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好漢——來護兒

2021-02-10 宛如清揚

來護兒(?-618年),字崇善,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隋朝名將。十八好漢排名十三。 來護兒出身於新野來氏,早年投奔隋軍,參與平定陳朝以及江南叛亂,累功至上開府、大將軍。封榮國公。 

滅陳平江南、三徵高句麗  勞苦功高一  隋滅陳之戰、

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命賀若弼出鎮廣陵(一作壽州)。來護兒便投奔隋軍,經常渡江偵察,積功升任大都督。  後來,來護兒又擊破陳朝將領曾永,加授儀同三司。

開皇九年(589年),來護兒隨軍平定陳朝,因功進位上開府。 

二 隋平江南之戰

開皇十年(590年),江南豪強高智慧起兵反隋。楊素出任行軍總管,率軍赴江南平叛。當時,叛軍屯據浙江(今錢塘江)東岸,營壘連綿百餘裡,戰船布滿江面。來護兒時為子總管,向楊素獻前後夾擊之計。他親率數百艘輕船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襲敵後,火燒叛軍營壘。楊素則趁機從正面進攻,大破叛軍。高智慧兵敗逃入海中,被來護兒一直追擊到閩中一帶,最終被徹底鎮壓。戰後,來護兒因功進位大將軍,升任泉州刺史,封襄陽縣公。

後來,來護兒討平高智慧的餘黨盛道延,改任建州總管。他又與蒲山公李寬討平婺州汪文進叛亂,進位柱國,封永寧郡公。隋文帝為了嘉獎來護兒的功勞,特派畫工繪下他的畫像。 

三徵高句麗 

一徵高句麗

612年(大業八年),隋煬帝親徵高句麗,任命來護兒為平壤道行軍總管,兼檢校東萊郡太守。來護兒率水軍由浿水(今朝鮮大同江)進入高句麗,在平壤六十裡外,與高句麗國王高元相遇。

當時,高句麗軍列陣數十裡,高元之弟高建率數百敢死隊來攻。隋軍諸將皆懼,來護兒笑道:「我原以為他們會堅壁清野等待王師,如今卻來送死,我一日之內便能殲滅他們。」命兒子來整、部將費青奴斬殺高建,大敗高句麗軍。

這時,來護兒不顧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勸告,挑選精兵四萬,直趨平壤城下。高句麗軍出城交戰,詐敗而回,將來護兒引入城中。來護兒縱兵入城,大肆搶掠,亂不成軍。高句麗伏兵趁機殺出,大敗隋軍,來護兒僅率數千殘兵逃出城外。高句麗軍追殺至隋軍戰船停泊處,見周法尚嚴陣以待,方才返回。

後來,宇文述等軍盡皆戰敗,來護兒只好退軍而回。

二徵高句麗 

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再次徵討高句麗。來護兒仍舊出兵滄海道,準備由海路進攻。這時,楊玄感詐稱來護兒造反,以討伐來護兒為名起兵反隋,並進攻洛陽。來護兒剛剛行至東萊(今山東掖縣),便與周法尚商議,打算回軍討伐。

當時,周法尚等人認為沒有朝廷敕令,不敢擅自回軍,都不肯服從命令。來護兒厲聲道:「洛陽被圍是心腹之患,高句麗不過是疥癬之疾。專擅之罪,我來承擔,與他人無關。有敢阻攔我的,軍法從事!」來護兒又命兒子來弘、來整馳報皇帝。

八月,來護兒與宇文述等人討平楊玄感。隋煬帝加封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又追贈其父來法敏官爵。 

三徵高句麗

614年(大業十年),隋煬帝第三次徵討高句麗。來護兒再次率水軍渡海,進兵奢卑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大敗高句麗軍,準備向平壤開進。高元大驚,遣使請降,並將隋朝叛臣斛斯政送還。隋煬帝接受投降,命來護兒班師。

 深受寵信

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遣使召來護兒入朝,賜其宮女以及寶刀、駿馬、錦彩等物。不久,來護兒返回建州。長子來楷被留在京師,以千牛備身之職擔任皇帝的禁衛武官。

仁壽元年(601年),來護兒改任瀛州刺史。他在任內以「善政」聞名,頻頻受到皇帝的慰勞、勉勵。 

仁壽四年(604年),隋煬帝繼位。來護兒再次被徵召入朝,歷任右驍衛大將軍、左驍衛大將軍、右翊衛大將軍,改授光祿大夫,封榮國公。當時,隋煬帝對來護兒的禮遇之隆,滿朝無人能及。 

大業六年(610年),隋煬帝巡幸江都,來護兒也隨駕前往。煬帝為了讓來護兒「衣錦晝遊」,特意賞賜財物、祭品,讓他祭掃祖先墳塋,宴請鄉中父老,又讓三品以上官員全部前往來家祖宅,暢飲一日。朝野傳為盛事。

隨巡江都

大業十一年(615年),來護兒隨隋煬帝出巡塞北,結果被突厥圍困在雁門(在今山西代縣)。隋煬帝本欲率精騎突圍,但遭到來護兒與樊子蓋的極力勸阻,只得作罷。後來,各地隋軍相繼趕至,終於解了雁門之圍。

大業十二年(616年),隋煬帝第三次巡幸江都。來護兒勸諫道:「如今天下大亂,不是陛下巡遊之時。您應留在洛陽,指揮大軍平定戰亂。」隋煬帝惱怒不已,一連數日都不召見來護兒。後來,隋煬帝怒氣稍解,招來護兒入見,對他道:「連你都這樣想,我還有什麼指望?」來護兒不敢再言。

大業十三年(617年),來護兒接替宇文述,擔任左翊衛大將軍,並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兵變遇害 忠臣盡忠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煽動兵變,弒殺隋煬帝。來護兒當時正要入朝,在途中被叛軍抓獲。他得知煬帝已死,嘆道:「我身為大臣,擔負重任,卻不能肅清奸黨,以致國家落到如此境地。除了抱恨於黃泉,還能再說什麼。」叛軍遂將來護兒殺害。


軼事典故

英雄氣概初現   手刃仇人為伯報仇

來護兒的伯父在侯景之亂時被同鄉陶武子殺害。來護兒自幼常聽伯母提及此事,成年後便想為伯父報仇。當時,陶氏有宗族數百家,而且財力雄厚。來護兒便趁陶家辦婚事之時,徑直闖入陶家,手殺陶武子,然後拿著他的首級去祭奠伯父。在場賓客都被他的舉動所震懾,不敢妄動。

名將良守

來護兒在瀛州任職期間,深得治下百姓愛戴。他離任時,遭到百姓的極力挽留,以致多日未能出境。還有數百人上書朝廷,請求讓來護兒留任。後來,隋煬帝對來護兒道:「當初天下未定,卿為名將,如今天下太平,卿又是良守。」

武將不「武」  教子有方

來護兒雖是武將,他卻顛覆了我的認知,不光能武來文的也不是吹的,看他教育子女就可見一斑,據說有12個子女,有史料記載的就有6人,且有武將也有文臣。來楷,長子,授通議大夫,江都之變時遇害。來淵,曾參與楊玄感叛亂。來弘,第五子,授金紫光祿大夫,江都之變時遇害。來整,第六子,授左光祿大夫,封襄陽縣公,江都之變時遇害。 來恆,第十一子,唐高宗時官至宰相。 來濟,第十二子,唐高宗時官至宰相。可見他的能力!

禮遇秦瓊

秦瓊早年曾為來護兒部將,深得來護兒禮遇。來護兒聽聞秦瓊喪母,特意遣使弔唁。軍士都很奇怪,問道:「軍中常有喪事,將軍從不過問,為何偏偏去秦瓊家中弔唁。」來護兒道:「秦瓊勇猛剽悍,且有志節,絕不是久處卑賤之人。」後來,秦瓊果然成為唐朝開國功臣,爵至國公。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隋唐十八好漢
    隋唐十八好漢,是《說唐》中人物排名。其中有些人物我們耳熟能詳,有些卻不知為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這隋唐十八好漢。
  •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史上最準的隋唐18好漢排名榜!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史上最準的隋唐18好漢排名榜!兵器金釘棗陽槊.因為誓不降唐,被尉遲恭生擒殺死.
  • 歷史上,最真實的隋唐十八好漢排行榜!你認識幾個?
    天下第一條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卻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手使一對擂鼓甕金錘,重八百斤。坐騎為萬裡煙雲照,日行一萬,夜走八千。曾於晉陽宮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比武,力舉金獅上殿,隋煬帝御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
  •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堪稱最準的隋唐18好漢排名榜!
    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最初是隋將來護兒部將.秦叔寶的母親逝世,來護兒派人去弔唁,來護兒手下軍吏不解,問來護兒:"士卒死亡及遭喪者多矣,將軍未嘗降問,獨吊叔寶何也?"來護兒回答:"此人勇悍,加有志節,必當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
  •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排最末位的也是七省綠林總盟主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尉遲恭秦叔寶排在最後,第一無人能敵!
  • 隋唐十八條好漢排行榜!
    關於隋唐的版本有四個,分別是《隋唐演義》、《說唐》《興唐》《混唐》。每個版本都不太一樣,什麼四絕四猛十三傑,八大錘等等,雖然眾說不一,但不可否認,隋唐的猛將英雄是真的多,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吧!演義中的羅成本型就是羅士信,在評書中羅士信曾力撼雙牛,大戰來護兒,活捉花刀將魏文通,力擒伍天錫,大戰李元霸,唯一一個能與李元霸硬剛硬的人!
  • 隋唐十八條好漢排名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和朋友們聊一聊隋唐年間的十八條好漢。
  • 隋唐十八條好漢,排名靠前的都是虛構人物!
    「隋唐十八條好漢」是《說唐》中的說法,原著中共出現十三人,有五人作者並未提及。其餘十三人,排名靠前的好漢均為虛構人物,反倒是歷史上真實的猛將排名靠後。第一條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原型為李玄霸,是李淵的第三個兒子,但年僅十六歲就去世。
  • 【鄉村民歌】美女一首《隋唐十八條好漢》好聽極了!
    《十八條好漢》耳聽歌場好熱鬧 唱的前古眾英豪 霸王能把千軍掃 韓信威風保漢朝 關公埋伏華容道 張飛吼斷長板橋 前古英雄真不少 隋唐好漢十八條。五條好漢伍天錫 江湖武林有傳奇 深明大義通道理 廣結好漢如雲集 一心反對隋煬帝 朝中天子要另立 一十八國刀兵起 金戈鐵馬不停蹄。六條好漢伍雲昭 鎮守南陽不動搖 忠心耿耿把國報 南徵北戰有功勞 楊廣昏君淫無道 滿門定罪劫難逃 興兵要把揚州討 無奈之下才反朝。
  • 不為人知:隋唐十八條好漢的排名、戰力和結局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改天換地的動蕩年代,各路英雄好漢橫槍立馬徵伐沙場,建功立業揚名天下。在這個動亂年代,人才濟濟,英雄輩出,出現了無數好漢。《隋唐演義》、《說唐全傳》、《興唐傳》、《瓦崗英雄傳》中眾多隋唐好漢讓很多的武俠迷無限痴迷。
  • 隋唐十八條好漢,你知道有幾個是真人嗎?
    李元霸是清朝小說《說唐》中的人物,所謂「隋唐十八條好漢」中排名第一的絕頂高手。 隋唐十八條好漢都有誰呢?小說中宇文成都是大臣宇文化及的長子,但是據正史記載,宇文化及的兒子分別是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並沒有哪個兒子叫宇文成都。但這個人物的身份是有一定歷史合理性的,隋煬帝時代擴大軍隊規模,曾經在正規軍之外徵召了一批驍果之士,起初用來徵討高麗,後來便成了煬帝的親衛軍。
  • 隋唐十八條英雄好漢排名與戰績(三)
    由於上一篇文章由於排版問題,只說到前十二位,下面接著由筆者講訴第十二至第十八位英雄好漢第十三條 掛錘莊莊主梁師泰梁師泰,掛錘莊莊主,隋唐八大錘之一。此人黑面黃須,頭戴銅盔,身穿鐵甲,手持兩柄鐵錘,有萬夫不當之勇。
  • 隋唐十八條好漢為何只出場了十三位?他們真的有歷史原型嗎?
    《水滸傳》刻畫了一百零八將的群體形象,《說唐》則祭出隋唐十八條好漢的大熱IP。隋唐十八條好漢雖然富有濃重的民間傳說色彩,但也有一部分是根據歷史人物改編的。本文就為大家梳理一上,十八條好漢到底有幾人是真實存在過的。
  • 隋唐演義中的四猛都有誰,最後這四位猛將結局如何?
    隋唐演義中有猛將如雲,稱謂四猛四絕十三傑,四猛四絕十三傑是指評書中說的「金銀銅鐵八大錘,四猛四絕十三傑」的人物。而對於四猛四絕十三傑,在隋唐之際的故事主要有《隋唐演義》、《說唐》、《興唐傳》、《混唐後傳》等小說。
  • 隋唐18好漢排行榜
    兵器丈八原標題:最正確的隋唐十八條好漢:隋唐十八條好漢排行榜-趣歷史  關於隋唐英雄故事,目前一共有三個版本:清朝褚人獲的《隋唐演義》,清朝鴛湖漁叟校訂的《說唐》,各種評書藝人的評書《興唐傳》。《隋唐演義》沒有提到十八條好漢,也沒有閱讀的價值。聽過《興唐傳》或類似評書的人很多,裡面講到了四猛十三傑,加起來也是十八條好漢(十三傑有兩位)。
  • 隋唐十八反王最畏懼的武將是他,一首詩足以證明,可惜少有人知
    隋煬帝為了保住隋朝江山,把十八路反王視為生死仇敵,從全國各地組織抽調精兵勇將,想把十八路反王逐一剿滅。隋朝武將序列中,倒也不乏能戰善戰之人。比如在隋朝徵伐高句麗之戰中湧現出的麥鐵杖、沈光等人,抗擊瓦崗寨的張須陀等人,都以武藝高強驍勇善戰聞名。連日後名震天下的少年英雄羅士信,最初也是隋煬帝手下愛將。
  • 隋唐十八好漢最有名的六位:五位有原型,其中一位比秦瓊還厲害?
    那麼演義小說中最有名的隋唐好漢有幾人是在歷史中真實存在或者有原型的?細看隋唐正史我們就會發現:隋唐十八好漢最有名的六位,五位有歷史原型,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改變,其中一位可能比秦瓊還厲害——此人不死,秦瓊似乎還稱不上隋唐第一單挑高手。按照這六位隋唐好漢的排名,咱們來看看他們在正史中是否真實存在,如果存在又會是怎樣的一位人物。
  • 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竟然是杜撰的,歷史上其實並無此人?
    隋唐十八條好漢應該是因為小說劇情的需要,大部分都是杜撰出來的,第一好漢李元霸更是如此。 在《說唐》以及《隋唐演義》中的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四個兒子,隋唐十八條好漢就排名第一的好漢,手持一對擂鼓甕金錘,四百斤一個,雙錘重八百斤,無人能敵。
  • 隋唐十八好漢——伍雲召
    伍雲召又稱南陽侯,隋朝人,出生於南陽,《說唐》中人物,天下第五條好漢。
  • 隋唐十八條英雄好漢排名與戰績(一)
    後奉旨赴四明山保駕,三錘擊走第三條好漢裴元慶,匹馬雙錘,三次擊敗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最後將宇文成都撕成倆半,一下午將十八路反王180萬人馬殺的只剩60餘萬。後於紫金山再挫各路反軍,玉璽獨收。唐軍返回長安時,正值暴雨傾盆電閃雷鳴,李元霸心中惱怒舉錘罵天,將雙錘狠狠拋向天空,不料想,一時疏忽那數百斤重的錘掉下來,正中在李元霸臉上,可嘆天下第一的好漢竟死在自己錘下第二名 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隋丞相宇文化及次子,大隋第二條好漢,威猛罕匹,僅次於李元霸,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金面長鬚,虎目濃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