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選手
1994年12月7日出生於仙臺
2014年索契冬奧會、2018年平昌冬奧會花滑男單冠軍
亞洲第一位花滑男單奧運冠軍
66年來最年輕花滑男單奧運冠軍、66年來首位蟬聯冬奧花滑男單冠軍的運動員
已19次打破世界紀錄
2013~2014賽季實現單賽季大滿貫
2013~2016大獎賽總決賽四連冠
2012~2015全日本錦標賽四連冠
職業生涯(青年組總決賽,世青賽,成年組四大洲賽,總決賽,世錦賽,奧運會)超級全滿貫,是男單項目歷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位超級全滿貫獲得者
2020年獲ISU(國際滑聯)Skating Awards最具價值選手獎
花樣滑冰的傳奇
提到羽生結弦,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金牌拿到手軟?
刷世界紀錄刷到懷疑人生?
實現了藝術和技術的絕妙平衡?
畢業論文都在寫花滑的早稻田學子?
戀dance十級愛好者?
這些都是羽生結弦,不過這本自傳《蒼炎》寫的是「大魔王」羽生結弦的未完成體:
跟著姐姐去冰場的小蘑菇頭、覺得訓練無趣還嚷嚷著要去打棒球的小朋友、拿世青賽冠軍的初中生、參加國際大賽只顧學習前輩但是輸了又不甘心的後輩、失去訓練場地而想著要不要繼續滑冰的小少年、和體力不支做鬥爭的哮喘患者……
《蒼炎》絕對不是大部頭,文字部分大概花一個小時就能看完。對我來講,這已經是比較熟悉的故事了,所以很多比較瑣碎的自述也不會影響理解,反而有一種補全拼圖的樂趣。
這本自傳的內容只寫到2012年的年初,也就是說,很多是十年前或者更久之前的羽生結弦。十年之後的今天,羽生結弦已經是花樣滑冰領域最重要的符號、毫無爭議的絕對王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我們跟隨《蒼炎》回溯到多年前,原來,花滑領域絕無僅有的成功也曾經悄悄地在這個小少年的人生中埋下很多的伏筆。
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前,這又是一個怎樣的羽生結弦?
2018~2019賽季和2019~2020賽季,羽生結弦的自由滑是由普魯申科《獻給尼金斯基》的曲子重新編排而成的《起源》。也就是說,羽生結弦花滑人生的起源,是與俄羅斯「冰王子」普魯申科選手有關的。他小時候會效仿普魯申科留著蘑菇頭,也會練習普魯申科的招牌動作貝爾曼旋轉(提刀姿態對柔韌性要求極高,貝爾曼旋轉在男子選手中非常少見)。如果羽生結弦在大獎賽選擇了俄羅斯站,那麼他一定會對這一站的表現非常看重,這大概就是小「迷弟」的自我修養吧,那可是俄羅斯!
貝爾曼旋轉
《蒼炎》中「我心中的理想花滑」部分,聊到選曲,17歲的羽生結弦也提到過喜歡約翰尼·威爾滑過的《秋日》(2004~2005賽季自由滑),有時想過把那些喜歡的曲子用在自己的節目上。而2018~2019賽季和2019~2020賽季的短節目,羽生結弦也選擇了《秋日》來致敬這位他很尊敬的選手。沒錯,這兩個賽季大概是他兩奪奧運金牌後的回歸初心了,如此「追星」樸實無華但是非常不枯燥。
下腰鮑步
羽生選手將奧運金牌視為夢想是在小學的時候,因為荒川靜香選手在都靈冬奧會上拿到了奧運金牌,羽生選手說:「我想要成為仙臺出身的第二位奧運冠軍。」在19歲拿一次奧運冠軍,然後23歲再拿一次,他在小學時就有如此「瘋狂」的想法了。仙臺前輩荒川靜香回到家鄉冰場時也曾見過這個小男孩,小男孩也在她面前展示了荒川靜香的招牌動作下腰鮑步,當時她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小蘑菇頭不可思議的奧運冠軍夢竟然成真了。
努力可能會說謊,但是努力一定不會白費。
——羽生結弦
請原諒我用如此浪漫的小標題來描述一場無比慘烈的災難——311日本大地震。
地震時,羽生結弦正在自家附近的冰場練習。逃生時他嚇得幾乎不能動,只能手腳並用,地震又喚醒了記憶中的恐懼,不停地嚷著「不要!不要!不要!」…冰鞋沒來得及換,刀套也沒來得及拿,「在水泥地面上用冰刀行走,冰刀一下子面目全非了」。
「有段時間,我真的想過不再滑冰,就這樣算了。在這樣的地震面前,我感到很無力,背負著這麼痛苦的記憶,還要在冰場上苦戰,算了吧。我想做一個普通的高中生,過普通人的生活。但其實我也知道,這不過是我把不想滑冰都怪罪在了地震頭上罷了。」剛剛升入成年組不久的羽生結弦不得不因為突如其來的天災承受太多,仙臺冰場受災,失去了訓練場地的他又不得不離開家鄉,只因為自己「小有成就」而逃離家鄉的苦難,這又會讓他陷入深深的愧疚。
「除了努力,也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為此,盡我所有,做我能做的事。」
五月到十月,羽生結弦一共參加60場冰演,這也是在缺乏訓練場地的情況下,不得不以演代練的無奈之舉。在這個難忘的夏天,他把冰演當作寶貴的練習機會,以超乎尋常的鬥志完善編排、磨練技術。地震前一個賽季的短節目《天鵝湖》也被賦予新的意義。
表演滑《幻化成花》
不只是那60場冰演,時至今日,羽生結弦依舊在為受災居民和家鄉復興做出貢獻:為地震編排和表演《天與地的安魂曲》、《幻化成花》、《花會綻放》、《春天,來吧》、《星降之夜》等表演滑外,他還多次探訪災區與居民交流,本書《蒼炎》及後續多部出版作品的版稅全部捐贈災區,近日還將舉辦「羽生結弦展:共同向前」來分享其在避難所的親身經歷。
「我們在一片漆黑之中,完全無法振作起來,星辰卻十分耀眼。」
這是羽生結弦表演滑《星降之夜》的靈感。
亦像同樣運用聖桑《天鵝》的芭蕾劇目《天鵝之死》那般,他將向死而生表現到極致。
某種程度上,苦難也是一種天賦,地震讓羽生結弦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對於花滑的熱愛,也讓他擁有了更加豐富和獨特地情感表達,地震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今天的羽生結弦。
表演滑《星降之夜》中的延遲轉體一周半跳
黑夜讓星星更耀眼,越是在困境之中,我們越能明白究竟是什麼在照亮我們前行。
曾有過很多艱辛之事,但沒有不拂曉的夜晚。
——羽生結弦
很羨慕羽生結弦可以擁有那種「真的好喜歡啊」的事業,並且能夠從小到大一直與之為伴(棒球警告),畢竟內在動機真的很重要吧。
我不允許有人沒看過這個幹拔3A
在《蒼炎》中,我們就已經看到這個少年對花滑的熱愛、高度專注的全情投入、近乎偏執的精益求精、不服輸的性格。
「對花樣滑冰來說,沒有比參加比賽更讓人開心的事了!因為比賽有勝負,輸了自然不開心!畢竟是比賽,贏不了還有什麼意思呢?」
小的時候,羽生結弦的母親經常會說「無論什麼時候放棄都可以哦」,他反而會想「絕對要做給你看」。
類似於「絕對要贏給你看」的說法,在他的採訪中很常見,所以,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奧運冠軍對於勝利的渴望。
在CBC專訪《羽生結弦講述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花滑運動員的心路歷程》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我找到了我的花滑,我找到了花滑到底是什麼。我能夠說出我熱愛花滑的原因,在(SEIMEI的)音樂下我充滿了自信。我能夠感受到那套節目屬於我。我非常想要為自己而滑。我非常想要滑冰展現給大家看花滑對我來說是什麼。每一次,我都將自己的人生押在了花滑上。我認為我的人生有一個使命,而正因如此我才誕生在這裡。」
——你是為花滑而生的。
「是的。我是為我的花滑而生的。」
「一生懸命」絕對不是什麼誇張的修辭,這只是羽生結弦花滑人生的真實寫照。
2014年第一次奧運奪金,自由滑失誤(恰巧對手失誤更大),「不甘心」,一定要拿絕對實力證明給別人看。
2014~2015賽季中國杯(大獎賽中國站),自由滑熱身練習發生相撞事故,簡單包紮之後羽生結弦上演「血色魅影」,「就算死,我也要死在冰場上」。
2017~2018賽季NHK杯(大獎賽日本站)賽前練習高難度跳躍勾手四周,落冰失誤,右腳韌帶斷裂,吃止疼藥空降平昌冬奧會,衛冕冠軍成功。
2018~2019賽季俄羅斯杯(大獎賽俄羅斯站)賽前練習高難度後外結環四周,落冰失誤,右腳韌帶斷裂(沒錯,又斷裂),帶傷拿下分站賽冠軍。
花樣滑冰是他付諸一切努力的「豪賭」。
一生懸命,以夢為生,為夢想完全燃燒。
真心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我傾情表演的姿態後,能鼓起向前看的勇氣,哪怕只是一絲也好。
——羽生結弦
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前,這是一個怎樣的羽生結弦?
我相信每一個冰迷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我也相信每一個《蒼炎》的讀者都能明白,這個少年註定會贏。家庭教育、性格和個人經歷共同塑造了他的成功,所以哪怕是閱讀十年前的他,我們也能看到日後一系列「大事件」的必然性。
沒有那麼多「橫空出世」,有一些英雄人物只是註定要贏。
《蒼炎》的故事結束於2012尼斯世錦賽備戰期間,不久之後,這位少年首次登上世錦賽的賽場,短節目《悲愴》出現重大失誤,卻在自由滑《羅密歐與朱麗葉》實現絕地反擊,並一舉摘得一枚寶貴的銅牌。男選手不多見的下腰鮑步、貝爾曼旋轉,乾淨利落的跳躍,豐滿的情緒表達…全場觀眾為他歡呼,而他當時僅僅17歲,還是一塊有待打磨的璞玉。歐體解說也還沒有開發出冰迷們津津樂道的「羽生星球」,只是評論他:很有天賦,未被馴化的天賦也是天賦。
「蒼炎」,是白中泛青色的火焰。
很多年過去了,那個少年的鬥志,仍然在熊熊燃燒。
並且,永不熄滅。
在能夠做到的時候,就拼盡全力去做能做之事。在做不到時,也努力去做彼時能做到的事情。
——羽生結弦
本文的讀者並不全是冰迷吧,那麼請允許我在這裡自作主張地安利幾個節目。相信我,羽生結弦完全有能力讓你愛上花樣滑冰!
短節目:2014索契冬奧會《巴黎散步道》、2018平昌冬奧會《蕭邦第一敘事曲》、2018大獎賽俄羅斯站《秋日》
自由滑:2012尼斯世錦賽《羅密歐與朱麗葉》、2014大獎賽中國站《歌劇魅影》、2018《陰陽師(晴明)》、2017世錦賽《希望與遺贈》
表演滑:2013名古屋冰演《幻化成花》、2018平昌冬奧會《星降之夜》、2019埼玉世錦賽《春天,來吧》、2019FaOI幕張《假面舞會(Masquerade)》
首屆ISU Skating Awards
最具價值選手獎
羽生結弦提名簡介
羽生結弦無疑是一位開拓者。在滑冰史上他龐大的粉絲群也是首屈一指的,令他在藝術與商業價值上皆出類拔萃。數百名粉絲在冰場開放幾小時前就排起長隊,只為在觀看賽前開放的正式訓練時能佔得一個好座位。每個賽季,羽生都出現在全球花滑雜誌的封面上。他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人滿為患,他備受贊助商的青睞。他是第一個獲得奧運金牌的日本男單選手,也是第一個在正式比賽中跳出乾淨4Lo的選手。他是總分超過300分第一人。羽生是金牌全滿貫得主:他有兩塊奧運金牌、兩塊世錦賽金牌、一塊四大洲錦標賽金牌、四塊大獎賽總決賽金牌,他也是四屆全日錦標賽冠軍。他甚至完成了青年組的大滿貫,使得他成為了世界上成績最為輝煌的花滑運動員之一。
我終於寫羽生結弦了,我的公眾號,怎麼可能沒有羽生結弦。(笑)
是的,我終於買了羽生結弦的自傳《蒼炎》,要怪就怪簡體中文版出得太晚了。只需要花日版約三分之一的金錢,能看懂而不是買來供著,本還算理性的經濟人對決策十分滿意並表示第二本能不能快點翻譯出來。
在楊鳴(別笑,role model怎麼會嫌多)那篇推送,我也聊過喜歡競技體育和運動員這件事情。羽生結弦也是我單方面的「老朋友」,如果不是疫情,我大概今年五月末就已經在上海見過活的羽生結弦了(出國是不可能出國的,沒有活動經費和活動時間這樣子)。在幾百上千人的劇院,舞蹈演員也會在謝幕時回應我的揮手,或許幾千甚至幾萬觀眾的體育場裡也能繼續當我的「追星」錦鯉吧,相視一笑,溫暖而美妙(美好的腦補,哈哈,有一個朋友去年看上海超級盃就被CCTV5給了很多特寫鏡頭,我相信真的喜歡一定能表現出一些不同的東西)。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面,總之很感謝羽生選手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激勵著我前行。
部分翻譯源自@羽生結弦諮詢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