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下藥草香——洪江市發展中藥材產業紀實

2021-02-08 華聲在線

劉輝霞 李 林 向孝華

巍巍雪峰,藥草飄香。

位於湖南省西部、沅水上遊的洪江市,同時地處雪峰山脈核心區域。千百年來,雪峰山以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蘊藏著數以千計的藥用植物,堪稱祖國大西南一座巨大而天然的中藥材寶庫。

神奇雪峰山,道地中藥材!

洪江市的中草藥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已探明有野生藥用植物1500多種,能正式入藥的有300多種。境內盛產的黃精、七葉一枝花、天麻、白及、靈芝、蛇足石杉、百合、山銀花、石斛等多種名貴藥材,藥效成分高,絕大部分都產自雪峰山片區,其中野生黃精分布區域在10萬畝以上。

近年來,洪江市依託資源優勢,以實際行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論述和國家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的號召,積極響應湖南省提出的「打造中藥千億產業」和懷化市提出的「打造千億健康養生(中藥材)產業」發展目標,將中藥材產業確定為全市百億產業目標來打造,將之作為支柱產業、朝陽產業、脫貧致富產業來抓。

2016年,國家黃精標準化建設項目落戶洪江市; 2016年12月,洪江市入選全省首批8個「湖南省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之一; 2018年,第四屆「湘九味」中藥材論壇暨2018年湖南中醫藥研討會在洪江市舉辦;2019年,洪江市蹄疾步穩地打造「雪峰山藥谷」,中藥材總產值已超10億元。中藥材產業,正在洪江市蓬勃發展壯大,成為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有力抓手。

湖南大森公司雪峰鎮牛大力種植基地。楊錫建 攝

頂層設計,夯實產業基礎

立足自然稟賦優勢,洪江市將中藥材產業作為全市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和打造,搞好頂層設計,抓實規劃引導,全力保障發展中藥材產業所需的人、財、物、政策全到位,為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該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一起掛帥的洪江市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並明確一名市領導具體抓工作落實,每年落實工作經費100萬元;設立洪江市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心,核定人員編制8名,具體負責全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管理的日常工作;先後制定《洪江市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與《洪江市加快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堅持起點高、規模大、技術強、產品優、環保好」的發展導向,將中藥材產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確立建成「省內重要的生物醫藥基地」和「雪峰山藥谷」核心區。

該市將中藥材發展項目列入市重點項目全力推進,出臺《洪江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獎補方案》以及有關企業落戶的招商引資辦法等優惠政策,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用於引導中藥材產業發展,對全市中藥材規模集約種植、新辦加工企業、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項目引進以及基礎設施等進行獎補,對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給予重點扶持。此外,還加大金融部門的扶持,通過銀行信貸支持、政府貼息等方式累計發放中藥材產業貸款3000多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大戶發展的資金問題。

近年來,洪江市對中藥材產業的空前重視和大力支持,也給陸續進駐該市的企業和藥廠吃了一顆「定心丸」。林泉藥業公司總經理吳長軍向我們介紹:「2017年洪江市從銀行貸款1800萬元支持中藥材發展,部門投入支持中藥材發展資金2000萬元,政府每年還拿出500萬元作為引導資金並逐年增加,我們企業發展產業的環境越來越好。」

2019年,該市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安排財政獎補資金近1000萬元用於中藥材種植、加工、研發,同時加大水利、交通、農業、扶貧等部門的資金整合力度,用於改善規模種植基地的道路交通及水利設施。

洪江市白及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 向孝華 攝

建設基地,推進規模種植

洪江市根據各鄉鎮地域特徵、土壤屬性、氣候條件,整合財政資金5000多萬元,合理布局,實現了所轄20個鄉鎮中藥材基地建設的全覆蓋。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為發展中藥材產業打下了強大的資源基礎。

該市積極探索林下間作種植高效栽培模式,採取人工種植與野生撫育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推廣種植優質道地、市場行情好的黃精、天麻、七葉一枝花、白及、百合、山銀花、枳殼等七大品種;鼓勵發展玉竹、白芍、蛇足石杉、吳茱萸、鉤藤、牛大力、洪桉樟、石斛、菊花、魚腥草等10大品種。全市已建成了中藥材種植規模基地30多個,上千畝集中連片基地8個,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10萬畝。

2019年,該市繼續擴展基地種植面積,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規模種植基地4個。其中新建雪峰鎮牛大力基地1600多畝,熟坪鄉鐵皮石斛基地1000餘畝,雪峰山黃精種植面積3000餘畝,鐵山鄉天麻種植800餘畝。

11月7日,雪峰鎮黨委政府組織召開中藥材發展座談會。會上,龍家田村村民謝長春激動地說:「我2016年加入了村裡的雪山中藥材合作社,種植了3畝黃精,今年畝產達到6000多斤,收入近20萬元。明年我還想繼續擴大規模,並帶領更多的人來種植黃精。」近幾年來,雪峰鎮黨委政府積極扶持中藥材發展,目前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主要品種有牛大力、黃精、重樓、鉤藤等,成為推動該鎮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的特色支柱產業。

懷化林泉藥業有限公司全景。邱 曦 攝

引進企業,搞好加工增值

中藥材種少了是寶,種多了是草,如何以市場為核心,做好訂單種植,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收益?洪江市在中藥材全產業鏈中,始終堅持走中藥材加工路線,逐步實現產業效益最大化。

該市先後引進林泉藥業、北京同仁堂、長沙慧日生物、湖南大森、博世康、湖南高銘等13家中藥材加工企業投資建廠或建基地,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降低市場風險;重點培育金土地生態農業、雪峰中藥材、雪峰藥業、潘多拉中藥材等本市中藥材企業;全力扶持白及藥材種植、茂豐銀菊等18家中藥材合作社,建成中藥材初加工場地16處,實現了在原產地辦初加工的產業布局。

其中,由懷化林泉藥業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黃精標準化項目,投資近2億元建成佔地100畝的「懷化林泉藥業中藥材加工基地」;採用「企業+標準化基地+中藥材初加工」生產經營模式,建成了1.1萬畝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180畝育苗基地和加工基地,形成了「山上種藥材,山下初加工」的生產經營格局,目前林泉藥業中藥材初加工已投產,年初加工黃精等中藥材500餘噸。此外還有茂豐菊業新擴建加工廠房,皇菊、貢菊等菊花加工量大大提升;康業藥材新建天麻加工烤房,解決了天麻加工的問題,幹天麻、天麻粉等產品投入市場。

雪峰鎮黨委書記楊先進表示,該鎮準備同林泉藥業公司籤訂中藥材戰略合作協議,將吸納和組織村組和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與公司籤訂聯盟協議,構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格局和「四提供四幫助」的產銷鏈條,讓藥農吃下「定心丸」。

懷化林泉藥業有限公司塘灣白芍種植基地。 邱 曦 攝

科技支撐,創建市場品牌

種植藥材是一項技術活,為了提高科技含量,抓好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和技術培訓,該市組織農業、科技等相關業務部門並聯合相關製藥企業,編寫了《洪江市中藥材栽培技術指南》《中藥材規範化栽培技術規程》。「這兩本小冊子是我們請專業團隊編寫的,前期對洪江市每個鄉鎮的土壤進行檢測,再根據檢測結果推薦種植合適的中藥材,從源頭上把控好中藥材的種植質量。」具體抓中藥材產業的洪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左再良介紹說。

同時,該市著力建設「洪江市中藥材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與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湖南醫藥學院、懷化學院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籤訂戰略合作,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7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專家對基地、企業、種植大戶的生產指導全覆蓋。

該市還積極搭建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平臺,促成林泉藥業、金土地、雪峰藥業等企業與湖南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提高企業科研水平和專業化程度。同時,組織人員參加技術培訓,累計培訓110場7200餘人次,發放培訓手冊1萬餘冊,大大提高了從業人員的科技水平。

為進一步加大品牌創建力度,該市積極將雪峰天麻、黔陽黃精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前申報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已完成樣品送檢,檢測數據均達到國家標準,名特優新產品正在積極申報中。」洪江市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元說。

該市持續創品牌,找市場,建市場,不斷擴大中藥材銷售網絡。先後在邵東廉橋、安徽亳州等多個全國知名中藥材交易市場,以租賃門面的形式,設立宣傳窗口,搭建銷售平臺。此外,還依託電商平臺,不斷完善中藥材銷售網絡,有效拓寬了中藥材銷售渠道。同時,引導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與製藥企業實行訂單種植,有效解決了銷售難問題。

村民挑著餘下的牛大力枝條回家做雞飼料。李林 攝

產業幫扶,促進脫貧增收

2017年以來,洪江市先後在20多個貧困村實施中藥材產業扶貧開發項目,發展中藥材種植2400餘畝,實現收益2000餘萬元,有力地促進了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增收。

該市積極探索中藥材產業助力精準扶貧新模式,培育了一批本土中藥材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藥農帶頭人等新型經營主體,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帶動廣大貧困戶脫貧增收。3年來,先後幫扶雪峰山片區貧困戶1226戶3728人實現穩定脫貧。同時,引導林泉藥業、茂豐菊業、洪江市金土地等企業設立「扶貧車間」,就近吸納80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

安江鎮扶車村有一片1400多畝的中藥材基地,是洪江市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與中藥材市場的主動對接,於2017年委託湖南新匯雪峰山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實施的省重點扶貧產業項目,籤署了基地建設、產品初加工、藥材回收以及委託幫扶等一系列合作協議。目前,僅這一家公司就在洪江市建立了8個中藥材基地,累計幫扶雪峰山片區貧困戶598戶1816人實現穩定脫貧。

塘灣鎮花巖村桐水溪組的易貴生,就是與林泉藥業籤訂了委託幫扶協議的貧困戶,如今他家每年每人可得分紅款645元。除了分紅,周邊村民還可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形式實現多項收入。

12月10日,在雪峰鎮中藥材牛大力基地,當地10多名村民分散在山坡間給牛大力清除多餘的枝蔓。脫貧戶楊小桃去年還在廣東打工,得知基地需要經常請人做事,她決定留在家裡在基地務工。她告訴筆者:「在這裡幹活,一年也能掙萬把塊錢,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比在外面打工安心多了!」

如今,種植藥材已成為洪江市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各地群眾積極性高漲。10月9日,灣溪鄉黨委書記謝少軍組織各村支部書記到林泉藥業參觀學習黃精等中藥材種植技術,他們計劃因地制宜發展黃精等中藥材種植,通過產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推進全鄉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謀定後動,打造「雪峰山藥谷」

「我們將繼續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全力打造『雪峰山藥谷』,力推藥材種植、醫療康養、生產加工、研發檢測、流通交易,促進中藥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把中藥材產業加快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助推精準脫貧的特色主打產業,把洪江市建成中藥產業與中醫事業齊頭並進、融合發展的示範區。」談到未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洪江市委書記向守清如是說。

該市規劃到2025年,全市中藥材種植基地達到15萬畝以上,建成1個中藥材產業加工商貿物流示範園區,建成1個現代化綜合性中藥材專業市場,引進5家以上大型綜合性中藥材規模企業,重點培育2-3家省級中藥材加工經營龍頭企業,培育50個專業合作組織。

依託良好的環境資源優勢及中藥材產業基礎,該市計劃延伸產業鏈條,著力打造省級乃至國家級雪峰山中藥材特色產業示範區,建立從種植到加工、研發、商貿物流於一體的立體式中藥材產業鏈,建設配套完善的現代化交易、信息和物流體系,形成輻射周邊五省的中藥材產業聚集區。

目前,該市採用「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訂單式利益連結已初見成效,企業實行長短結合,以短養長,推行「藥+藥」、「林+藥」、「糧+藥」等立體生態種植模式已形成氣候。下一步,該市決定逐步推行GAP規範化種植,建立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中藥產業結構,加大品牌創建力度,確保藥材產品質量「優質、穩定、可控」,努力創建符合中醫藥現代化要求的龍頭企業,形成「雪峰山藥谷」拳頭特色產品。

「我們將採取融資參股、政府貼息、信貸支持等多種方式開展中藥材精深產品加工,對中藥材規模集約種植、新辦中藥加工企業等進行獎補,扶持產業發展壯大。同時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中藥材加工企業在土地出讓、獎補、稅收等優惠扶持政策,讓來我市投資的中藥材企業在情感上感到暖心,在措施上感到用心,在政商關係上感到公心。」洪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龔說。

群山起舞,雪峰呼喚!當前,洪江市正在積極創建「國家中藥材種子繁育基地縣」「國家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力爭到2025年建成洪江市大健康產業園。洪江市中藥材產業,將站在新的起點上,揚帆起航,不斷擴大「雪峰山藥谷」的區域品牌影響力,為市場提供質優價良的中醫藥產品,助推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

[責編:雷鴻濤]

相關焦點

  • 懷化洪江市受邀參加2020湖南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博覽會
    紅網時刻10月28日訊(通訊員 龔倩)10月26日-27日,2020湖南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博覽會在長沙市湖南賓館舉行,懷化洪江市作為全省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受邀參會。此次展會特設了種植基地示範縣展覽館,洪江市從眾多中藥材企業中遴選出銳樂健康產業開發公司、茂豐菊業、博源藥材、盛豐藥材等加工企業,組織黔陽黃精、黔陽天麻、金絲皇菊、龍牙百合等道地和特色中藥材產品亮相展會。
  • 滬昆高速雪峰山隧道東往西恢復通行
    華聲在線12月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通訊員 王大建 江鑽)經過40多天晝夜奮戰,G60滬昆高速湖南段雪峰山隧道東往西(邵陽往懷化)方向於今天14時恢復通行,滬昆高速邵陽段大水樞紐主線管制點同步放開交通。 10月25日凌晨,雪峰山隧道內東往西方向發生一起半掛車起火燃燒事件。
  • 雪峰山下的一顆璀璨明珠——群紅農莊
    雪峰山下的一顆璀璨明珠       北緯27度,雪峰山西麓,在中國南方的版圖上刻下了一枚綠色的徽章
  • G60滬昆高速雪峰山隧道東往西方向今日恢復通行
    據悉,10月25日凌晨,雪峰山隧道內東往西方向發生一起半掛車起火燃燒事件。事件發生後,應急、消防、交通、交警、救護等救援力量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27日凌晨1時,雪峰山隧道左洞搶通,西往東方向恢復通車。
  • 楊玉成委員: 推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政協報  近年來,山地藥材、林下藥材發展迅速,成為我國中藥材生產的重要來源。但是,山地藥材機械嚴重缺乏、特別是山地小型機械不足,造成生產成本高、標準化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制約了中藥材產業的整體發展。此外,中藥材產業規模化龍頭企業帶動不夠,產品附加值低,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益。
  • G60滬昆高速雪峰山隧道東往西方向今日下午2時恢復通行
    10月25日凌晨,雪峰山隧道內東往西方向發生一起半掛車起火燃燒事件。事件發生後,應急、消防、交通、交警、救護等救援力量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27日凌晨1時,雪峰山隧道左洞搶通,西往東方向恢復通車。12月6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邵陽分公司在雪峰山橋隧所,組織隧道結構、機電及路面、交安等專家組召開G60滬昆高速雪峰山隧道半掛車起火事件隧道工程處治(應急工程)項目交(完)工驗收會議,會議一致認為:土建部分已按設計完成處治工作,工程質量滿足相關規範要求;機電部分已完成安裝調試,具備通車試運行條件。
  • 贛州市定南縣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
    村裡採取「合作社+大戶+農戶+貧困戶」或「黨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牽頭帶領技術骨幹和農戶(貧困戶)成立草珊瑚種植合作社,引導林農轉變觀念,實現「不砍樹、能致富」目標。  定南縣有林地面積166.8萬畝,其中適應發展中藥材的林地面積有80多萬畝。中藥材產業主要有藥菊、羅漢果、草珊瑚、瓜蔞、牛大力、黃精、靈芝、金線蓮、毛冬青、木通、鮮竹酒等。
  • 黑龍江林口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產業 激發貧困戶脫貧動力
    近年來,林口縣結合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內生動力。  林口縣將中藥材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脫貧攻堅的有力支撐,鼓勵合作社和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貧困戶參與種植加工,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截至目前,林口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萬餘畝。
  • 奮戰雪峰山——湖南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雅江特高壓工程建設紀實
    奮戰雪峰山——湖南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雅江特高壓工程建設紀實
  • 發展中藥材產業 增強貧困村脫貧造血能力
    新華網發(張常偉 攝)  3月31日,在重慶市梁平區復平鎮小山社區五組的扶貧產業中藥材基地,幾名農戶正忙著為石菖蒲除草、施肥,進行全面管護。  據悉,復平鎮小山社區是重慶市級貧困村,全社區559戶居民中有建卡貧困戶42戶共124人。2018年,該鎮因地制宜在小山社區打造扶貧產業中藥材基地20餘畝,由居兩委會以村集體經濟的方式投資入股,發展石菖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 正清集團夯實核心中藥材產品產業鏈 打造全國最大青風藤種植基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2日訊(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楊林)推進青風藤馴化種植,夯實中藥材產業鏈。在11月21日舉行的懷化中藥材產業協會成立大會上,湖南正清集團與靖州、漵浦籤訂5萬畝青風藤種植基地合作協議,致力打造全國最大青風藤種植基地,為正清風痛寧等核心產品擴大生產提供支撐。根據協議,正清集團提供青風藤種苗和技術服務,合作縣當地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及企業提供土地和勞動力,負責青風藤合作基地的建設、管護和運營。此舉將帶動5000餘農戶增收致富。
  • 《雪峰山的黎明》:雪峰山生長出的一棵文學之樹
    雪峰山地區,是一塊神奇美麗的土地。陳黎明及其團隊在脫貧攻堅的偉大開拓歲月中,較早意識到雪峰山的價值,並著力開發,使之顯露出美麗與價值。他們為這裡修路、架橋、為民眾裝修房屋,引領群眾發展養殖種植業,傳承花瑤文化與民間技藝,在旅遊開發的強力牽引下,這裡的脫貧攻堅情形染上了新穎的風景色彩。
  • 玉林市扶持壯大中藥材產業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留影)12月11日,記者從玉林市中藥材(含香辛料)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玉林市將進一步扶持壯大中藥材(含香辛料)產業,規範中藥材(含香辛料)市場管理,擦亮「南方藥都」品牌。
  • 包頭中藥材產業:品牌化建設初露頭角
    市農牧局副局長薛永明介紹,我市現已建成大型中藥材種植基地4個、中藥材進出口基地1個、中藥材飲片生產加工基地1個、中藥提取及成藥製造基地2個、中藥保健食品生產基地1個,中藥材特色產業已初具雛形。「固陽縣政府也制定出臺了中藥材中長期發展規劃,力爭到2031年,全縣黃芪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產量達到4萬噸,黃芪產業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
  • 洪江市:搬出大山天地寬
    12月3日,漫步在洪江市灣溪鄉集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整潔漂亮的新樓,水泥路通到門口,菜地劃分區域……在搬遷戶丁碧龍的新房下面,大紅喜字格外醒目。步入新房,只見冰箱、電視等家電擺放有序,擰開水龍頭,自來水譁譁作響。
  • 洪江市「7·21」特大搶劫案偵破發始末
    案發2000年7月21日凌晨2時35分,洪江市公安局雪峰派出所裡電話鈴聲大作,正在值班的派出所所長周贊堂立即拿起了話筒。一位來自湖南省新化縣的貨老闆方大木在電話中報稱:「我搭乘 一 輛貴州貨車去湘鄉進 貨,剛才經過雪峰山時,被一輛紅色計程車從後面追上。計程車上跳下4名持刀歹徒,搶走 了我21萬元貨款和飛利浦手機1臺。
  • 心繫家鄉做產業 大力發展中藥材——記四川百勝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羅明告訴記者,他一直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曲類中藥;打造百勝品牌,完善醫藥產業鏈;多元化經營,集團化發展」的發展戰略,致力於中藥材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等領域,打造中藥材全產業鏈條。在羅明的帶領下,百勝牌建曲、膽南星、六神曲、半夏曲等傳統曲類中藥已經成為暢銷全國的著名國藥產品,其銷量、工藝裝備及產品質量均領先全國同行。
  • 定南縣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 帶動農民年人均增收1300多元
    定南縣有林地面積166.8萬畝,其中適應發展中藥材的林地面積有80多萬畝。中藥材產業主要有藥菊、羅漢果、草珊瑚、瓜蔞、牛大力、黃精、靈芝、金線蓮、毛冬青、木通、鮮竹酒等。縣裡加大財政投資力度,種植木本中藥材每畝給予500元的補助,種植多年生草本中藥材每畝給予200元的補助,種植一年生草本中藥材每畝給予80元補助,屬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的,除享受產業補助外,不分木本、草本中藥材品種統一給予500元/畝的產業扶貧補助。對規模較大的產業扶貧示範基地,申報省級中藥材產業示範項目補助。
  • 雪峰山下,脫貧的蜜橘別樣「紅」——洞口縣「三棵樹」託起產業扶貧...
    霜降過後,雪峰山下漫山遍野的橘園迎來了豐收的喜悅,空氣中瀰漫著讓人垂涎欲滴的橘香;清風徐來,幽香陣陣,潔白的油茶花開得正豔;除草施肥、打頂修邊、清園消毒,辛勤的茶農正在為來年春茶生產做準備,「天空藍、蜜橘黃、油茶白、青茶綠」共同裝扮著雪峰山下多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