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得了糖尿病,結婚坑老婆,不結坑父母,咋辦?

2020-12-23 大醫本草堂

最近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其實完整問題是:二十六歲出現了各種糖尿病併發症,有時候真的不想活了!結婚坑了人家,不結婚坑了父母,怎麼辦?

這個悲涼的問題著實不好回答,而我的答案是,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不該選擇結婚,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出現併發症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說不想活了!

拋出這個問題是希望能夠引起我們的關注,但是這個時代的我們,已經麻木了!

我不是糖尿病,我只是血糖有點高而已

相信許多醫生或者糖友都聽過這樣的話,「我不是糖尿病,我只是血糖有點高而已。」

確實,糖尿病表現為血糖的升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高血糖都是糖尿病,它很有可能只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漿葡萄糖水平在正常人群與糖尿病人群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又稱為糖調節受損(IGR)。糖尿病前期包括2種異常的糖代謝狀態,即空腹血糖調節受損(IFG)和糖耐量受損(IGT)。

與1.14億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群相比,它的後備軍團——被稱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更加龐大。目前我國「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達50.1%。打個形象的比喻,中國有一半左右的成年人正走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

所以有人稱這類患者為「走在懸崖邊上的人」。

1、進展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是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每年約3%~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進展為2型糖尿病。

2、

並發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前期也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與正常糖耐量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增加2~3倍,特別是年輕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危險性更是大大增加。

這裡要特別指出:很多患者看到自己空腹血糖正常就覺得自己沒事,這絕對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誤區。糖耐量受損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這類患者心血管危險性比空腹血糖調節受損更大。

3、代謝異常

與正常糖耐量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患者經常存在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高血壓以及腹型肥胖。

大家都知道,一旦被確診為糖尿病,需要接受終身治療,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但是,如果只是處於糖調節受損這一階段,病情的發展是可逆的,前提是患者應及時、積極地進行生活方式或藥物的幹預,並持之以恆。

美國糖尿病學會文獻上提及幾個大型的研究報告顯示,糖尿病前期患者遵從生活習慣改善,健康均衡飲食,增加運動量及減輕體重,經過長期追蹤,一個研究報告指出三年後,58%的人血糖保持正常,另外一個研究報告顯示追蹤七年後43%的人血糖仍保持正常。另一組研究報告持續追蹤20年後43%的人仍保持血糖正常。這三個研究分別是在亞洲、歐洲及美國不同的地區作研究,都有同樣的結論。

1、運動幹預

堅持適當的體力活動,最好保證每周至少3次,每次30-45分鐘的運動,如慢跑、爬樓梯、爬山、遊泳、騎自行車等。但要避免進行劇烈的和對抗性的活動,應採取輕度到中度的體育鍛鍊和體力活動。

2、減肥幹預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誘因之一,是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體重者的30倍,超過80%的2型糖尿病病例可歸因於肥胖。

逆轉肥胖可明顯降低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管住嘴,邁開腿」即飲食控制與體育鍛鍊,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發生。因此,肥胖者應該使體重至少減輕5%-10%,最好達到標準體重水平。

3、結合藥物幹預治療

糖尿病前期幹預以生活方式調整為主。但對於一些依從性差的患者(如年紀過大運動不便的患者),以及一些改變了不良的生活方式,並堅持半年以上,但仍無法有效地降低血糖的患者,需要結合藥物幹預治療。

4、食療

一些藥食同源的食材,平時泡水喝,也可以調理血糖!

葛根

據《神農本草經》載:葛根,味甘平,主消渴,具有清熱除燥,生津止渴、降壓降糖之功。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院長吳中朝教授曾介紹葛根,它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還能幫助調理冠心病和頸椎病。

薏米

薏米中醫認為其性甘淡微寒,能健脾祛溼、利水消腫、除痺、清熱排膿,現代醫學研究薏苡仁有調理血糖、散熱、鎮痛、鎮靜,對癌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陳皮

陳皮在我們現代研究裡面,發覺它具有助於改善高血糖的一個功能。

那麼,您能不能自己買點葛根、薏米、陳皮,在家煮茶喝呢?在這裡提醒大家,食材之間重在科學配比,不同的食材搭配比重不同,效果也不同。如果搭配錯了,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下面給大家預計一款由葛根、薏米、陳皮等5種食材調製的茶飲,它是山東衛視《大醫本草堂》欄目指定商品。

這款茶以葛根、薏仁、陳皮為主原料,專家多次調配,不斷驗證功效,才能起到很好的降血糖的功效。

每天一杯【葛根薏棗茶】,之前購買過的粉絲,堅持連續喝後好評如潮,他們都這麼說!

用戶:張*平

我有糖尿病,一直為降糖所苦惱。我喝葛根薏棗茶之前,專門去醫院問了醫生,醫生說這款茶確實能輔助降血糖。

用戶:趙*麗

我血糖高,買了5盒葛根薏棗茶,剛喝了不到2星期,感覺效果還可以。另外這種茶,確實也不貴!

用戶:肖*國

我有糖尿病。我看鄰居在喝這種茶,買了兩盒。

用戶:周*五

我身體挺健康的,但身邊很多人都得了三高,我也挺慌的。剛買了3盒葛根薏棗茶,每天喝點,以防萬一,對身體也沒壞處,最近感覺腸胃舒服很多了。

......

篇幅有限,以上只展示部分用戶的售後評價。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患病風險高!25%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快對照這3點自查
    每 4 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 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你會是其中一位嗎?閱讀下面的文章,自查一下自己患病風險有多高吧。 一、1 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通常從兒童時期開始。一旦胰腺停止分泌胰島素,人們就終身患有 1 型糖尿病。
  • 「驅趕惡靈」阻礙治療 7歲孩子因糖尿病身亡
    「悪霊はらう」糖尿病の7歳、治療させず死亡「趕跑惡靈」 7歲孩子得糖尿病不治身亡
  • 當糖尿病盯上年輕人:18-29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
    來源:瞭望◆ 以全國31個省區市共計75880名參與者為樣本的調查研顯示,目前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0~39歲之間是6.3%◆熬夜、缺乏運動、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飲食等,是年輕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了糖尿病|百家故事
    青菜什麼的一概不吃,拿著飲料當水喝……這則視頻的標題是醒目的六個大字——我得了糖尿病。發布這則視頻時,他還不到32歲。毒角show在視頻中講述自己的生活狀態 圖源網絡糖尿病是一種胰島素分泌異常而引發的慢性病。在人體的血液中,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作用在細胞表面的受體上,打開葡萄糖進入人體細胞的通道。
  • 得了糖尿病腎病怎麼辦?還能治好嗎?
    核心提示:腎病專家白志誠表示: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因素有很多,除了自身因素外,糖尿病腎病的病因還與遺傳因素有關;控制血糖的升高是每位糖尿病腎病患者都應做到的,而對於長期血糖升高的患者,腎組織蛋白與葡萄糖分子發生作用,使這些蛋白的生化結構與理化交聯性質發生改變,終產生蛋白尿;糖尿病腎病的發病還與血壓的高低有關。得了糖尿病腎病怎麼辦?還能治好嗎?
  • 新《天龍八部》段正淳老婆團飾演者平均年齡40歲,段譽老婆團26歲
    《天龍八部》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段正淳父子,兩人的老婆團都很強大。段正淳是大理鎮南王,加上年輕時也很帥,所以四處風流,他的老婆團陣容是相當強大。43歲的馬雅舒和黃奕,兩人此前都有各自的代表作,現在他們也成為中年女星。和《有翡》中的車曉和董璇一樣,她們也只能去演父母或者長輩,這可能也會成為一個趨勢。
  • 昨天突然發現同事的老婆對暗送秋波,我該咋辦?
    昨天突然發現同事的老婆對暗送秋波,我該咋辦? 吃過晚飯,大家坐在一起玩遊戲,同事的老婆突然跑到我的身邊,遞了一張紙條給我,還示意我去廁所再看。打開紙條,上面寫著一個手機號碼,還有一句話:帥哥,加個VX唄。 1、常說「朋友妻不可欺」,如果做了,那可是違反了規則。 之所以這句話能廣為流傳,那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 老婆不同意父母過來接送孩子,說最累的三年父母都沒帶過,該咋辦
    我覺得你老婆不同意父母過來也有一定的道理,在自己孩子幼小最需要人帶的時候,父母不過來幫忙,現在孩子都三歲了,父母要過來,是個人都會有意見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以人心換人心才是人際之間的常態。尤其是婆媳之間,本身就有一定的疏離,在你們孩子最難帶的三年內,婆婆都沒有伸把手,現在孩子都已經上幼兒園了,只是早晚接一下,你父母要過來了,早幹嘛去了?
  •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空腹血糖6.9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這類人群,相當於處在疾病發展的三叉路口。有1/3的概率會發展為糖尿病,有1/3的概率繼續維持現狀,還有1/3的概率可以恢復正常。決定疾病最終走向的重要因素,在於自己的生活習慣。
  • 得了糖尿病千萬不能做什麼?這五大行為不利於糖尿病控制
    很多糖尿病患者似乎認為得了糖尿病就相當於人生無望,從此只能水煮白菜相伴一生,其實醫學發展至今,隨著對糖尿病的進一步認識,其實對於糖尿病而言並沒有什麼絕對意義上的千萬不能做,但有一些行為確實不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我總結了一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26歲街道辦上班,工資4000多,想換工作怕父母不同意,該怎麼辦?
    網友一 26歲真真是好年輕啊。作為過來人給予點意見吧。有三條路可以走。 網友二 32歲小縣城事業單位,上班十年一套貸款房,一輛十幾萬小車,一月工資4000多,還欠二十萬房貸,信用卡還欠三萬多,沒一點存款,現在打算離婚,孩子的撫養費都拿不起,我很苦惱,不知道是不是該繼續在這上班
  • 得了糖尿病,為何越來越瘦?要想改善,從5方面入手
    患了糖尿病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出現三多一少,體重下降就是最典型的一個症狀。但是在經過規範治療,血糖得到控制後,體重下降就會有所緩解。但也有一部分糖尿病的人發現自己的體重一直在下降。雖然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很多人確診糖尿病後,就開始控制飲食,積極運動鍛鍊減肥,但是也並不是越瘦越好。如果糖尿病患者太瘦的話,就會導致營養不良或者免疫力下降,甚至會導致出現一些併發症。
  • 24歲糖尿病小夥一根腳趾壞死 只因平時"要漂亮"
    近日,浙江一醫院內分泌科接診了一位24歲的小夥子,年紀輕輕,已經因為糖尿病足壞死了一根腳趾。「這個小夥子是截至目前我們接診的最年輕的糖尿病足患者。會得糖尿病足,或者叫爛腳的,一般都是糖尿病史比較長的病人了,全國平均發糖尿病足的患者在60歲以上。」主治小夥子的李霖副主任醫師說。
  • 半年體重降了20多斤,珠海19歲女孩居然得了糖尿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通訊員 姜鑫日前,19歲的小賈因連續三天噁心、嘔吐到中大五院就診。本以為是小毛病,但檢查發現竟是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19歲,糖尿病,這可不是開玩笑。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其實,人們與疾病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 早早得了糖尿病不重視,杭州40歲男子右眼幾近失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張弛年僅40歲的陳先生(化名),焦急來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眼科門診,因為他一覺醒來,突然右眼看不見了。經眼科檢查發現,他右眼視力只有0.06,左眼視力0.2,右眼眼底大量出血,合併視網膜脫離。
  • 中西醫聯手治癒96歲老人糖尿病足
    96歲的老人,五六年前得了糖尿病,還有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腎功能不全、頸動脈閉塞,做過膽囊手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但平時綜合治療很得當,精神很好,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戴著一副眼鏡,平時讀書看報寫作,樣樣均可,而且文筆很好。
  • 23歲年輕人患糖尿病讓人有點心酸,哪些人更容易...
    近日,23歲的著名電子競技選手Uzi退役上了熱搜。而他的退役理由則出乎了大多數人預料——2型糖尿病!Uzi的退役,引起人們對糖尿病的關注。這麼年輕,怎麼就得了糖尿病?糖尿病真的有患者年輕化的趨勢嗎?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了解一下糖尿病吧。
  • 67歲高齡奶奶生女後續,稱身體變得更好,丈夫直言老婆年輕了20歲
    正常來講,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在23-30歲之間,35歲以上就屬於高齡產婦,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停育後的女性依然可以再次懷孕生育,這也意味著許多超高齡產婦的誕生。0167歲高齡奶奶生女後續,身體變得更好,68歲丈夫:老婆年輕了20歲
  • 得了糖尿病,能不能吃肉了?醫生:若是能做到3點,肉也能大口吃
    糖尿病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想沾染的一類疾病,當血糖值超出標準範圍,糖尿病就來臨了,這種疾病令人頭疼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血糖超標並非一日形成的結果,大多數非遺傳性糖尿病的形成是患者自身不良生活習慣下日積月累的表現,這就意味著
  • 得了糖尿病不要慌,3種食物要常吃,讓血糖「不在纏
    埀豕楋潅媎傉仾足駔嬊岵灘廁樨分懍櫥遫瀽醸櫠絊橳月塣鼢鑗庿娎哌螏開奐駪苿鵒關鞇鑹捊杆殌牎盰捳肽搛猹甞愻麥麩調理糖尿病是最為理想的食物,只要是含有麥麩的食物都能夠影響血糖的平衡,大大減少糖尿病患者對於胰島素的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