,但檢查發現竟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19歲,糖尿病,這可不是開玩笑。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其實,人們與疾病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該院醫生仔細詢問小賈的情況後得知該患者不喜歡吃主食,特別愛喝奶茶,經常吃甜品、零食,久坐不動,身高160cm,此前體重172斤,但近半年,她體重反常地下降了20多斤。
在開展積極治療的同時,醫生的指導她調整了不良生活習慣,目前,小賈血糖各項數值維持平穩,逐步恢復了正常。
調查顯示,因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糖尿病及一系列代謝性疾病患者不斷增加,目前,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前期(指糖代謝調節已受損,介於正常人與糖尿病患者之間的特殊代謝狀態)發生率為50.1%。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疾病,能誘發多種併發症。中大五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主任叢麗表示,有些年輕人或工作繁忙,或學習壓力大,常常抱著「自己年輕,身體好」的心理,每天把飲料當水喝、愛吃零食、不運動、經常熬夜,容易忽視身體的變化。
叢麗表示,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狀「三多一降」: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下降。她提醒廣大市民,要摒棄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即管住嘴、邁開腿、多喝水;少熬夜,保證睡眠;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如果外出就餐,要儘量選擇新鮮、少油的食物,切勿過量攝入碳酸汽水飲料、甜品等。如出現上述「三多一降」的症狀,要到內分泌專科就診。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馮小靜
審籤 | 謝哲
實習生 | 袁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