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藥渡諮詢趙琨團隊
1
糖尿病併發症簡介
糖尿病在我國已從少見病變成流行病,近30年來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從平均0.67%飆升到11.6%[1]。
長期高血糖水平會導致廣泛的血管損傷,其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病、眼病、腎病以及糖尿病足等。
急性併發症包括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高血糖性高滲性狀態 (HHS)、高血糖性糖尿病昏迷、癲癇或意識喪失以及感染;
慢性微血管併發症包括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和視網膜病變;慢性大血管併發症包括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的冠狀動脈疾病 (CAD)、導致中風的外周動脈疾病 (PAD)、糖尿病腦病和糖尿病足;
糖尿病還會導致出現癌症、身體和認知障礙、結核病和抑鬱症的機率上升。
數據來源: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全球糖尿病概覽-第8版
糖尿病足的基本定義是糖尿病患者踝關節以遠的皮膚及其深層組織破壞,常合併感染和(或)下肢不同程度的動脈閉塞症,嚴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組織。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會沉重負擔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2
糖尿病足流行病學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併發症之一,外周血管疾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病程≥10年、腎病、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等均為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其患病人數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逐年上升,我國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高達8.1%。糖尿病足潰瘍(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足最常見的表現,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發生足潰瘍的風險高達25%,全球每年約有400萬糖尿病患者發生DFU[2]。Meta分析發現,全球DFU患病率為6.3%,男性高於女性,2型糖尿病高於1型糖尿病。不同國家、地區之間DFU患病率差距極大,介於1.5%~16.6%[3]。
數據來源:medicalistes.fr,藥渡團隊整理
3
糖尿病足疾病負擔
糖尿病足在糖尿病的各個階段均可發病,既有糖尿病和其他併發症的內科疾病表現,又有足部病變的外科情況,一旦發病,病情進展較快。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在發達國家,糖尿病足佔用了12%~15%的糖尿病醫療衛生資源,而在發展中國家則高達40%[4]。美國糖尿病醫療費用的三分之一用於糖尿病足患者[5]。
相當多的DFU患者並未認識到足潰瘍的嚴重性和治療的急迫性,選擇自行處置或者非醫療單位處理,部分嚴重患者即使來醫院就診,也會因為費用問題,放棄在醫院的綜合性治療,甚至放棄所有治療。我國DFU患者平均住院費用為26610元,截肢患者的住院費用則是49456元[6]。
糖尿病足預後很差,甚至比大多數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殘率還高(除肺癌、胰腺癌等)。8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截肢起因於DFU,DFU患者年死亡率高達11%,截肢患者更是高達22%[7]。
4
糖尿病足的預防與治療
糖尿病足的早期篩查包括皮膚檢查、足部畸形評估、神經病變檢查和血管評估等。如果早期能夠正確預防和治療,可以顯著降低患者截肢的概率[8]。
糖尿病足的治療,需要在嚴格控制血糖的基礎上,由外科、心血管內科和感染科等多方協作進行。針對糖尿病足潰瘍與感染的具體指導方案還有待完善。中國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9]首次給出了簡便易行的臨床處理步驟:
首先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綜合全身狀況評估及足部評估,足部評估包括足部血供狀況、潰瘍大小、深度,潰瘍有無合併感染以及感染的嚴重程度等。
糖尿病足潰瘍分類評估:病因分類、性質分類,然後進行分級與分期,最後根據分級、分期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
治療原則:徹底有效的清創與傷口癒合直接相關,針對不同類型的傷口,應準確把握清創時機;物理清創是傷口治療的基礎,當物理清創不適合時可選擇自溶性清創、酶學清創、傳統敷料清創和蛆蟲清創等其他種類的清創術;糖尿病足潰瘍的減壓治療應當堅持個體化、持續性原則,結合患者足部感染情況、下肢缺血情況、患者本身意願、不同類型的潰瘍,制定其可接受的減壓方案。
5
糖尿病足市場潛力
依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市場調查報告,糖尿病足潰瘍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17年為36億美元,且於2019年至2025年間將以每年8.2%的速度增長。
數據來源:Grand View Research
全球範圍內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藥物選擇非常有限,現有的幾種EGFR或PDGFR-β靶點的生物藥總體上臨床應用也較少。目前市場迫切需要新型的糖尿病足潰瘍藥物,未來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併發症之一,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於減少患病風險,定期檢測、儘早發現並接受正規治療可以顯著減輕疾病負擔。
參考資料:
[1]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全球糖尿病概覽-第8版.
[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 中國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J].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9,11(2):92-108.
[3]ZhangP, Lu J, Jing Y,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of diabetic foot ulceration: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n Med, 2017,49(2):106-116.
[4]RaghavA, Khan ZA, Labala RK, et al. Financial burden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toworld: a progressive topic to discuss always[J]. Ther Adv EndocrinolMetab,2018,9(1):29-31.
[5]DriverVR, Fabbi M, Lavery LA, et al. The costs of diabetic foot: the economic casefor the limb salvage team[J]. J Vasc Surg, 2010, 52(3 Suppl): S17-22.
[6]石鴻雁, 許樟榮,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 2013(12) :919-923.
[7]MargolisDJ, Malay DS, Hoffstad OJ, et al. Incidence of diabetic foot ulcer and lowerextremity amputation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2006 to 2008[M]. Rockville (MD):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US), 2011.
[8]https://mp.weixin.qq.com/s/uqjkBm7nbZJQeKQZ1i5xBg
[9]薛耀明, 鄒夢晨. 中國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讀[J].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9,11(2):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