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怕熱水的魚,在地球上生存5萬年,可惜瀕臨滅絕!

2020-12-22 小雨來侃侃

世界上不怕熱水的魚,在地球上生存5萬年,可惜瀕臨滅絕!

整個地球上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其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人類,人類在地球上已經有了不少的歷史,經歷了這麼多,也意識到了地球的重要性。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還存在很多奇形異狀的生物。想必大家對鐵樺樹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它被譽為世界上最堅硬的樹。

據測試,它的硬度比鋼鐵還要硬,只不過可惜的是,鐵鏵樹的數量微乎其微,科學家們正在想方設法將鐵樺樹實現迅速擴散,如果某一天鐵樺樹遍處都是,那麼它將會造福人類。除此之外,很多人都聽說過食人魚,食人魚光聽名稱就知道格外的嚇人,但它也有自己的剋星,那就是電鰻。世界上不怕熱水的魚,在地球上生存5萬年,可惜瀕臨滅絕!

不僅如此,有一種魚想必大家也沒有聽說過,那就是沙漠魚,它主要生存在沙漠中,據統計,它在沙漠中已經生存了將近5萬多年,很多人都覺得特別奇怪,沙漠地區極為缺水,魚沒有了水,還能繼續生存嗎?再加上沙漠的溫度較高,豈不成了烤魚,然而這種沙漠魚竟然能夠在此繼續滾動,那麼這個沙漠魚到底是因為什麼能夠長久的在沙漠中生存呢?

其實在整個沙漠中,有一個魔鬼洞非常的神奇,在這裡擁有大量的水資源,只不過這裡的水源溫度極高,很多動物都無法生存。這種沙漠魚即使將其放在開水裡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萬物都有自己的剋星,這種沙漠魚在遇到自然災難的時候,就顯得無能為力了,尤其是沙漠中經常爆發沙塵暴,一旦出現就會有不少的魔鬼洞被埋葬,對沙漠魚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打擊。

它們唯一的棲息地就是魔鬼洞,連魔鬼洞都沒了,它們也就沒有了生存的機會,為了挽救這些沙漠魚,科學家們可謂絞盡腦汁,在沙漠中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打造人工魔鬼洞,為的就是讓這些沙漠魚有棲息地。伴隨著人工魔鬼洞的數量頻繁增加,這些沙漠魚也有了自己的家園,滅絕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整個地球上任何生物都有生命,它如同人類一樣,雖然它們沒有人類的意識,既然它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去愛護保護它,目前由於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破壞,導致不少動物都幾近了滅絕,這些稀有動物都是值得珍惜的,這種沙漠魚相當的罕見,為了不讓它滅絕,人類也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你們對於這種不怕開水燙的魚有怎樣的看法呢?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頑強的魚,沙漠中生存5萬年,如今只剩30多條
    魔鬼洞位於死亡谷東部96公裡處,是魔鱂唯一的天然棲息地。這個面積不大的小水塘大概有130米深,在50多萬年前就已經形成。科學家估計,魔鱂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6萬多年,但它來到魔鬼洞的時間可能不超過5萬年。1930年,人類首次在魔鬼洞中發現了魔鱂。在那個含氧量低,一年中有兩個月無法被太陽直接照射的小水塘裡,魔鱂的數量並不多。魔鬼洞中的氧氣含量和溫度對於魚類來說已經是維持生活的極限條件,它們頑強生命力的另一面卻是脆弱的繁殖能力。
  • 生物學家:這種魚已滅絕至少6500萬年,為何又重現地球了?
    」也再次出現了,而這次是至少6500萬年更加的久遠。,經過確認之後才知道,同時在發現這條魚之後,還引發了世界科學界的熱議,該生物本該停留在化石上,但是卻發現了它的存在,並且在印度洋深處悠然遊過千萬年的時光,真的是令人驚訝,就在這個時候,被認為滅絕至少6500萬年的生物就出現了。
  • 作為釣魚人,淡水魚的滅絕魚類中,哪一種魚的滅絕最為可惜?
    據記載,白鱘最早出現於白堊紀早期,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1.22億年之久,這麼算起來的話,它比我們人類的祖先更早出現在地球上。在2002年,人們捕捉到了一條長江白鱘。在2003年初,科學家將其放生。然而,萬最令科學家們心痛的是,這條長江白鱘竟是人們最後一次見到活生生的長江白鱘,早知如此估計科學家也不會將其放生,飼養起來研究培育後代,杜絕滅絕。
  • 世界上最頑強的魚,在沙漠存活5萬年,被稱為「生物奇蹟」
    生活在沙漠中最頑強的魚但是地球上的陸地中有三分之一是沙漠,因為水很少,一般人都認為沙漠是荒涼無生命的,還被稱「荒沙」,但凡事總有奇蹟,而且大自然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世界,很多植物本身不能在這生存,但是經過無數年的進化,慢慢的就會適應這個地方,就像人類在適應地球,地球在適應人類一般,我們一起共存了幾千萬年
  • 地球上滅絕6500萬年的魚,又重現人間,生物學家們都沸騰了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也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依賴地球的環境生存,同時這些生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都不能破壞地球的生態平衡,因此地球的食物鏈是固定的,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敵。
  • 消失8000萬年的史前生物,堪稱海洋霸主,滅絕原因可惜了!
    消失8000萬年的史前生物,堪稱海洋霸主,滅絕原因可惜了!生活中出現過許多玄幻的詞語,例如死而復生、長生不老等等,這些皆與自然規律相悖。任何生物生存在地球上,都該遵循自然界中的規律,一旦違背,下場都格外悽慘。
  • 這魚身穿龍鱗甲,連食人魚都不怕,可惜它們遇上了人類
    南美洲的亞馬遜流域是很多的生物的天堂,許多奇怪的魚隱藏在流域中,食人魚、吸血鬼魚、電鰻、鯰魚等都是一些非常可怕的生物,但是它們在這種魚面前,它們都是小人物根本就不夠看。這魚身穿龍鱗甲,連食人魚都不怕,可惜它們遇上了人類巨骨舌魚是亞馬遜河上一種獨特的魚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有鱗淡水魚。
  • 5種存在時間最久的動物,其中一個無限接近恐龍,瀕臨滅絕
    前面說到,我們人類對地球來說是個新朋友,那麼我們究竟從誕生到現在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呢?據科學家調查發現,在最早發現的猿人化石,經過鑑定後得知,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最多生活了300萬年。300萬年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長,其實和有些動物比較起來,太短暫了。
  • 四面山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全球僅有8種!盤點那些已滅絕物種
    近日,江津四面山又發現了一個瀕臨滅絕物種!這個物種是一種長相兇猛的昆蟲,名叫巨齒蛉,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布在中國,而且全球範圍內的巨齒蛉都已瀕臨滅絕。據四面山管委會介紹,日前,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在讀博士生張超,在四面山大窩鋪原始森林管護站旁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巨齒蛉。巨齒蛉是一種廣翅目昆蟲,「面目醜陋」,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布在中國,而且全球範圍內的巨齒蛉都已瀕臨滅絕。
  • 恐龍在地球生存1.6億年才滅絕,人類會在什麼時候滅絕?
    而此時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這次撞擊不僅引發了全球範圍的海嘯,還使得地球火山大面積噴發。撞擊揚起的灰塵以及火山噴發出來的火山灰,將地球大氣層的整個平流層覆蓋,酸雨和毒霧大面積的侵蝕了恐龍的生存空間,而植物因為黑暗無法光合作用,進一步使得恐龍因食物匱乏難以生存。
  • 上稀有的魚類在沙漠中生活了年,現在只有38條,隨時可能滅絕
    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魚,他有很長的歷史,他可以生活在沙漠的惡劣環境中,他已經存在了5萬多年,但現在只剩下38個,隨時面臨滅絕的危險。世界上最稀有的魚,只剩下38條了魚離不開水,所以我們對魚的印象是他們生活在大江大河大海,然而這種魚生活在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因此又被稱為「沙漠魚」,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魚,他只生活在一個區域,即沼澤地「死亡谷」,這是北美洲中最低、最幹、最熱的區域。
  • 古生物學家稱地球上的大規模物種滅絕遵循2700萬年的周期
    根據新的研究,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在內的陸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遵循一個周期,時間跨度約為2700萬年。有趣的是,這一大規模滅絕周期也與此前報導的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相吻合。研究發現,大規模滅絕與地球上重大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噴發事件時間周期一致。在化石記錄中,有五個主要的大規模滅絕事件。
  • 生物滅絕的傷痛,地球要用1000萬年來撫平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在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之後,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都需要長達1000萬年的時間,才能得到明顯恢復,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地質學》(Geology)上。
  • 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超乎你的想像!
    百科故事我們都知道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雖然宇宙空間從目前科學技術探測來看,只有地球存在生命,也只有地球適宜人類生存。雖然地球在星系位置來看得天獨厚,但形成到現在也是多災多難,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體,共有五次大災難,造成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科學界目前雖有爭議,但這是普遍看法。
  • 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在人類存在地球的這些日子中,我們了解到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在這種包含錯誤的人類道路上,許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有一些動物被認為永遠消失了。好消息是,今天我們掌握了重要的信息,可以去了解和應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例如,擁有最完整的物種保護現狀清單,即被稱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它可以表示物種類別滅絕的風險,並告訴我們哪些動植物正在恢復。
  • 6500萬年前已經滅絕的魚,再次出現,是否在預示些什麼?
    6500萬年前已經滅絕的魚,再次出現,是否在預示些什麼?地球和生物體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依靠地球的環境才出現了各種生命,生物在地球上的活動又影響了地球上的環境,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相互制約的。地球上所有出現的生命體都是依賴於地球的,如果在發展的過程中,地球上的任意一個物種的消失,都會影響整個生態平衡,食物鏈也會崩塌,整個系統也將會處於崩潰。
  • 說一說地球歷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
    裡夫描繪的地球史好似一場演出,將各類生物比作舞臺上的演員,它們依次登臺,演繹了一場精彩而隆重的晚會。但是,有人登場,就會有人退場。在這些「退場」的演員中,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毫無疑問是曾經稱霸地球的巨獸——恐龍。很多人還記得動畫片《海爾兄弟》中的霸王龍與劍龍之鬥,很多人對《侏羅紀世界》和《侏羅紀公園》裡描繪的恐龍世界心馳神往。
  • 全球僅剩幾十條的沙漠魚,因為幾個醉漢差點滅絕,它們現狀如何?
    在我們的概念裡,魚應該都是生活在水裡的,長時間離開水就無法生存,會活活乾死,但是世界上總是會有一些比較特別的生物,它們得到行為特徵總是會和別的同類不一樣,魚裡也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姐介紹的,就是一種能在乾旱的沙漠裡生存的「沙漠魚」。
  • 地球隔一段時間就經歷大滅絕,每三千萬年就換主人?人類束手無策
    我們都知道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很多生物由於難以適應地球的新環境,導致很多生物都經歷了滅絕,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或許就是生物生存之道吧。
  • 地球上有過幾次大滅絕?你知道嗎?
    泥盆紀被稱為「魚類的時代」,因為此時魚類出現並且進化出不同的門類,此外陸地上出現了植物,最早的兩棲類也已經爬上了陸地。   泥盆紀末期,大陸再次發生漂移,像奧陶紀大滅絕一樣,全球溫度下降,海平面隨之下降,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泥盆紀大滅絕主要打擊了海洋中的生命,有82%的海洋生物滅絕,其中包括有盾皮魚類和無頜魚類,而浮遊植物、三葉蟲等也受到了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