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很乾淨的4句話,卻能揭露當下人的罪噁心理,直擊人心

2020-12-18 溫史而得以行進

楊絳,她堅韌,豁達,樸實,淡定的人生態度成就了她的百歲人生,她是錢鍾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相比網絡熱傳的情感雞湯,她的文字更具張力,發人深省。

楊絳很乾淨的4句話,卻能揭露當下人的罪噁心理,直擊人心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曾有個年輕讀者給楊絳寫信,抱怨這個社會太浮躁了。回信裡,楊絳先生就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想太多大致已經成了我們這代人的通病。

很多人做一件事之前總會想很多,會遇到什麼困難?付出那麼多失敗了怎麼辦?到時候別人又會怎麼看自己?於是想到最後,只能自欺欺人地說:算了,我還沒準備好。

老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世間所有事,最難的往往是開頭。

當你克服了猶豫不決,克服了種種顧慮,終於開始去做了的時候,其實已經跨過了這條路上最大的阻礙。

而人跟人的差別就在這裡,有人整天做白日夢,有人卻一步一個腳印去做了。所以想見的人,想做的事,一定要立刻就去做。

不要等明天,也不要說還沒準備好,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刻:一瞬間情緒低落,然後看著周圍的人,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朋友圈的陌生人,好像每個人都過得比自己快樂。

於是會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也會忍不住羨慕,更會忍不住設想,如果自己能擁有那些,肯定會比現在好。

但事實就如《圍城》裡說的那樣: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大抵世上所有的羨慕,都可以用這句話來解釋,身在其中苦苦煎熬,而得不到永遠在躁動。

我們終究會明白每一種人生都有快樂,也躲避不了都有愁苦。

而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讀懂自己的內心,承認自己、接納自己,然後找到自己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充實。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楊絳先生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女兒錢媛和丈夫錢鍾書已相繼去世。

《我們仨》只剩她一個,我想先生這句話估計有勸解自己的意思。

勸自己看開些,一切的傷痛都會過去的。勸自己往前看,日子還長,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或許正是這種豁達支撐著楊絳先生,走過喪女之痛,走出喪夫之痛,然後以優雅的姿態度過了餘生。

人活一輩子,總會明白所有的快樂,所有的傷痛,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會慢慢變淡,然後逐漸消逝。

其實楊絳先生這話,追溯到源頭就是《道德經》裡的那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意思是說所謂的禍福其實是互相依存的,同時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所以凡事看淡些,人間沒有永遠,所有的事情都是瞬息萬變的。

人生不會一直走上坡路,也不會永遠走下坡路。臺上風光無限的人,也曾是臺下無人問津的看客。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仨》

《我們仨》,從一場夢起筆。

在那個夢裡,有最日常的模樣:

晚飯以後,他們父女倆玩得正酣。鍾書突然可憐地大聲求救:「娘,娘,阿圓欺我!」

伴隨年齡漸長,這樣尋常時刻,反倒比奢侈品更為難得。家人安在,相伴嬉鬧,時光打不散的回憶。

錢鍾書和楊絳,是我能想像到婚姻最美好的模樣。

有些無法再見的面孔,我們只有把自己沉在夢裡,才得片刻心安。

馬東說,他不相信是父親託夢,那是自己跟自己和解了。我以為,楊絳的夢,同樣如此。

這份告別,是對死亡的和解,是「我仍然想念卻不再糾結」。是當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時,不是以淚洗面,而是尊重和感念這一世緣分。

這樣的他們仨,這樣的家,我想便是世人榜樣。至簡,卻至難。

很多人愛看婚姻之道、教育方法、為人處世論,其實,看《我們仨》就足夠了。

讀《我們仨》,是一種享受。

楊絳的語言,是難得的簡單而有力,平實而不枯燥。

也許只是很多人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一讀這樣乾淨而溫暖的文字,像在一個冬日的暖陽裡,聽隔壁老太太,輕躺在搖椅上,講述一段被塵封的歲月。

感興趣的話,點擊下面連結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楊絳:很乾淨的4句話,讀懂受用一生
    當你焦慮、浮躁、迷茫的時候,可以重新讀讀楊絳先生的這4句話。願你能掃除心頭塵埃,輕裝上陣,在以後的歲月裡,活出自己的豁達。於是會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也會忍不住羨慕,更會忍不住設想,如果自己能擁有那些,肯定會比現在好。但事實就如《圍城》裡說的那樣: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大抵世上所有的羨慕,都可以用這句話來解釋,身在其中苦苦煎熬,而得不到永遠在躁動。
  • 楊絳的文字有多「乾淨」?很用心的一段話,透露了現代人的窘態
    「讀楊絳的文字更好像傾聽一名聖人敘述這些煙塵舊事,在寧靜、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中有種非凡的人生追求。」楊絳,1個非常值得稱其為老先生的女人,說起再問文學界的知名度,能夠那樣說:倘若說人世間剩餘了哪些,楊絳的文字便是這其中1個!回望她這一生的著作中,《我們仨》便是1部精粹!
  • 夜讀丨錢鍾書:人越乾淨,越高貴
    心靈乾淨看過這麼一句話,一直都很喜歡:「眼睛純淨,才能看見美麗的風景;心靈乾淨,才能擁有純粹的快樂。」一次錢鍾書在午睡,楊絳臨摹字帖,睡意襲來,稀裡糊塗地就睡著了。錢鍾書睡醒以後,看到熟睡的楊絳,心生一計,拿桌上的墨水在她臉上畫花臉。
  • 楊絳《我們仨》最觸動人心10句話,直戳成年人痛點,讀來淚流滿面
    ——楊絳《我們仨》提起錢鍾書,總離不開他的妻子楊絳先生;提起楊絳,又總是不自覺想到錢鍾書。似乎兩個人的名字註定形影不離。奇怪的是,似乎人人都知道錢鍾書寫過一本《圍城》,還能念出其中幾句經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 網絡小說中最虐心的5句話,看完簡直讓人心都碎了!
    網絡小說中最虐心的5句話,看完簡直讓人心都碎了! 1.不為成仙,只為在紅塵中等你歸來… 但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狠人哥哥的死,唯一至親之人死去,讓她瘋了似的修煉,最終為哥哥報了仇,並堅信哥哥會歸來,不願成仙… 2.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 楊絳給錢鍾書一字情書:慫!錢鍾書也寄回一個字,楊絳感動落淚
    在中國文壇上有一對非常出名的模範夫妻——楊絳和錢鍾書。兩人都是文壇上非常出名的作家學者,不管是《圍城》,還是散文隨筆《我們仨》,都是備受歡迎的文學作品。兩人有著同樣優秀的才華,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遇了。楊絳和錢鍾書是在清華大學中相識的,年輕時候的楊絳不僅僅長相貌美,還有著出眾的學識,在學校中更是不乏追求者。
  • 楊絳仙逝,享年105歲丨她送給年輕人的12句話,值得一讀再讀!
    楊絳原名楊季康,後來筆名楊絳為人熟稔,成了「本名」。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曾在北京任京師高等審判廳廳長、京師高等檢察長、司法部參事等職,公務倥傯,忙不及履。連張勳復闢時,楊絳的父親也沒能帶領全家逃離北京,只在一位英國朋友家裡躲避數天。1919年,楊絳的父親辭職南歸,楊絳跟著父母啟程回鄉。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
  • 直擊人心的治癒系音樂《Solitude孤獨》
    原標題:直擊人心的治癒系音樂《Solitude孤獨》
  • 《羅織經》:3句話揭露人性「險惡」,老實人長嘆:沒早點讀懂
    我們永遠無法摸透人心,畢竟人心隔肚皮,既然人心難測,那麼如何提防身邊的小人呢,此時我們就需要研究人性。中國自古以來還真有不少寫人心的書,其中有一本書叫《羅織經》,此書可不一般,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修心的書,此書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及其黨羽共同編著的,專門用來製造冤案的書,被後人稱為「害人奇經」。書裡的話句句深刻,揭露了人心的險惡,方便大家參考。
  • 讀懂這4句話,能知曉人心,快速升職加薪
    讀懂這4句話,能知曉人心,快速升職加薪很多時候,我們在讀歷史史書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歷史人物非常善於駕馭別人,精通權勢謀略。這樣的人往往身居高位,或者雖然有些身份低微,但是短時間內就能憑藉著謀略就能很快的升職。
  • 勢均力敵的愛情:楊絳寄「慫」字,錢鍾書一字回應,她感動落淚
    楊絳和錢鍾書是文壇的一對神仙眷侶,兩人有著同樣優秀的才華,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遇了兩人一見鍾情,夫妻恩愛數載。錢鍾書和楊絳相識在大學校園之中,楊絳出身名門,長相漂亮不說,學識也很出眾。在學校裡,追求楊絳的男人很多。
  • 105歲辭世,楊絳先生留4句箴言,幫你掃除心頭塵埃,活出豁達人生
    105歲辭世,楊絳先生留4句箴言,幫你掃除心頭塵埃,活出豁達人生她是一個傳奇的中國女性,雖然出生於亂世,卻始終擁有一顆與世無爭的純淨的心。她就是楊絳先生。錢鍾書先生的夫人。2016年逝世,享年105歲。楊絳先生的一生,活成了中國女性的一個典範。有人曾說,楊絳之後,再無能夠尊稱為"先生"的女性。
  • 楊絳生前最後作品點煩本《名利場》出版
    原標題:楊絳生前最後作品 點煩本《名利場》出版 11月初,《名利場》楊絳先生點煩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名利場》的翻譯者楊必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也是楊絳先生的胞妹。
  • 東野圭吾《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
    不需要你動多少的腦子也能夠看懂,所以比起其他人來講,東野圭吾的書更像是一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藥,而且書中的句子直擊人心。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1. 人性中的惡意: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面能量,讓人寒毛凜凜。2.
  • 李白之師趙蕤《反經》:直擊人心的5句話,深刻透徹,值得一讀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裡面直擊人心的5句話,讓大家感受其中的智慧所在,句句深刻透徹,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細細的品味和感悟。1.自為之則不能任賢,不能任賢,則賢者惡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家之所以危。釋義:任何事都事必躬親,就不會信任、重用有賢能的人。
  • 如果你也曾深愛過一個人,不妨讀下元稹這首詩,直擊人心!
    但真正直擊人心的,卻是唐代詩人元稹筆下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即認定這輩子就是她(他)了,眼中再也容不下其它人。但往往結果總差強人意,又讓人不得不相信網絡上很火的那句話:「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當然,每個人都是個體,不能一概而論。
  • 楊絳《我們仨》走心的10句話: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讀來淚流滿面
    ——楊絳《我們仨》提起錢鍾書,總離不開他的妻子楊絳先生;提起楊絳,又總是不自覺想到錢鍾書。似乎兩個人的名字註定形影不離。奇怪的是,似乎人人都知道錢鍾書寫過一本《圍城》,還能念出其中幾句經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但說到楊絳,大家只知道她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被稱為"先生"的女性之一,卻不清楚她有什麼作品。
  • 2021最乾淨的4句話,僅4句,終生受用!
    2021最乾淨的4句話,僅4句,終生受用! 第4句 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心安的人
  • 羅保羅牧師:基督徒有權柄揭露罪惡嗎?
    基督徒有權柄揭露罪惡嗎?羅保羅牧師我談談這段時間一些人的疑問,是這樣的!大家得這樣看待這個問題!可能神給每個人的性格、及其表達方式,生命成長的過程都不相同!但是最重要的核心問題,你們沒看到!不管生命大小!成熟與否!表達言語是否激昂!
  • 楊絳:「紅樓」中的愛戀
    這些讀者,或許比愛寫、能寫文章者更喜歡這部書,有頗深切感受及見解,可惜我們無從得知了。有的讀者,一生或者就寫過一兩篇談「紅」文章,可那完全是浸潤長久後的獨有心得,叫人讀來感到思力深邃,眼光獨具,對我們閱讀這部人間大書,有新的認知開啟。楊絳先生《春泥集》中的《藝術與克服困難——讀〈紅樓夢〉偶題》,在筆者看來,應屬於見人所未見,能啟發讀者的有益、有價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