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運動之寶寶翻身&獨坐訓練(3-6個月)

2021-02-23 一西認知育兒觀
熬過了頭3個月,小寶貝是不是已經差不多可以頭部支撐了?老父親老母親是不是翹首企盼寶貝下載新技能?查一查「大運動發展時間表」,驚喜的發現寶寶該翻身了,太棒了,快抓緊訓練起來!

 

錯!

要協助訓練,而不是強迫訓練。

 

所謂協助訓練,就是多提供微超出寶寶現階段能力水平的刺激,這就符合了Vygotsky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認知小講堂:最近發展區理論(Vogotsky)

兒童在幫助下能達到的水平與現有水平之間的距離是學習的過渡階段,這個過渡階段內的幫助是有效的,超過此水平的幫助都不會讓孩子有任何獲益。

 

比如,給會轉頭/側身的寶寶一臂開外的地方放置玩具,引起寶寶興趣,寶寶只需稍稍拉伸胳膊就可以夠到;但如果放置再遠一點,寶寶多次嘗試都無法夠取,就會失去興趣轉向其他。所以,協助訓練是在寶寶硬體發育達到一定水平後,提供稍微超出寶寶現階段水平的刺激,利用好奇心的驅使,使他自我發現大動作訣竅。

 

千萬不要以愛的名義拖累寶寶:

寶寶太冷,多穿些!➡穿太厚會束縛寶寶,妨礙寶寶開發運動技巧。

寶寶太小,多抱著!➡除了情感需求以為的過多抱抱會妨礙寶寶自我探索對肌肉的控制。

寶寶還餓,多吃點!➡太胖的寶寶不愛動。嗯…別說寶寶了,你見過那個胖子愛動的?

 

所以,想訓練寶寶下載新技能?

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提供安全的娛樂環境,讓寶寶自由發揮。

 

還有些寶寶6個多月已經會坐了,還不會翻身,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上網搜一搜:缺鈣!微量元素!發育遲緩!

嚇死老母親了!

其實都不是!

 

寶寶大運動習得= 硬體發育到位+技巧習得

寶寶完成一個大運動需要硬體發育到位(肌肉、骨骼等),也就是我們說的到達一定月齡。其次,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技巧習得。有些寶寶可能一直沒有找到翻身的技巧,所以和翻身完美擦肩而過,但是並不妨礙他到達月齡後繼續學習其他技能,比如坐、爬、站。

認知小講堂:兒童學習的大過程

兒童並不滿足於他們已經知道的東西,而是不斷的尋找新的東西。——好奇心是兒童發展的內在動力。

兒童一旦好奇心大發,正在學習或剛學會某種技能時,會反覆練習,直至熟練掌握,繼而興趣衰減,不再反覆重複,只在需要的時候使用技能。

  

所以針對那些跳過翻身,直接習得坐和爬的寶寶們,無需擔心,等寶寶興趣來了,自然會學會他跳過的大運動。成人能做的就是,激發寶寶的翻身興趣。

所以,怎麼激發興趣、輔助訓練寶寶翻身和坐呢?


開始時間:3個月左右,當你發現寶寶已經出現翻身跡象的時候。比如側躺、仰臥舉腿、側身撅屁股等。

訓練方法:在寶寶平躺時,將寶寶感興趣的玩具(搖鈴最佳)放在寶寶一側搖動發出聲音吸引注意力。有時,需要先放在寶寶正上方,吸引注意力後,慢慢移動至一側,當寶寶有意識的去抓時,可能會彎曲軀幹、下肢用力,這時候可能推一下後背,寶寶就能翻身了。或者加個薄靠墊製造一個小斜坡,降低翻身難度。有些寶寶是先學會從仰臥翻成俯臥(躺著到趴),有些寶寶是先學會從俯臥翻成仰臥(趴著到躺),父母要善於觀察,抓住寶寶翻身的時機,幫他一下,這樣才有作用,一定不要在寶寶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強行拉胳膊進行翻身。

 

訓練場所:在床上或者鋪有毯子的爬行墊上進行練習,有時,我也會讓九寶在貴妃榻上練習,不軟不硬,地方大。但無論在哪裡,父母都需密切保護,謹防意外(墜落、窒息)。

 

開始時間:4-6個月的時候,當你發現寶寶一直在做類似仰臥起坐(當然,只有卷腹,並不會真的坐起來)的時候,就說明寶寶在練習坐了。

訓練方法

自主仰臥卷腹:由於寶寶無法控制後頸肌肉,所以當他以平躺姿勢抬身堅持不住時,頭會重重的落下去。當時九寶經歷這個頭磕地的階段真是讓我哭笑不得,看她很努力的要抬起上半身吧,結果肩部剛離開地面,頭就咚的栽了下去,就好像故意用頭撞地面一樣,這時候不要用手扶寶寶的頭,如果擔心寶寶頭摔壞,可以在爬行墊上鋪層褥子,起緩衝作用。

扶坐/靠坐:當寶寶已經有練習「卷腹運動」的時候,大人可以找到沙發的一角,讓寶寶進行扶坐。

拉坐:在寶寶卷腹抬起上身時,輕拉寶寶手臂,進行拉坐,不同於練習抬頭時的45度拉坐,而是完全拉起,直至坐起。寶寶此時已經能支撐自己頭部,當寶寶坐起後,可以給身後放個靠墊,讓寶寶試著獨坐一會兒,若寶寶歪倒,就休息一會兒,再做一個回合(自己卷腹抬起頭和上半身-拉坐-支撐後背獨坐)。這個練習每天也可以進行多次,依據寶寶體力而行。

 

訓練場所:同上。

 

劃重點:

寶寶不是機器,需要根據寶寶身體情況和當天的狀態隨時調整鍛鍊計劃。

 

大動作出現時間的月齡跨度很大,有些寶寶可能跳過一個大運動,先出現下一個大運動,爸爸媽媽不要擔心。可以根據訓練方法,激發寶寶興趣,進行訓練。

有些運動積極性高的寶寶,大運動自然進行的多些,相對應的,肌肉也更早的做好準備進行下一個大運動的學習。要多提供寶寶自我玩耍的時間,相信寶寶在自己的大運動探索之路上會找出自己的方法和節奏。

不要過多幹預寶寶、不要強行糾正寶寶的姿勢,即使剛開始看起來笨笨的很好笑,還不協調,但是爸爸媽媽一定要相信,寶寶大運動最終都會向著正確的方式進行下去。 

《新生兒餵養指南系列》更新預告

1.《大運動發展系列》

2.《精細運動發展系列》

3.《母乳餵養系列》:涵蓋母乳餵養的誤區及困擾,多個小故事生動講述出母乳餵養的艱辛(嗯,經歷過的都知道,這種艱辛不僅是生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

4.《輔食添加系列》:輔食添加規則及案例講述。輕鬆了解6個月後寶寶餵養方法。

 

 

小編:惟小一,法國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兒童發展心理學及認知心理學,本土化歐洲心理學,用腦科學思維幫助爸媽輕鬆科學育兒。公眾號特色:本公眾號由兒童認知發展研究者波科西和惟小一共同發起,我們意圖用象牙皂的方式帶您走進腦科學的象牙塔,開啟一場孩子的大腦科學探索之路,用腦科學理念詮釋科學育兒。內容涉及:生理髮育、心理髮育、養育方式等,不定期開展讀書電影推薦和相關講座。

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寶寶三個月了,但還不會翻身,怎麼辦?
    家長的問題是為什麼自家寶寶3個月不會翻身,應該怎麼辦?此問題是小兒生長發育規律中的「嬰兒大動作發育的過程」。首先回答家長,按照嬰兒運動發育規律,3個月的孩子是不能翻身的,所謂兒科對嬰兒運動發育口訣:2抬4翻6會坐,7滾8爬周會走。所以,家長不用著急。
  • 如何訓練寶寶抬頭和翻身?
    1.寶寶患感冒,怎麼辦2.寶寶吃雞蛋黃吐,是什麼原因3.4個多月寶寶需要鍛鍊翻身嗎4.寶寶大便未完全成型,正常嗎5.寶寶頭髮稀,是缺鈣嗎6.寶寶愛咬下嘴唇,如何糾正7.三個月寶寶如何坐嬰兒車8.寶寶打噴嚏、流鼻涕,怎麼辦Q1寶寶患感冒,怎麼辦(小番茄媽媽
  • 寶寶大運動比別人慢?真的是發育遲緩麼?
    大運動技能的發展是隨著神經肌肉的成熟水到渠成,每一項大運動技能的發展都與支配該項動作的神經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關。隨著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強,寶寶在出生的前幾個月內就能基本實現對頭部的控制,隨著身體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們開始學習翻滾、獨坐、爬、站立、走路和跳躍。
  • 寶寶的大運動訓練要遵循規律,父母避免三個錯誤做法,別誤傷孩子
    前幾日,鄰居林姐跟小區裡的另一位寶媽聊天,那位寶媽家的孩子8個月大,現在已經可以站立了,偶爾還能走上幾步。但林姐的女兒7個月大,還只會爬行,人扶著都站不穩。聽到這些,林姐心裡出現了一絲擔憂,為了不讓孩子落後,她決定開始訓練孩子站立,便常用雙手支撐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著站立。
  • 0-3歲寶寶大動作鍛鍊訓練要點及方法,育兒嫂內部培訓教程
    說到寶寶的大動作訓練,那麼什麼是大動作?大動作,指的是寶寶的抬頭、翻身、坐、爬站立、行走、跑、跳。為什麼要鍛鍊寶寶日常的大動作能力粗大動作的發展是寶寶嬰幼兒大腦成熟的一項重要指標,人的動作是在大腦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實現的,動作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腦皮層神經活動的發展,新生兒如果出生時缺氧、窒息、腦傷等情況,會表現出動作發育遲緩和動作異常。
  • 訓練孩子的「大運動」,何時開始最好?1歲前分階段培養才有效
    不管是社會的大環境,還是父母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情,都讓他們背負了更多壓力。這種「競爭」甚至從新生兒的運動體能就開始了,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更早學會「大運動」。01那麼,家長最關心的「大運動」技能到底是何物?如果兩家的孩子月份相差不多,那麼在家庭聚會時,媽媽們說的最多的無非就是運動問題。
  • 寶寶6個月前,如果沒學會這3個動作,可能是發育受阻,別不當回事
    寶寶的每一個變化都給父母帶來很大的驚喜。很多家長會和同齡的寶寶進行「攀比」:「朋友家的兒子不到3個月就會翻身了,我們家這個小笨蛋都4個月來還不會」;「別人家寶寶5個月不到都能穩穩地坐著了,姐姐家的寶寶7個月坐著還東倒西歪的」……每一次的對比,都是「有人歡樂,有人憂愁」!
  • 寶寶幾個月翻身?
    圖片來源於網絡「翻身」作為寶寶生命中的第一個發育的大動作,格外受新手爸媽們的重視。那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寶寶的「翻身」。俗話說「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說的就是寶寶3個月左右會翻身,6個月能獨坐,8個月會爬,1周歲左右能夠學會走路。
  • 鍛鍊寶寶大運動的6個遊戲(二)
    ,大動作能力變化最快,從笨拙的被動運動,到自己行走,都在短短十二個月內完成。 青蛙望天抬起小小的頭:青蛙望天遊戲目的:訓練頸部肌肉,使之能支撐頭部抬起時的重量,開闊視野。
  • 寶寶3個月不會翻身是發育遲緩嗎?這些能力滿足標準,媽媽可放心
    丁丁很注意孩子大動作的發展,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訓練,仰臥到側臥這樣的動作,孩子在月子裡都學會了。可是到了3個月,孩子還是不會翻身,每次幫助孩子練習翻身,在他的後背輕輕地推,他就是懶得動,真是拿他沒辦法,擔心孩子過不去這個坎兒,不會是身體發育有什麼問題吧?
  • 5個月寶寶的發育特點
    5個月的寶寶進入了生長發育的黃金期,生長發育速度相對較快。寶寶現在已經能夠自如的翻身,會跟著音樂晃動身體。寶寶還不能坐穩,坐著的時候身體會向前傾倒。寶寶對自己的腳丫非常感興趣,經常抱著腳丫試圖「品嘗」一下它的味道。開始有了自己的意願,如果不滿足就會哭鬧打挺。
  • 運動是健康之源,怎麼帶動寶寶運動,看這裡!
    寶寶需要發展的兩大類運動能力寶寶的運動發育反映在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發育兩個方面。粗大運動,指的是身體對大動作的控制,如抬頭、坐、爬、站、走、跑、跳等,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運動。粗大運動使寶寶能夠在周圍環境中活動。
  • 寶寶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訓練,從遊泳開始
    經常關注育兒知識的家長都聽過,寶寶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發育很重要,特別是0-3歲的嬰幼兒,其運動發育能力是全方面的,寶寶的平衡、協調、抓握、反應、控制能力等都是這個時期打基礎的,想要全方面的提高寶寶運動能力,不妨從嬰幼兒遊泳開始。
  • 娃的「大運動」多久開始合適,不是孩子學得慢,可能是你太心急
    大運動技能,顧名思義指的是所有大肌肉群的運動,是大幅度的肢體動作,包括翻、爬、走、跑、跳等。寶寶一歲前是大運動技能變化最快的階段,每一項大運動技能的發展都與支配該項動作的神經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關。這涉及到孩子的胳膊、腿、足部肌肉等,包括翻滾、獨坐、爬、站立、走路和跳躍。
  • 嚶智優分享寶寶大運動發育遲緩有何表現,寶寶大運動落後怎麼辦
    大動作發育遲緩影響孩子一生 寶寶3個月抬頭、6個月翻身、7個月獨坐、8個月爬行、10個月站立、12個月行走,之後會哭會笑會認爸媽,慢慢會有說話的衝動,正常發展出語言和手部的精細動作。這是人類動作發展的必由之路,從粗大到精細,從簡單到複雜。
  • 大運動訓練是場持久戰,一張圖表概括一切
    今天她將專門展開介紹如何幫助寶寶進行大運動訓練。小米米出生後,醫院的護士在出院前特意教了我們一些簡單的嬰兒全身按摩和趴睡練習的小知識。提醒最多的就是要她在白天大人看護的情況下多做趴睡練習。後來家庭醫生告訴我們,通過趴睡練習可以及早甄別寶寶運動發育遲緩的現象,所以醫生們每個月除了關注一些成長指標之外(體重、身高、睡眠時長和吃奶量),還要查看和詢問小嬰兒的大運動發展情況。傳統意義的大運動發展簡單來說就是大肌肉群的發育狀況。
  • 1~18個月嬰兒,應該「解鎖」哪些大動作?各月齡寶寶快來對照
    從寶寶掌握的大動作的時間和程度,通常能粗略估計出寶寶的發育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寶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發展如此關注的原因。 兩歲以前是幼兒大運動集中發展時期,對於寶寶的發育情況,大家可以自行對照。
  • 寶寶不翻身不用著急?錯過關鍵期難彌補,規律要掌握
    而新生兒的「翻身」這項技能似乎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的技能之一,如果爸爸媽媽可以科學幫助新生兒學習翻身,對寶寶來說有可是有不少好處。「翻身」作為小寶寶人生中最早的「大型」自主運動。需要寶寶集聚四肢、背部足夠的力量才能夠完成,而翻身的關鍵時期是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個月前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身體發育程度都不盡相同。
  • 1歲以內的寶寶大運動發育鍛鍊方法
    什麼叫大運動?抬頭、彎身、站立、爬行、行走等等。大運動的發展不可能是速成的,當你看到孩子突然會走路的時候,是不是作為家長的你特別地驕傲、激動呢?每一個大運動在寶寶身上顯現,都標誌著寶寶新的成長。那麼,1歲以內的孩子能夠掌握哪幾個大運動呢?第一次做爸媽,該如何幫助寶寶?
  • 新生兒的翻爬訓練切莫順其自然,錯過關鍵期難彌補,規律性要掌握
    當我們一不小心錯過了學習練習的關鍵期,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大打折扣,對於他們來說就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於新生兒「翻身」和「爬行」這兩項技能,相對於其它的大動作發育,翻身和爬行似乎是新生兒最容易錯過的技能,我們如何才能掌握它們的發育規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