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少數民族特色鄉村 清溪瑤「舌尖上的特色文化」

2021-02-17 江永微雲臺


江永縣源口瑤族鄉的清溪村被湖南省列入第四屆「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候選村,清溪村在「舌尖文化」上有什麼「特色」?今天,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


喝油茶是我們瑤族人的習俗,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早餐,也是招待客人的基本禮節,傳說「油茶」還是乾隆皇帝命的名。據說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南巡微服私訪,當南巡至江永清溪瑤族聚集地時,突降暴雨,結果乾隆皇帝全身淋透感冒生病了,被一位心地善良的瑤民收留了,瑤民用民間傳統的油茶給皇帝喝,(油茶是用茶葉加姜搗碎,並放鹽和油加水煮開即可喝)油茶具有驅寒提神,還可防癌等醫療保健功效.結果皇帝的病很快就好。乾隆回京城後,為感謝瑤民的救命之恩,還特下令在清溪村興建「文峰塔」以表謝意。



至今,在清溪瑤還流傳一首打油詩:

      瑤家油茶香噴噴,

      救了乾隆一條命。

      乾隆喝了都說爽,

      從此就叫油茶湯。

如今,江永的油茶已被列入全國十大特色小吃,還獲得了金獎。

 


清溪瑤舌尖上的文化內涵豐富,飲食也頗具特色。瑤族人什麼菜都喜歡釀,釀香腸、釀豬肚、釀香菌、釀大蒜、釀茄子、釀水豆腐、釀油豆腐、釀冬瓜、釀雞爪子等等,形成了瑤族舌尖上的「釀」文化特色。



釀菜特色的舌尖文化在瑤族形成是頗有歷史和緣由的。在古代,瑤族人的勞作是「刀耕火種」,他們常常到很遠山上勞動,要在勞動地方做飯做菜,飯菜需要從家裡帶去。為了多幹活,節約做飯菜的時間,和帶柴米油鹽的麻煩,他們就在家裡把糯米飯釀到菜裡蒸煮熟,帶到山裡到午飯的時候就不用煮了,拿出來就可以吃,這樣既方便又可以減少做飯時間,還可以增加勞動時間,久而久之,釀菜特色的舌尖文化就這樣沿襲了下來,因此就有了「瑤族十八釀」的說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瑤家釀菜也與時俱進,加入了更多現代元素,豐富了更多不同風味,照顧到不同人群的味蕾,讓你大飽口福。


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清溪村」歡迎您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湖南最美少數民族村鎮 | 寶瑤「三寶」
    通訊員 攝 編者按 近日,湖南省第三屆「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評選活動揭曉,邵陽寶瑤村等10個村鎮入選。最美少數民族村寨美在哪裡?特色是什麼?湖南日報從今天起推出「最美少數民族村鎮」專欄,帶領讀者感受特色村鎮的田園風採和民俗魅力,探尋美麗背後的密碼。敬請關注。
  • 秤架英明村入選首批 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建設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將促進民族文化與旅遊發展深度融合,帶動當地旅遊產業更好更快發展,從而可以讓更多村民和貧困戶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幫助群眾持續增收和可持續發展,也是建立脫貧長效機制、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
  • 湖南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傳統村落
    不僅瀑布成群,還有驚險刺激的小古源漂流以及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劉家莊村。汝城瑤畲風情園瑤畲民俗文化園是汝城縣充分挖掘本土少數民族文化、推進特色旅遊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的一個精品旅遊項目,也是汝城縣全域旅遊開發戰略的一張重要名片。參觀館內收藏的瑤、畲民族服飾、手工藝品等,親身體驗瑤、畲文化的獨特魅力。整個風情館設計獨特、古香古色,既充分展示了畲族瑤族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又具有現代旅遊的時尚美感。
  • 梧州立足特色推動民族村寨鄉村振興
    「我們把六堡茶文化與瑤族文化結合起來,展現山坪村的農村新面貌、瑤寨新形象。」山坪村黨支部書記祝雪蘭說。山坪村位於蒼梧縣六堡鎮西北部,全村有116戶,現常住人口503人,均是瑤族同胞。近年來,山坪村將自然資源、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與旅遊產業進行整合謀劃,探索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特色之路。
  • 肅北:做足「特」字文章 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
    近年來,肅北縣緊緊圍繞「發展民族特色產業、建設民族特色村鎮、弘揚民族特色文化」發展理念,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工作作為全縣加快民族經濟發展、維護民族團結、改善提高民生的有力抓手,努力打造民居有特色、基礎設施全、服務功能強、生態環境好的民族新村。
  • 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一行到清溪瑤博物館開展瑤歷史...
    (左: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王世忠教授,右:江永縣清溪瑤退休老師田萬載)王世忠教授是國家教育部聘請的全國民族教育專家,被國家民委選為支持計領軍人才的人選。江永縣五老宣講團成員,江永女書本土研究學者何躍娟,清溪學校蔣芝毅老師等陪同王世忠教授調研。
  • 舌尖上的歷史與文化|民族特色
    飲食的不斷發展與變遷造就了每個地區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這些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又發展成了各種習俗與文化。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舌尖上的歷史與文化》系列課程從人類飲食歷史與文化演進的視角出發,按照舌尖上的穿越、工具、進化、傳說、發明、民族、產業、安全和科學等內容,介紹人類追尋食物、改變食物並最終改變自己的足跡。同時,課程將食物背後所賦予的歷史與文化內含穿插其間,探尋食物背後的故事,探索中華飲食歷史與文化奧秘。
  • 德吉村多產業發展打造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文旅結合為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村民帶來幸福生活德吉村多產業發展打造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在民族廣場跳起熱情的鍋莊舞、乘坐遊輪泛遊黃河、吃藏餐、品藏茶、住藏家、賞藏畫,已經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旅遊特色項目。11月11日,記者在德吉村實地走訪。村社區主任華藏向記者介紹說:「2017年,來自尖扎縣能科鄉、尖扎灘鄉、當順鄉等7個鄉鎮30個村的251戶946人,入住德吉村易地搬遷安置點。易地搬遷之前,咱們人均收入只有3700元左右,現在已經達到9800元。
  • 中國最美小鎮-清溪,歡迎您
    清溪地如其名,山清水秀,是一座生態與科技、現代與傳統、發展與保護、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美麗小鎮。全鎮總面積140平方公裡,下轄21個村(社區),常住人口約4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6萬人。清溪鎮先後獲評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中國最美小鎮、全球綠色城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 首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揭曉 豐順縣鳳坪畲族村上榜
    本報訊 (記者林玉瑩 特約記者胡金輝)記者近日獲悉,為推進我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發展工作,省民族宗教委從各地市推薦申報的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結合實地調研考察、民族研究專家評議和綜合評價,命名全省28個村寨為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東源縣下藍、雙田畲族村雙雙榮獲首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日(12月8日)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官網獲悉,廣東省民族宗教委推進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制定了命名掛牌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實施方案,並從各地市推薦申報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結合實地調研考察、民族研究專家評議及綜合評價,經研究決定,命名了28個村寨為第一批
  • 關注| 池州市最美「清溪姐姐」志願者、最美「清溪姐姐」志願服務...
    關注 | 池州市最美「清溪姐姐」志願者、最美「清溪姐姐」志願服務隊社會化推選活動開始啦!」志願者、最美「清溪姐姐」志願服務隊推選活動。(2)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一年以上,每年累計參與志願服務活動30小時以上,在理論政策宣講、文明實踐、社區服務、扶危濟困、搶險救災、關愛他人、文化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環境保護等志願服務活動中事跡突出、群眾公認。
  • 曲靖又一村寨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019年,國家民委組織開展了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申報和評審工作。經專家組評審,擬推薦北京市懷柔區湯河口鎮小梁前村等595個村寨列入擬命名名單,現予以公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在產業結構、民居式樣、村寨風貌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都集中體現了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數民族聚落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類型中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相對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結晶,體現了中華文明多樣性,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載體,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資源。
  •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系列報導 | 陳雙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裡持續踐行
    ,民族特色生態休閒娛樂旅遊點開門迎客……隆冬時節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陳雙村宛如一幅民族團結幸福畫卷,壯、毛南、苗、水、瑤、漢、阿昌、布依等12個民族在這裡交往交流交融,通過開展屯務聯管、生產聯營、文藝聯演、婚嫁聯姻、治安聯防、品牌聯創,本地村民和移民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包容互助親如一家,凝心聚力共奔小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裡持續踐行,匯聚起各民族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 永春縣東關鎮南美村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近日,國家民委下發了《關於命名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通知》,福建共有32個村寨被作為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掛牌,其中永春縣南美村榜上有名,真是太棒了!永春網在此表示祝賀!!據了解,此次村寨命名掛牌將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質和知名度,更好地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厲害了,word永春南美村!
  • 貴陽最美的古村,一個典型的布依族特色村寨
    相信很多人都去貴州旅遊,看到貴州獨特的少數民族特色和文化,在大家的認知中,感受少數民族特色應該去黔東南吧?其實不然,貴陽隱藏著很多小的少數民族村落,比如王崗村就是其中之一。王崗村,別名崗布依寨卡,那是貴陽市的新城布依族鄉烏當區位置,距離貴陽市內僅30公裡,是布依族寨村一個典型,這個村子寨如何宣傳幾乎沒有,但少數的貴陽人才知道,很多外地的遊客幾乎不知道隱藏藥丸是這麼一個村的歷史文化,這個小村莊寨的人,可是從現在已經600多年的歷史。
  • 第四批「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來了
    第四批「貴州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來了 2019-12-04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憑祥市上石鎮練江村練屯榮獲「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稱號
    7月30日上午,憑祥市上石鎮練江村練屯榮獲「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掛牌儀式在上石鎮舉行。揭牌儀式上,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韋敏華、副市長凌小將出席掛牌儀式。韋敏華對練屯獲自治區民宗委首批「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這一榮譽表示熱烈祝賀。
  • 各種民族的風俗與特色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南疆,山水秀麗、四季如春、物產富饒,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個民族,是我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1997年末總人口4589萬,少數民族人口佔40%。他們世世代代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勇敢開拓,用自己非凡的智慧,描繪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 雲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第二多
    掌上春城訊11月27日,「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省民族宗教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我省紮實推進民族團結示範區建設所取得的各項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