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講堂】「紮根邊疆、奉獻邊疆」——大力弘揚兵團精神

2021-12-18 活力託克託

歷史上,屯墾興,則西域興、邊境安;屯墾廢,則西域亂、邊境不寧。

 

1954年10月,黨中央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大部就地集體轉業,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啟新中國屯墾戍邊新篇章。

 

幾代兵團人發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紮根新疆沙漠周邊和邊境沿線,認真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切實當好生產隊、工作隊、宣傳隊、戰鬥隊,充分發揮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牆鐵壁作用,在開發建設新疆、增進民族團結、推進社會進步、鞏固西北邊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幹部在新時代紮根邊疆、奉獻邊疆。

 

創業初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戈壁上開荒的情景(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一)

瀚海戈壁換新顏

 

「在新疆組建擔負屯墾戍邊使命的兵團,是黨中央治國安邦的戰略布局,是強化邊疆治理的重要方略。」

 

1952年2月,毛澤東同志向駐疆部隊發出命令:「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捍衛祖國。

 

一手拿槍,一手拿鎬頭,他們懷著對祖國的赤膽忠心,紮根天山南北,在荒原戈壁上墾荒造田、大興水利,成為共和國「不穿軍裝、不授軍銜、不拿軍餉、永不換防的哨兵」。

 

「不與民爭利、不與民爭水、不與民爭地。」兵團團場大都建立在荒原戈壁和偏遠山上等「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但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兵團人以火一樣的熱情屯墾戍邊、接續奮鬥。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所在的石河子市,「那時只有車馬店、賣饢的幾戶人家,除了北面蘆葦地,到處是荒灘戈壁。」兵團人不畏艱苦,喝鹽鹼水、睡地窩子,人拉肩扛、挖渠引水、改造葦湖、開墾荒地,硬是在大漠之邊打造出一座現代化新城。

 

「面對蜿蜒的界河,背靠偉大的祖國。我們種地就是站崗,我們放牧就是巡邏。要問軍墾戰士想的是什麼?祖國的繁榮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歡樂。」一首《軍墾戰士的心願》道出了兵團軍墾戰士的所思所願。

 

昔日瀚海戈壁,今日稻麥飄香。60多年來,兵團人治理了數十條河流,修建了上萬項水利工程,栽種了上億棵樹,在萬古荒原、戈壁、沙漠中建起了近200個大小城鎮和一個個農場,創造了戈壁變良田、荒漠變綠洲的奇蹟。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50年代,石河子開發前的面貌(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提供);下圖為石河子夏日美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宣傳部提供)。新華社發

(二)

「既是此身許塞外,宜紅柳,似白楊」

 

「誰言大漠不荒涼,地窩房,沒門窗;一日三餐,玉米間高粱;一陣號聲天未曉,尋火種,去燒荒。最難夜夜夢家鄉,想爹娘,淚汪汪,遙向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許塞外,宜紅柳,似白楊。」這首描寫軍墾戰士拓荒的詩,是那時兵團生活的生動寫照。

 

1949年12月,1803名官兵從新疆阿克蘇出發解放和田,在天寒地凍中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創下18天沙漠行軍1580裡的奇蹟。此後,他們紮根沙漠邊緣,投身生產建設,絕大多數再沒有離開,甚至沒有回過故鄉,沒有見過火車。

 

「七一勳章」獲得者魏德友,從1964年開始,50多年來,在薩爾布拉克草原深處,在荒無人煙的邊境線上義務戍邊20多萬公裡,被譽為西北邊境線上的「活界碑」。

 

兵團職工馬軍武和妻子在自然條件惡劣的環境下,以哨所為家,30多年來堅持在中哈邊境護邊、護水、護林。他自豪地說:「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

 

堅守,無論風霜雨雪;奉獻,任憑歲月流轉。兵團人以「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錚錚傲骨,頑強地履行著他們的使命。

 

兵團成立60年來,廣大幹部職工紮根新疆沙漠周邊和邊境沿線,發揮了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牆鐵壁的戰略作用。」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指出,「新形勢下,兵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做好新疆工作,必須把兵團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在事關根本、基礎、長遠的問題上發力」,要求把兵團真正建設成為「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範區」。

 

兵團精神是兵團事業薪火相傳的「根」和「魂」。新一代兵團人正在繼承和弘揚兵團精神,保持高昂的熱情和旺盛的鬥志,築牢新時代維穩戍邊的鋼鐵長城。 

(來源:學而時習)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為活力託克託

相關焦點

  • 「紮根邊疆、奉獻邊疆」——大力弘揚兵團精神
    歷史上,屯墾興,則西域興、邊境安;屯墾廢,則西域亂、邊境不寧。
  • 【典型交流】牟磊:紮根邊疆 創新有為
    8年來,我紮根祖國邊疆,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新能源設計事業,成為了風資源專家。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紮根邊疆創新有為》。  一、勇當科研先鋒,建功科技創新  為祖國的邊疆奉獻清潔能源,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 邊疆年代文:紮根邊疆建設祖國,我輩當自強,《七十年代小田園》
    大家好,我是無題,其實在特殊的年代在各個領域都湧現了一批為國建設添磚加瓦的熱血民眾,今天分享幾本以邊疆為背景的年代文,希望大家喜歡。女主重生回到年輕時候,提前15年遇到了上輩子寵愛自己的丈夫,成了男主家的保姆,跟著男主去邊疆幫男主照顧三個小孩,遺憾上輩子遇到太晚女主主動去追男主。男女主互動很有意思,還有教育孩子,與孩子鬥智鬥勇這塊也很不錯。男主是邊疆油田工作的,嚴於律己,紮根邊疆建設祖國,女主樂觀積極,生機勃勃。
  • 枕戈待旦在邊疆,祖國人民請放心!
    他們是八路軍三五九旅的新傳人之一——武警兵團總隊某執勤支隊。,他們賡續傳承「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和總隊「勇於吃苦、甘於忍耐、忠於職守、樂於奉獻」的胡楊精神,以紅色基因固本培元,發揚犧牲奉獻、艱苦創業精神,不斷用紅色優良傳統激發官兵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歸屬感。
  • 他們,用青春守護西域邊疆
    他們的使命:屯墾戍邊,支援邊疆,保衛邊疆。 1961年,在中蘇關係很緊張的背景下,新疆的中蘇邊境,發生了大批邊民外逃蘇聯的事件。為了穩定邊疆,中央做出了決策,發動十萬上海知識青年支援新疆,與之前的種政治田、放政治牧,建設邊疆!保衛邊疆!
  • 傳承石油精神,弘揚石化傳統知識講堂(一)
    傳承石油精神,弘揚石化傳統知識講堂(一) 2020-11-12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幹枝梅」精神
    為完成守邊禦敵的任務,他們紮根邊疆,除了要面對環境的艱苦、氣候的惡劣,還要克服住無房、喝無水、吃無菜,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一切艱難險阻,發揚敢於吃苦、堅韌不拔、勇於奉獻、頑強戰鬥的「幹枝梅」精神,時刻準備打仗,打勝仗。為保家衛國、戍邊禦敵奉獻了自己的青春。
  • 湖南建工集團:支援邊疆建設 紮根發展西藏
    這一封回信深刻闡發了守邊固邊的重大意義,充分肯定了廣大邊民長期以來默默奉獻、守護國土的崇高精神,也更加堅定了全區300多萬各族幹部群眾守邊富邊的信心和決心。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切,支援祖國邊疆發展,在這個半年封凍期,雨、雪隨時而來的玉麥鄉,幾百位湖南建工人用「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拼搏和奉獻精神,在這片雪域高原,抒寫著屬於建築湘軍的責任與擔當。
  • 大事小事在兵團 | ​兵團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跑出「加速度」、兵團當好 「安邊固疆的穩定器」……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紮根邊疆,甘願奉獻。兵團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一年來,兵團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不斷增強維穩戍邊看家本領,充分發揮「安邊固疆的穩定器」作用。
  • 「青春如你所說」——「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踐行愛國衛生運動」主題...
    為大力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鞏固校園疫情防控成果,深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2020年11月28日,在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和政府管理學院黨委的支持下,生命科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黨支部、2018級本科生黨支部、2018級研究生黨支部及政府管理學院2019級本博聯合黨支部聯合主辦「青春如你所說」——「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踐行愛國衛生運動」主題黨團日活動,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唐平
  • 生如胡楊 愛灑邊疆——追記皮山農場九連黨支部書記嶽敏
    中新網兵團新聞12月3日電 題:生如胡楊 愛灑邊疆——追記皮山農場九連黨支部書記、兵團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獲得者、優秀復退軍人嶽敏  作者 袁曉暉  在祖國的南疆(新疆南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皮山農場。這裡是維吾爾族群眾的聚居區,維吾爾族居民佔99%以上;這裡也是兵團四個深度貧困團場之一,是扶貧的主戰場。
  • 中國歷史上最神秘兵團:永不退伍,一生只做這一件事——守衛邊疆
    在中國西部的新疆,有一個神秘兵團,他們肩負起屯墾戍邊、造福一方的光榮使命,從蹣跚起步,一路開拓進取。  屯墾戍邊是一種以國防為主要目的而實行的一種土地開發利用形式。即在國土邊疆軍事要地,以駐軍和移民開墾荒地,種植糧食等作物,發展農牧生產,供應軍需給養,實行兵農結合,抗禦外敵侵擾。  背負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民族團結與發展使命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迄今為止已經走過了60多個年頭。1954年黨中央、中央政府決定在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
  • 校慶徵文展播丨塔河明珠育兒郎 沙漠學府固邊疆
    塔河明珠育兒郎  沙漠學府固邊疆     將軍你一揮筆,便造就了一個時代的輝煌與奇蹟!                                                                --題記你從浩瀚的歷史中走來,向各族人民展示你博大的胸懷;你從磅礴的風雨中走來,向華夏兒女展示你堅韌的初心;你從悲壯的高歌中走來,向塔大學子展示你毅然的姿態;如果不曾親自感受「南泥灣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你不會懂得六十年的艱苦卓絕;如果不曾觸碰那段榮光與使命
  • 「一線傳真」一片丹心映天山——新疆公安民警忠誠奉獻情灑邊疆熱土
    《人民公安報》8月14日:黨的十九大以來公安機關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工作亮點②一片丹心映天山新疆公安民警忠誠奉獻情灑邊疆熱土在最遙遠的邊疆,在最廣闊的沙漠,在最缺氧的高原,在最嚴酷的戰場……新疆公安機關的千千萬萬個艾熱提·馬木提在戰鬥、在奉獻,守衛著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巍巍天山見證忠誠戰鬥在打擊暴恐犯罪活動的第一線,怕不怕?
  • 弘揚西南聯大精神,書寫中國夢雲南篇章
    作者:林文勳(雲南大學黨委書記)  雲南大學是我國西南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在近百年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紮根西部邊疆,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致敬丨寄情邊疆 真情奉獻—記我院神經外科援疆專家周振軍
    2020年,是挑戰與考驗並存的一年,也是充滿希望和奉獻的一年。
  • ㉝孫露:用責任與擔當書寫兵團人的家國情懷
    從檢11年以來,無論在反貪一線,還是在公訴席上,孫露始終恪守「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的檢察官職業道德,紮根邊疆,奉獻青春。他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2019年7月被兵團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08年7月大學畢業後,孫露下定決心到邊疆抒寫青春。2009年通過司法考試後,他毅然決定留下來,以實際行動詮釋兵團精神。
  • 孫露:用責任與擔當書寫兵團人的家國情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先進事跡簡介從檢11年以來,無論在反貪一線,還是在公訴席上,孫露始終恪守「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的檢察官職業道德,紮根邊疆,奉獻青春。他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2019年7月被兵團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08年7月大學畢業後,孫露下定決心到邊疆抒寫青春。2009年通過司法考試後,他毅然決定留下來,以實際行動詮釋兵團精神。因為對檢察工作的熱愛,他兩度放棄轉行升職的機會。妻子從烏魯木齊調至小城市,全力支持他工作。
  • 酒泉:大力弘揚「鐵人」精神 打響「鐵人先鋒」品牌(圖)
    幹部在「鐵人」像前接受「鐵人」精神再教育。  憶「鐵人」學「鐵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石油戰線弘揚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實際上包括克拉瑪依精神、玉門精神,這種精神的弘揚,至今仍然需要,而且永不過時。」玉門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鐵人」王進喜的故鄉,「鐵人」精神的發祥地。
  • 他參加了遵義會議,建國後他的兒子在邊疆紮根15年,欽佩
    1900年,張聞天出生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機場鎮一個農民家庭,到過日本、美國學習,後又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他的這種經歷和閱歷在我黨的高級領導人中也是不多見的,是我黨的宣傳理論家。張聞天的夫人劉英也是一位參加過長徵的老革命家,他們的兒子叫張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