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否享受落戶生活補貼?焦作:不在規定範圍

2020-12-14 澎湃新聞

近日,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落戶遇阻等相關話題持續引發社會關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等多個網絡互動平臺上,已有不少網友諮詢、反映統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入職被拒、就業受歧視等多方面問題。

其中,有網友今年7月30日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河南焦作領導留言:「我是一名2017級統招雙證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後想為家鄉發展建設獻出微薄之力,特別關心焦作市的就業、人才引進等服務政策。目前遇到兩件急需解決的事情:1.籤署的工作單位對於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與全日制研究生享有相同地位(薪資待遇),得到回覆模糊,焦作市無相關文件說明;2.非全日制碩士是否與全日制碩士享受同等人才補貼。」

該名網友表示,「最近到焦作人才交流中心諮詢了解雙證非全日制碩士相關人才補貼問題,得到的結果是無相關文件,建議向人民政府進行反映。根據最新的焦作市人社局、財政局聯合對《焦作市落戶高校畢業生申領生活補貼實施細則》中在人才引進,高校畢業生、高技能人才來並工作補助(貼)申報事宜補貼等方面,將學歷條件限制為全日制。」

對此,焦作市政府辦公室8月17日答覆稱,收到該網友的留言後,立即轉交焦作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處理,具體回復如下:

「關於網友反映的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是否能夠享受落戶生活補貼的問題。根據2018年8月焦作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於實施「引才聚焦」工程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城市的若干意見(試行)》(焦發〔2018〕11號),2020年3月市人社局聯合市財政局出臺修訂後的《焦作市落戶高校畢業生申領生活補貼實施細則》(焦人社文〔2020〕13號),文件中都明確規定享受落戶生活補貼對象為全日制畢業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已與網友本人電話溝通過,目前,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不在文件規定的範圍之列。」

焦作市政府辦公室還表示,「教育部出臺的《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規定,可作為我市進一步修訂完善人才政策的依據。」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去年10月刊文解釋: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於以前的在職研究生,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事物。2016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從2016年12月1日開始,研究生正式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

隨著非全日制改革正式落地實施,從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開始實行並軌招生,都必須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統一考試。非全日制研究生雙證齊全,唯一區別為畢業證上的學習方式註明「非全日制」。根據國家政策,註明「非全日制」只是為了區分兩者的學習方式,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2020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到,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戶條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戶機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回應「非全日制研究生無法享受落戶優惠」:僅限全日制
    「現在國家有規定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對待,據了解南方就有省份相關補貼政策就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前打電話諮詢過,政府人員說政策不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為什麼哈爾濱不包括?」,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2000元,每人發放一次性安家費3萬元……』」這名網友認為,根據國家規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應享受與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引進等政策方面的同等政策。
  • 2020年南京放寬城市落戶限制:非全日制大專學歷可申請落戶
    我們可以看到,在放寬落戶門檻方面,規定指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45周歲以下本科學歷人員(含留學回國人員、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憑學歷證書即可落戶。40周歲以下大專學歷人員,在寧就業參保半年即可落戶。同時,保障人才安居,符合申領條件的博士、碩士、學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長36個月的住房租賃補貼。
  •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們不水!
    近期,澎湃新聞在調查中發現,仍有很多招聘單位明確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進計劃中,諸如落戶優惠、人才補貼、就業崗位等也只對全日制研究生開放。「對學歷歧視幾乎沒有問責,是這類歧視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 2020年春招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敞開大門了嗎
    「大概是從3月9日開始,各地教育部門、人社部門開始陸續對今年發布的人才招聘公告進行補充性說明,將非全日制研究生也納入招聘範圍。」王智黎對中國商報記者說。2017年,由於考研分數線未及第一志願學校要求,他調劑到中國海洋大學攻讀非全日製法律碩士,成為改革後的首屆非全日制研究生。
  • 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非全日制學歷,究竟有什麼用?
    研究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長期以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求職、落戶等各方面都遭遇歧視:近期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考海南中學教師時,就因為這樣的學歷被取消資格。近年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各方面遇到的困難確實不少,比如人才落戶、找工作等等,而這樣的事件也並非個例:此前鄂爾多斯市也出現類似事件,不同的是,相關部門已經公開致歉,表示教師招聘組織者,不了解上級通知,導致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考過程受到區別待遇。
  • 碩士補貼30萬!符合條件直接落戶!各城市「搶人大戰」再升級!
    鄭州對新引進落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鼓勵先落戶後就業,落戶後暫未就業或創業的,按上述標準發放6個月的生活補貼。
  • 黑龍江省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研究生享同等就業機會
    近日,省教育廳等五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依法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與全日制研究生同等的就業服務和就業機會。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該遭受就業歧視
    其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12月1日《人民日報》)關於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爭議向來不少。此則新聞一出,更是引來不少質疑:「憑什麼?非全日制上課學時怎麼能和全日制的相比?他們在讀書上花的時間有全日制的多嗎?配和全日制研究生比就業?」難道,非全日制真的「不配」嗎?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機會!這幾所學校新聞傳播含金量最高
    這個通知裡強調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同等地位,強調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與全日制同等的就業和落戶機會。為促進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健康發展,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採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 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5大真相必看!
    最近,收到不少小夥伴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留言,大家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有許多疑問,現就幾個典型問題集中解答: 01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為響應產學結合適應時代需求而提供的攻讀碩士研究生學習方式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扶正之路,且看誰在最後撿漏名校?
    從2017年開始,逐漸有高校開始調整專碩與學碩、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招生比例,甚至部分理科,工科專業的專業碩士都開始停止全日制的招生,僅接受非全日制的生源報考,比如中國人大的新聞與傳播專碩,2021年開始不招全日制;哈工大、中南政法、中南大學等院校的會計專碩,分別從2018年、2019年起不再招收全日制。
  • 選調生被拒籤、編制難落實:一位「非全」研究生的坎坷求職路
    收到選調生的擬籤約通知,卻因「非全」研究生的身份被拒籤;報考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但在報考系統裡找不到非全日制的選項;入職公立醫院後,因為「非全」研究生的身份,無法獲得編制,且享受不到所在城市的人才補貼。
  • 還瞧不起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回應了,意味著報考非全越來越好
    現在社會上有這樣一類群體,他們的研究生學歷國家承認,用人單位卻不承認,在工作中,他們所拿到的是與學歷不匹配的工資和待遇,他們就是讀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那些人。所謂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一種讀研的方式,在符合國家招生規定的前提下,通過全國統一的研究生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方式,進入具有培養研究生資格的高校或者教育機構後,在學校規定的修學年限中,通過靈活安排時間來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
  • 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困:常在求職第一關就因「非全」被卡掉
    近期,澎湃新聞在調查中發現,仍有很多招聘單位明確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進計劃中,諸如落戶優惠、人才補貼、就業崗位等也只對全日制研究生開放。「對學歷歧視幾乎沒有問責,是這類歧視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非全被認可了嗎?
    華北某大學「非全」研究生小莊談及報考「非全」更是唏噓不已。「我在考研時也獲得了全日制的複試資格,因為有工作所以選擇了非全日制。最近,我就職的市屬事業單位要轉編制為省屬編制,要求必須是全日制碩士才能轉編,我現在特別後悔。」   用人單位:不了解更不敢招   對於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有關部門曾多次印發文件,要求保障就業公平。
  • 教育部: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通知
    ,促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規範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教研〔2013〕1號)相關規定和精神,現就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 2021考研考非全日制還是全日制?盤點你不懂的非全日制深層含義~
    北師大心理學專碩研究生在2015年已經採納非全日制培養,南開大學應用心理也是僅僅招生非全日制,華中師範大學也將心理學專碩改為非全日制招生。為什麼這麼多學校單招收非全?說到底,學碩才是培養做學問的,專碩就是培養就業的,擴大非全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專碩定位的。這幾年全日制改非全日制的專業,主要有新聞傳播、金融碩士、會計碩士、審計碩士等,這些都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小編的閨蜜姍姍報考北理工的項目管理非全,她就在課程中學到了非常多很實際的、操作性很強的內容,她邊讀書學習邊在工作中運用。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相信很多非全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點這種「學歷歧視」的情況,用人單位在JD上明顯標註「只招收全日制碩士」,對非全根本不感冒。
  • 「全日制統招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統招研究生」一樣嗎
    「全日制統招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統招「全日制統招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統招研究生」一樣嗎隨著考研的熱度逐漸上升,好多朋友知道考研究生,統招與非統招的區別,那麼統招也分為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一說。(全日制統招研究生)例如:(全日制統招研究生)每周一到周五定時上課,按時學習。屬於脫產學習。適用於可以每天可以定時上課,不需要上班的人。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被認可?來說說它的優勢與不足
    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作為國家政策支持的研究生教育,受到國內一部分學子的關注。而實際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受國家教育部認可,其教育教學形式比較正規。下邊本文針對該類型教育做以下解析。非全日制研究生認可度非全日制研究生優勢有哪些據調查顯示,自2017年起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