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著名戶外品牌北面(The North Face)的母公司VF集團公布了2021財季的第一季度的經營財報數據。
截止到6月30日,VF的淨虧損為2.86億美元,合每股73美分,收入下降了48%,好於華爾街之前對其的預期。
VF集團表示中國市場已經恢復,預計第二季度下降將會少於25%。
圖片來源:VF集團官網
VF是全球最大的上市成衣公司之一,旗下擁有北面、添柏嵐(Timberland)、Altra、拓冰者(Icebreaker)、Smartwool等戶外品牌(Outdoor),也包括Vans、Jansport等活力品牌(Active)和Dickies、Kodiak等工裝品牌(Work)。
VF集團表示持續經營收入為11億美元,下降幅度達48%。從各品牌分布來看,活力品牌總體收入下降了54%,Vans收入下降了52%;戶外品牌總體收入下降44%,北面收入下降了45%;工裝品牌下降了19%,Dickies收入下降16%。
按照地區看的話,大中華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的表現最好,中國大陸實現了收入5%的上漲,大中華地區與去年同期的收入持平,歐洲地區的收入下降了48%。
消費者直營業務收入下降37%,數字渠道收入大幅度上漲了78%。持續經營業務的毛利率為52.9%,調整後的毛利率為54.1%。VF集團的經營虧損為2.47億美元,調整後的經營虧損為2.3億美元。
雖然虧損,但是VF集團整體的庫存只上漲了2%,除了還剩下的22.3億循環信貸外,VF集團還有28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
圖片來源:pixabay
VF集團的總裁兼CEO 史蒂夫·倫德勒(Steve Rendle)在分析電話會上說:「我們的財務和運營的嚴謹性,消費者對我們品牌的親密性,以及近年來我們在數字轉型方面取得的進展,使我們不僅能夠適應當前複雜的環境,而且能夠推動長期增長。
在本財年中,我們將繼續加強我們在核心戰略中已經看到的優勢,包括保持我們強勁的現金和流動性狀況,進一步加快我們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國的數字業務。」
在疫情期間,VF也和其他品牌一樣,遵守各國政府的要求關閉門店。但好在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亞太地區零售店已經重新開業,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90%的門店也陸續得以恢復運營,而英國的大部分門店還處在關閉狀態,北美地區75%的門店在6月末也相繼恢復營業。
VF將疫情看做是一次加速自身數位化轉型的機會,這得益於其數位化渠道在第一季度的良好表現。
在這段時間,全球數位化渠道的銷售額增長了81%,美洲地區增長了115%。在天貓平臺上,800萬新用戶與VF展開互動。
倫德勒表示,由於這些強勁的業績表現,我們預計今年數字業務的增長幅度將超過40%,再加上我們的數字批發業務,我們預計我們的數字業務收入佔比將超過總收入的25%。
目前,VF集團在美國的店鋪推出了名為BOPIS的線上購買線下自提業務,消費者可以線上購買商品,然後在店內提貨,並且美國的店鋪還開展店內發貨業務,將線上購買的商品快遞到消費者家中。
圖片來源:pixabay
第一季度,VF旗下Vans、北面、添柏嵐和Dickies的經營表現最好,其中北面與添柏嵐是VF集團定義的戶外品牌。
由於疫情導致直營和零售夥伴店鋪關閉以及批發貨物減少,北面的收入下降了45%,直營業務總體收入下降29%,直營數位化業務收入增加了121%。
從地區角度看,美洲地區銷售額下降了54%,歐洲地區下降41%,亞太地區下降了9%。
大中華地區的銷售額增長了2%,中國大陸銷售額增長了8%,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數字直營業務銷售額增長了165%。
在美洲地區,得益於運動品牌形象和追求健康的新顧客,北面的數字業務銷售額增長了170%。在產品領域,北面的帳篷產品銷售量增長速度很快,這得益於用戶既希望待在家附近又想要探索自然的需求。
VF預計北面在第二季度的營收下滑幅度將會小於30%,經營狀況將會得到改善。
圖片來源:北面官方社交媒體
與北面的下降的原因一樣,添柏嵐的收入下降了43%,直營業務下降了43%,而數字直營業務增長了61%。
美洲地區銷售額下降44%,歐洲地區下降50%,亞太地區下降27%。亞太地區下降幅度最小的表現主要歸功於大中華及韓國市場的表現。添柏嵐預計第二季度的收入下降幅度將會小於40%。
VF集團對於第二季度的預期收入下降幅度將會小於25%,對於2021財季,由於疫情帶來的不可預知性,VF集團表示無法做出具體預測,只是表示2021財季現金流將會超過6億美元。
疫情全球流行的情況還將會持續一段時間,VF集團看到美洲地區線上數字營銷帶來的巨大增長,開始全面加碼建設線上數字業務。
文中提到的線上購買線下自提的模式類似於優衣庫與迪卡儂在天貓及其官網上開展的運營模式,在線上數字營銷領域,國內的運作經驗將會給VF很好的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