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相餘靖的紀念館,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是進入之後倍感大氣

2021-01-09 嶺南觀察

在韶關風採樓左側小廣場上有一座雕塑,傳聞這雕像是依據餘氏族譜珍藏的名賢餘忠襄公真像而塑,其真品用宮廷黃絹精繡,曾藏於韶關市風採樓上,六十年代由廣東省文物工作隊收藏,現如今具體在何處已經不詳。

在韶關市區建國路的餘相巷內,有一座頗具規模古樸典雅的仿古建築,那就是宋朝名朝餘靖的紀念館。由於它藏身於鬧市當中,所以說實在話,如果不是有心人,不是真正了解韶關歷史文化的人,還不一定能找得到它。

這是1999年為紀念餘靖誕辰1000周年而重建的。當前也是多得有心人重視,才重修,但是已經過了這麼多,這裡卻沒有更多人去重視,文化實際上沒有很好地得到傳承。

宋治平年開始就將餘靖故居建為餘忠襄公祠,當地人稱「餘丞相祠」,歷代均有修葺。作為宋朝名相,相對於現代人,以前反而更加重視他,這也許就是一種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風採堂西側立有精刻的大理石碑記;左側是刻有宋朝歐陽修贈《餘靖神碑銘記》;右側是刻有《餘忠襄公傳略》。雖然說整個建築佔地位置並不大,但是您一進門,就會才發現其實這裡看起來,還是很大氣的。

風採堂內有富麗堂皇的「風採流芳閣」,閣內端坐著栩栩如生的餘靖木雕塑像。

據餘氏族譜記載,餘靖祖居在餘相巷撥萃坊。只不過,今天再來看一看這個門牌,其實是不是可以花個幾百塊錢,搞好一點呢?

相關焦點

  • 韶州府學宮,北宋名相餘靖在此考取進士,如今卻為當地人所遺忘
    韶關籍北宋名相餘靖,在韶關當地還是小有名氣的,在韶關風採樓就有他的雕塑,而且也是新雕塑,就位於韶關步行街風採樓的左側小廣場上。今天無論是當地市民,還是外來的遊客,都會到此合影留念,追憶一下風採樓和餘靖的歷史。
  • 宋朝第一名相文彥博
    原創 伊川縣融媒體中心 伊川新聞伊川縣融媒體中心●伊川新聞●【歷史文化名人之十二】宋朝第一名相文彥博
  • 餘靖的後人為何以風採堂為家族堂號?餘家人,您知道嗎?
    >視頻:清正廉明的北宋名臣餘靖餘靖(1000年-1064年,韶州(今廣東韶關)人,原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諡襄)是宋朝的著名的大臣,天聖二年進士,天聖八年書判撥萃頭名。原是餘靖祖孫幾代的祖居,後人將祖居改建為祠堂,供奉祭祀餘靖,是為餘忠襄公祠,到80年代,該祠因歷史原因已改為民居,香港餘氏宗親會花巨資將原址購回,重建為餘靖紀念館。
  • 揭秘餘經 名臣餘靖之後 芳名流千古
    近日,記者帶著這些疑問,經過走訪,找到了熟悉餘經身世的荷塘鎮五老山公園負責人餘榮輝等人,在餘榮輝等人的介紹下,記者逐一撥開籠罩在餘經身上的迷霧:原來,餘經竟是和嶺南名相張九齡齊名的嶺南北宋名臣餘靖的後人,而餘經確有後人,後人中不乏為國為民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才,只是因為餘經後人都遠離故土,所以,才在當地出現餘經沒有後人的誤傳……先祖為北宋名臣餘靖「餘經能夠有『為民不辭官
  • 世界餘靖後裔相聚粵北紀念餘靖誕辰一千周年
    中新社韶關十一月十五日電 (記者馮昶)為期三天的紀念餘靖誕辰一千周年系列活動今天結束。來自加拿大、美國及香港、澳門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餘靖後裔四百二十多人,與海內外餘靖學術研究專家、學者相聚在粵北韶關,參加了紀念活動。  史載:餘靖(公元一000——一0六四年),字安道,號武溪,韶州曲江(現今韶關市曲江縣)人,北宋名臣。
  • 餘靖:來自韶關的北宋名臣
    餘靖石像餘靖,生於1000年,卒於1064年。北宋官員,「慶曆四諫」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
  • 臺東綠島也很美,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值得令人嚮往
    在臺東綠島,你可以看到有一個特別小的迷你機場,因為這裡的面積不是特別的大,所以整體而言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這座島上面積比較小,而且物質也很悠閒,便利店也僅僅只有一兩個而已,但是大部分的東西非常豐富,如果你想要體會夜生活的話,那麼可能這裡不是非常的適合你。這座島嶼帶給我們更多的感覺,就是非常的安逸,好像這樣的生活已經成為了當地每一個人心目當中的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 餘靖政治思想舉要
    當時餘靖、尹誅、歐陽修、範仲淹有「四賢」之稱,餘靖與蔡襄、王素同稱為「昭陵賢御史」,餘靖之所以成焉公認的賢人」,因為他極力反對真宗以來習以為常的一些迷信活動。(《武溪集校箋》卷21《乞寬租賦防盜賊》)餘靖認為撫民、安民並不難行,「安民之術,則但不奪其時,不傷其財」,即減輕壓迫剝削而已。而事在人為,實行安民之政,必須官吏得人,人事安排成為餘靖最關心的問題。
  • 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名臣餘靖》研討會在乳源舉行
    日前,由韶關市作家協會、韶關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乳源縣大橋鎮人民政府協辦、餘靖紀念館承辦的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名臣餘靖》研討會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舉行,這是專題文藝歷史小說研討會首次走進鄉鎮。來自全市的知名評論家、作家和部分鄉鎮幹部、餘氏後裔等五十多人參加。
  • 吳錚強·尋宋︱大宋平蠻三將碑:狄青、孫沔與餘靖
    狄青,宋朝歷史上另一位屈抑而死的山西武將。他本是農家子,論出身遠比不上楊業。因練得一身武藝,更兼身材魁梧,平時也是受不得委屈的人。因在家鄉與人爭執,任氣到京城參加皇帝的禁衛軍,常在皇家儀仗隊中出風頭。後來不知何故,觸犯軍法,罪至於死,被大範老子範雍救了下來。
  • 餘靖:敢噴皇帝一臉口水的男人,是如何煉成的?
    02雖然官做的大,但是餘靖並沒有吝惜官身,不敢進言。公元1036年5月,禮部員外郎範仲淹向皇帝上書,請求皇上因才施用,分清公私,結果觸怒龍顏被貶職,餘靖覺得範仲淹說的有理,便為他辯護,結果也一起被貶到了泰州當一個小小稅監。
  • 淺談中國歷史上名臣名相最多的朝代,竟在此朝
    有著名流名士最多的時期則是仁宗一朝,晏殊、韓琦、範仲淹、富弼、包拯、歐陽修、狄青、曾鞏、司馬光、蘇軾、蘇轍、蘇老泉、宋祁、宋庠、宋敏求、程頤、程顥、程天球、劉恕、王素、曾公亮、孫復、石介、邵康節、柳永、張先、梅堯臣、王曾、穆修、滕子京、尹洙、龐籍、張堯佐、夏竦、餘靖、王德用、畢升、胡瑗、文彥博、趙忭、範祥、蘇舜欽、李覯、蔡襄、呂夷簡、張載、文同、周敦頤、蘇頌、王珪、呂公著……
  • 宋朝名相——文天祥的一生概覽
    吉州廬陵人,宋朝政治家、文學家,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宋理宗之後,文天祥改字為宋瑞。註:宋理宗——趙昀,南宋第5位皇帝,19歲登基,在位40年,享年59歲,於1264年駕崩
  • 韶關這個小鎮會下雪,鎮裡還住著餘靖的後人
    深源村:餘靖後人居住處深源村位於大橋鎮北部,距鎮政府8公裡,距縣城約60公裡,該村因「藏於深山,聚有水源」而取名「深源」。村中風光,圖源:中餘文化傳播 深源村村民皆姓餘,是餘靖的後人。 餘靖生於公元1000年,卒於1064年,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一生為國家竭智盡忠,是繼唐代張九齡之後嶺南地區又一位歷史文化名人,被後人稱為「異代九齡」。餘靖的後人就以「風採」為家族堂號,供奉餘靖畫像,傳揚餘襄公的品德和事跡。現深源村從韶關市區風採樓請回餘靖石像,籌備在祠堂旁修建餘靖紀念館。
  • 佔地面積幾千平,外觀好似大皇宮
    佔地面積幾千平,外觀如同大皇宮「三球」拉梅洛最近被喬老爺子籤下的事情,在球迷當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很多人都說這就是緣分,要知道當初球爹可是噴了喬丹好多年呢!不得不說球爹的確是一位非常敢說的人,採訪中也非常直接地表示,要打爆喬丹,不過先不說球爹是不是過度自信,但人家住的豪宅的確是相當有底氣了!
  • 人民的光榮: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展示了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
    圖為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朱德像。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位於四川儀隴縣,是為了紀念朱德而建。 圖為朱德故居。朱德同志紀念館佔地面積27畝,建築面積近5600平方米,展廳面積近4600平方米,分三大展區,展出了朱德閱讀過的書籍、使用過的手槍和使用過的個人物品。 三大展區分別是:朱德生平事跡基本陳列、緬懷廳和互動體驗區。
  • 江西吉安主要旅遊景點,白鷺洲書院、井岡山、文天祥紀念館
    ,省級保護的代表植物有紅豆杉、紅豆杉、樺樹、銀杏、甘菊果樹、半楓荷花、觀光樹等78種,竹林面積106.7公頃,竹子的種類有南竹、方竹、淡竹、觀音竹、漢竹、苦竹、鳳臺竹、實心竹等100種,竹子的材料是2576.38萬根。
  • 餘靖風採動朝端,南粵清風第一人
    http://www.bafukang.com/在中國宋代歷史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傑出的人物,在這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宋朝成為世界歷史上一個文化極度繁榮的朝代
  •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北宋名相一大堆,卻把國家搞成爛攤子
    一個名相可以興國,一個奸相可以亡國,齊之管仲,秦之商鞅,漢之蕭何,前秦王猛,東晉謝安……這些名相輔佐君主,取得了巨大成就,得以名垂青史。 在很多人看來,宋朝是一個盛世王朝,尤其北宋名臣輩出,趙普、寇準、呂夷簡、韓琦、富弼、文彥博、司馬光、王安石……個個鼎鼎大名,一個比一個牛,但這些名相未能興國,北宋國力積弱,外戰乏力,也是不爭的事實。
  • 磅礴大氣!紹興大禹紀念館揭開神秘面紗
    以一種磅礴大氣的設計理念,彰顯大禹統領九州的王者風範!作為大禹陵景區提升工程二期項目之一,大禹紀念館即將揭開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