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百吃不厭的麻食做法,好吃又筋道,出鍋吃2碗,特別香

2020-12-16 聽海廚坊

陝西百吃不厭的麻食做法,好吃又筋道,出鍋吃2碗,特別香。北方人愛吃麵食,人盡皆知的事,但我是南方人,對麵食也情有獨鍾。一日三餐,除了中午是米飯,早晚餐都是麵食,麵食的多樣化讓家人也很喜歡吃。最近又迷上了陝西關中地區的小吃:麻食。喜歡它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形狀大小都比較隨意,沒有什麼特別要求,做起來簡單省事,是一款懶人吃食。

麻食的叫法有很多,如麻什、麻食子、貓耳朵、捻面卷、次面子等等。麻食的形狀如拇指的指甲蓋大小,中間略薄,兩邊捲起,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描述到:如水滑面和圓小彈劑,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餅,下鍋煮熟,任意食之。

麻食的吃法多種多樣,炒麻食、油潑麻食、燴麻食、涼拌麻食,冷熱皆有。麻食厚薄適中,搭配各種素菜一起燴、煮、炒食,口感十分勁道好吃。和面的時候用些有顏色的蔬菜汁,做出來的麻食好看又美味,對挑食的孩子來說,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個人比較愛吃炒麻食,各種蔬菜炒在一起,有主食有菜,香噴噴的。每次我做麻食,孩子都愛來幫忙,小手搓的可高興了,可能因為自己參與製作,每次都要吃上兩碗。下面做法分享給你們,有孩子的可以帶孩子一起參與。

【胡蘿蔔麻食】

食材:麵粉300克、胡蘿蔔50克、紅柿子椒10克、黃柿子椒10克、木耳5克、洋蔥10克、菠菜2克、雞蛋2個、醬油、鹽、油適量。

1、胡蘿蔔去皮切成片,放入鍋內蒸15分鐘,筷子能戳進去就表示已經熟了。

2、胡蘿蔔取出稍稍晾涼,放入料理機中打成胡蘿蔔泥。胡蘿蔔不用打太碎,有一些顆粒也是可以的。

3、胡蘿蔔泥中倒入麵粉,用筷子攪拌成絮,再揉成麵團。如果攪拌成絮狀後還很多麵粉,就可額外加些水,少量多次加,這樣可以很好地控制好用量。

4、案板上撒上一些乾粉,將胡蘿蔔麵團取出,用擀麵杖擀成0.5釐米左右厚度的面片。

5、再將面片切成寬度差不多的長條狀,不要切太寬就行。

6、再切成小面丁,將切好的小面丁放在壽司簾上,用拇指壓住,用力向下並向前推進拇指,搓成一個小卷狀的麻食即可。

7、鍋內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放入搓好的麻食下鍋煮,再次煮開後轉中火,煮至麻食全部浮起後,再撈出過涼。

8、將洋蔥、木耳、黃柿子椒、紅柿子椒,菠菜切好備用。雞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散,再倒入鍋內煎好盛出。

9、鍋內倒入食用油,倒入洋蔥炒出香味,再倒入柿子椒和菠菜翻炒至熟。

10、倒入過涼的麻食和炒好的雞蛋翻炒,加入鹽和醬油調味,翻炒至入味即可。

11、非常好吃的蔬菜炒麻食就做好了,喜歡吃辣的還可以自己加些辣椒油,不知不覺2碗就下肚了,超好吃。

小貼士:

1、和麻食的蔬菜和炒的菜可以放自己喜歡的,用不同的蔬菜汁可以做出不同的顏色。

2、搓麻食的時候,可以選擇壽司簾或是蓋簾、乾淨的草帽等,這樣搓出來的麻食造型比較好看。

3、做麻食的麵團不要太硬,稍微軟一些口感更好。

喜歡美食,喜歡分享,雖然做的美食不盡完美,但一直在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如果喜歡我分享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或者有更好的做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陝西特色燴麻食,做法簡單,筋道入味好吃,詳細步驟輕鬆學得會
    導語:陝西特色燴麻食,別只會加鹽和面,掌握方法,比疙瘩湯還要好吃陝西的美食種類豐富多樣,尤其麵食更是比較經典,陝西油潑麵、肉夾饃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其實還有一種陝西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會做的燴麻食也特別能吸引人的胃口,麻食是用大拇指一個一個搓好
  • 陝西人愛吃的燴麻食,原來做法這麼簡單,勁道又好吃,附詳細步驟
    陝西的麵食獨具風味,品種豐富,有火遍全國的油潑麵、臊子麵、褲帶面。在我們當地只有油潑麵做的味道和陝西正宗風味相似,若想吃正宗陝西風味的麵食,還是得去當地品嘗一番,可謂不虛此行。今天分享一道陝西人愛吃的麵食,不是麵條哦,是燴麻食,這做法是跟在西安的堂姐學來的,堂姐說陝西人基本上都會做燴麻食。
  • 陝西風味小吃叫麻食,我用它當麵條來食用,口感筋道有嚼頭
    我曾經去陝西、山西旅遊,品嘗過當地的一些特色美食。有一種麵食當地人都稱它叫麻食,俗稱貓耳朵。當地人製作的麻食家家都有區別,一般都是分為葷的(裡面有肉丁)或是素的(無肉有蔬菜或有雞蛋);有兩種吃法,一是燴麻食,一是炒麻食。所使用的蔬菜也五花八門的。
  • 山西晉南特色「麻食」,手指一搓變花樣,出鍋真好吃!
    山西的麵食非常的有名,並且麵食的種類非常多,也非常的好吃。不過說起山西麵食,大家聽過最多的就是大同刀削麵。事實上山西的麵食多達上百種,可以說是一年四季天天吃,不重樣都可以做得到。今天分享一道簡單又家常的麵食,貓耳朵的做法,在陝西的地方呢,叫做麻食,其實做法大同小異,本文呢也通用麻食,方便大家理解,但是味道卻非常的好,一起看一下吧。取點普通麵粉,加上一點點鹽,攪拌一下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攪拌至沒有乾麵粉的面具,這時候再下手去揉成團兒。不容易沾手。
  • 【隴上這碗面】捻出一碗麻食子,盛得一份近鄉情
    原標題:【隴上這碗面】捻出一碗麻食子,盛得一份近鄉情雖然麻食子主要分布在陝西,但在陝西近鄰的甘肅,也不甘示弱,沿襲了陝西吃麻食子的風氣。就像在我的家鄉白銀,家家戶戶吃麻食子都是常事。  現在只要母親一準備搓麻食子,我準會站在她的旁邊,給她打下手。其實也是在無形中偷偷學藝,希望以後學會了這門手藝,可以做給爸爸媽媽吃。  其實,麻食子的做法多種多樣。
  • 家常燴麻食,酸辣土豆粉,最簡單的教程
    今天分享兩道家常美食,不管是一個人在家,還是給家人做著吃,都非常的適合,食材簡單但卻很豐富,有葷有素,影響均衡,麻食香濃可口,酸辣粉鮮辣美味,趕緊按照教程試試吧。燴麻食是陝西特色的美味的小吃。麻食是一種麵製品,先用大拇指把面搓捲成核形中間空心的面卷,再和炒菜一塊燴制而成。製作麻食十分簡便,對配料沒有嚴格要求,可精可粗,可葷可素,普通家庭就可以製作。麻食做法步驟: 1、冷水加點鹽和面,面的軟硬程度和做手擀麵差不多。面和好餳半個多小時。
  • 「隴上這碗面」捻出一碗麻食子,盛得一份近鄉情
    【隴上這碗面】捻出一碗麻食子,盛得一份近鄉情鄭晶傑民眾以食為天,遊子以面為念。只有指頭蛋大的麵團在面結梯子(做麻食子的一種工具)上搓出為精吃,以手直接揉搓成卷為懶吃。雖然麻食子主要分布在陝西,但在陝西近鄰的甘肅,也不甘示弱,沿襲了陝西吃麻食子的風氣。就像在我的家鄉白銀,家家戶戶吃麻食子都是常事。現在只要母親一準備搓麻食子,我準會站在她的旁邊,給她打下手。其實也是在無形中偷偷學藝,希望以後學會了這門手藝,可以做給爸爸媽媽吃。
  • 入秋後,我家就饞這碗菜,咬一口又香又筋道,比大魚大肉還好吃
    包坨是湖北比較有特色小吃,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用它來招待客人。娟媽媽家人特別愛吃鹹口的包坨,將紅薯粉用開水燙出黏性後揉成團,餡料用平包菜、香菇、胡蘿蔔和肉末大蔥炒至半熟,再用揉好的紅薯麵皮將餡料包裹起來,下鍋煮至麵皮Q彈筋道,最後放點辣油和韭菜炒一炒,出鍋咬上一口,Q彈筋道的麵皮和鮮美的餡料碰撞出的味道鮮美極了,即使給大魚大肉都不會換的。下面教大家具體做法。
  • 關中美味——麻食
    對於麻食,我一直情有獨鍾。也許是受我的影響吧,孩子們也喜歡吃麻食。這不,快過年了,天氣是異常的寒冷,時不時還有漫天飛舞的雪花,洋洋灑灑從高空中緩緩落下。今年女兒放假早,一回家就嚷嚷著要吃燴麻食,還說家裡的飯咋就這麼好吃呢?說起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關中地區的一道漢族傳統小吃。
  • 麻食
    明朝人所編著的《居家必用事類大全》記載「禿禿麻食,又名禿禿麼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劑冷水侵,手搓成薄片,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由此可以看出,在元明之際,麻食已經開始流行普及,成為家常的吃法。《陝西方言大詞典》中對「麻食子」的解釋是陝西各地特別是關中人的一種家常便飯。
  • 麵粉別炸油條了,教你好吃做法,不蒸也不烙,吃一次就忘不了
    麻食是一種類似貓耳朵的麵食,似乎只有陝西人才給它冠以這個奇怪的名字。燴麻食是陝西關中的一種家庭小吃,尤其在西安及其周邊地區十分的流行。手工麻食口味筋道,湯料味道濃鬱,湯中配上自己喜歡的時令蔬菜,更是可以做出百變的花樣。
  • 麻食新做法,拇指一搓,綠如翡翠,光滑筋道,隔幾天不吃就想它
    麻食,也可以寫作(麻什),它主要是陝西、甘肅、山西等地區老百姓喜歡的日常簡單麵食。麻食的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麵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賈平凹先生曾在《陝西小吃小識錄》也對其做了相關描述。麻食的製成有幾道工序,和面、餳面、搓條、切丁和搓麻食。最後將撮好的麻食放入鍋中煮,燴入事先炒好的菜,蔬菜的搭配常見的有土豆、豆角、豆腐、西紅柿、青菜等。
  • 分享一道陝西特色燴麻食做法,勁道又美味,廚房小白也輕鬆學會!
    導語:分享一道陝西特色燴麻食做法,勁道又美味,廚房小白也輕鬆學會!陝西的美食類型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特別是在面點也是較為經典,陝西油潑麵、老潼關肉夾饃這些全是非常好的挑選,而實際上也有一種陝西省群眾每家每戶都是做的燴麻食也非常能吸引人的食慾,麻食是用拇指一個一個搓好,製做雖然看起來繁雜,但事實上卻非常容易入門,搞好的麻食,配搭本人喜愛的蔬菜水果烹製,勁道進味美味,口味不輸燜面,而在製做麻食的情況下,揉面是十分有注重的
  • 冬天,孩子最愛豆腐這做法,加2個雞蛋,鮮嫩入味,出鍋比肉好吃
    冬天,孩子最愛豆腐這做法,加2個雞蛋,鮮嫩入味,出鍋比肉好吃剛進入十二月,天氣就立馬來了個下馬威,冷空氣接踵而來,我們這兒都已經穿羽絨服了
  • 適合減肥人群吃的牛肉新做法,口感筋道,香而不膩,病人吃也合適
    導語:適合減肥人群吃的牛肉新做法,口感筋道,香而不膩,病人吃也合適牛肉作為一種常見的食材,如今越來越受歡迎了。首先,牛肉的味道是很好的,而且很有嚼勁。其次,牛肉中也有很多營養,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物質,能夠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所以特別適合生長期的小孩子,或者是生病之後和手術之後的人吃。而且,牛肉還是一種低脂肪的肉,特別適合減肥人群吃,因為牛肉的各種營養價值和功效,如今牛肉的做法也越來越多了,不過有一種香水椰汁牛肉的新做法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嘗試過。香水椰汁牛肉,是由牛肉和椰汁搭配咖喱以及各種蔬菜和配料製作而成的一道菜。
  • 美食工坊|陝西名小吃 秦川麻食 唯一能記起來的家鄉味道
    秦川麻食在陝西秦川大道上,市肆和民間有一種傳統麵食品叫秦川麻食。小時候媽媽常在家裡自己做,說實話,這東西有嚼頭,抗餓。當然,現在很少能吃到這個味道了……秦川麻食其源流可上溯至元代。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中載:「禿禿麻食,一作手撇面。以白面作之。羊肉炒後,用好肉湯下,炒蔥,調和勻,下蒜和香菜末。」又《居家必用事類大全》裡也說:「禿禿麻食,又名禿禿麼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用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
  • 麵粉最簡單的做法,手指一搓,爽滑筋道有嚼勁,愛麵食的不要錯過
    麵粉最簡單的做法,手指一搓,爽滑筋道有嚼勁,愛麵食的不要錯過!麻食也叫貓耳朵,是西北地區的一道特色麵食,爽滑筋道有嚼勁,跟麵條一樣受歡迎!第一次見麻食,一直有個疑惑,那種螺旋狀的麻食是怎麼做出來的,知道做法後簡直不可思議,原來不需要任何模具,一個手指頭就能搓出來。做好的麻食可以直接水煮,然後涼拌,或者用搭配時令蔬菜炒著吃,也可以做油潑麻食、酸湯麻食,但是最好吃的還是燴麻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道家常的燴麻食,非常適合當早餐或者午餐吃,清爽開胃還頂餓。
  • 煮麵條時,不要水開就下鍋,大廚教你正確做法,筋道爽滑,特好!
    導讀:煮麵條時,不要水開就下鍋,大廚教你正確做法,筋道爽滑,特好吃!麵條最早出現在中國,它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都非常喜愛麵條。現如今,麵條想必應該是大家最常吃的麵食,因為麵條能以最快的速度烹飪出來,能節省不少時間。在節省時間的同時,還能做出很多美味,令人吃得心滿意足。
  • 麵粉這樣做,吃過的人不多,一燙一蒸,鮮香筋道,比麵條涼皮好吃
    麵條作為麵食類的一種是北方人常吃的一道主食,不管是湯麵,乾麵還是炒麵,一碗下去總能吃得飽飽的。除了以上三大基礎類外,麵條還有很多的呈現形式,比如各地的一些特色麵食,比較有名的像河南燴麵,老北京的炸醬麵,蘭州的牛肉麵,陝西的油潑麵等等。
  • 特色 服務員來碗床子面+牛肉麵(大寬)
    油潑麵是陝西人民愛吃的面,二指寬的褲袋麵條,蒜、醋、油潑辣子、燙青菜一個都不可少。看著簡單吃起來香就是這個意思。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就是碗底的這個字哦!給了張特寫。正宗的褲帶扯麵,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陝西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陝西人吃麵,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