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精準分析小說人物的形象
人物之所以能使同學們難以忘懷,是因為作者賦予了他們鮮明的性格特徵,其實小說就是生活的一個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看到魯濱遜在荒島上的堅毅執著,也可以聽到林黛玉在閨房中的幽咽嘆息,也為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痛快淋漓而歡呼叫好,也曾經為孔乙己的悲慘命運而深思。
其實人物描寫的方法除了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五種正面描寫外,還有環境烘託等側面描寫。透過人物考查考生對作品的進一步了解與解讀,從而揭示小說的主題思想。
小說類作品的閱讀考什麼?怎樣考?告訴大家吧。
一考:閱讀時肯定關注小說中的人物通過情節描寫,小說中的做了哪些事,說了哪些話,表達了什麼情感等等,考生讀後又有怎樣的感覺,接下來就讓考生對人物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考官會考查考生如何才能精準歸納出人物的所作所為。
二考:小說中的人物是重要要素,會重點考查人物的形象,而小說中的人物有什麼樣的品質特徵呢,考官會考查考生是否能準確概括人物的品質精神。
三考:小說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有哪些,考官考查考生作品中運用了哪些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四考:結合作品內容,要理解文學中的生活與現實生活的相通點,自己有什麼感悟與收穫,得到什麼啟示,考官讓考生結合談自己的閱讀啟示。
小說人物分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線索人物、見證人物、襯託人物,總之,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有四步法。
第一步:抓住描寫(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第二步:尋找「特別形象」
第三步:分析原因
第四步:歸納人品
以《孔乙己》為例:①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分析過程:
【第一步】抓住描寫——主要運用了外貌描寫的方法來刻畫人物。
【第二步】尋找「特別形象」
【第三步】分析原因
1.時常有傷痕 (為什麼?) 時常挨打 (為什麼?) 時常偷東西 (為什麼?) 原來:好吃懶做
2.亂蓬蓬的花白鬍子 (為什麼?) 沒有梳理(為什麼?) 連溫飽都解決不了,顧不上打扮 (為什麼?) 原來:潦倒不堪
【第四步】歸納人品
總結以上列1與2句:從外貌描寫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個(窮困潦倒,好吃懶做,自命清高)的人。
再以《範進中舉》為例:1.(範進中舉前)「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肉! ……」 ;2.(範進中舉後)「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
歸納以上例子1與2句:從語言描寫可以看出,胡屠戶是個嫌貧愛富的人。
總之考試閱讀時要注意,畫出描寫人物的語句,旁批所運用的描寫方法,並標註「異常之處」,一定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