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國放出消息,他們很可能重啟真正意義上的核試驗。這種公然開歷史倒車的舉動,引發了很多國家的極度不滿。此前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率先退出《中導條約》已經讓世界感到相當無語了,如果俄羅斯此時不拿出點實際行動來反擊的話,他們簡直不配叫戰鬥民族。事實上俄國人並沒有因為美國的叫囂刻意改變自己的核武發展計劃,近些年來,他們一直在穩步推進"核武重建",其手段並不是像美國人那樣相當低水平的搞核試驗(這一套像是蘇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投放載具技術不夠時玩剩下的),而是在投送工具上下功夫。
(俄現役主力RS-24"亞爾斯"飛彈)
首先在巡航飛彈領域,俄羅斯逐步把可以搭載核戰鬥部的巡航飛彈進行隱身化處理,其中的代表作是Kh-101/102隱身空射巡航飛彈,這款巡航飛彈在2015年俄羅斯空天軍遠程打擊ISIS的時候第1次公開亮相,當時它被掛在圖-160戰略轟炸機上,在1500公裡的射程上實現了相當高的命中精度,Kh-101可以搭載重量達到400公斤的常規戰鬥部,而Kh-102可以搭載250公斤的核戰鬥部。"倒船"形截面彈體光滑圓拱流線形的上表面設計都儘可能減少了其雷達反射面積,使得其攔截難度相當大。
(Kh-101巡航飛彈)
除了空射巡航飛彈之外,俄羅斯還有一款實際意義上的空射彈道飛彈,它就是Kh-47M2"匕首",這款飛彈可以看成是9K720"伊斯坎德爾-M"的"上天"型號,其由米格-31K截擊機或者圖-22M3M戰略轟炸機攜帶,其長度達到7.7米,直徑在1米左右,整體重量接近4噸。該飛彈的發射方式也相當特別,其載具首先會衝到極速(比如說米格-31K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83馬赫),然後飛彈在這個初速度下點火,迅速加速到10馬赫左右,然後衝向目標,該飛彈的最大射程達到了2000公裡以上,如果圖-22M3M戰略轟炸機掛載它執行作戰任務的話,其打擊距離將會提升一半。
(米格-31K和"匕首")
除了這兩款飛彈之外,俄國人還有號稱"撒旦之子"的RS-28"薩爾馬特" 洲際彈道飛彈。目前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還有一些蘇聯時期的SS-18,SS-19在服役,其技術水平雖然不比美國人差(美國除了核潛艇上搭載的三叉戟之外,唯一正在服役的洲際飛彈只有"民兵III",還不具備機動發射能力),但相比於"白楊-M""亞爾斯"等已經明顯過時,俄羅斯需要一款戰鬥部和射程都如SS-18那樣誇張,但突防能力大大增強的洲際飛彈。
(俄羅斯電視臺公布的RS-28試射畫面)
"薩爾馬特" 正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其一方面繼承了前輩"撒旦"的射程和投放重量,射程達到了1.6萬公裡以上,可以攜帶10~15個分導式核彈頭。另一方面還可以裝備"先鋒"高超音速戰鬥部,按照俄羅斯公布的測試結果來看,這款高超音速戰鬥部的突防速度甚至能超過20馬赫,並且具有末端機動變軌的能力,憑藉著現階段的技術水平,想要將其成功攔截,簡直是天方夜譚。
(PAK-DA)
另外俄羅斯還在下一代戰略轟炸機PAK-DA的研發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PAK-DA也是俄羅斯戰略打擊武器的重要投放工具,其將會取代不具備隱身能力的圖-160,目前PAK-DA的首架原型機已經開始製造,其使用飛翼布局,原型機將會使用與圖-160M同款的NK-32-02發動機,俄羅斯想要憑藉這款戰略轟炸機實現"彎道超車",一步做到與B-21平起平坐。綜合來看俄羅斯是把核武器當成自己看家本領來發展的,在常規軍事實力不如美國的情況下,這種"非對稱武器"就是俄國人的底牌,其在各個領域相比於美國都有一定優勢,可以說美國是在拿自己的興趣挑戰俄羅斯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