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樓蘭古國,曾主動要求舉國遷入中國,因中國拒絕灰飛煙滅

2020-12-23 指點江山

提起西域,在我們的記憶中,尤其是兩漢時期,這裡可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古時候的西域,也就是現如今的新疆,漢王朝曾經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從此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後來,李廣動用武力,搶奪汗血寶馬,又有傅介子刺殺樓蘭王,甘延壽、陳湯追殺匈奴郅支單于等等。

一件件歷史典故,宛如一個個畫面,在人們的眼前盡情地描述著千年前的種種。

如果,把時間軸拉回到兩千多年之前,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西域還是一個非常遙遠和陌生的世界。

在人們的印象中,那裡好像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的無盡荒漠。在這片荒漠中,可以時不時看見一片片綠洲,也只有這些綠洲,預示著這裡並不是一個無法生存的絕地。因為,在這些綠洲中,有一批胡人正在慢慢聚集,組成了一個充滿地域特色的國家。在這些國家中,當屬樓蘭最富盛名,最為神秘。

而關於樓蘭的種種傳說,在我們的歷史文獻中,也佔了相當的一部分篇幅。公元前176年,登上皇位不久的漢文帝接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這封信來自於遙遠的漠北草原,是當時匈奴人冒頓單于的一封國書。在信中,冒頓向漢文帝說:「匈奴軍隊剛剛擊敗了位於河西走廊的強大月氏國,並取代月氏控制了西域地區。樓蘭、烏孫、呼揭及其周圍的二十六個國家都已為匈奴。」

《史記》中記錄了國書的內容,也是「樓蘭」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的歷史文獻中。

當時的樓蘭屬於西域三十六個國家之一,它的國土和敦煌相連,在西元時期,和漢王朝的聯繫十分密切。曾經,樓蘭也是一個人們生活的樂園,雖然,它地處西域,但周圍卻是煙波嫋嫋的羅布泊。當時,羅布泊並不是現在的無人區,在那裡有著無數的生靈棲息。

而樓蘭人也生活在一片碧波蕩漾中,在船上悠閒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中捕獵,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慷慨饋贈。其實,在樓蘭王國的前段時期,樓蘭古城可以說是一個政治、文化及經濟中心,西北到焉耆、尉犁,東通敦煌,西南到若羌、且末。

此外,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條路從樓蘭分道,水草豐美的樓蘭城,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躍成了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著重要作用。早在西元前七七年,樓蘭地區已經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綠洲,等到唐朝時期,「樓蘭」幾乎成了邊遠的代名詞。

然而,樓蘭城的輝煌並不是從它成為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開始的。通過考古研究發現,早在石器時代,樓蘭城的環境便非常適合人們居住。此外,在孔雀河的下遊地區,人們還發現了數十處古代人製作的石球、青銅器碎片、手制加沙陶片、獸骨、三稜形帶翼銅鏃、料珠等文物,袒露在未被沙丘覆蓋的黃土地上。此外,人們還零星發現了一些石刀、石箭頭、石核、石矛、細小石葉等。

今天的樓蘭,雖然已經是一片荒蕪的沙漠,但是,在新石器後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這個地區卻是一片草長鶯飛的場面。

據說,當時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而且,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樓蘭曾經是我國古代西邊最為繁華的一座城市。這裡的居民和中原一樣,種植小麥,飼養牲畜,日常用品是胡楊木、草編類製品、獸角等。

樓蘭的地理位置在羅布泊的西北方向,臨近白龍堆沙漠,曾經是一個依賴綠洲繁衍生息的城市,居住的人口有一萬多人,兵卒有三千人左右。但是,樓蘭處於這樣一個交通樞紐之上,乃是漢王朝使團以及軍隊出使其它國家時第一個經過的國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樓蘭的命運。

都知道,漢武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向其它國家擴張的時代,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河西走廊被納入到了漢王朝的版圖之上。之後,漢武帝把眼光擴展到了其它西方國家。而且,在張騫出使西域回來之後,漢武帝每年都要向西域派遣大量的使團,必定經過樓蘭。而在這些使團經過樓蘭時,他們的起居飲食都要由樓蘭承擔。雖然,樓蘭繁華,但是,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一度讓樓蘭不堪重負。

如果,從當時漢民族的視角來看西域,他們看到的可能是:漢王朝的赫赫威名遍及世界的各個角落。當時,那些小國對漢王朝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唯命是從。

而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了漢朝使臣的不作為。漢武帝當時派出的使臣,大多是一些亡命之徒,他們之所以冒這麼大風險出使,無非是想要效法博望侯張騫晉爵封侯。此外,還有一些使臣願意出使,只是為了得到朝廷託付給他們的國禮,從而得利。

所以,這些使臣在當時西域的那些小國中,可謂是作威作福,甚至,有一些使臣仰仗著漢王朝的威名,對百姓進行勒索。以至於,當時的西域諸國對漢朝使臣的態度,往往比較抵制,不再為他們提供飲水和食物。當時,被漢朝使臣迫害最為嚴重的樓蘭,不僅主動攻擊漢朝使臣,還給匈奴提供漢朝使臣的行蹤,讓其劫殺漢朝使臣。

聽到這件事後,漢武帝非常惱火,因此,便有了「漢將趙破奴僅領七百輕騎,兵不血刃,直搗樓蘭王宮,生擒樓蘭王。」之後,樓蘭不得不向漢朝納貢稱臣,派遣質子。但是,這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樓蘭當時要面對的不止是漢朝,還有北方的匈奴。所以,對於樓蘭來說,在這兩個大國之間,可謂是兩面受敵。而且,不管得罪哪一方,都會讓這個彈丸小國,頃刻間灰飛煙滅。

因此,樓蘭王把一個兒子送給了漢朝,將另一個兒子送給了匈奴。

後來,漢武帝為了得到西域的汗血寶馬,派遣大將李廣發動了一次戰爭。

匈奴軍隊欲襲擊西徵的漢軍,便遣騎兵脅迫樓蘭阻擊漢使。漢軍得到消息後,再次抓了樓蘭王,將他送往長安。這一次,長期於夾縫中求存的樓蘭王也豁出去了,要求漢武帝將樓蘭舉國遷入漢境。漢武帝自然不會為一個小國的生存思慮太多,這個時候,他所有的心思都在攻打大宛,以奪取汗血寶馬。

所以,漢武帝只是寬厚地將樓蘭王送回國內。叛服不定、首鼠兩端,這大概就是樓蘭留給漢朝和匈奴最深刻的印象。然而,對樓蘭自己來說,一切都是為了生存。《漢書·西域傳》記錄了樓蘭人為何搖擺於匈奴和漢之間:「(樓蘭人)負水儋糧,送迎漢使,又數為吏卒所寇,懲艾不便與漢通。後復為匈奴反間,數遮殺漢使。」直到漢昭帝時代,樓蘭的問題才得以徹底解決。

在上一任的樓蘭王去世之後,新登基的樓蘭王因為曾經被派往匈奴做質子,因此,他跟匈奴的關係更加親密。

當時,漢武帝要召見新任樓蘭王,卻被拒絕了。後來,在漢昭帝登基之後,大將軍霍光派遣傅介子出使樓蘭。傅介子在樓蘭王準備的宴會上,想辦法讓樓蘭王靠近他,然後,趁其不備,直接把樓蘭王殺了。從此之後,樓蘭改為鄯善,漢朝的軍隊在這裡屯墾,臣民徹底歸附漢朝。

這就是樓蘭在歷史上留下的全部,《史記》和《漢書》雖是寥寥幾筆,但卻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神秘美麗的西域小國。它曾經在羅布泊旁邊存在了漫長的歲月,只是,後來因為匈奴和漢朝的出現,讓這個西域小國黯然消失。所以,當人數眾多的漢朝使臣,以及漢朝軍隊經過樓蘭時,我們似乎能夠想到,那些在沙漠邊緣艱難生存的樓蘭人,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也許,當時的樓蘭動用了整個國家的力量,拿出了所有的物資給漢朝的使臣和軍隊享用,但最終,還是沒能逃過宿命。

在夾縫求存的樓蘭,終究還是湮滅於大漠黃沙之中,但鄯善卻存在了幾百年。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魏政府派兵擊破鄯善國,將它變為自己的一個郡縣。至此,無論樓蘭還是鄯善,都徹底從歷史上消失了。

在1901年的時候,瑞典有一位探險家斯文·赫定,他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這裡有古代的烽燧,有漢文的簡牘殘片,還有許多漢朝至南北朝的錢幣……消失千年的樓蘭古城終於從史書的枯燥詞句中跳脫出來,與司馬遷和班固的記錄一起,相互印證了一個古老文明的存在。

其實,在我們周邊,曾經有過許多國家和民族,其中的一些甚至有過燦爛的文明,但是,卻隨著種族的消亡,都湮滅在了歷史的沙塵之中,強大如匈奴,弱小如樓蘭。

而我們,卻是一個擅於記錄的民族,從《史記》、《漢書》到《佛國記》、《大唐西域記》。今天,這些消失的文明得以鮮活地呈現在世人面前,理應歸功於我們的竹簡帛書,一個又一個形象生動的漢字。

然而,當人們在《史記》、《漢書》中追尋樓蘭古國的蒼涼與悲情的時候,當人們感慨匈奴人的野性和強悍的時候,當印度人在《大唐西域記》中觸摸天竺佛國花園的繁華與興盛的時候……

也許,這才是我們文明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參考資料:

【《漢書·西域傳》、《史記·大宛列傳》、《史記·今上本紀第十二》】

相關焦點

  • 走進消失的千年古國,不破樓蘭終不還,是誰給了樓蘭最後一擊?
    引言在我國歷史上,樓蘭古國的傳說千年以來經久不息,因為其存在與消失都具有著很強的神秘色彩。許多歷史學家之所以會從事考古事業,也是因為樓蘭古國的指引,可以說,樓蘭之謎不僅是許多專家想要探尋的內容,更是一些民眾好奇的對象。
  • 樓蘭古國——沉睡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
    樓蘭古國是西漢時期西域36國之一,坐落於羅布泊西部,都城樓蘭城,是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根據挖掘出來的字樣,斯文·赫定推斷這座古城原名可能是「樓蘭」。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中國學者馮承鈞也就樓蘭名稱的來歷問題撰文,指出「樓蘭」來源於這裡的湖泊「羅布泊」的古名,因為在《水經注》第二卷中引用《西域記》中的提法,稱「羅布泊」為「牢蘭」海,「牢蘭」與「樓蘭」當為一個名字的不同譯法。
  • 新疆未解之謎——樓蘭古國的消失
    樓蘭—— 西域古國名。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為匈奴所轄。  《史記·大宛列傳》上根據張騫的所見所聞而記載說:于闐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南河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而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
  • 樓蘭古國屬於哪個民族,現在還有後代嗎?
    文章編輯:歷史誘惑「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樓蘭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位於羅布泊西部,處於西域的樞紐,王國的範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絲綢之路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現今只留下了一片廢墟遺蹟。
  • 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孕育了樓蘭古國,但是現今已枯竭
    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孕育了樓蘭古國,但是現今已枯竭,在我國境內,有許多神奇的景觀和建築,以及過去幾個世紀遺留下來的歷史足跡,使這些地區能夠感受到深奧的歷史文化,但具有獨特魅力的人們卻來了,忘記人們回家。
  • 新疆十大神秘古城,「樓蘭古國」突然消失,與禁地羅布泊有關?
    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從出現在《史記》、《漢書》中開始,樓蘭只活躍了幾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了。這樣曾是一個繁花、富饒的西域名鎮,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甚至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為何會突然間消失呢?這是一個爭論了一個世紀的疑問,至今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明晰的答案。樓蘭的由來樓蘭---- 西域古國名。
  •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22個神秘古國,你知道幾個?
    在古中國曾出現過許多神秘國度比如夜郎、樓蘭、大理、西夏等經歷朝代不斷更替變遷無數神秘國度被演滅在歷史的長河裡中華大地上消失的22個神秘古國,你知道哪幾個?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七世孫無疆與楚威王作戰,失敗被殺,越被楚所滅。
  • 樓蘭古國——羅布泊荒原上無人企及的孤城│一刻•探熱點
    根據古城及周圍墓葬遺物、古城建築風格、古城地理方位等推測,此處應為古樓蘭國的都城樓蘭城,並依據自然地名將其命名為「鹹水泉古城」。而早在1900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的「樓蘭古城」 應該是樓蘭國更名為鄯善國後遷都所建的扜泥城。這個消息,讓「樓蘭」這個古老地名又走到了大眾的視野裡。樓蘭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位於羅布泊西部。
  • 《樓蘭》|井上靖代表的日本文化視角,為何關注中國西域的古樓蘭
    在現代人的眼中,樓蘭只是一個消失了很久的國家。但在日本人井上靖看來,樓蘭這個神秘的國度,代表的是曾經中國的繁榮和昌盛。而繁榮中國所誕生的文化,正是吸引無數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原因。那麼,為什麼日本人如此關注中國西域的古國樓蘭,《樓蘭》講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故事呢?
  • 它們被譽為歷史上最神秘的五大古國?最後一個居然連唐僧都去過
    它們被譽為歷史上最神秘的五大古國?最後一個居然連唐僧都去過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國家,這些國家有大有小,有的延續數百年,有的僅僅是曇花一現,其中更有五個號稱是「最神秘的古國」, 最後一個居然連唐僧都去過。
  • 我國之前的第二大鹹水湖,造就了樓蘭古國,如今怎麼樣了
    但是有些卻是前朝歷代所遺留下來的古蹟,當我們去到這類地方,不僅可以感受到濃烈的文化氣息,還能體會到他的歷史魅力。就是這些地方讓人流連忘返,讚不絕口。大家是否知道,我國之前有一個神秘的國度,名為樓蘭古國,在唐朝的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詩句中也提到過,他是這樣寫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但可惜樓蘭在我國歷史上留存的時間並不久,它去了哪裡,是否消失了?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 它比樓蘭古國更神秘,1957年出現一次後消失,此後再難尋蹤影
    隨著盜墓影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的熱播,神秘的"死亡之海"羅布泊,又在網友之間引起熱議,說起羅布泊,就不得不提其境內的樓蘭古國;1900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穿越羅布泊之時,發現了一座佛塔以及眾多古代文物,隨後又發現了烽火臺與被掩埋的樓蘭古城;由於清政府的積弱,大量的樓蘭文物
  • 樓蘭古國是如何消失的?與漢朝有關;其種族成謎,後裔仍存於世
    樓蘭古國,一個神秘的國度,它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東部,其國土大部分位於現在的羅布泊地區。再到後來,樓蘭古國已不存於世,只在零星的史料中出現,如法顯西行途徑樓蘭,那裡已經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疑,惟以死人枯骨為標誌耳。」再到後來,到了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樓蘭改名後的鄯善國也被丁零人所滅,此後1500年的中國歷史中,再也找不到樓蘭的一絲痕跡。
  • 樓蘭古國是如何消失的?與漢朝有關;其人種成謎,後裔仍存於世
    樓蘭古國,一個神秘的國度,它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東部,其國土大部分位於現在的羅布泊地區。 再到後來,樓蘭古國已不存於世,只在零星的史料中出現,如法顯西行途徑樓蘭,那裡已經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疑,惟以死人枯骨為標誌耳。」再到後來,到了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樓蘭改名後的鄯善國也被丁零人所滅,此後1500年的中國歷史中,再也找不到樓蘭的一絲痕跡。
  • 趙振元 ┃ 不破樓蘭終不還
    據史記記載,樓蘭國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將近3000人。樓蘭古國的戰略位置當時十分重要,其北邊是匈奴,西邊是西域,匈奴控制了樓蘭,進可圖中原與西域,退可守大漠,尤其能斬斷漢朝與西域的聯繫。樓蘭是「西域中的樂土,沙漠中的天堂」,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樓蘭是牆頭草,兩邊倒,樓蘭最終臣服於匈奴,因此成為漢朝的進攻目標。
  • 強悍的雅利安人摧毀了三大文明古國,為何單單在中國折戟沉沙?
    這個發源於烏拉爾南部山區的白人遊牧種族,從公元前二十世紀開始,在近一千年的歲月裡,四處遷徙,四處遊蕩,四處劫掠,四處徵服,四大文明古國生生地被他滅了仨!公元前十九世紀開始,雅利安人越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經過幾百年的戰爭,徵服了達羅毗荼人創造的古印度文明,將達羅毗荼人貶出等級之外,為不可接觸者!雅利安人在古印度文明的基礎之上,建立了自己的恆河文明。
  • 中國面積最大的縣,面積相當於2個韓國、279個新加坡的面積,是樓蘭古國故土!
    同樣,它比世界上60%的國家的面積還大,若羌縣面積相當於2個韓國的面積、5個荷蘭的面積、10個以色列的面積、18個牙買加的面積、35個汶萊的面積、279個新加坡的面積……No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萬平方千米No2:西藏自治區面積122.8萬平方千米No3:內蒙古自治區面積
  • 古詩「不破樓蘭終不還」,神秘的樓蘭拉了啥仇恨?古人追殺好多年
    文/商學野在中國歷史上,我國的新疆地區曾有另一個名字——西域。西域地區從秦漢時期就和中原的政權有了交流,在西漢時期,中央政府更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在西域派官駐軍,把西域納進了中國的版圖。這些西域小國家大多在東漢以後就因為氣候變化,河流改道而滅亡了,只剩下了史書上的地名。但是有一個國家除外,它雖然滅亡了,後世的中國文人一提起它卻還是恨得咬牙切齒,這就是樓蘭古國。▲樓蘭古城位置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神秘的樓蘭古國之謎
    著名的樓蘭美女便有此地發現之所以稱之為太陽墓是由於從高處看。過多次光芒四射的太陽,相信在高地之上,墓葬地表有稀缺規整的還裂胡楊樹樁,由內向外粗細有序,最小內圈直徑兩米左右是一個圓圓的太陽,人被埋於太陽中心,以環圈為中心,又有7圈粗大樹樁呈放射狀排列,井然有序,似太陽光芒,蔚為壯觀,樹樁全被豎向深埋於沙底,緊漏磚頭,此種墓葬形式在我國僅發現一處極為珍貴!
  • 樓蘭消失1500多年,專家在這發現樓蘭遺民,還揭開他們長壽之謎
    樓蘭古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最吸引人的不僅是這個國家的神秘莫測,更讓人想知道的就是這個國家遺留下來的諸多未解謎團。樓蘭雖然已經消失了1500多年了,但是專家卻在一個地方發現了樓蘭的遺民,還解開了樓蘭遺民長壽的秘密。你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