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護兒(?-618年),字崇善,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隋朝名將。十八好漢排名十三。 來護兒出身於新野來氏,早年投奔隋軍,參與平定陳朝以及江南叛亂,累功至上開府、大將軍。封榮國公。
滅陳平江南、三徵高句麗 勞苦功高一 隋滅陳之戰、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命賀若弼出鎮廣陵(一作壽州)。來護兒便投奔隋軍,經常渡江偵察,積功升任大都督。 後來,來護兒又擊破陳朝將領曾永,加授儀同三司。
開皇九年(589年),來護兒隨軍平定陳朝,因功進位上開府。
二 隋平江南之戰
開皇十年(590年),江南豪強高智慧起兵反隋。楊素出任行軍總管,率軍赴江南平叛。當時,叛軍屯據浙江(今錢塘江)東岸,營壘連綿百餘裡,戰船布滿江面。來護兒時為子總管,向楊素獻前後夾擊之計。他親率數百艘輕船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襲敵後,火燒叛軍營壘。楊素則趁機從正面進攻,大破叛軍。高智慧兵敗逃入海中,被來護兒一直追擊到閩中一帶,最終被徹底鎮壓。戰後,來護兒因功進位大將軍,升任泉州刺史,封襄陽縣公。
後來,來護兒討平高智慧的餘黨盛道延,改任建州總管。他又與蒲山公李寬討平婺州汪文進叛亂,進位柱國,封永寧郡公。隋文帝為了嘉獎來護兒的功勞,特派畫工繪下他的畫像。
三徵高句麗一徵高句麗
612年(大業八年),隋煬帝親徵高句麗,任命來護兒為平壤道行軍總管,兼檢校東萊郡太守。來護兒率水軍由浿水(今朝鮮大同江)進入高句麗,在平壤六十裡外,與高句麗國王高元相遇。
當時,高句麗軍列陣數十裡,高元之弟高建率數百敢死隊來攻。隋軍諸將皆懼,來護兒笑道:「我原以為他們會堅壁清野等待王師,如今卻來送死,我一日之內便能殲滅他們。」命兒子來整、部將費青奴斬殺高建,大敗高句麗軍。
這時,來護兒不顧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勸告,挑選精兵四萬,直趨平壤城下。高句麗軍出城交戰,詐敗而回,將來護兒引入城中。來護兒縱兵入城,大肆搶掠,亂不成軍。高句麗伏兵趁機殺出,大敗隋軍,來護兒僅率數千殘兵逃出城外。高句麗軍追殺至隋軍戰船停泊處,見周法尚嚴陣以待,方才返回。
後來,宇文述等軍盡皆戰敗,來護兒只好退軍而回。
二徵高句麗
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再次徵討高句麗。來護兒仍舊出兵滄海道,準備由海路進攻。這時,楊玄感詐稱來護兒造反,以討伐來護兒為名起兵反隋,並進攻洛陽。來護兒剛剛行至東萊(今山東掖縣),便與周法尚商議,打算回軍討伐。
當時,周法尚等人認為沒有朝廷敕令,不敢擅自回軍,都不肯服從命令。來護兒厲聲道:「洛陽被圍是心腹之患,高句麗不過是疥癬之疾。專擅之罪,我來承擔,與他人無關。有敢阻攔我的,軍法從事!」來護兒又命兒子來弘、來整馳報皇帝。
八月,來護兒與宇文述等人討平楊玄感。隋煬帝加封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又追贈其父來法敏官爵。
三徵高句麗
614年(大業十年),隋煬帝第三次徵討高句麗。來護兒再次率水軍渡海,進兵奢卑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大敗高句麗軍,準備向平壤開進。高元大驚,遣使請降,並將隋朝叛臣斛斯政送還。隋煬帝接受投降,命來護兒班師。
深受寵信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遣使召來護兒入朝,賜其宮女以及寶刀、駿馬、錦彩等物。不久,來護兒返回建州。長子來楷被留在京師,以千牛備身之職擔任皇帝的禁衛武官。
仁壽元年(601年),來護兒改任瀛州刺史。他在任內以「善政」聞名,頻頻受到皇帝的慰勞、勉勵。
仁壽四年(604年),隋煬帝繼位。來護兒再次被徵召入朝,歷任右驍衛大將軍、左驍衛大將軍、右翊衛大將軍,改授光祿大夫,封榮國公。當時,隋煬帝對來護兒的禮遇之隆,滿朝無人能及。
大業六年(610年),隋煬帝巡幸江都,來護兒也隨駕前往。煬帝為了讓來護兒「衣錦晝遊」,特意賞賜財物、祭品,讓他祭掃祖先墳塋,宴請鄉中父老,又讓三品以上官員全部前往來家祖宅,暢飲一日。朝野傳為盛事。
隨巡江都大業十一年(615年),來護兒隨隋煬帝出巡塞北,結果被突厥圍困在雁門(在今山西代縣)。隋煬帝本欲率精騎突圍,但遭到來護兒與樊子蓋的極力勸阻,只得作罷。後來,各地隋軍相繼趕至,終於解了雁門之圍。
大業十二年(616年),隋煬帝第三次巡幸江都。來護兒勸諫道:「如今天下大亂,不是陛下巡遊之時。您應留在洛陽,指揮大軍平定戰亂。」隋煬帝惱怒不已,一連數日都不召見來護兒。後來,隋煬帝怒氣稍解,招來護兒入見,對他道:「連你都這樣想,我還有什麼指望?」來護兒不敢再言。
大業十三年(617年),來護兒接替宇文述,擔任左翊衛大將軍,並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兵變遇害 忠臣盡忠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煽動兵變,弒殺隋煬帝。來護兒當時正要入朝,在途中被叛軍抓獲。他得知煬帝已死,嘆道:「我身為大臣,擔負重任,卻不能肅清奸黨,以致國家落到如此境地。除了抱恨於黃泉,還能再說什麼。」叛軍遂將來護兒殺害。
軼事典故
英雄氣概初現 手刃仇人為伯報仇
來護兒的伯父在侯景之亂時被同鄉陶武子殺害。來護兒自幼常聽伯母提及此事,成年後便想為伯父報仇。當時,陶氏有宗族數百家,而且財力雄厚。來護兒便趁陶家辦婚事之時,徑直闖入陶家,手殺陶武子,然後拿著他的首級去祭奠伯父。在場賓客都被他的舉動所震懾,不敢妄動。
名將良守來護兒在瀛州任職期間,深得治下百姓愛戴。他離任時,遭到百姓的極力挽留,以致多日未能出境。還有數百人上書朝廷,請求讓來護兒留任。後來,隋煬帝對來護兒道:「當初天下未定,卿為名將,如今天下太平,卿又是良守。」
武將不「武」 教子有方來護兒雖是武將,他卻顛覆了我的認知,不光能武來文的也不是吹的,看他教育子女就可見一斑,據說有12個子女,有史料記載的就有6人,且有武將也有文臣。來楷,長子,授通議大夫,江都之變時遇害。來淵,曾參與楊玄感叛亂。來弘,第五子,授金紫光祿大夫,江都之變時遇害。來整,第六子,授左光祿大夫,封襄陽縣公,江都之變時遇害。 來恆,第十一子,唐高宗時官至宰相。 來濟,第十二子,唐高宗時官至宰相。可見他的能力!
禮遇秦瓊秦瓊早年曾為來護兒部將,深得來護兒禮遇。來護兒聽聞秦瓊喪母,特意遣使弔唁。軍士都很奇怪,問道:「軍中常有喪事,將軍從不過問,為何偏偏去秦瓊家中弔唁。」來護兒道:「秦瓊勇猛剽悍,且有志節,絕不是久處卑賤之人。」後來,秦瓊果然成為唐朝開國功臣,爵至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