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強度不及1998年同期;梅雨是本輪強降水重要誘因;警惕北方「七下八上」汛情
氣象專家詳解近期南方暴雨
南方的雨還在下!
中國氣象局7月13日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南方許多地方有中到暴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在接下來的三天裡,中國西南部分地區將會有暴雨甚至是暴雨。
在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中國南方出現了暴雨,許多地方的降雨量創下了新紀錄。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警告,這是自2007年啟動暴雨警告服務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今年南方的暴雨有多猛烈?為什麼會持續這麼久?南方的暴雨會持續多久?即將到來的「七降八升」北方主汛期會帶來什麼挑戰?《中國青年報》和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近期暴雨雖猛,但綜合強度仍不及1998年同期
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統計,自汛期以來,中國南方已經發生了15次大範圍暴雨過程。6月27日至7月9日華南暴雨期間,累計降雨量超過100毫米,面積達288.7萬平方公裡。
「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部強降水重疊率高。這是6月以來南方暴雨的特點。」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辦公室副研究員翟建清說。
根據7月12日的衛星監測報告,受暴雨等因素影響,7月2日至7月8日的7天內,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主體及其鄰近水域面積增加了352平方公裡,達到4206平方公裡,為近10年來最大。當日零時,鄱陽湖幸子站水位井湖水溢出22.52米——,為1998年洪水位,標誌著鄱陽湖突破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然而,根據中國氣象局目前的監測數據,雖然華南暴雨較大,但總體上仍比1998年的暴雨嚴重。
翟建清認為,綜合考慮暴雨的範圍、持續時間和降雨量,從6月27日至7月9日,華南暴雨綜合強度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排名第五,而1998年暴雨強度排名第一。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從區域來看,1998年暴雨過程覆蓋了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超過250毫米的區域集中在長江北部和廣西東部;2020年,暴雨位於北部,集中在江淮、江漢東部、長江以南大部、重慶、貴州等地,250毫米以上的區域集中在湘西北、鄂東南、贛西北、皖西南、閩西等地。
暴雨不停歇,究竟是啥在作怪?
為什麼最近南方一直在下大雨?國家氣候中心的首席預報員王永光認為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氣象條件。
他認為,今年6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一直偏強,這是南方暴雨的重要原因。副熱帶高壓西側引導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水汽輸送明顯較強,為南部地區持續降水提供了豐富的水汽條件。
6月中旬以後,副熱帶高壓明顯北移,江南北部至黃淮地區盛行西南風,水汽輸送強烈;同時,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使長江以南以北至黃淮地區的冷暖氣團交匯,形成持續的強降水,降水明顯增多。
王永光說,自6月中下旬以來,雨帶一直留在中國西南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地區,主要是因為與梅雨有關的天氣系統相對穩定。
「梅雨!」在王永光看來,是一個「怪物」引發了強降水。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辦公室主任黃磊表示,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北極創紀錄的高溫與中國南方的暴雨有直接關係,很難將一個單獨的天氣和氣候事件,如最近中國南方的暴雨,直接歸因於全球變暖。
「但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確實在不斷增加,呈現出長期趨勢變化。」黃磊說道。
他給出了一組數據: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自1951年以來,中國的平均溫度和極端溫度都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一些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表現出強度更強、發生更頻繁、持續時間更長的特點。
黃磊表示,如果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得不到控制,根據氣候模型的預測結果,未來世界上一些極端事件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將大幅增加。一個重要的表現是——次極端降水事件的頻率,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還會增加。
短暫「北抬」再「南落」,壓力減輕還是更大挑戰?
自7月份以來,中國的主要雨帶一直保持在從中國西南的東部到長江中下遊。7月11日至12日,主雨帶分階段向北移動。
這只是一條「向北抬升」的短雨帶。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從7月13日至16日,主要雨帶將「南下」至長江中下遊。在此期間,主要暴雨區將出現在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將出現暴雨和局部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這與7月4日至7日的暴雨有較大的重疊,有必要注意降水的疊加效應。」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寬說。
馬學寬表示,即使雨帶東部在7月中下旬北移,長江流域的防洪壓力也不會減輕,長江中上遊明顯的降水仍將對高水位運行的河流、水庫和湖泊構成威脅。
專家提醒,跟進「七起八落」的情況更值得警惕。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預測,7月下旬,中國東部的雨帶將北移至黃淮,華北至東北,累計降雨量將比正常多3-70%,部分地區將增加一倍以上。主要的降雨周期是從22日到23日和26日左右。
「南方正在盡一切努力防止洪水和災難,而北方不能馬虎。」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表示,7月下旬,我國北方降雨量開始明顯增加,進入了我國北方汛期的關鍵時期,因此有必要關注暴雨引發的次生災害風險,尤其是局部暴雨。
什麼是「七降八升」?張芳華說,受季風氣候和地形的影響,中國的雨帶每年都從南向北移動。通常,從7月下旬到8月上旬,雨帶將從長江流域向華北和東北輸送,北方將進入主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