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聯手治癒96歲老人糖尿病足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南京訊(記者 劉潔 傅曉) 日前,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糖尿病足在東部戰區總醫院(原南京軍區總醫院)和江蘇省人民醫院通力合作下,通過中西醫結合療法獲得治癒。近日,記者親自去採訪見證了這一奇蹟。

96歲高齡老人小腿及以下動脈血管閉塞 截肢還是保守治療?

96歲的老人,五六年前得了糖尿病,還有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腎功能不全、頸動脈閉塞,做過膽囊手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但平時綜合治療很得當,精神很好,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戴著一副眼鏡,平時讀書看報寫作,樣樣均可,而且文筆很好。2015年夏季90歲時摔倒骨折,做了股骨置換術後,走路開始受影響,走路變少,血糖高了,血管閉塞了,腳指頭開始不正常,出現了疼痛和腫脹,家裡人以為是灰指甲,認為是腳指甲長到了肉裡面導致的疼痛,就把這個情況當作了灰指甲進行治療。把指甲修剪一下,清洗一下,稍微好一點,可每兩個月復發一次,腳指頭就疼的狠,一點也不能下地走路,期間,也喝過湯藥,可是無論怎麼治療總是不見效果。

今年10月30日,住進了東部戰區總醫院幹部二科內分泌病區,經醫生確診為「糖尿病足」,病情相當嚴重,淺動脈中下段到膕動脈重度狹窄,局部段接近閉塞;脛前動脈、足背動脈、脛後動脈三個主要供應腳部血液的動脈全部閉塞,不僅僅病情重,而且難以處理,目前常用的疏通血管、球囊、放支架等手段在96歲高齡的人身上都沒法做,更不可能進行近年興起的脛骨橫向骨搬移手術。

截肢,醫院也不敢做,一個腳趾的潰爛,不僅僅是只截腳趾就可以,常常可能要截肢到腳踝,按照這位病人的動脈堵塞程度,可能要截肢到大腿才有可能解決問題。這對96歲高齡的老人來說,截肢風險很大,只能選擇保守治療。

在東部戰區總醫院住院一周,內分泌病區主任趙明教授經過各種純西醫療法嘗試,沒有改善,於是邀請全國著名糖尿病足中心主任醫師來會診,經確認也是糖尿病足,也給出了掛水消炎等會診方案,但是繼續治療兩周病情仍在加重,開始出現壞疽區,老人劇烈疼痛,足不能沾地,夜不能寐,持久痛苦呻吟,家人也非常難過。

中西醫結合 24小時中藥外敷拔出膿液

治療一度陷入僵局,老人目前各項生理機能尚好,如何減少老人的疼痛,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成了當務之急,只要能治好老人的病,趙明教授不惜一切代價,多方邀請專家來會診。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顧經宇主任來會診後,也認為是糖尿病足,當顧經宇建議聯合中醫藥療法時,趙教授十分支持中西醫結合,老人的兒子周先生也立即同意了,因為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可以選擇了。

於是東部戰區總醫院幹部二科內分泌病區繼續降糖、抗炎,補充白蛋白等治療,省人民醫院顧經宇醫生聯合中醫共診後專門調配中藥外敷治療。24小時內不到,就從腳指頭拔出了膿液,伴隨著每天換藥,老人的腳慢慢不浮腫了,腳趾頭原本硬黑的壞死組織逐漸自行脫落,漸漸癒合,最後腳部皮膚慢慢變得光滑起來,當兩周過去,也就是記者在現場看到的,腳部已經恢復的完好如初了,從入院前腳不能著地,到現在能下床稍微活動活動了。

中藥治療前和24小時內拔膿的樣子(患者家屬提供圖片)

中藥外敷14天,尤其第二足趾已正常外觀(少量黑色部分為殘留的藥膏) 

「這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的一個非常好的案例」,顧經宇說,「我們的治療是分階段的,目前除了給老人中藥外敷小腿和腳,針對老人的腸胃蠕動不良引起的腹脹不適問題,我們也將進行了中藥外敷;等肚子調理好了以後,還會繼續喝中藥;下一階段,還要幫老人解決一下雙手麻木的問題,雙手麻木既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也是老年頸椎病的併發症,我們準備把頸椎和手麻都治療一下,老人的生活質量會得到大大地改善。」

老人親自送給顧經宇醫生自己的著作

西醫學博士治療糖尿病遇瓶頸 在中醫裡遇到了春天

動脈閉塞導致的糖尿病足這麼嚴重,通過中藥外用為啥就顯出如此大的功效?記者更納悶的是,顧經宇主任作為一名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的西醫怎麼搞起中西醫結合治療了呢?

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道。原來在內分泌科深耕多年的顧經宇主任醫師是西醫學博士,出國留過洋,是正宗實戰派西醫,兼修並蓄中醫藥。「我長期治療內分泌方面的疾病,發現在糖尿病足這塊,純西醫療法存在很多瓶頸問題無法解決,於是轉而求助鑽研中醫藥療法,聯合中醫專家在傳承中創新,經過多年探索,終於找到了解決糖尿病足的中西醫結合療法,突破了純西醫療法的瓶頸,這位96歲老人的糖足病例再次無可爭議地證實了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如果不聯合中醫藥療法,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的頂尖醫療中心,對這樣96歲廣泛血管閉塞的糖尿病足壞疽也是束手無策的。因此,這種案例的成功,真正彰顯了中醫藥療法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而且無可置疑、無可爭議」,顧經宇說,「實際上,不僅僅在糖尿病領域,在其他領域,當西醫沒有辦法的時候,加入中醫藥療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嚴重的糖尿病性神經痛、糖尿病性胃癱嘔吐、帶狀皰疹後遺症、靜脈曲張、老爛腿、腱鞘炎、網球肘、甚至結核性創面等,所以,我非常贊成發展中西結合治療,並堅信醫學的發展方向是真實世界的中醫現代化。」

一位正宗的西醫當他「管窺」到中醫的魅力後,就一發不可收拾。顧經宇認為,中醫是一門生命系統科學,在對人類生命本源的認識上,超越了西醫這門生理解析科學。他也在納悶,中醫療效這麼好,中西醫各有所長,中醫一定要與時俱進,發揚光大,可怎樣才能發揚光大?即便是星星之火也可以成為燎原之火,他在做好醫院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經營起了自媒體號,發起了「難治病擂臺賽」的號角,誠邀天下中西醫同行煮酒論英雄,希望在難治病領域與各位同行切磋技術,將中華醫學的實力和魅力,以擂臺賽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

 

小貼士:

問:得了糖尿病,一定會有糖尿病足麼?

答:顧經宇主任說,這個不一定,每個人個體差異導致併發症不同,有的人會得糖尿病足,有的人會腎功能衰竭,有的人會心肌梗塞。比如,最近有一個41歲的男青年確診糖尿病才兩年多,儘管努力控制血糖,仍然出現了雙眼眼底出血。

 

相關焦點

  • 96歲的新冠肺炎患者是怎麼治癒的
    2月13日,96歲的陸奶奶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治癒出院。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頭髮花白,精神不錯,笑盈盈地用寧波方言跟醫護人員致謝、道別。  96歲的老人從轉院至浙大一院到出院僅用了3天時間,她是如何被迅速救治的呢?  陸奶奶長期腿腳不便,生活需要人照顧。大女兒去參加了一個聚會,就把她的另一個女兒感染上了。
  • 糖尿病足還能治好嗎?
    「糖尿病足不好治」可能是很多人的心聲,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對於糖尿病足的治療都感到絕望,糖尿病足不好治是真的,但是糖尿病足是能治好的。患者及家屬不應該對此絕望,甚至放棄治療,要知道糖尿病足通過正確的治療方法是可以治好的。
  • 新技術攻克糖尿病足「痛點」
    新技術攻克糖尿病足「痛點」遂寧市中醫院骨一科創新運用脛骨橫向骨搬運技術   講述 新技術保住患者右腿  自去年以來,市中醫院骨一科成功採用脛骨橫向骨搬運技術為十多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治療。此技術因創面小、康復快,深受患者好評。   今年73歲的賴某患有糖尿病十多年,伴有糖尿病足併發症。「因為疼痛難忍,我常常要靠吃止痛藥才能入睡。」賴某說,關鍵是不能自由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和平醫院成功治癒一例80多歲糖尿病足患者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近日,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疼痛科應用精準腰交感神經節調控術,成功治療一名80多歲糖尿病足患者。術後,患者雙下肢溫度明顯上升,疼痛感隨即消失,甚至可以穿鞋站立。
  • 他依靠跑步治癒糖尿病、抑鬱症
    為了對抗疾病,同時作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擁躉,他在奧森公園開啟了「跑步生活模式」……由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奧森日記》,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作者14年的「跑步生活」: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上樓都困難,到能夠在4小時內完成馬拉松全程,並在60歲達到國家3級運動員成績。
  • 世界糖尿病日:中西醫結合「五駕馬車」治療糖尿病
    每年的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應攝入足夠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及鈣質,以保證青少年的生長發育; 2.飲食治療應儘可能做到個體化; 3.需戒菸限酒限鹽,特別是肥胖、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尤應注意葉酸的補充,以防止新生兒缺陷; 4.可根據自身血糖水平和喜好選擇一些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菜餚
  • 依靠跑步治癒糖尿病抑鬱症 65歲教授寫出中國版「跑步聖經」
    2005年末,原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曹林確診為患有重症糖尿病,並伴有高血壓、抑鬱症。奧森公園,是京城跑友們心目中的「跑步聖地」。14年來,不管颳風下雨,曹林的身影總是按時出現在這裡,堅持跑步,不僅讓他有效控制了血壓和糖尿病,治癒了抑鬱症,還成為跑友圈中的「奧森傳奇」。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這3個症狀,「糖尿病足」或離你不遠了
    糖尿病是一種相當多見的疾病,在我國有超過一億的糖尿病患者,這表明有超級多的人正受糖尿病的折磨。糖尿病不僅發病率很高,還有很強的危害性,糖尿病會引發各種併發症,從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個很嚴重的併發症。
  • 【義診預告】上海海華醫院攜手滬上知名三甲醫院專家開展糖尿病足...
    12月27日(本周日)下午,我院將攜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組織多學科專家共同舉辦「糖尿病足篩查及防治義診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宣傳糖尿病足病及其它足部疾病的早篩查、早防治理念。
  • 糖尿病的可怕慢性併發症之糖尿病足「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多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傷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這個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1956 年。從它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糖尿病足的發病有兩大直接的病因:第一是下肢遠端的神經異常,也就是說,糖尿病足的發病也和周圍神經病變相關,周圍神經病變我們前面已經用了3節課的時間來學習,大家也有所了解。
  • 幾天時間雙腳碳化、潰爛,早期出現這幾種症狀,可能是糖尿病足
    一位56歲長期患糖尿病的老漢,年前還好好的,過了元旦,突然雙腳變黑,接連幾天雙腳開始潰爛,且不斷蔓延,兩個月時間已經蔓延至腳踝、小腿部。由於長期糖尿病,對腎臟損傷比較嚴重,做過腎透析,所以沒辦法截肢,只能一天天看著雙腳的碳化與創面蔓延。
  • 【最前線】武漢市第一醫院14名新冠肺炎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癒!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通訊員:嚴睿2月11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傳出好消息,14名新冠肺炎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順利出院。該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陳菁介紹,這14名患者平均年齡54歲,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和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病情平穩,連續2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體溫正常達3天以上,肺部CT顯示病灶吸收好轉,經過專家組討論允許出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隔離病房每日都有中醫查房,為每位患者提供「一人一方」的中醫辨證治療。
  • 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椎間孔鏡技術開闢小小「通道」 93歲老人幾...
    局麻微創椎間孔鏡技術減小負擔每當提到椎間盤手術,人們常常會聯想到血紅的開刀畫面、漫長的臥床恢復,然而,12月16日,在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的病房裡,已經93歲高齡、滿頭銀絲的王爺爺笑容滿面地對前來查房的骨傷科主任黃斌說:「你們的手術做得真好
  • 早早得了糖尿病不重視,杭州40歲男子右眼幾近失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張弛年僅40歲的陳先生(化名),焦急來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眼科門診,因為他一覺醒來,突然右眼看不見了。經眼科檢查發現,他右眼視力只有0.06,左眼視力0.2,右眼眼底大量出血,合併視網膜脫離。
  • 宣城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施救讓一患者治癒出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天上午,在安徽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作為宣城市醫療救治市級定點醫院,宣城市人民醫院院長王義文介紹,該院目前共收治確診患者5人,已治癒出院3人。其中有一名患者臨床症狀看似好轉,但專家組會診時認為病情加重,採取中西醫結合施救,已治癒出院。
  • 幹細胞療法終結胰島素注射時代,讓糖尿病治癒成為可能!
    糖尿病主要分為四型:I型糖尿病(T1DM)、II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 糖尿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喝得多、吃得多、尿的多但是體重卻下降。
  • 糖尿病足治療的症狀好轉有哪些?糖尿病足的護理怎麼做有用?
    點擊查看 「抱膝而坐」「痛苦呻吟」等詞語用來形容被糖尿病足折磨的患者們再合適不過了,一個遲遲不癒合的壞疽傷口為什麼能引發如此強烈的健康損傷?
  • 86歲老人急症住院,老年糖尿病有什麼樣的特點?
    今天入院的老人86歲,發燒、高糖、高滲、心衰、急性冠脈缺血,值班的年輕醫護人員很是苦惱, 主任,病人病情可重了! 這就是典型的老年糖尿病,合併多種疾病狀態,如此高齡,一般來說預後都非常差。
  • 86歲的老人急症入院,老年糖尿病有什麼樣的特點?
    今天入院的老人86歲,發燒、高糖、高滲、心衰、急性冠脈缺血,值班的年輕醫護人員很是苦惱,主任,病人病情可重了!這就是典型的老年糖尿病,合併多種疾病狀態,如此高齡,一般來說預後都非常差。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齡超過60歲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歲以前診斷和60歲以後診斷為糖尿病者。老年糖尿病是目前老年人中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第3位死亡原因,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 尚未被滿足的400億糖尿病足大市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會沉重負擔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糖尿病足流行病學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併發症之一,外周血管疾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病程≥10年、腎病、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等均為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