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100多年前的珍貴彩色照片,再現了當時沙俄的風土人情

2021-03-05 名偵探米花

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普羅庫丁-戈爾斯基是一位俄羅斯化學家和攝影師,20世紀初,他在俄羅斯彩色攝影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由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為他特別裝備了火車車廂暗室,並擁有允許他進入禁區和與帝國官僚機構合作的兩個許可證,他記錄了1909年至1915年左右的俄羅斯帝國,這些照片顯得尤其珍貴,圖為1911年莫茲海斯克聖尼古拉斯大教堂。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5-1915年年,照片中的人士穆甘和她的家人,他們定居在亞塞拜然草原上,當時是俄羅斯人的定居點

1905-1915年,一個土庫曼人正在用駱駝運輸貨物,這些麻袋裡可能是穀物也可能是棉花,當時的人就是通過駱駝來運輸貨物

靠近珀姆市的卡馬河上,金屬桁架鐵路橋,這種橋在當時已經比較先進的

棉紡廠內部有生產棉線的機器,1911年拍的,想想當時的中國,這樣先進的機器還比較少見

在摩爾曼斯克鐵路的彼得羅扎沃茨克郊外的鐵路推車,上面坐著維修人員,正在對鐵路進行檢修

什利塞爾堡市附近的大運河彼得河上的木筏,1909年拍攝

Zindan(傳統的中亞監獄),囚犯通過柵欄向外望去,警衛穿著俄羅斯步槍、制服和靴子,很可能在塔吉克斯坦的布哈拉

1912年,為大壩的水閘鋪設混凝土,在貝洛穆特附近的奧卡河上,工人們在準備澆築水閘壩基的時候擺好姿勢拍照。

鸛棲息在不知名的宗教建築上,很可能是布哈拉的一座清真寺

相關焦點

  • 沙俄、俄羅斯帝國、蘇俄、蘇聯、俄羅斯聯邦,區別在哪裡
    上小學接觸語文開始,就會有俄國和蘇聯的區分;後來歷史課上,又遇到沙俄、俄羅斯帝國、蘇俄、蘇聯、俄羅斯,但是看地圖冊,又只有俄羅斯和蘇聯兩個國號;
  • 從農民,到皇室:他用彩色照片,記錄下了100年前真實的俄羅斯
    俄羅斯帝國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從1720年一直繁榮到了1917年。它橫跨三大洲,囊括了龐大的土地和不同的民族。當年,法國皇帝拿破崙曾經魯莽地試圖徵服它,但最終被擊垮。在帝國時期,俄羅斯發動了戰爭,徵服了周邊的土地,並產生了一些名震天下、令人恐懼的君主。凱薩琳大帝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等人將俄羅斯帝國帶入了世界舞臺,並最終以自己的方式塑造了歷史,時至今日,這個世界依然能夠感受到它的影響力。
  • 罕見的四位沙俄末代公主彩色照片,個個貌美如花,全部被槍決
    尼古拉二世夫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都是沒有沙皇的,他們曾奉拜佔庭帝國的君主為「沙皇」,而認為本國的大公們是拜佔庭沙皇的大臣。俄羅斯被蒙古人統治之後,他們又尊稱蒙古大汗為「沙皇」。直到君士坦丁堡陷落,拜佔庭帝國覆滅,以及金帳汗國被克裡米亞汗國擊敗後,1547年1月16日,莫斯科大公國的大公伊凡雷帝才自行升格為沙皇,國號為沙皇俄國。
  • 列寧珍貴彩色照片:圖4列寧正在擼貓,圖8是列寧漂亮的妻子
    圖為列寧著名的肖像老照片,這幅珍貴的肖像照經常被當作巨幅畫像懸掛在重要場合。列寧作為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國民教育總監,在教育領域做過大量貢獻。母親雖是位家庭婦女,但她為人善良正直,知識豐富。在這樣的知識家庭,列寧兄弟姐妹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除列寧外,其他人也都是成績優異,學業有成。圖為列寧與父母兄妹合影。列寧在家排行老三,合影中坐在父親左腿邊。
  • 百年海參崴:沙俄的罪行和俄羅斯沒關係嗎? | 循跡曉講
    這個符拉迪沃斯託克大家可能不陌生,中文名字叫海參崴,清朝時候是中國領土,後來被沙俄強佔的。俄羅斯大使館這微博我估計大家都看了,這事可以算是挑釁了。01.沙俄的夢——出海口沙俄這個國家,從彼得一世開始,就一個勁兒的想要得到出海口,因為彼得一世留過洋,在當時歐洲最富裕的國家荷蘭學造船
  • 俄羅斯帝國的君主稱號到底是什麼?
    在整個歐洲歷史,先後有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君主號稱皇帝,其餘歐洲國家的君主都是國王,有些歐洲小國的君主只是公爵。甚至強大無比的大英帝國,君主的稱號也只是國王。唯一例外的是俄羅斯帝國,君主稱號為沙皇。這就有問題了,沙皇相當於國王還是皇帝?俄羅斯俄羅斯帝國的君主稱號到底是什麼?
  • 120年前,滿清滅亡前夕珍貴彩色照片,你看了是什麼感覺?
    ——《又酬傅處士次韻》提及清朝,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清宮劇中的紅磚綠瓦,乾隆、康熙、雍正等皇帝都是十分熟悉,而在相機被發明出來之前歷史只能依靠文字和畫家的圖展示出來,在1846年相機第一次進入中國之後,一些歷史悠久的珍貴清朝照片得以保留。
  • 莫斯科公國向俄羅斯帝國擴張路線及與周邊國家關係
    我們從克裡米亞汗國的獨立到滅亡以及其與俄羅斯的關係演變的講述,探尋克裡米亞汗國與俄羅斯帝國在南下過程中的糾葛。下一步,就是南邊最終的敵人--克裡米亞汗國了,然而克裡米亞汗國卻不像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一樣脆弱,此時,自知實力不濟的沙俄撼動不了克裡米亞汗國的背後的巨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於是,俄羅斯把目光轉向了西邊,開始為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而努力。
  • 靠近中國的俄羅斯小城舊照 當年靠殭屍襲擊而出名
    赤塔,屬俄羅斯,在東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以東,東南和南部分別同中國和蒙古毗鄰。面積43.15萬平方公裡。別看赤塔面積挺大,其實人口特別少,即使今天赤塔市區人口也不足40萬,跟中國一些縣城一樣。來說來赤塔以前還是中國的領土。
  • 俄羅斯共和國,沙俄與蘇俄間的「短命政權」,究竟為何如此脆弱?
    文/田瑞安 俄羅斯歷史大體可分為基輔羅斯——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帝國——蘇聯時期——俄羅斯聯邦幾個階段,一千多年來,這個崛起於東歐平原的民族不斷發展壯大,如今仍是一個疆域橫跨歐亞大陸,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國家。
  • 打了勝仗,卻失了土地:清朝為何承認西伯利亞歸沙俄?
    獨立後的莫斯科公國,經過100多年的四處徵戰,到16世紀30年代(明朝嘉靖年間),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全俄羅斯統一國家基本形成,其東部邊界逐步拓展到歐亞分界的烏拉爾山脈(見下圖),莫斯科大公成了整個俄羅斯惟一的君主。
  • 日俄戰爭中,為何歐洲老牌帝國沙俄會敗給亞洲新進崛起的日本?
    1904年2月8日到1905年9月5日,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大戰,日本先後投入了40萬兵力,俄國也投入了50萬兵力,最終日本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死亡8萬餘人的代價,沙俄方面士兵則戰死34000——52623人。
  • 假如沙俄堅持到一戰勝利,現代土耳其有多慘?
    現代土耳其也就是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為了和歷史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區分,稱之為現代土耳其。對於西方來說,土耳其最大的作用就是牽制俄羅斯,這是因為土耳其扼守著土耳其海峽,是黑海國家進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有著天下咽喉的稱號。依靠土耳其海峽,就可以把俄羅斯的勢力堵在黑海,防止其進入地中海。所以冷戰時期,美蘇均將土耳其海峽視為全球最重要的戰略要點之一。
  • 奧匈帝國在一戰時期有多強大?
    但奧地利雖然和奧匈帝國有密切的聯繫,兩者之間卻是完全不能劃等號的。現代奧地利領土只有8.3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只有800萬。而100年前的奧匈帝國卻是無可爭議的歐陸大國與強國。當時在各方勢力都垂涎三尺而且民族構成極其複雜的中歐及巴爾幹地區,它竟然能建立起一個擁有62萬平方公裡,5200萬人口的強悍帝國。
  • 沙俄到底侵佔多少中國故土?試圖把長城以北變成「黃俄羅斯」
    獨立後的莫斯科公國,經過100多年的四處徵戰,到16世紀30年代(明朝嘉靖年間),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全俄羅斯統一國家基本形成,其東部邊界逐步拓展到歐亞分界的烏拉爾山脈(見下圖),莫斯科大公成了整個俄羅斯惟一的君主。 俄羅斯帝國:1453年,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被奧斯曼帝國攻破,東羅馬帝國滅亡。
  • 沙俄,幾百年玩命擴張,瀕臨11處海域,為何海岸線僅排世界第四?
    拜佔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親自率軍抵抗,最終英勇戰死,這個曾輝煌無比的千年帝國轟然倒塌在土耳其人面前。拜佔廷帝國滅亡後的1469年,當時的羅馬教廷做出一個改變歷史的重大決定:把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婭許配給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為此,羅馬的當權者可謂費盡心機,教皇親自撮合這門婚事。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用沙俄時三色旗作為國旗,此國旗有何來歷?
    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時20分,戈巴契夫把核按鈕移交給葉爾欽,19時38分,在克裡姆林宮飄揚的鐮刀和鐵錘的蘇聯國旗降下,俄羅斯白藍紅國旗升上,至此蘇聯完成使命,俄羅斯獨立建國開始。對於俄羅斯使用的白藍紅國旗,當時外界很陌生。
  • 1905年版的《大清帝國全圖》對比如今,看完讓人唏噓
    一、一幅極其珍貴的地圖,記錄當年大清遼闊疆域這幅《大清帝國全圖》初步印刷的時間是光緒31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仔細探查,距今已有百年的時間,整體一共包括25張圖,一副全圖,其他的則是詳盡的24張各省圖。它反映了清朝年代我國的政治區域劃分,同時也是歷史的一種見證。它由商務印刷館印刷而成,是一種地圖的主要參考與範本。
  • 末代沙皇全家珍貴照片:5個漂亮孩子實在太可惜,圖5為行刑現場
    對於大部分讀者而言,俄羅斯帝國的末代皇帝,也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並不是一個討喜的人,1868年出生的他,在26歲便登上了皇位的寶座,而在尼古拉二世執政的21年時間裡面,由於沙俄在西方的擴張受挫,開始將眼光轉向東方,逼迫清朝籤訂下大量不平等條約,攫取了大量土地。
  • 納卡衝突背後:從波斯到沙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成帝國博弈之地
    但是亞美尼亞王國的平靜很快被波斯帝國與羅馬帝國的爭奪打破了。作為亞歐大陸的連接段,兩國重要的兵源基地,亞美尼亞王國被迫一分為二,其西部一帶置於羅馬的保護之下,東部則被波斯收入囊中。在東西兩大勢力的分割之下,高加索地區的分裂由此開始。在西部,由於受到古基督教的與羅馬帝國基督化的影響,亞美尼亞西部的基督教勢力紮下根來,東部亞美尼亞王國部分的人群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日益擴張則伊斯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