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S 、AUCU夫婦
他們一個來自河南,一個來自遼寧,本來不會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於俄羅斯留學時相遇,一起在聖彼得堡公藝美院學習服裝設計。
7年的留學生涯,兩個人從同班好友,變成了擁有一樣的興趣愛好、性格相通的戀人。
後來,他們一起來到上海打拼,並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在上海十年,夫妻倆前前後後搬了6次家,每次居住的房子雖然都各有不同,但同時熱愛著咖啡和黑色風格的兩個人,始終都堅持著把共同的喜好,注入到每一個家中。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讓他們走紅的「47㎡暗黑工業風小複式」。
在裝修這套小複式的時候,這對兒喜歡極簡風格的小夫妻一拍即合,決定以黑色和白色作為家的主調,卻遭到了長輩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缺乏生活氣、一點都不溫馨、根本不是家該有的樣子。
迷你咖啡廳
毛氈門
可兩個人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最終裝修好後呈現出的效果,和硬核的居住細節,讓長輩們感到佩服的同時,還吸引了宜家的主編來探訪。
其中,迷你咖啡吧、入戶毛氈門和空調箱改造的洗衣房,更是火出了圈兒,讓網友們連連感嘆:「太牛了,跪服!」
洗衣房
後來,隨著女兒漸漸長大,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間,加上兩個人一起努力打拼,有了一定的積蓄,便買下一套更大的房子,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環境,也裝下了自己全部的喜好,與對未來生活的所有期待。
房屋位置:上海
裝修花費:100萬
房屋面積:150平米
房屋戶型:三室一廳(改為兩室)
這是一套150㎡的三室一廳,面積很大,但每個空間略顯侷促。加上斜切面角的玄關,讓廚房、走廊、入戶門三個門洞擠在一起,看起來十分彆扭。
改造方式:
1、取消次臥,和主臥連接在一起,並改變次臥旁小衛生間的開門方向,包入主臥內;
2、將原本主臥衛生間的入門移到走廊上,當作客衛,同時臨近兒童房,方便女兒使用;
3、縮小原客衛旁獨立房間面積,擴大客廳,並將朝向客廳一側的隔牆內推,打造獨立洗衣房;
4、在入戶處增設兩道斜面隔牆,打造成拱形門洞。
入戶電梯將玄關分成兩個區域,連接著北陽臺的2㎡電梯廳,和入戶門進來後的門廳區域。
從客廳角度看向玄關
由於電梯廳的面積很小,便沒有設置大型儲物櫃,只擺放了一個鐵皮書櫃當作鞋櫃,和一張同樣金屬質感的換鞋凳。
四周牆面沒有批膩子,在保留原有牆面拉毛效果的基礎上,塗刷灰綠色半牆,再將開發商原有的鋁材窗戶和陽臺門,改成黑色鋼製老式門窗。
配上精緻復古的裝飾品,在電梯門打開的一剎那,低調淡雅的復古風情撲面而來,有一種夢回老上海的感覺。
繼續往裡走,便是室內玄關。
黑色的入戶門兩側,是造型浮誇的鏡櫃和頂天立地的美式收納櫃,在版畫風格狩獵圖形壁紙的映襯下,一股英氣的復古感呼之欲出。
鏡櫃用於遮擋電箱,還收納了一些出門佩戴的飾品、墨鏡等物品。
收納櫃做了一組三扇門板和抽槽護牆,裡面收納著各種清潔工具,和進出門時常用的物件,將原本戶型中多拐角的牆面區域利用美化到極致。
走過玄關,就是寬敞的客廳了,這裡是整個空間佔地最大的區域,同樣也是功能和內容最豐富的核心區。
除了傳統的沙發、電視牆,還包含了配有大型酒櫃的美式復古吧檯,兩個區域獨立且相互呼應,互動性很強。
將開發商自帶門窗,換成鋼窗樣式的斷橋鋁門窗,配上精緻的全通天地鎖後,無論是在明亮的午後還是昏暗的黃昏,這裡都是一派硬朗又不失溫柔的氣質。
電視別出心裁地打造成「畫框式」:
1、根據電視大小,做一個壁龕,內部安排好電源插座和走線孔,並刷成黑色;
2、安裝電視壁掛伸縮架,掛好電視;
3、根據壁龕尺寸定製喜歡的畫框;
4、掛上畫框,將電視假裝成一幅畫。
步驟稍微複雜一點點,但是家嘛,就是越折騰越完美。
沙發前不設大型茶几,只鋪一塊深紅色的地毯,成為夫妻倆帶孩子娛樂的最佳場所之一。
沙發可以隨意調換座位的方向,兩側都能坐人,完全滿足親戚朋友來家裡聚會。
沙發旁原本是手工的皮箱,後來換成了黃銅邊框、天然大理石臺面的邊幾,各具風格,都與這個家的腔調很搭。
重頭戲來了!如果說客廳是整個家的核心,那麼客廳的核心便是吧檯。
這裡最初是AUCU的靈光乍現,一開始是覺得如果有個吧檯,就能裝下所有的咖啡設備,還能有種在咖啡廳裡吃早飯的體驗感。
後來真的製作成功後,它果然成為了家裡使用率最高的地方,吃飯、朋友聚會都在這裡,以往總是窩在房間裡辦公的AUCU,現在特別喜歡在這兒工作。
自從有了這個家庭式「咖啡廳」,夫妻倆也常常帶著女兒一起做咖啡,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內容也更加豐富了。
廚房的面積不算大,定製的櫥櫃採用上櫃+下櫃+頂天立地收納櫃的形式,完美利用空間,還將巨大的雙開門冰箱塞在裡面,絲毫沒有侷促壓抑的感覺。
細節上,進門右手邊依次是冰箱、水池、切配臺、置物臺、灶臺,做飯的動線一氣呵成。
櫥櫃內部,使用各種置物架,將廚具、碗碟、調料等零散的物品收納得整整齊齊,方便尋找和拿取。
從廚房走出來,繼續往裡,就是通往臥室和衛生間的走廊了。
被很多人嫌棄的無光、狹窄的超長走廊,卻是AUCU在最初選房時的心動點,腦海中縈繞著的,都是美國老電影中的光影,好像從這兒走過,就能穿梭時光。
從事古著設計的AMOS,甚至將這裡當作了他作品和收藏品的陳列區,禮帽和西服掛在牆上,搭配拱形門洞和天花板上的石膏造型,仿佛這裡就是復古服飾店。
入口處左側的雙開門內,就是用原戶型中小房間改造的洗衣房了。
狹小的空間被合理安排,裝下了洗衣機、乾衣機和壁掛內衣清洗機。
AUCU非常注重臥室的私密性與舒適度,所以除了考慮風格,睡眠區域的沉靜感也特別重要。
天花板塗刷中古綠色,搭配深色百葉窗和整面牆的衣櫃,不但不覺得悶堵,視覺上反而顯得更寬敞了。
通往主衛的門,隱藏在衣櫃中間,推開就能看到洗漱臺。
內部三分離,洗手臺右側是泡澡區,以一個香薰陳列櫃做隔斷,臨窗放著AUCU最愛的貓腳浴缸。
左側是如廁、淋浴區,安裝透明長虹玻璃門保證隱私。
從主臥走出來就是兒童房,因為女兒年紀小,所以沒有使用太壓抑的顏色,整體基調整潔、簡單。
印花床單、塗鴉地毯等軟裝,給這個空間帶來了活潑的感覺,等孩子大了,還可以根據她自己的喜好隨時更換。
書桌是壁掛式的,非常節省空間,還留出了一部分活動區域。
L型的客衛,進門左側是整面牆連接著洗漱臺的收納櫃,外側安裝黃銅掛衣杆,可以懸掛一些衣服、毛巾等物。
水泥澆築的懸空洗手池,避免了厚重材質容易帶來的笨重感。內部很深,可以給女兒洗澡。
上方的鏡子是老輪船的舷窗,自己劃了玻璃貼面,十幾公斤重,安裝的時候愁壞了裝修師傅,但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是普通輕薄的鏡子無法比擬的。
往右走是淋浴區和如廁區,黑色的護牆板與黑色儲物櫃相互呼應,加上洗漱區用地磚鋪的半牆,保證了小空間整體感的同時,還豐富了視覺層次感。
小巧的圓形馬桶,是當初為了顏值而購買的,沒想到意外的好用,工業風的感覺也與整體基調十分和諧。
南陽臺連接著客廳,是個十幾米的超長露臺,主要承擔休閒功能,擺放上桌椅和花草,閒暇時坐在這兒曬太陽、喝咖啡,十分愜意。
北陽臺是封閉式的,位於電梯出來的右手邊,主要承擔生活功能。
我們一旦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就要傾盡所有去讓它變得更美好。
就像AUCU和AMOS,在買下這套150㎡的房子前,即使搬了8次家,也要堅持著把自己喜歡的一切都裝進去。
還有在裝修新家的過程中,因為對找的第一家全屋定製不滿意,硬是停工三個月,也要尋找到靠譜的實木定製工作室。
也正是這份堅持和用心,才讓他們擁有了現在這個沒有絲毫遺憾的家,也為全家人帶來無法估量的快樂和滿足。
本文圖片與素材由小紅書@AUCU提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