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關風採樓左側小廣場上有一座雕塑,傳聞這雕像是依據餘氏族譜珍藏的名賢餘忠襄公真像而塑,其真品用宮廷黃絹精繡,曾藏於韶關市風採樓上,六十年代由廣東省文物工作隊收藏,現如今具體在何處已經不詳。
在韶關市區建國路的餘相巷內,有一座頗具規模古樸典雅的仿古建築,那就是宋朝名朝餘靖的紀念館。由於它藏身於鬧市當中,所以說實在話,如果不是有心人,不是真正了解韶關歷史文化的人,還不一定能找得到它。
這是1999年為紀念餘靖誕辰1000周年而重建的。當前也是多得有心人重視,才重修,但是已經過了這麼多,這裡卻沒有更多人去重視,文化實際上沒有很好地得到傳承。
宋治平年開始就將餘靖故居建為餘忠襄公祠,當地人稱「餘丞相祠」,歷代均有修葺。作為宋朝名相,相對於現代人,以前反而更加重視他,這也許就是一種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風採堂西側立有精刻的大理石碑記;左側是刻有宋朝歐陽修贈《餘靖神碑銘記》;右側是刻有《餘忠襄公傳略》。雖然說整個建築佔地位置並不大,但是您一進門,就會才發現其實這裡看起來,還是很大氣的。
風採堂內有富麗堂皇的「風採流芳閣」,閣內端坐著栩栩如生的餘靖木雕塑像。
據餘氏族譜記載,餘靖祖居在餘相巷撥萃坊。只不過,今天再來看一看這個門牌,其實是不是可以花個幾百塊錢,搞好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