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31日下午三點,勒內·加烏瓦伊在波爾戈機場內一邊踱步一邊看表,他的內心很是焦灼,因為他的好朋友聖埃克蘇佩裡正在空中執行飛行任務,而再過半個小時,那架飛機的燃料就要燃盡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的內心逐漸平靜下來,他知道最終的結果已經到來。他拿過旁邊的飛行記錄本,上面有一個簡短的記錄:
聖埃克蘇佩裡:執行法國南部高空飛行拍攝任務。未歸。
時間回到前一天晚上,聖埃克蘇佩裡顯得有點激動,他忍著身體的疼痛爭取來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這對於他來說非常重要。
所以即便身上有八處骨折,僵硬而疼痛,還有時不時會有的頭痛和眩暈,都沒有讓他停止自己的腳步,他想要為國捐軀,這是刻在他骨血中的理想。
當終於確定他還有第八次飛行任務的時候,他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在那一晚上,他並沒有早早上床休息,反而在巴斯蒂亞的一家餐館裡通宵宴飲,一直到了黎明時分。
然後,他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飛行任務做準備,先是做了彌散,之後開始吃早餐:幾個煎荷包蛋、黑咖啡,還有他喜歡的美國香菸。吃完飯之後,聖埃克蘇佩裡出發了,他乘著吉普車來到了距離蒂亞50裡遠的波爾戈機場。
7月31日這一天,天氣晴朗,空中沒有幾片雲彩,這是一個適合飛行的好天氣,但波爾戈機場內的氣壓卻有些低。
聖埃克蘇佩裡和老友勒內·加烏瓦伊在聊天,他並沒有提及這次飛行,而是想讓勒內·加烏瓦伊幫點忙,他將手中的放手稿的一個手提箱給了勒內·加烏瓦伊,目的是讓勒內·加烏瓦伊好好保存,並轉交出去。
兩人還談了一些別的,都是聖埃克蘇佩裡在嘮嘮叨叨,仿佛是在和勒內·加烏瓦伊道別,最後,兩人緊挨著坐在一起,淚水划過兩人的面龐,兩人都感覺到了這次飛行任務的危險性,但誰都沒有說出來。
良久之後,聖埃克蘇佩裡站了起來,和老友道別,然後頭也不回的上了那架P-38戰機:萊特寧。
時間的指針很快指向了8點45分,聖埃克蘇佩裡起飛了,他衝入萬米高空,將在格勒諾布爾、安西和尚貝裡的高空執行數個小時的偵察任務。
這對於聖埃克蘇佩裡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此時的聖埃克蘇佩裡身體狀態並不樂觀,身體的疼痛加上心裡的,都讓這次飛行任務變得不那麼簡單,況且這還是在二戰期間執行的一次重要偵察任務,其危險程度不言而喻。
聖埃克蘇佩裡早就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他知道自己已經等不到戰爭的結束,但他沒有想到,就在他失蹤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同盟軍就已經進入了巴黎,而法國勝利了。
是的,聖埃克蘇佩裡在這次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失蹤了,勒內·加烏瓦伊沒有等到他回來,飛行記錄本上對於結果只有兩個字:未歸。
聖埃克蘇佩裡就這樣失蹤了,失蹤在了藍天白雲間,失蹤在了萬米高空。
飛行員在空中失蹤在當時本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要知道,整個二戰期間,就有超過一萬架法國飛機被擊落。但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卻又不同。
一來他的身份特殊,他不僅是一名成熟的飛行家,還是戰士,而且還是一名名動天下的作家,他寫下了數部獲獎作品。
比如獲得費米娜文學獎的《夜航》、獲得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的《人類的大地》、在美國引起轟動的《空中飛行員》、被搬上銀幕的《南方郵航》等等,還有他去世一年之前剛剛出版的、閱讀率僅次於《聖經》的最佳書籍《小王子》。
他在文學上的貢獻是極大的,也因此,他在空中失蹤這件事轟動天下。
許許多多的人執著於揭開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之謎,但一直未果,這成為一樁謎案,誰也不知道聖埃克蘇佩裡究竟為何失蹤?又失蹤在了哪裡?
就在人們漸漸淡忘了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而沉迷於他的《小王子》的時候,他的失蹤之謎有了轉機。
1998年9月7日,一個名叫哈比·貝納莫爾的突尼西亞漁民在卡西斯的海上打撈出一個發亮的東西,那是一個手鐲,樣式老舊,他覺得這是個稀奇玩意,於是將它拿給他的老闆看。
老闆拿過來仔細看了看,發現那上面還刻著字,其中還有「安託萬」的字樣,這讓他有了熟悉感,於是將手鐲清洗乾淨,這才看清上面的完整字跡: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龔蘇蘿)-C/O雷納爾和希區柯克公司-美國紐約第四大街386號
這上面的那些關鍵信息:聖埃克蘇佩裡的名字,他的妻子,他的作品《小王子》的出版商地址。無一不在宣告世界,這是屬於聖埃克蘇佩裡的東西,這是聖埃克蘇佩裡失蹤五十多年來,第一次有人發現和他失蹤有關係的東西,怎不讓人欣喜若狂?
於是更多的各行各業的人都開始在這片海域打撈,試圖尋找關於聖埃克蘇佩裡的一切。打撈還真就有了結果。2003年,他們在海底打撈出十分之一飛機機身大小的幾塊飛機殘骸,上面並沒有子彈的痕跡,反而有時速過快墜海的摺痕。
這看起來並不像是被擊落,反而像是主動赴死。
不過,也有人說,早在2000年,就有人在這片海域的海底發現了一架飛機殘骸,經過專家們的對比,似乎正是聖埃克蘇佩裡駕駛的那架萊特寧。
以上不管是哪個說法,確定的是,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之謎算是揭開了,即聖埃克蘇佩裡在1944年7月31日那天執行飛行偵察任務時,飛機墜落大海而死亡。
但是關於具體的墜海原因卻還是無法確定,很多人認為這是聖埃克蘇佩裡主動赴死,他生前很壓抑,婚姻失敗、理想得不到實現,他嚮往自由額內心始終被壓制,苦悶而抑鬱,所以很可能這是他在最後一次執行飛行任務時為自己設定了結局。
但2008年,人們似乎又有了另一種看法。
這一年,前納粹飛行員裡佩特在他的著作《聖埃克蘇佩裡:最後的秘密》中聲稱,他很可能在1944年擊落了聖埃克蘇佩裡的那架萊特寧。
他在書中表示懺悔,因為他非常喜歡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算是聖埃克蘇佩裡的粉絲。
這種說法雖然看起來不無道理,但是為何他在過去那麼多年裡都保持沉默,對於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從不曾發表過言論,這似乎不合常理。
時間過去那麼久,已經很難確定聖埃克蘇佩裡墜機的真正原因,但是他的《小王子》卻獲得了全世界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