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縣源口瑤族鄉的清溪村被湖南省列入第四屆「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候選村,清溪村在「舌尖文化」上有什麼「特色」?今天,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
喝油茶是我們瑤族人的習俗,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早餐,也是招待客人的基本禮節,傳說「油茶」還是乾隆皇帝命的名。據說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南巡微服私訪,當南巡至江永清溪瑤族聚集地時,突降暴雨,結果乾隆皇帝全身淋透感冒生病了,被一位心地善良的瑤民收留了,瑤民用民間傳統的油茶給皇帝喝,(油茶是用茶葉加姜搗碎,並放鹽和油加水煮開即可喝)油茶具有驅寒提神,還可防癌等醫療保健功效.結果皇帝的病很快就好。乾隆回京城後,為感謝瑤民的救命之恩,還特下令在清溪村興建「文峰塔」以表謝意。
至今,在清溪瑤還流傳一首打油詩:
瑤家油茶香噴噴,
救了乾隆一條命。
乾隆喝了都說爽,
從此就叫油茶湯。
如今,江永的油茶已被列入全國十大特色小吃,還獲得了金獎。
清溪瑤舌尖上的文化內涵豐富,飲食也頗具特色。瑤族人什麼菜都喜歡釀,釀香腸、釀豬肚、釀香菌、釀大蒜、釀茄子、釀水豆腐、釀油豆腐、釀冬瓜、釀雞爪子等等,形成了瑤族舌尖上的「釀」文化特色。
釀菜特色的舌尖文化在瑤族形成是頗有歷史和緣由的。在古代,瑤族人的勞作是「刀耕火種」,他們常常到很遠山上勞動,要在勞動地方做飯做菜,飯菜需要從家裡帶去。為了多幹活,節約做飯菜的時間,和帶柴米油鹽的麻煩,他們就在家裡把糯米飯釀到菜裡蒸煮熟,帶到山裡到午飯的時候就不用煮了,拿出來就可以吃,這樣既方便又可以減少做飯時間,還可以增加勞動時間,久而久之,釀菜特色的舌尖文化就這樣沿襲了下來,因此就有了「瑤族十八釀」的說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瑤家釀菜也與時俱進,加入了更多現代元素,豐富了更多不同風味,照顧到不同人群的味蕾,讓你大飽口福。
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清溪村」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