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勇於創新,我感觸特別深。正是由于堅持不懈地推進自主創新,高德紅外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今後,我們也將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去攀登更高的高峰。」7月23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7月21日,黃立在北京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並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發言。
「我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黃立說,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使廣大市場主體不僅能夠正常生存,而且能夠實現更大發展。這讓大家吃下了「定心丸」,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心。「我們將奮力拼搏、力爭一流,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
高科技助力「武漢保衛戰」
回想參加企業家座談會的情形,黃立依然十分激動。
「我主要匯報了高德紅外的基本情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作為,並就惠企政策落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黃立說。
黃立介紹,在疫情發生初期,公司就迅速作出反應,舉全公司之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整個春節期間,公司不停工,科研人員進車間、上一線,生產的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告警系統,全部供應保障疫情防控需求,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全國各地機場、火車站、醫院、地鐵站、學校等人流密集公共場所,全力保障國民安全。
「我們經受住了考驗。」黃立說,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同樣是一次大考,尤其是像高德紅外這樣生產防疫物資的武漢當地民營科技企業,各方面都是重大考驗,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公司最終不辱使命、擔當作為,把企業家精神實打實地落實到了行動上。
據了解,作為工信部防控疫情物資企業名單的首批入選企業,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高德紅外積極排產紅外人體測溫產品,「火眼金睛」築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今年4月,公司收到了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的感謝信。
二十年創新進入收穫期
正如黃立所說,高德紅外正處於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
7月15日,高德紅外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上半年盈利4.8億元至5.4億元,同比增長220%至260%。據公告,今年上半年,公司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政府裝備類產品、國內及海外民品銷售規模增長明顯。
「對『企業家要勇於創新』這點,我感受很深,可以說高德紅外就是在國家科技創新戰略驅動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黃立說,正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公司將自身的發展緊密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之中,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據介紹,圍繞公司整體發展戰略,公司自成立至今,20年潛心專注於主業發展,圍繞企業技術創新積累核心競爭力,專注為國家研究「高、精、尖」國防核心技術和產品,現已研製並批量生產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紅外探測器核心晶片,逐步形成從底層核心器件到總體系統的完整技術積累和全產業鏈布局。
黃立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與國之間、企業之間的競爭,已從過去的資源競爭轉變為當今的科技創新競爭,現在企業發展已經不是廣撒網就有魚的時代,在一個行業要想取得話語權,就必須向產業鏈上遊發展和向高端領域發展。
「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黃立說,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而掌握核心技術,又需要持之以恆的專注力,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辦好一流企業回報社會
「我們有志於去攀登更高的高峰。」黃立說,前面的20年,高德紅外造出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達到了西方先進水平,構建起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下個階段,更是要沿著這條路,走得更紮實,並且還要爭取做到國際領先水平。
黃立介紹,在掌握核心技術之後,公司已經具備了更好的基礎,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是紅外焦平面探測器。隨著公司3條自主可控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製冷、非製冷)批量生產線產能的不斷釋放,不僅可以保障對紅外核心晶片的持續穩定供貨,還可以供應給友商,以滿足政府裝備類及民用產品市場對紅外晶片的需求。
二是疫情防控產品。此次疫情再次讓外界了解到紅外熱成像產品的重要性,公司除了全力保障國內市場的各類需求外,已經向海外多個國家進行銷售。
三是政府裝備類產品。公司積極參與各類型號項目競標,並在繼續保障既有型號任務高質量交付的基礎上,加快了多個前期中標產品陸續定型、批量交付的進度。
四是新興民用領域。公司以晶圓級封裝晶片大批量生產為契機,全力布局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諸多新興民用領域的應用部署:在智能家居、物聯網、林業及高層消防、智慧安防、健康養老、智能安全支付等新興民用領域,公司積極拓展紅外熱成像產品的更多應用場景。
「企業家愛國有多種實現形式,但首先是辦好一流企業,我將全力以赴。」黃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