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足下藏了一根縫衣針數月無察覺,一查糖尿病足腳趾已壞死

2020-12-23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盧從斌 胡穎儀40多歲的蔡叔(化名)患有2型糖尿病史10年,2月初雙下肢麻木,因害怕疫情沒敢去醫院看病,五月初到市紅會醫院一檢查,發現第四、五足趾已經壞死,在第二足趾下方竟藏有一個高密度的針狀物體!

糖尿病足清創清出一根縫衣針

據了解,蔡叔患有2型糖尿病史10年,仗著年輕平時從不測血糖,也不做定期檢查,自己打胰島素治療。2月初蔡叔出現了雙下肢麻木的症狀,當時正值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因為害怕疫情躲在家裡沒敢去醫院看病。一個多月後,足底開始出血,緊接著慢慢潰爛了,才趕緊去醫院就診。這時候蔡叔糖尿病足裡的細菌已經侵犯到全身並引發了敗血症,住院三周才把全身感染控制下來,但足底局部病變仍在蔓延,潰爛還是沒有改善。蔡叔每天薰陶在那股潰爛的惡臭當中,心情低落,痛苦不已。

5月初,出院後蔡叔到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內分泌科護士長賴美錚帶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揭開紗布後發現,蔡叔糖尿病足已經非常嚴重,第四、五足趾變黑,足背的筋膜清晰可見,大半的足底都在化膿,散發著濃烈的臭味。賴美錚建議蔡叔儘快入院治療,按照糖尿病足的臨床路徑完善了足部平片、血管彩超、分泌物培養等相關檢查,以了解骨質破壞情況、評估動脈血運、找到致病細菌。經檢查發現蔡叔第四、五足趾已經壞死,在第二足趾下方竟藏有一個高密度的針狀物體!

藏在足趾下方針狀物體清晰可見。

糖尿病足治療的基礎是清創換藥,清理壞死物質,肉芽組織才能慢慢長起來。蔡叔入院第二天,在完善相關檢查後,主管醫生陳廣樹和賴美錚立即對蔡叔的糖尿病足傷口進行清創處理,蔡叔兩根足趾已壞死,只能切除,一併把幾個月沒洗過的腳清洗乾淨。清創時,賴美錚在足底深處發現一根細長的針狀物,夾出來一看竟然是一根長達4公分的縫衣針,鏽跡斑斑。這就是足底平片顯示的異物,就是這根致病元兇,潛伏在足底兩個月,成為「奪足神針」。持續兩個多小時的清創工作終於完成,蔡叔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醫護人員在為蔡叔清創。

這麼長的一根縫衣針,是怎樣悄然無聲地進入蔡叔足底,而他卻毫不知覺?原來,蔡叔有多年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導致嚴重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長期的高糖毒性麻醉了足底的神經末梢,蔡叔對疼痛的閾值升高,就算是針刺也感覺不到。在足底沒有任何知覺的情況下,地面上的一根針戳進了蔡叔麻木的足底,不斷遊走至深處,引起足底化膿,並逐漸蔓延全足。

治療了兩周後,通過清創換藥、負壓引流、抗感染等治療,蔡叔看到右足很快長滿了鮮紅的肉芽組織。

糖尿病足護理溫馨提示

糖尿病病人足部護理不當,易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嚴重者須截肢。早發現、早預防和早治療是防治「糖尿病足」的關鍵。為了減少糖尿病的足部病變,糖尿病患者必須掌握下述一些糖尿病足部護理的基本常識。

1、選擇合適的鞋襪:軟皮皮鞋、運動鞋或者是布鞋。

2、正確做好洗腳和護腳:為保持足部衛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洗腳。

3、切忌赤腳走路。

4、堅持足部檢查。

圖:廣州市紅會醫院提供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24歲糖尿病小夥一根腳趾壞死 只因平時"要漂亮"
    近日,浙江一醫院內分泌科接診了一位24歲的小夥子,年紀輕輕,已經因為糖尿病足壞死了一根腳趾。「這個小夥子是截至目前我們接診的最年輕的糖尿病足患者。會得糖尿病足,或者叫爛腳的,一般都是糖尿病史比較長的病人了,全國平均發糖尿病足的患者在60歲以上。」主治小夥子的李霖副主任醫師說。
  • 小心是隱藏的糖尿病足!四個自查方法,遠離截肢...
    糖尿病足徐主任告訴我們,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糖尿病足,會面臨截肢的風險!即便是雙腳保護的很好,沒有外傷,也會有這種特殊的糖尿病足。那麼究竟這種特殊的糖足是什麼呢?主任又帶來哪四種自測方法?在我國,糖尿病足潰瘍的年發病率為8.1%,年復發率為31.6%,年死亡率為14.4%。
  • 糖尿病的可怕慢性併發症之糖尿病足「二」
    上次講了糖尿病足的分類和發病的一些特點。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些它常見的一些症狀表現。糖尿病足的早期,主要表現為足部的周圍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足部的周圍神經非常發達。患者可以表現為足部的感覺遲鈍、有腳踩棉絮感,足底或者腳趾出現刺痛、灼痛、麻木,足部對溫度的感覺變得遲鈍,容易被凍傷或者燙傷。感覺改變通常呈襪套樣表現,首先累及肢體遠端,然後向近端發展。運動神經受損會導致足部的小肌肉出現肌萎縮,足部關節和足尖發生畸形,表現為鷹爪狀趾。
  • 入秋應注重足部保健 腳部老繭是糖尿病足隱患
    入秋應注重足部保健 腳部老繭是糖尿病足隱患 時間: 2014-08-21 13:45  來源: 39健康網   編輯: 進入秋季,對於糖尿病人來說,腳上的老繭若不能得到及時清理,那就會成為導致糖尿病足的一大隱患。
  • 中西醫聯手治癒96歲老人糖尿病足
    截肢,醫院也不敢做,一個腳趾的潰爛,不僅僅是只截腳趾就可以,常常可能要截肢到腳踝,按照這位病人的動脈堵塞程度,可能要截肢到大腿才有可能解決問題。這對96歲高齡的老人來說,截肢風險很大,只能選擇保守治療。
  • 新技術攻克糖尿病足「痛點」
    講述 新技術保住患者右腿  自去年以來,市中醫院骨一科成功採用脛骨橫向骨搬運技術為十多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治療。此技術因創面小、康復快,深受患者好評。   今年73歲的賴某患有糖尿病十多年,伴有糖尿病足併發症。「因為疼痛難忍,我常常要靠吃止痛藥才能入睡。」賴某說,關鍵是不能自由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糖尿病足來臨前,糖尿病患者的腳會出現哪些異常
    糖尿病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我國的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了一億以上,幾乎是每十人裡面就可能會有一個糖尿病患者。而且糖尿病現在正在年輕化,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正值壯年的人也會得糖尿病。不過,糖尿病也並不是什麼可怕的疾病,如果控制的不錯,幾乎就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比如說糖尿病足。
  • 糖尿病出現爛腳是為什麼,很嚴重嗎?|糖尿病足|神經病變|糖尿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的併發症,患者由於長期受到高血糖的慢性損害,很容易引起下肢動脈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使患者下肢的感覺能力減弱或消失,往往出現爛腳時很難察覺,導致足部感染或壞死,嚴重的還可能會截肢。那麼糖尿病人出現爛腳是怎麼一回事呢?糖尿病足一般分為三種類型,神經型、缺血型和神經缺血型,而臨床上神經缺血型較為常見。
  • 自行用白醋泡腳治腳氣,糖尿病患者痛失一根腳趾
    楚天都市報12月21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簡傑)53歲的糖尿病患者劉先生患上腳氣,腳上出現潰口,他自行在家用白醋泡腳消毒,誰知潰口處逐漸發黑,到醫院治療被診斷為糖尿病足,遺憾未能保住腳趾。劉先生今年53歲,患糖尿病已有20餘年,一直沒有規律服用藥物,血糖控制得較差。大概1周前,劉先生感覺右腳的第三和第四腳趾間瘙癢難忍,出現了白色的潰口,聽說白醋泡腳可以治療腳氣,消毒殺菌,他就開始在家自行操作,每天都堅持用白醋泡腳。誰知他的皮膚潰口卻越來越嚴重,第四趾潰爛並伴有血性分泌物,過了一段時間,他的腳趾就開始發黑。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這3個症狀,「糖尿病足」或離你不遠了
    糖尿病是一種相當多見的疾病,在我國有超過一億的糖尿病患者,這表明有超級多的人正受糖尿病的折磨。糖尿病不僅發病率很高,還有很強的危害性,糖尿病會引發各種併發症,從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個很嚴重的併發症。
  • 腳上會有4個表現,說明糖尿病足已經悄悄找上你了,要重視了
    結果醫生發現,李先生是得了糖尿病足。是因為他沒有控制好糖尿病而出現的併發症。 其實,高血糖狀態下會使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足部易被細菌感染,形成了糖尿病足,容易潰爛、壞死,嚴重者甚至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觀察自己腳的變化。 糖尿病足來了,腳上會有這4個表現!
  • 糖尿病最怕糖尿病足!一旦出現潰爛,就離截肢不遠了?還能否治好
    糖尿病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它主要是指足部的局部組織的感染損傷,聯合局部組織的神經的損傷,還有合併血管性的疾病,比如說血管的狹窄、閉塞、缺血因素,三大要素綜合在一塊造成的這個足部的潰瘍壞死叫糖尿病足。
  • 糖尿病患者,若有這4種不適,多半是糖尿病足已「纏上」你
    在患上糖尿病之後,就容易受到一些併發症的攻擊,而這些併發症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嚴重損傷。其中糖尿病足就是危害十分嚴重的一種併發症,如果不能夠及時地發現他並予以控制的話,很有可能會給患者帶來截肢的危險。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時一定要對自己的雙腳進行有效觀察,當出現下面幾個症狀的時候,就意味著糖尿病足已經找上門來了。1、經常性地出現腳部抽筋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總是感覺自己的雙腳出現麻木和痙攣的話,就需要予以特別的注意了。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韓義連治糖尿病足費用貴嗎
    2020年12月16日 16:51:14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 生活中,說到糖尿病足,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屬都不寒而慄,糖尿病足屬於是糖尿病人的最嚴重併發症之一,給糖尿病足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困難和痛苦。如何有效地治療是一個較大難題。
  • 糖尿病足有4個表現,一發現趕緊治,以免兩隻腳都爛掉
    其中糖尿病足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不少糖尿病人因為對糖尿病足的前兆不夠重視,未能及時診治而遺憾截肢。為避免這樣的結果,糖友們一定要注意,如果自己的足部有出現以下這些情況,不要猶豫,及時就醫檢查!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3種情況,不能拖,或是糖尿病足的前兆
    糖尿病足跟感染、外傷以及糖尿病周圍的神經根血管病變有關。 這種疾病可分為缺血型、神經型以及神經缺血型幾種,在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當中,該病的發病率可達8.1%。
  • 腳趾有小水泡,湖南一男子用橡皮圈包紮,一條腿差點沒了
    近日,63歲的沈叔叔因用橡皮圈包紮腳趾處的水泡,導致傷口創面惡化、血液運行不良而後悔不已。63歲的沈叔叔患有20多年的糖尿病,3個月前,他在洗腳的時候發現右腳第一趾有一顆 "黃豆" 大小的水泡,不痛不癢就沒去管它。兩天後,水泡出現了破潰,他便自行清洗傷口用紗布包裹。因擔心紗布脫落,他找了個橡皮圈纏在腳趾上以固定紗布。
  • 糖尿病的可怕慢性併發症之糖尿病足「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多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傷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這個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1956 年。從它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糖尿病足的發病有兩大直接的病因:第一是下肢遠端的神經異常,也就是說,糖尿病足的發病也和周圍神經病變相關,周圍神經病變我們前面已經用了3節課的時間來學習,大家也有所了解。
  • 「糖友」趟水買菜患上糖尿病足,醫生:雨天出門穿雨鞋
    7月21日,李先生趕到醫院看診,才知是糖尿病足引起的。武漢市東湖醫院醫生管雅文指出,近段時間雨水不斷,不少糖尿病患者因足部起泡潰爛前來就診,大多都是趟水後所致。她提醒市民,雨天出門最好穿雨鞋,尤其是糖友。70歲的李先生患糖尿病多年,一周前冒雨出門買菜時趟了水,回家鞋襪都溼透了。第二天,他發現右腳上起了個小水泡,不疼不癢他也沒在意。
  • 糖尿病足來臨前,腳部會有4個徵兆
    1、皮膚破潰糖尿病足又被人們稱為老爛腳,它會導致足部皮膚破潰。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現近期腳部經常出現潰爛的傷口,且傷口癒合速度很慢,傷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這都是糖尿病足的徵兆。這是因為血糖過高,損害到腳部的血管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