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韶關這個小鎮會下雪,鎮裡還住著餘靖的後人

2021-01-09 韶關家園

乳源瑤族自治縣西北部有個美麗的小鎮——大橋鎮,鎮域東鄰必背鎮,西鄰樂昌沙坪鎮,南鄰東坪鎮,北鄰樂昌雲巖鎮,西南鄰乳陽林業局。鎮駐地南距縣城(直距)33公裡,北距雲巖鎮15公裡。總面積384平方公裡。

歷史沿革

大橋墟旁有西京古道的通濟橋,當地人民稱之為大橋,大橋墟因而得名。

乳源置縣時,大橋屬新興鄉的龍浦都和崇信鄉的東廂都的一部分。古為乳源28地之神仙坪、均容地。民國20年(1931年)隸屬第三區的均容、武豐之鄉。民國29年為均武鄉,屬第二區,民國36年撤區改稱三聯鄉。

建國初,設第三區,區址在大橋墟(今鎮址)。1957年6月,撤銷三區,成立月析大山公區置大橋公社,1976年又分為紅雲、大坪、大橋3個公社。1983年大橋公社改為大橋區,1986年改為大橋鎮。2001年2月,原大坪鄉合併於大橋鎮,2005年5月原紅雲鎮合併於大橋鎮,目前是「三鎮合一」。

深源村:餘靖後人居住處

深源村位於大橋鎮北部,距鎮政府8公裡,距縣城約60公裡,該村因「藏於深山,聚有水源」而取名「深源」。

村中風光,圖源:中餘文化傳播

深源村村民皆姓餘,是餘靖的後人。餘氏一族原籍是福建上杭沈孟裡雞隴關,明成化乙酉年(公元1465年)遷至乳源縣深源鄉定居,定居後繁衍生息,漸成當地居民。

餘靖生於公元1000年,卒於1064年,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一生為國家竭智盡忠,是繼唐代張九齡之後嶺南地區又一位歷史文化名人,被後人稱為「異代九齡」。餘靖的後人就以「風採」為家族堂號,供奉餘靖畫像,傳揚餘襄公的品德和事跡。現深源村從韶關市區風採樓請回餘靖石像,籌備在祠堂旁修建餘靖紀念館。

圖源:網絡

民俗活動:「阿公搓轎」

這個活動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一,村民抬著「阿公」在村莊、田地莊稼中巡遊,有著深刻的意義。其一是敬意,紀念、傳承歷史文化;其二是弘揚美德,崇尚道德;其三是凝聚民心、不忘初心;其四是揚正氣、樹正氣、立朝氣;其五是育德育民育心育善,促和諧鞏團結等。

圖源:韶關市人民政府

據史料考證,古時瑤族村民盤氏三兄弟受邀來到大橋村,在許氏族長家裡幫助春耕生產,遇到大橋周圍一帶村莊發生嚴重疫情,許多村民重病不起,導致春耕生產停滯不前。盤氏三兄弟非常著急,為了控制疫情和醫治病人,盤氏三兄弟離開村莊,翻山越嶺到深山處採摘草藥。經過三天兩夜,把採摘的三擔約500斤中草藥送給村民煲水喝,村民喝藥後,病情減輕,逐漸恢復健康。盤氏三兄弟喜出望外,與村民一起披星戴月耕田種地,追趕農時,當年的農業生產取得了豐收。為了銘記盤氏三兄弟的功勞,大橋鄉民在大橋村長興街,建起了「九龍三聖祠」,敬奉「九龍三聖大夫」,讓子子孫孫供奉紀念。

圖源:韶關市人民政府

特產美食

大橋鎮多為客家人。大家熱情好客,民風純樸,村民做紅、白兩事,仍然按照傳統習慣進行。大橋鎮的特產主要有:石頭豬、大橋豬、本地雞、酸薑、大橋河魚、禾花魚、玉米、優質米、番薯等。飲食文化獨特,禾花魚、麻包豆腐、懶人豆腐、花生豆腐等是本地人精緻的農家菜。

禾花魚,圖源:網絡

旅遊資源

大橋旅遊資源豐富,周邊旅遊景點眾多,南有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相離約10公裡),南水湖娛樂場(約20公裡),東有必背瑤寨(相約25公裡),西有坪石金雞嶺(相距40公裡)。

境內亦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有罕見的地下森林——通天籮,有保護完好的西京古道、西京古道文化陳列館、古民居;有較高開發價值的溫湯溫泉、紅豆杉自然保護區(面積12萬畝,近10萬株)、觀瀾書院(大橋新書房)、開來書院(紅星神仙坪)、步蟾書院(武豐許家)、古通濟橋和西雲寺等。

通天籮,圖源:網絡

觀瀾書院,圖源:悠悠天地遊

寒冬來臨,地處高寒石灰巖山區的大橋鎮境內還會披上晶瑩的冰掛,滿山遍野銀裝素裹,極為壯觀美麗。

圖源:網絡

這個冬天,一起去這個美麗的小鎮嗎?

責編|圓圓

校對|悠悠

終審|可可可

資料|網絡

航拍|編輯部

相關焦點

  • 餘靖的後人為何以風採堂為家族堂號?餘家人,您知道嗎?
    餘靖(1000年-1064年,韶州(今廣東韶關)人,原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諡襄)是宋朝的著名的大臣,天聖二年進士,天聖八年書判撥萃頭名。歷任虔州贛縣尉、宣州司理參軍、知洪州新建縣、秘書丞、集賢校理、右正言、知制誥,還分別在桂州、潭州、青州、廣州等多個地方任行政軍事長官,官至工部尚書、柱國、始興郡開國公,卒後贈刑部尚書,諡「襄」,後人尊稱他為「忠襄公」,歐陽修作《贈刑部尚書餘靖襄公神道碑銘》記其功績。
  • 餘靖:來自韶關的北宋名臣
    餘靖石像餘靖,生於1000年,卒於1064年。北宋官員,「慶曆四諫」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
  • 世界餘靖後裔相聚粵北紀念餘靖誕辰一千周年
    中新社韶關十一月十五日電 (記者馮昶)為期三天的紀念餘靖誕辰一千周年系列活動今天結束。來自加拿大、美國及香港、澳門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餘靖後裔四百二十多人,與海內外餘靖學術研究專家、學者相聚在粵北韶關,參加了紀念活動。  史載:餘靖(公元一000——一0六四年),字安道,號武溪,韶州曲江(現今韶關市曲江縣)人,北宋名臣。
  • 韶關南雄,一座會下雪的嶺南古城
    如果,下雪天你和你的心上人站在梅關古道看漫山雪景這個時候一個擁抱便是最好的告白吧!韶關是一個會下雪的城市。而南雄位於韶關北部山區,在冬季更是能欣賞到美麗的雪景。住龍華山真溫泉在喧囂紛擾的城市中,我們最憧憬的生活即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秋色將臨若是置身於靜謐的草原獨立休閒大陽臺
  • 揭秘餘經 名臣餘靖之後 芳名流千古
    有讀者、市民向記者諮詢,餘經作為歷史上一位有名望的官員,他的身世究竟如何;而來自番禺的餘經後人向記者反映,餘經沒有後人是荷塘當地的一種誤傳,其實,他是有後人的,而且,還不少。那麼,餘經先輩是何許人士?為何會被誤傳沒有後人?有後人,他的後人如今又在哪裡?
  • 韶關「中大獎」的鎮,被15.41億機場「相中」,有望「撤鎮設縣」
    如今在隨著韶關的強勢發展下,不僅當地境內的眾多縣市的發展受到帶動和輻射,所管轄的很多小鎮的發展也相當不錯,其中就有一個小鎮被大家表示中大獎,這個小鎮便是桂頭鎮,由廣東的乳源瑤族自治縣所管轄,可以說省內面積最大的一個平原鎮,因為這裡的規模可以說已經僅次於乳源縣。
  • 餘靖:風採動朝端 清廉為鏡鑑
    餘靖公銅像  餘靖(公元1000-1064),廣東韶關曲江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從政四十一年
  • 韶關一小鎮有福了,被15.41億機場「砸中」,未來「設縣」有望
    韶關在廣東省各地級市中經濟實力並不算很顯眼,但是作為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韶關的城建基礎還是非常牢固的,它的城市面貌也很是不錯。而且近年來韶關市的發展和進步非常明顯,未來的韶關前景也很被人們看好。韶關作為嶺南名城,境內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總人口數量大約為337萬人左右。
  • 餘靖風採動朝端,南粵清風第一人
    可見「襄」字是對開拓疆土,徵伐有功的人的極高的評價,古往今來,將帥眾多,能夠獲得這個評價的人極少,餘靖作為一個文臣,能夠獲得這樣一個極高的評價,可見對於國家的貢獻極大,如今的廣西地區能夠成為中國版圖的重要部分,餘靖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如今已經成為廣東省廉政建設的教育典型。
  • 韶關的「韶」是什麼?
    在新華字典裡,韶字有兩種含義: 1、作為名詞: 餘靖雕像 以丹霞山、乳源大峽谷等為代表的山水文化等。
  • 克魯姆洛夫 | 童話裡的小鎮
    ,逃離城市,捷克鄉村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景色於是乎,我也不免俗的,拋棄掉世界著名溫泉度假勝地卡羅維發利 (KV小鎮),和濃縮著文藝復興的泰爾奇 …來到了這片仙境航拍視角蜿蜒的伏爾塔瓦河在這裡來了個大大的U型轉彎遠遠望去,小鎮看起來和其他捷克鄉村並無不同,但是一旦走近一看,望見未經受到驚擾的17世紀小鎮中聳立著文藝復興風格的城堡,會感受到一種震撼,這裡真的如網絡上所描述的那樣
  • 宋朝名相餘靖的紀念館,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是進入之後倍感大氣
    在韶關風採樓左側小廣場上有一座雕塑,傳聞這雕像是依據餘氏族譜珍藏的名賢餘忠襄公真像而塑,其真品用宮廷黃絹精繡,曾藏於韶關市風採樓上,六十年代由廣東省文物工作隊收藏,現如今具體在何處已經不詳。在韶關市區建國路的餘相巷內,有一座頗具規模古樸典雅的仿古建築,那就是宋朝名朝餘靖的紀念館。由於它藏身於鬧市當中,所以說實在話,如果不是有心人,不是真正了解韶關歷史文化的人,還不一定能找得到它。這是1999年為紀念餘靖誕辰1000周年而重建的。當前也是多得有心人重視,才重修,但是已經過了這麼多,這裡卻沒有更多人去重視,文化實際上沒有很好地得到傳承。
  • 餘靖:「風採動朝端」的北宋著名諫官
    繼唐代著名的「風度」宰相張九齡之後,北宋時期的嶺南地區又出現了一位以「風採」流芳百世的歷史文化名人,他就是被後人稱為「異代九齡」的餘靖(1000—1064)。餘靖本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廣東韶州曲江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北宋仁宗時期,餘靖曾任集賢校理、知桂州、廣西體量安撫使等職位,還曾以尚書左丞知廣州。
  • 韶州府學宮,北宋名相餘靖在此考取進士,如今卻為當地人所遺忘
    韶關籍北宋名相餘靖,在韶關當地還是小有名氣的,在韶關風採樓就有他的雕塑,而且也是新雕塑,就位於韶關步行街風採樓的左側小廣場上。今天無論是當地市民,還是外來的遊客,都會到此合影留念,追憶一下風採樓和餘靖的歷史。
  • 韶關的這個區,全區320139人 GDP185.3億元
    湞江區位於韶關市區東北部,武江、北江以東,東、南接曲江區,西臨武江區、樂昌市,北連仁化縣,是韶關市轄三區之一,為韶關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1975年11月設區,1984年6月升格為縣級區。隋朝重臣侯安、唐代名相張九齡、宋代名臣餘靖和唐宋詩人韓愈、蘇東坡、楊萬裡等大批官員、文化名人曾在湞江境內譯經、傳教。轄區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蹟眾多,有建於唐朝時期的大鑑寺,宋代的太傅廟、韶州府學宮大成殿和作為韶關標誌的風採樓,民國時期以來的孫中山北伐誓師舊址等。
  • 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名臣餘靖》研討會在乳源舉行
    日前,由韶關市作家協會、韶關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乳源縣大橋鎮人民政府協辦、餘靖紀念館承辦的長篇歷史小說《大宋名臣餘靖》研討會在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舉行,這是專題文藝歷史小說研討會首次走進鄉鎮。來自全市的知名評論家、作家和部分鄉鎮幹部、餘氏後裔等五十多人參加。
  • 航拍東方鹽湖城華燈初上點亮「山鎮」
    泱波 攝小鎮四周鬱鬱蔥蔥,綠樹環繞,木製的房樓閣宇分布在起起伏伏的山坡,坐擁一面靜謐的湖水。 泱波 攝東方鹽湖城呈現魏晉古風。 泱波 攝華燈初上的東方鹽湖城。 泱波 攝從空中俯瞰「山鎮」綻放。 泱波 攝夜色中,東方鹽湖城安靜又迷人。
  • 韶關水上遊船項目「韶州之星」即將開啟!帶你解鎖三江六岸輝煌夜色!
    各位小夥伴們 還記得小編近日向大家介紹的 韶關三江六岸水上夜遊項目嗎 另外,抗戰時期,廣東省政府為避戰火曾北遷韶關,因此,該地還成了廣東最著名的交通休閒集散地之一,給大量到韶關躲避戰火的珠三角人群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清末民國年間,這裡的江面上千帆競發,沿岸商貿活動十分繁忙,因此臨江的東堤路一帶便出現了大量的「吊腳樓」。
  • 航拍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施工現場 (1/5)
    航拍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施工現場/5) "← →"翻頁 8月11日,航拍太子城冰雪小鎮
  • 吳錚強·尋宋︱大宋平蠻三將碑:狄青、孫沔與餘靖
    沒想到這一任命遭到餘靖反對,一連上了四道奏章,說狄青不可獨當一路,還說狄青「剛悍之夫」、「粗暴」、「為性率暴鄙吝」,甚至以「匹夫」稱之,為此朝廷不得不改任狄青為權並、代都部署。(二)餘靖雖然不能獨擋一路,但狄青威鎮西北,「西陲少事矣」。到了1052年範仲淹去世的時候,狄青被召回朝中,升任樞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