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還不到2周,我開始明白,為什麼父母與學校老師有這麼多矛盾

2020-12-12 肯定式教養

女兒9月1日上小學,到今天9月10日,還不到2周,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小學家長的難處了,也明白為什麼家長和學校老師的矛盾這麼深,也理解為什麼網上一旦牽扯到老師的話題,總是容易引起各種血雨腥風。

我來總結下,在這兩周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的作業問題。

現在學生做作業可真與我們以前不一樣了。我們以前布置作業是給孩子,現在的作業看著更像布置給家長。

現在孩子才上了沒2周,還沒有書寫作業,老師更多布置的是念書、認字等作業,而每項作業的完成都離不開家長。孩子念書要拍照,認字要拍視頻,當然不懂的家長也要教一教。帶給我的感受就是孩子的作業,但是父母卻更受累。家長不僅陪讀陪寫,還要給孩子各種善後,可不是比孩子累。

現在每天晚上,下班後什麼都不做,先打開釘釘翻看老師布置的作業,生怕錯漏了老師的作業,孩子到時候去學校挨批評。然後晚上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拍照上傳才算安心。

說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一個問題,我們作為年輕父母,玩手機比較熟練,這樣的作業能完成。但是如果是農村的孩子呢?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是爺爺奶奶照看孩子,老人們能玩得轉這些高科技?如果用不了,在起點上農村的孩子就輸給了城裡的孩子。

單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農村學校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前段時間還看了一個視頻,農村的一個學校一個班級竟然只有一個孩子。就像評論裡說的:學校越建越漂亮了,但是學生卻沒了。

第二個問題,形式主義特別多

這一點其實在上小學前就開始感受到了。

報名時帶體溫表,而那個體溫表有幾個是認真填寫的?哪個家長沒事每天測量孩子體溫?估計都是瞎編的,反正又沒人監督,這樣的表格有啥意義?

然後準備各種上學工具。大部分工具我也就不說啥了,但是還要準備什麼消毒紙巾,孩子說每天要擦3遍桌子。現在疫情雖然沒有過去,但是如果我們市裡真爆發疫情的話,這消毒紙巾有卵用?還會讓學校開學?這純是形式主義。

當然,這形式主義估計跟老師沒多大關係,老師也煩,但是領導交代的任務,下面也只能聽從了。

第三個問題,書包太重了

我以前總是在網上看到這種批評,說父母還要替孩子拿書包,現在的孩子太矯情了。我之前也很認可這種說法,這麼大孩子了還用父母替孩子拿書包?這麼嬌生慣養的孩子將來有什麼出息。

但我現在女兒上學後,我的這種看法開始轉變了,深深的開始理解那些父母。我萬萬沒想到,剛上1年級的孩子書包就要裝這麼多東西,有這麼重。

一年級發了4本書,然後裝著3、4個作業本,再加上筆盒、鉛筆、橡皮之類的學習工具,單這些還不是特別重。大頭是裡面還裝著水杯,還有那個消毒紙巾,再加上一本課外書單,這3樣加起來就要快3斤了。時不時還要裝個畫筆畫本、墊板之類。總之亂七八糟的加起來,孩子的書包要4、5斤左右了。

而且我特別搞不懂得一點是,老師讓孩子每天都要背著來回跑。像水杯、紙巾這種第二天還要用的東西,放學校不行嗎?我問孩子,孩子說老師不讓。我是無語了。

此三點,使得我這個自認還是懂點教育,跟老師還搭點邊的的人都對學校老師頗有微詞,更不用說普通的家長了。也就難怪在網上家長和學校老師的矛盾如此之深了,動不動就對老師口誅筆伐。

而且短時間內,這種矛盾看來也是很難解決。畢竟學校和家長的追求不是完全一致的。學校追求的是集體,怎麼好管理怎麼來,而家長追求的是個性,希望孩子學校生活愉快,學習好,這二者之間的註定是存在很多對立的。

相關焦點

  • 疫情後學校開學的這三周,你過得怎麼樣?
    疫情後開學的這三周,你過得怎麼樣?漫長的暑假使我不想去學校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在家裡的時候,接觸的無非就是家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開學第一天,我拉著29寸的巨無霸行李箱進了學校,找到了半年多沒見了的來接我的同學,到宿舍,宿管阿姨態度很好的,讓同學幫我把行李箱送上了樓,我擔心的事終於迎刃而解了!但是收拾東西,曬被子,鋪床也好累,心想今天晚上應該可以早點睡覺!
  • 疫情之下開學遙遙無期 父母老師先「瘋」了一批
    疫情之下丨開學遙遙無期,父母老師先「瘋」了一批   小孩能做什麼?他確實不能做什麼,但他可以讓你什麼都做不了!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上到大學,下到幼兒園,各地的學校都推遲了開學時間。對孩子而言,這或許是個好消息,但對於需要在家辦公並參與完成學校布置作業的家長來說,就有點兒扛不住了。
  • 開學第一課內容之一:解剖牛眼
    開學之初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熟悉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最好是背誦。 其次,還可以有參觀學校之類。 自己的學校。 之所以把自己的學校重點突出,是因為通常在參觀之前已經辦理完了入學手續,沒什麼極特殊的情況,接下來就得在這學校學習了。
  • 小學生作文《開學》火了,老師神回復:我要瘋了!
    據說有的父母過於興奮,還沒等孩子把書包拿下來,就一腳油門歡快地消失了;有的家長則只顧著發朋友圈,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學校…… 在此,作者還是要提醒廣大家長,興奮歸興奮,但我們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適度地表達一下對孩子的關心。
  • 初三複課半周 杭州有老師用三個字形容自己 更淡定的是他們……
    但是開學頭一天,她還是緊張地睡不著覺,「開學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點,比如要看緊學生健康,前一晚腦袋一直在過這些點,怕有遺漏。」除了緊張,還有開心,「教學恢復正常,對學生和我都是好事。」周老師的復學工作,此時已經持續了一周。開學前一周,周老師正式開始進校連續辦公。
  • 開學第一天,小學生神吐槽父母,「把我送學校,他們去吃飯慶祝了」
    由於疫情的原因全國中小學包括大學生都延遲開學了,而被疫情延遲的學生們在家都怎麼樣了。很多人調侃說,現在親情還能夠維持全靠我們在家好好勞動改造,已經不是我們剛放假那幾天,你想吃什麼有人給你做,睡懶覺沒有人叫醒你,出去玩讓你注意安全,現在是在家幹啥都被嫌棄,我們也太難了!
  • 開學第2周就被請家長!不負責任的爸媽,成家校共育最大障礙
    很多家長,意識不到家長監督的重要性,在學校學得再好的孩子,都容易出現5+2=0的情況。即在校五天的學習,在周末兩天忘得一乾二淨,老師花了五天的經歷教會孩子的知識,就因為家長周末對孩子的完全放縱,讓一切歸零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絕不完全是在學校養成的!學習習慣就像學習知識一樣,僅僅只是老師引進門,修行還得靠個人。
  • 小學一年級,半個月教完拼音,不到一個月寫作文?!家長:有多少學校零...
    大部分有,就把課程進度速度提得很快,沒上的就跟不上!有這樣教育孩子的嗎?半個月內把拼音教完,生字教了大部分。課外一堆作業,家長還要錄其他作業視頻。一年級上還不到一個月讓寫作文?字都沒認識幾個寫作文? 家長吐槽: 字母還沒學,就要求用拼音代替漢字 「一年級開學第二天,老師布置作業,手抄報和讀後感,畫畫我可以理解,但是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aoe還沒開始學呢。」該班一家長在公共社交平臺上如此吐槽道。
  • 萌娃開學找不到老師,急得滿臉委屈哭訴,老師:你看我像不像
    原來這位小朋友開學後,竟然忘記老師長什麼樣子了,再加上老師們都戴著口罩,孩子就算見到了認不出來。找不到自己老師的孩子急得哇哇大哭,一直對著面前的老師委屈哭訴,對面的老師得知事情緣由忍不住哈哈大笑,憋著笑問孩子:「你看我像不像你老師啊?」
  • 南寧小學生開學首周成績出來後,有家長不淡定了
    5 月 6 日是南寧市小學四至六年級、初中和普通高中一至二年級,包括中職學校開學複課的首日。如今,開學已一周多時間,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狀態如何?開學後的第一周裡,不少學校進行了考試測試,學生們考得怎麼樣?記者採訪了南寧市多所小學了解情況。
  • 家長的矛盾:不開學網課上的身心俱憊,開學了為孩子提心弔膽
    我是一個一年級孩子的家長,因為今年的新冠肺炎,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寒假。我每天都要看新聞,看看關於國家教育部發布的關於開學的通知。開始很擔心,疫情控制不住了,開學了怎麼辦?終於國家發布通知,延遲開學,不過對應的網課開始了。我家裡有兩個孩子,大的上小學一年級,小的才三歲,孩子的爸爸是基層工作人員,在一線工作,所以網課的任務都只能包在我身上。
  • 父母不是老師的助教!不要把家當作另一個學校
    完全不明白孩子為什麼做不來這麼「簡單」的作業,看到孩子表現得這麼「笨」,有些家長就慌了。 為了讓孩子「開竅」,不僅要完成老師的作業,還另外給孩子添加學習任務,各種網課、補習都安排上。 好好一個家,硬是過成了另一個學校。
  • 「滿大街都是人,學校為啥不能開學?」老師這麼解釋,家長理解嗎
    截至到今天,依然還沒有宣布開學的省市有:湖北、北京、上海、廣東、重慶、河北6個省市。而已經開學的省中,絕大多數省都是高中和初中畢業班的學生先開學,其他年級依然沒有開學。 幾位家長私下裡討論:現在滿大街都是人,去飯店吃飯都要排隊了,為啥學校就是不開學?
  • 海信學校「甜瓜班」有多甜? 「瓜頭」老師有答案
    「瓜兒為什麼這麼甜」、「甜瓜班」的班主任有個喜性、好聽、好記的名字——周好!學生親切地稱她「好老師」、「瓜頭!」。——體育倍兒棒,在市南區教職工運動會上曾獲得過女子青年組百米賽第三名,一分鐘還可以跳120多個雙搖繩,至今班裡的甜瓜們還沒打破這個記錄!  她還是一位「學術達人」!
  • 要開學了?杭州這所學校的教室裡,為什麼整齊擺上學生的姓名牌?
    還有的孩子問家長,為什麼桌上會有自己的名牌。 看到教室的場景,有些孩子在電腦前,背都挺直了一些。錢老師看到這個變化,非常欣喜。 後來,有家長告訴錢老師,直播結束後,孩子們說了十幾遍太想回學校,太想老師和同學們了。
  • 學生返校開學第一周結束,一位初中班主任的總結,更多困難等著我
    為了學生返校上課,班主任們提前數周都在忙碌了。其實從疫情開始以來,班主任就沒有閒過,每天統計學生情況,上報表格,發放各種通知,每天幾乎是抱著手機寸步不離,因為隨時隨地有新通知,有新要求,有新表格填報。學生返校了,校園裡再次傳來朗朗讀書聲,這真的太不容易,白衣戰士逆行武漢,為我們守護了一片春天,老師們尤其是班主任繃緊了每一根弦,帶著四五十個孩子,不敢有絲毫差錯。周五下午6:00,放學已經十多分鐘了,但辦公室老師似乎還沒有離開的跡象。
  • 長沙小學四至六年級開學 多所學校增加體育課安排
    圖/通訊員李志鵬▲4月25日上午,長沙市實驗小學梅溪湖學校四至六年級開學。圖/記者殷建軍通訊員朱影「你怎麼胖了這麼多?」「你重了幾斤?」4月25日,長沙小學四至六年級開學,這樣的對話成為同學們碰面最常見的情景。
  • 「為什麼感覺有很多家長哭著鬧著要開學?」「誇大其詞!」
    問答平臺上看到一個網友的提問:為什麼感覺有很多家長哭著鬧著要開學?劍客老師覺得,這個問題非但誇大其詞,而且根本不懂父母心!我在有關各省份學校開學的文章後面看到很多家長的留言,他們都強烈要求疫情不結束絕不要輕言開學!有家長說,如果學校堅持開學,他會給孩子請半到一個月假,再觀察觀察。而有一位家長直接說,現在若開學,他乾脆讓孩子休學一年!對他來說,孩子本身比什麼都重要!2,家長希望學校開學,那是基於疫情完全控制住的前提之下。
  • 今日,泰安156所初中學校畢業年級正式開學!
    學校開設了兩個入校測溫通道,學生們需要提前將健康通行碼列印好,在校門口出示給老師查看。在車輛接送學生止步點,山東省泰安市實驗學校志願就提醒學生們把健康通行碼拿在手中。一位送女兒上學的女士說:「早上六點鐘就起床準備,終於開學了,她成績還不錯,希望剩下這段時間繼續保持,中考有個好成績。」
  • 開學了 初三老師三個詞形容自己的心情:興奮、累、高興
    周迎春是金溪中學初三年級主任,兼任初三3班的班主任和物理老師,在學生返校前兩周,他已經在忙著和同事們準備開學後的備課工作。周迎春說,這個意外的長假比平時在學校上課更忙,備課要考慮很多。「線上教學,學生不在現場,不能看到學生的反應,需要更多臨場的變化,可以說線上的備課的時間,比在學校上課要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