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作為中國的傳統詩歌,可以說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而在眾多樣式的詩詞之中,有那麼一種體裁,無論正反都可以自成一體,並且正讀反讀完全是兩個意境,它就是迴環詩。
不得不說,詩詞作為我們的國粹,如果不沉醉於其中,我們有時真的很難想像,它竟然有另外獨特的一面,就像世外桃源,令人神往不已。
迴環詩,是將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發揮到了極致,讀起來迴環往復、盪氣迴腸,能給人帶來餘音繞梁、韻味無窮的美感。
而這種體裁的詩詞,在蘇軾以及學生秦觀的筆下,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賞花》
蘇軾的學生秦觀曾經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迴文詩,名叫《賞花》
「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
詩歌下一句的前四個字都是重複上一句的後四個字,讀起來意境非凡,頗有文人氣息。
而被稱為宋代第一大文豪,作為老師的蘇軾,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展現高超技藝的機會,其中有那麼一首悼亡詩,不僅難度極高,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
蘇軾有一位十分喜愛的侍妾,名叫王朝雲。
她本是西湖的名伎,能歌善舞,12歲時被蘇軾收為了侍女,18歲被納為侍妾,陪伴了蘇軾大半生,不僅是蘇軾的侍妾,更是他的紅顏知己。
當時蘇軾被貶姬妾遣散,只有朝雲執意相隨,蘇軾到惠州後寫下《朝雲詩》,引子中記述了朝雲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堅貞感情
但是事不隨人願,王朝雲本想一直陪伴著蘇軾,卻在34歲時染病去世,朝雲死後,蘇軾非常傷心,先後為她寫下了《朝雲墓志銘》、《惠州薦朝雲疏》、《雨中花慢》和《題棲禪院》等許多詩詞文賦,來悼念他在世間唯一的知心人。
其中這首《西江月·詠梅》,更是被視為經典傳頌
《西江月·詠梅》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整首詞全篇沒有提到朝雲兩個字,而是用梅花來比喻朝雲。從遠到近,用七個景物構成了一幅梅花盛開的背景圖,襯託梅花開放的動人風姿。
華妍映徹清波,再次渲染了梅花的動人姿色,但接下來筆鋒一轉,寫梅花的凋零,花香已經非常微弱,朝雲也趁著馬遠去了,只給詩人留下了一個朦朧的背影,滿地落寞,滿紙悽涼!
詞的下片是從上片倒裝而來,採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構成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情境,上片寫的是梅花的盛開,令人欣喜萬分,下片寫的卻是梅花的凋謝,預示著美麗朝雲的逝去,讓人黯然神傷。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話: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而蘇軾顯然給這個問題,寫上了最完美的解答。
前半生,學蘇軾,學習他的工作哲學,可得「欣然」;學習他的處世哲學,可得「超脫」;學習他的做事哲學,可得「負責」。
後半生,學蘇東坡,學習他的生命哲學,可得「清歡」;學習他的生活哲學,可得「趣味」;學習他的藝術哲學,可得「境界」。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學蘇東坡。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