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曹曦予、林豐柏、周鵾 記者倪文忠
今年以來,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堅持把自身經營發展投身到地方經濟發展大局中,以初心為本,以發展為力,始終堅持普惠金融,服務實體;堅持服務「三農」,推進鄉村振興;堅持金融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破解小微企業資金周轉難題 打開小微企業融資新通道
「2014年企業剛建立時,郵儲銀行對我們支持最大,當時貸款330萬,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使得我們連鎖藥品品種數量、單品庫存數量都有了極大的增長,我們僅用1年時間便擴大了連鎖經營規模。」梨樹縣滙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會峰說。
滙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5月,歷時6年的時間,從最開始的7家門店到現在的61家門店,現有員工316人。周會峰說:「這些年,我在郵儲銀體驗到了『只跑一次』、辦事效率快、服務熱情周到,在郵儲銀行貸款,只需要放款的時候去籤個字、蓋個章,其餘都是郵儲銀行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現在的『無還本續貸』業務,更是減輕企業負擔。」
從第一筆貸款至今滙豐大藥房與郵儲銀行的合作已超30筆,從最初的330萬增至現在一千多萬,滙豐大藥房的發展離不開郵儲銀行的鼎力支持,資金的有力保證使得滙豐的企業宗旨得以充分的貫徹:匯天下良藥,豐百姓健康,現在這種經營理念的滙豐大藥房已經遍布四平地區、公主嶺市區、鄉鎮、雙遼、伊通等地。
「目前我們的經營規模還在擴大,計劃在2-3年內我們將著重發展市區、鄉鎮的門店數量與服務對象,這也意味著我們將和郵儲銀行繼續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攜手共進。」周會峰規劃著企業未來。
「『無還本續貸』是小微企業向我行提出一次貸款申請,經我行審批給予相應授信額度後,可在五年內循環支用,每年不用償還貸款本金就能辦理續貸。以前企業最怕銀行貸款到期,這意味著要靠『過橋資金』來支撐企業周轉,但是小貸公司、民間過橋資金成本相當高,『過橋』一次,費時費力,現在我行提供『無還本續貸』做到無縫銜接,徹底解決這一難題。」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高學文說。
無還本續貸,解決企業「心有餘而錢不足」難題
實際上,像梨樹縣滙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這樣想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但「心有餘而錢不足」的企業不在少數。
四平市成拓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位於吉林省四平市經濟開發區大路4189號,註冊資金2000萬元,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商業用地,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企業作為四平地區汽車零售及售後領頭企業之一。「我公司是一個年輕企業,主營業務汽車銷售、維修服務、汽車配件製造、銷售,二手車信息諮詢,在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企業注重產品質量,公司現有二級銷售網絡3家,員工55人,我公司與郵儲銀行合作多年,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郵儲銀行為我公司發展提供了資大量金助力。」集團行政經理陳曉東說介紹到。
「2018年1月正式營業,全年銷售680臺,2019年銷售750臺,今年到年底預計銷售900臺。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為我們提供金融服務3年,推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年主營業務收入從不足4000萬元提高到1個億左右,企業員工從最初的30人,發展到現在的55人,通過『無還本續貸』業務,年底不用為『倒貸』費心,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減去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效率。」公司副總經理李明說。
從2018年4月四平市分行發放第一筆無還本續貸業務至今,累計發放無還本續貸85筆,金額6.15億元,累計為小微企業節約過橋資金成本近千萬。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短、頻、急」的融資需求,極大的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副行長張華介紹,我行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業務早啟動、早見效,迅速形成了批量規模,大大縮短、減輕了小微客戶轉貸時間與成本,受到了市場極大的青睞和認可。我行無還本續貸業務申請過程中,客戶經理全程上門服務,基本實現了企業「最多跑一次」。同時,我行正在積極試運行使用移動終端上門辦理業務,在客戶經營場地實現現場拍照、信息上傳、實時在線審批等,極大的簡化了辦理流程,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去年四平市政府給我行頒了「服務小微企業、實體經濟先進單位」,也是對我行的一種肯定。
建設信用村 積極探索農村金融新路子
農村金融聯繫著億萬農民。鄉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有沒有資金是關鍵。長期以來,我國農村金融一直是金融服務中的短板,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通過建設「信用村」的方式,為農民發放無抵押信用貸款,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四平市鐵西區平西鄉海青村,村委會門口掛著一塊黃燦燦的牌匾,上面寫著「信用村」三個字。凡是被評為郵儲銀行信用村的村莊,每戶村民憑個人信用即可獲得無擔保、無抵押10萬元信用貸款。
「我們村有土地816公頃,720戶。村民種植大棚蔬菜、養殖家畜的比較多,資金需求量大,郵儲銀行在我村建設信用村,不需要聯保,極大方便了村民貸款,符合條件的村民,在村裡把手續辦完,直接去銀行貸款就可以。」海青村村會計孫躍君說。
這樣的信用村已經在四平各地鋪開。2019年以來,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在郵儲銀行總行、省行正確領導下,為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切實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深耕當地農村市場,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在信用村貸款發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截至今年8月31日,四平市分行全區共建成信用村45個,擁有信用戶數量1153戶,信用戶實現放款364戶,累計放款金額2508.5萬元。
「平西鄉海清村,是我行建成相對比較早的信用村之一,目前擁有信用戶已達25戶,累計發放貸款10戶,累計發放貸款金額89萬元。通過我行信用村貸款,解決海清村村民種植玉米、蔬菜大棚以及黃牛、豬養殖戶資金短缺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他們因沒有擔保無法獲得貸款問題。」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三農金融事業部負責人白文波說。
同時,白文波介紹說,信用村貸款,每戶貸款金額最高10萬元,單筆貸款期限最長24個月,還款方式可以採用一次性還本付息、按周期結息到期一次性還本等。發放信用村貸款需要成立信用村評分小組,成員由郵儲銀行成員、村支兩委成員組成,通常優先選擇信用環境良好、產業優勢突出、人口居住集中、資金需求旺盛、政府扶持明顯、溝通協調較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活躍的行政村開展信用村建設。未來,我們用線上支付方法,讓百姓足不出戶支用貸款。
王和平是海青村二隊隊長,村民清切稱呼他為「鄉村能人」,69歲的他養殖100頭豬,經營著4棟素菜大棚,一年的資金需求量比較大,以前王和平通過「三戶聯保」方式在郵儲銀行貸款,自從2019年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在海青村開展「信用村」建設後,王和平不用為擔保貸款擔心,現在貸款更加方便、快捷。
「沒錢就去銀行貸,有錢就還上,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現在在農村『抬』錢困難,額度小、利率高,通過郵儲銀行建立信用村,我們兩口子不用擔保就能申請10萬元錢,非常方便,隨用隨取。」王和平說。
信貸服務進村入戶,不僅解決了海青村村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資金難題,有了金融支撐,更對海青村種植結構調整起到了助推作用。
讓惠農政策落實到田間地頭。今後,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信用村」建設,不斷為廣大農戶提供更快、更便捷的金融服務,以創新形式服務農村實體經濟發展。
踐行金融服務 ,脫貧攻堅顯擔當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脈,是脫貧攻堅系統工程得以循環通暢的關鍵所在。多年來,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積極踐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充分發揮龐大網絡優勢,不斷創新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全力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積極力量。
近年來,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堅持服務「三農」,在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實施金融精準扶貧和支持地方經濟等方面穩步前行。
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大局,進一步深化扶貧開發和惠民行動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郵儲銀行行業優勢,全面推進脫貧攻堅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進一步鞏固金融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成效,多措並舉紮實推進金融扶貧工作。
同時,主動開展「送貸下鄉」「服務上門」等活動,結合當地特色,向貧困戶宣傳郵儲銀行光伏貸款、棚膜貸、再就業貸款等特色信貸產品,收集貧困戶信息,了解其金融需求,實現政策、產品、服務的有效對接,不斷提升服務效率。
2019年10月,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副行長張華帶隊對伊通縣河源鎮大醬村進行扶貧走訪慰問,針對大醬村小學設施落後的問題,該行捐助10000元用於更新學生桌椅,解決該校學生課桌椅不足和破舊的問題,有效地改善了貧困村學校的辦學條件,為學生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去年年初,為伊通縣伊丹鎮伊丹村貧困戶王維佳發放2萬元的扶貧貸款,王維佳利用了此次貸款購進了3000隻蛋雞雞雛及養殖設備。通過近8個月的努力,王維佳養殖項目已初見成效,能夠基本保證正常的生活開支並且將剩餘的收入償還他人。
王維佳說,郵儲銀行扶貧小額貸款是「及時雨」「雪中炭",同時,他承諾行定會按時還款。王維佳通過努力,看到了擺脫貧困的曙光,為全村脫貧致富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金融扶貧並非是只給資金的「一錘子買賣」,也並非僅是物質上的幫助,而是要「細水長流」,要真正用真心感動,用愛心幫扶,用思想武裝,郵儲銀行四平市分行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一理念,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於金融扶貧的決策部署,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障,將精準施策作為基本方略,支持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凝聚各方合力作為重要途徑,加大資源投入作為堅實支撐,助力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