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項目公布,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劍南春酒坊...

2021-01-12 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記者1月7日從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官網獲悉,全省共有5處工業遺產被確定為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項目,其中包括成都市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

據了解,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核心物項包括共和國第一代飛機附件維修廠房、共和國第一代航空發動機修理廠房等。此外,遂寧市大英縣的卓筒井、蓬基井製鹽工業遺產,南充市高坪區的南充六合絲博園,綿竹市的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以及自貢市大安區的吉成井鹽作坊遺址也在公布名單之列。

按照規定,各地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四川省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要按照相關要求,高度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四川省工業遺產的保護管理,探索利用發展新模式,積極推動工業文化傳承和發展,弘揚優秀工業文化。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肖皓月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公布在即 讓歷史之美塑工業之魂
    這就導致了兩個短板現象:相當一部分優質工業遺產資源不參與認定、申報;在盤活手中的工業遺存過程中,「國家工業遺產」只是個招牌,與價值闡釋脫節。&nbsp&nbsp&nbsp&nbsp2018年11月,四川省確定了第一批省級工業遺產項目。
  • 我省公布第三批省級工業遺產項目擬認定名單 我市吉成井鹽作坊遺址...
    四川省第三批省級工業遺產項目擬認定名單公示我省省級工業遺產項目即將上新!本次公示的是我省第三批省級工業遺產項目我市吉成井鹽作坊遺址上榜為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傳承弘揚四川工業精神,根據《關於印發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振興〔2020〕839號)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申報和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川經信辦函〔2020〕71號)有關規定,經濟和信息化廳啟動了第三批省級工業遺產申報工作
  • 井陘礦區正豐礦,工業建築群,河北近代民族工業歷史文化遺產
    井陘礦區正豐礦,工業建築群,河北近代民族工業歷史文化遺產[2020年10月3日(周六)石家莊市井陘礦區鳳山鎮]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段家樓正豐礦(正豐礦工業建築群)是國家級文保單位、河北省工業旅遊示範景區,2018年加入中國工業旅遊產業聯合體,並被列入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錄。
  • 「鐵人一口井」等42個項目被認定為 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
    2018年12月17日,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經驗交流會暨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項目單位授牌儀式在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許科敏、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巡視員辛瀘江、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徐嵩齡向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項目單位授牌。
  • 山東省郵電管理局舊址入選國家第四批工業遺產
    魯網12月29日訊1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山東省郵電管理局舊址(山東省郵電博物館)成功入選。這是繼2019年10月被國務院國資委列入「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後,再次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 常州又新增一處國家工業遺產!
    常州又新增一處國家工業遺產!日前國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丁堰街道大明紗廠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蹟承載了城市的記憶地址:延陵東路與大明路交匯處常州天虹偉業紡織有限公司內公交:7路;63路;77路可達新聞連結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從2017年開始,江蘇共認定9個項目。繼2019年常州恆源暢廠舊址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項目後。常州大明1921創意園又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項目。
  • 常州:工業遺產「活化利用」 文旅融合「打開」城市記憶
    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蹟,承載了城市的記憶,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日前,國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本批次工業遺產共計有62處,位於常州經開區丁堰街道的「大明紗廠」作為常州市唯一入選的單位,是江蘇入選的兩家之一。
  • 黃酒業唯一國家級工業遺產 紹興鑑湖酒坊 打造青少年研學實踐基地
    2020年5月16日一大早,紹興鑑湖酒坊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傳承啟動儀式暨黃酒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研討會,在中國黃酒集團紹興鑑湖釀酒有限公司內舉行。專家和學者匯聚,一起研討如何把五千年文化傳奇的三百年手工酒坊進行保護和傳承。在紹興鑑湖釀酒有限公司的廠區裡的這個鑑湖黃酒作坊,內有很多清代、民國時期的老建築,保存完好。鑑湖黃酒作坊,它現在依然是企業生產黃酒的主要釀製場所。
  • 讓歷史之美塑工業之魂
    依照慣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示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明顯的缺陷就是工業遺產所有人並不一定能基於文化遺產要求去判斷手中的工業遺存。這就導致了兩個短板現象:相當一部分優質工業遺產資源不參與認定、申報;在盤活手中的工業遺存過程中,「國家工業遺產」只是個招牌,與價值闡釋脫節。2018年11月,四川省確定了第一批省級工業遺產項目。
  • 「安慶胡玉美醬園」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在公布的62處工業遺產名單中,我市「安慶胡玉美醬園」榜上有名,成為我市第一個國家工業遺產。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工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信息。
  • 自貢新增一處省級工業遺產,吉成井鹽作坊遺址上榜!
    1月5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網站公布了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項目名單,吉成井鹽作坊遺址等5處單位上榜。這是繼燊海井、東源井和老鹽場1957之後,自貢第四處省級工業遺產。吉成井鹽作坊遺址成為省級工業遺產其核心物項主要包含地上19處文物建築,益生井、吉成井、裕成井、天成井、第一車、休息室、機車房、儲藏間、儲滷池、廊道、灶房一、灶房二、成品鹽堆放間、第二車、第三車、鹽倉、辦公室、廚房、實驗室。吉成井鹽作坊遺址位於自貢市大安區楊家衝上鳳嶺,由吉成井、裕成井、益生井、天成井等4口鹽井組成,皆建於清代,且都是超過百年的千米深井。
  • 南風古灶入選「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
    國家工信部日前公布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禪城南風古灶榜上有名,成為全省首個獲評國家工業遺產的項目!這個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龍窯」, 500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至今仍在使用。以「南風古灶、高灶」為代表的明代龍窯是石灣陶瓷乃至佛山陶瓷重要的「精神領袖」和「產業基礎」,引領著石灣制陶工業走向鼎盛時期,並在清代進入全盛時期,有107條龍窯同時生產。無論是數量、體量還是釉色方面,燒制產品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峰。
  •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四批)此次上榜項目通過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行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 劉伶醉古燒鍋被列入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正式公布。這也是繼2017年之後,由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此次公布的國家工業遺產單位共六十二家,河北省兩家,其中就包括劉伶醉古燒鍋。許多年來,劉伶醉公司一直堅持採用傳統工藝釀酒,積極致力於自身現有工業遺產項目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工作,為全面弘揚傳統釀酒文化做出了一定貢獻。
  • 廬江礬礦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名單,廬江礬礦入選。礬山,因礬得名,因礦成鎮。自唐中宗年間(683-684年)採石煉礬,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千年礬都」之美譽。廬江礬礦工業遺產項目位於我縣礬山鎮,核心物項包括東山平硐,西山平硐,127豎井,一號至八號豎窯及各項附屬設施,明礬結晶池,大照壁,叫化窿,紅樓,青樓,明礬大食堂,老街,礬礦工人俱樂部,礬礦職工醫院,礬工村,礦山機械設備,礬礦老人口述史,《礬礦春秋》書籍等。
  • 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布
    >2天津市濱海新區海鷗表業手錶製作生產線滾齒機,立銑,小型車床,四工位銑床,自動車,精密衝床,高精多工位工具機,測量儀器,精密線切割機;「五星牌」手錶(1955年),「五一表」(1957年),音叉電子表(1965年),「304」航空計時碼錶
  • 我國將對工業遺產分級保護
    自十九世紀後半葉洋務運動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不同歷史時期,都留下了寶貴的工業遺產。但當前我國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相對薄弱,特別是一些工業遺產遭到破壞、損毀甚至消亡,亟需採取措施進行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為此,這份實施方案敲定的基本原則第一條便是保護優先,以用促保。
  • 關於工業遺產搶救性保護及活化利用的建議
    解放後受益於上海「三線建設」支援,沙市成為70年代的輕工業新興城市,發展路徑特色鮮明、產業分布集中、形態完備,工業遺產對研究現代工業發展路徑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也為城市更新賦能提供可貴的記憶載體,為未來大工業發展起到底蘊支撐作用。當前,本市現代紡織工業遺產僅存一棟沙棉紅磚宿舍樓,其特色可與老武鋼青山鋼廠的紅磚房歷史價值媲美。
  • 中國名酒劍南春:優勢長青品質卓越的酒中王者
    2020年7月29日,在四川省優質白酒產業振興發展第二次推進會上,德陽市副市長廖凱表示,要堅定不移地支持劍南春發展壯大,確保劍南春2020年產值突破170億元,發揮龍頭引領作用,做強德陽白酒產業優勢。近日,中國食品報中國酒產區行團隊走進酒鄉綿竹,探尋中國文化名酒劍南春,探究名酒的多重價值優勢。
  • 大連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鼓勵建設工業博物館或工業遺產...
    記者楊麗娟報導 隨著大連近代工業的誕生、發展,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工業遺產。這些遺產是大連城市發展的重要物證,也很好地記錄了大連工業文明發展的歷程。為建立大連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體系,大連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了《大連市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立規矩」。大連工業遺產是在大連工業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反映了工業時代的特徵和風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