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加油機雖然不是主力作戰飛機,但是其對一個國家空軍的意義非同小可,空中加油機能夠極大延長飛機的作戰半徑,舉個例子,冷戰時期蘇聯就曾採用空中加油的方式,增大戰略轟炸機的航程,使其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
而我國的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海岸線也比較漫長。所以戰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如此,我國當年沒有選擇購買米格-29,而是堅持要引進航程更大的蘇-27。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國當年的這一選擇顯然是非常明智的,直到現在,殲-11B、殲-16等都是我國海軍航空兵岸基飛機的中堅力量,保衛著祖國的海疆。
正是因為對航程的需求,我國當年從烏克蘭購買了3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直到現在,伊爾-78都是我國最強的空中加油機。此前我國的主力加油機是基於轟-6研製的轟油-6,其本身航程就比較有限,載油量也比較少,只是解決有無問題。引進的3架伊爾-78極大的延伸了中空軍的作戰半徑,顯然具有巨大的意義。
不僅如此,當時我國引進的這三架伊爾-78的價格低得嚇人,三架飛機的總價僅有4478.71萬美元,折算下來單價不到1500萬美元,這相當於什麼概念呢?單架早期型梟龍戰機的價格就有1500萬美元,只能說是超值了。
當年印度也從烏茲別克斯坦購買過6架伊爾-78MKI空中加油機,單價在2500萬美元左右,要知道這還是在我國購買三架伊爾-78的10年前,也就是10年前的物價。當時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幹飛機製造聯合體幾乎瀕臨倒閉(事實上在幫印度造完這6架飛機後,該飛機製造廠也確實接不到什麼活了)。再加上印度空軍對裝備保養的狀況,這批飛機的妥善率非常差。
按照印度空軍的標準,伊爾-78的妥善率應該至少保持在70%,可是截止到2017年印度,印度的伊爾-78MKI妥善率僅有49%,也就是說,只有3架飛機能夠保持在隨時出勤的狀態,剩下三架在維護大修中,無法參與任務。相比之下,我國從烏克蘭購買的這3架伊爾-78,雖然在蘇聯解體後就一直閒置,但是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飛機修理廠進行維護和大修後,又重新煥發生機。2014年9月,我國接收了首架伊爾-78,隨後在2015年6月26日接收了第二架,2016年4月16日接收了第三架。目前我國這三架加油機都處於最佳狀態,不僅價格比印度的便宜近一半,而且狀態要比印度的伊爾-78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