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上海夫妻有毒!親手打造47㎡小家爆紅後,又砸100W將老洋房裝進...

2020-12-18 上遊新聞

AMOS 、AUCU夫婦

他們一個來自河南,一個來自遼寧,本來不會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於俄羅斯留學時相遇,一起在聖彼得堡公藝美院學習服裝設計。

7年的留學生涯,兩個人從同班好友,變成了擁有一樣的興趣愛好、性格相通的戀人。

後來,他們一起來到上海打拼,並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在上海十年,夫妻倆前前後後搬了6次家,每次居住的房子雖然都各有不同,但同時熱愛著咖啡和黑色風格的兩個人,始終都堅持著把共同的喜好,注入到每一個家中。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讓他們走紅的「47㎡暗黑工業風小複式」。

在裝修這套小複式的時候,這對兒喜歡極簡風格的小夫妻一拍即合,決定以黑色和白色作為家的主調,卻遭到了長輩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缺乏生活氣、一點都不溫馨、根本不是家該有的樣子。

迷你咖啡廳

毛氈門

可兩個人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最終裝修好後呈現出的效果,和硬核的居住細節,讓長輩們感到佩服的同時,還吸引了宜家的主編來探訪。

其中,迷你咖啡吧、入戶毛氈門和空調箱改造的洗衣房,更是火出了圈兒,讓網友們連連感嘆:「太牛了,跪服!」

洗衣房

後來,隨著女兒漸漸長大,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間,加上兩個人一起努力打拼,有了一定的積蓄,便買下一套更大的房子,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環境,也裝下了自己全部的喜好,與對未來生活的所有期待。

房屋位置:上海

裝修花費:100萬

房屋面積:150平米

房屋戶型:三室一廳(改為兩室)

這是一套150㎡的三室一廳,面積很大,但每個空間略顯侷促。加上斜切面角的玄關,讓廚房、走廊、入戶門三個門洞擠在一起,看起來十分彆扭。

改造方式:

1、取消次臥,和主臥連接在一起,並改變次臥旁小衛生間的開門方向,包入主臥內;

2、將原本主臥衛生間的入門移到走廊上,當作客衛,同時臨近兒童房,方便女兒使用;

3、縮小原客衛旁獨立房間面積,擴大客廳,並將朝向客廳一側的隔牆內推,打造獨立洗衣房;

4、在入戶處增設兩道斜面隔牆,打造成拱形門洞。

入戶電梯將玄關分成兩個區域,連接著北陽臺的2㎡電梯廳,和入戶門進來後的門廳區域。

從客廳角度看向玄關

由於電梯廳的面積很小,便沒有設置大型儲物櫃,只擺放了一個鐵皮書櫃當作鞋櫃,和一張同樣金屬質感的換鞋凳。

四周牆面沒有批膩子,在保留原有牆面拉毛效果的基礎上,塗刷灰綠色半牆,再將開發商原有的鋁材窗戶和陽臺門,改成黑色鋼製老式門窗。

配上精緻復古的裝飾品,在電梯門打開的一剎那,低調淡雅的復古風情撲面而來,有一種夢回老上海的感覺。

繼續往裡走,便是室內玄關。

黑色的入戶門兩側,是造型浮誇的鏡櫃和頂天立地的美式收納櫃,在版畫風格狩獵圖形壁紙的映襯下,一股英氣的復古感呼之欲出。

鏡櫃用於遮擋電箱,還收納了一些出門佩戴的飾品、墨鏡等物品。

收納櫃做了一組三扇門板和抽槽護牆,裡面收納著各種清潔工具,和進出門時常用的物件,將原本戶型中多拐角的牆面區域利用美化到極致。

走過玄關,就是寬敞的客廳了,這裡是整個空間佔地最大的區域,同樣也是功能和內容最豐富的核心區。

除了傳統的沙發、電視牆,還包含了配有大型酒櫃的美式復古吧檯,兩個區域獨立且相互呼應,互動性很強。

將開發商自帶門窗,換成鋼窗樣式的斷橋鋁門窗,配上精緻的全通天地鎖後,無論是在明亮的午後還是昏暗的黃昏,這裡都是一派硬朗又不失溫柔的氣質。

電視別出心裁地打造成「畫框式」:

1、根據電視大小,做一個壁龕,內部安排好電源插座和走線孔,並刷成黑色;

2、安裝電視壁掛伸縮架,掛好電視;

3、根據壁龕尺寸定製喜歡的畫框;

4、掛上畫框,將電視假裝成一幅畫。

步驟稍微複雜一點點,但是家嘛,就是越折騰越完美。

沙發前不設大型茶几,只鋪一塊深紅色的地毯,成為夫妻倆帶孩子娛樂的最佳場所之一。

沙發可以隨意調換座位的方向,兩側都能坐人,完全滿足親戚朋友來家裡聚會。

沙發旁原本是手工的皮箱,後來換成了黃銅邊框、天然大理石臺面的邊幾,各具風格,都與這個家的腔調很搭。

重頭戲來了!如果說客廳是整個家的核心,那麼客廳的核心便是吧檯。

這裡最初是AUCU的靈光乍現,一開始是覺得如果有個吧檯,就能裝下所有的咖啡設備,還能有種在咖啡廳裡吃早飯的體驗感。

後來真的製作成功後,它果然成為了家裡使用率最高的地方,吃飯、朋友聚會都在這裡,以往總是窩在房間裡辦公的AUCU,現在特別喜歡在這兒工作。

自從有了這個家庭式「咖啡廳」,夫妻倆也常常帶著女兒一起做咖啡,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內容也更加豐富了。

廚房的面積不算大,定製的櫥櫃採用上櫃+下櫃+頂天立地收納櫃的形式,完美利用空間,還將巨大的雙開門冰箱塞在裡面,絲毫沒有侷促壓抑的感覺。

細節上,進門右手邊依次是冰箱、水池、切配臺、置物臺、灶臺,做飯的動線一氣呵成。

櫥櫃內部,使用各種置物架,將廚具、碗碟、調料等零散的物品收納得整整齊齊,方便尋找和拿取。

從廚房走出來,繼續往裡,就是通往臥室和衛生間的走廊了。

被很多人嫌棄的無光、狹窄的超長走廊,卻是AUCU在最初選房時的心動點,腦海中縈繞著的,都是美國老電影中的光影,好像從這兒走過,就能穿梭時光。

從事古著設計的AMOS,甚至將這裡當作了他作品和收藏品的陳列區,禮帽和西服掛在牆上,搭配拱形門洞和天花板上的石膏造型,仿佛這裡就是復古服飾店。

入口處左側的雙開門內,就是用原戶型中小房間改造的洗衣房了。

狹小的空間被合理安排,裝下了洗衣機、乾衣機和壁掛內衣清洗機。

AUCU非常注重臥室的私密性與舒適度,所以除了考慮風格,睡眠區域的沉靜感也特別重要。

天花板塗刷中古綠色,搭配深色百葉窗和整面牆的衣櫃,不但不覺得悶堵,視覺上反而顯得更寬敞了。

通往主衛的門,隱藏在衣櫃中間,推開就能看到洗漱臺。

內部三分離,洗手臺右側是泡澡區,以一個香薰陳列櫃做隔斷,臨窗放著AUCU最愛的貓腳浴缸。

左側是如廁、淋浴區,安裝透明長虹玻璃門保證隱私。

從主臥走出來就是兒童房,因為女兒年紀小,所以沒有使用太壓抑的顏色,整體基調整潔、簡單。

印花床單、塗鴉地毯等軟裝,給這個空間帶來了活潑的感覺,等孩子大了,還可以根據她自己的喜好隨時更換。

書桌是壁掛式的,非常節省空間,還留出了一部分活動區域。

L型的客衛,進門左側是整面牆連接著洗漱臺的收納櫃,外側安裝黃銅掛衣杆,可以懸掛一些衣服、毛巾等物。

水泥澆築的懸空洗手池,避免了厚重材質容易帶來的笨重感。內部很深,可以給女兒洗澡。

上方的鏡子是老輪船的舷窗,自己劃了玻璃貼面,十幾公斤重,安裝的時候愁壞了裝修師傅,但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是普通輕薄的鏡子無法比擬的。

往右走是淋浴區和如廁區,黑色的護牆板與黑色儲物櫃相互呼應,加上洗漱區用地磚鋪的半牆,保證了小空間整體感的同時,還豐富了視覺層次感。

小巧的圓形馬桶,是當初為了顏值而購買的,沒想到意外的好用,工業風的感覺也與整體基調十分和諧。

南陽臺連接著客廳,是個十幾米的超長露臺,主要承擔休閒功能,擺放上桌椅和花草,閒暇時坐在這兒曬太陽、喝咖啡,十分愜意。

北陽臺是封閉式的,位於電梯出來的右手邊,主要承擔生活功能。

我們一旦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就要傾盡所有去讓它變得更美好。

就像AUCU和AMOS,在買下這套150㎡的房子前,即使搬了8次家,也要堅持著把自己喜歡的一切都裝進去。

還有在裝修新家的過程中,因為對找的第一家全屋定製不滿意,硬是停工三個月,也要尋找到靠譜的實木定製工作室。

也正是這份堅持和用心,才讓他們擁有了現在這個沒有絲毫遺憾的家,也為全家人帶來無法估量的快樂和滿足。

本文圖片與素材由小紅書@AUCU提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上海夫妻改造47㎡小家爆紅後,又砸100W將老洋房裝進150㎡大平層
    後來,他們一起來到上海打拼,並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水下求婚在上海十年,夫妻倆前前後後搬了6次家,每次居住的房子雖然都各有不同,但同時熱愛著咖啡和黑色風格的兩個人,始終都堅持著把共同的喜好,注入到每一個家中。
  • 上海夫妻花40W改造老洋房,明星都搶著去,他們卻說不想紅?
    也許跟這個小院背後的夫妻有關。01這是一對85後夫妻,鬱聰來自湖南,是一位室內設計師,丈夫費先生是上海本地人,在一家國企事業單位。一層總共有150㎡,室內70㎡,院子80㎡,主體部分是老洋房裡的一室一廳,院子裡的小木屋和小鐵屋原本就有的。但院內雜草叢生,綠植也東倒西歪的,鬱聰有點打退堂鼓,後來委婉拒絕了。
  • 上海網紅武康路上,能住什麼様老洋房
    這些年認識了住這條街上形形色色的人;我意外發現,即使在這最金貴的路上,都住著大量外來民工;老洋房真是上海一大神奇,裡面居住環境可以極端差,也可能極端好;甚至兩者同處同一棟樓。總結起來,在這一帶,一萬以下的房源,業主直租比例較大;如有新裝修過,多半是房東直接讓施工隊師傅去裝;要不就是充滿了謎之自信的房東自己搞的設計;當然你可以選擇用極低的價租下一間房自己在花個十來萬裝修;也可以稍高的價住進裝修好的房;但相信我,要找到一位審美在線的大房東,那真的挺難。
  • 1.5億的上海老洋房,真的不算貴
    (P.S.觀看正文請注意攜帶糖果,中和一下不定時的檸檬精分泌)  part.1  1.5億上海老洋房,才不是最貴的  現實中,《安家》中那套1.5億成交的洋房,位於愚園路的柳林別業,真實的屋主姓王,最初的主人是上海花旗銀行的董事,購買這棟洋房花了300根金條,約等於民國時期的2.8億。
  • 被《安家》上海老洋房吸引,上海十大老洋房的魅力
    電視劇《安家》中講到了上海老洋房,羅晉飾演的徐姑姑「開單吃三年」。上海的老洋房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一個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老洋房蘊含的價值絕非一磚一瓦所能砌成。到了晚上,一扇扇窗戶映出溫婉的燈火,隱隱約約飄出輕曼的鋼琴聲。
  • 夫妻33㎡小家改造:廚房裝在衣櫥裡,衛生間圓形玻璃採光,驚豔!
    夫妻33㎡小家改造:廚房裝在衣櫥裡,衛生間圓形玻璃採光,驚豔!33平米的小一居房子要想讓空間被充分利用,而且收納充足,設計時尚而有情調,其實很考驗設計師的功力。而最近看到一對小夫妻將自己相同面積的小家改造的經典案例,令我十分驚豔!
  • 上海夫妻辭職在家,在市中心經營只有1間客房的民宿,明星都來了
    01在上海中心地帶打造一座避世小院院子好久沒有打理,兩人便又鬆土、重新鋪草皮,再陸續添置新的小植物。此外,再慢慢把有自己生活印記的物品裝進去,就足以變成一個理想中的家了。總而言之,在改造的過程中,鬱聰始終秉持著這樣的原則:「上海的老洋房本身就有它的底蘊,只要好好復原,便能呈現出它獨特的美。」
  • 走廊塞下潮玩便利店,90㎡三居花了100W,上海夫妻腦洞太大了!
    今天房君介紹的是來自上海的一對小夫妻,房子是90㎡的三居,屋主是個潮玩愛好者,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手辦、畫作和塗鴉。為了滿足屋主的潮玩收納需求,設計師將藤原浩在東京便利店CONVENI靈感搬進了家,讓原本雞肋狹小的雜物間變成「冰箱+貨架」的超酷走道,引來了許多朋友打卡留念。
  • 像《安家》1.5億的稀有老洋房,上海究竟有多少套?
    來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風情,一定要去看看上海的老洋房,那些梧桐院牆裡面留下的都是歷史的痕跡,《安家》裡面1.5億的天價老洋房,讓人直呼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嚴家花園是三層磚木結構的英式花園洋房,園內有兩個百年大樟樹。鵝卵石牆面質樸利落,平瓦陡坡屋面自然簡約,與院子裡面的參天大樹相得益彰,花園內的假山、亭子錯落分布,這景致堪比公園。
  • 從《安家》老洋房看天津小洋樓投資攻略
    電視劇《安家》讓上海百年老洋房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不僅對老洋房的價值有了了解,也讓大家真正認識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  中國的洋房,源於19世紀後期的上海,成為當時上流階層的專屬。
  • 上海酷女孩的精緻生活:38㎡小家也要裝出儀式感,一個人住真踏實
    認識一些上海姑娘,真的讓我特別敬佩,她們不光擁有著精緻漂亮的外表,也擁有著堅韌獨立的內心,她們有文化也有內涵,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很講究,不僅能把日子過得精緻浪漫,也能把自己的事業打理得井井有條。看看她們的家就知道,哪怕因為房價昂貴,多數只能買得起小房子,但也一樣能把小小的家布置得精緻且有格調!
  • 上海帥哥的21㎡小家:老破小爆改,臥室挑高,輕鬆舒適太羨慕了!
    上海帥哥的21㎡小家:老破小爆改,臥室挑高,輕鬆舒適太羨慕了! 作為國內寸土寸金的一線大城市,上海的房價可不是一般的年輕人敢恭維的,即便是租房子,每月也要拿出不菲的租金養房東,生存真心不容易啊!
  • 北京夫妻的47㎡小家,一居變兩居,全屋大白牆,打造溫馨療愈風!
    在忙碌的工作後,抽離回歸到回家模式。原木風的家具讓自己回到最原始狀態,身心都得到放鬆, 舒緩一整天疲憊的心靈。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案例來自北京呼家樓,面積僅為47.5㎡,屋主是一對年輕夫妻,對房屋的基本要求有,客廳中需要有沙發、電視機,餐桌既可以就餐也可以作為工作區。因為父母偶爾會來住,所以需要增加一間客臥。還希望有一個書架,用來展示收藏紀念品。
  • 廈門夫妻改造109㎡毛坯房,用40W把復古綠和輕奢元素裝進每個角落
    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屋主是來自廈門的一家三口,這是個109㎡的三室兩廳,原來的家動線不合理,主臥陽臺雞肋,軟裝過於單調,需要提升整體的居住環境。
  • 北京夫妻徒手裝60 ㎡老破小刷爆朋友圈!保留最醜元素、家具都用最...
    整個區域是用綠色牆漆與烏雲壁紙做的半牆設計,她自稱這可是家裡的一大特色。但要說烏雲壁紙,算是網紅款,那麼如何避免發生「撞牆」事件?1、畫好要拼接的尺寸2、先用四塊半把邊框拼接好3、剩下兩塊板調整好間距,上螺絲就ok了4、裝腳輪這就大功告成了,這個萬能小推車可以當做書架也是花盆架,也能放電扇、加溼器,簡直是移動地板!
  • 500+就能拔草《安家》裡1.5億的老洋房,上海周末玩法該更新了!
    ▲《安家》裡孫儷騎著「小毛驢」逛巨鹿路 上海的煙火氣,藏在一條條被梧桐樹遮住天空的馬路裡,一年四季色彩不斷切換,騎個單車軋壓馬路特別幸福~
  • 《安家》取景地曝光!除了魔都老洋房,這些熟悉的地標也火了!
    畢竟是以房產中介人物為主線,所以劇中頻頻出現了豪宅、地標、街道......更是讓珍稀的老洋房進入大眾視野。 今天小編就帶你雲打卡《安家》中同款取景點。
  • 上海老洋房,北京四合院為什麼這麼貴?
    上海老洋房,品相稍為好一點的,動不動就要上億,最貴的嚴家花園要10億,什麼是老洋房,是指解放前建造的,一般為四面或三面臨空,裝修精緻,備有客廳、餐室,有數套衛生間等,結構較好的獨立式或複式、別墅式住宅,也就是上海人口中所說的小洋樓,花園洋房。上海老洋房主要分布在徐匯區佔39%,長寧區佔29%,黃浦區佔9%,靜安佔9%,虹口區7%,其他區8%。
  • 天津中原研究院:從《安家》老洋房看天津小洋樓投資攻略
    電視劇《安家》讓上海百年老洋房吸引了全國人民的關注,不僅對老洋房的價值有了了解,也讓大家真正認識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中國的洋房,源於19世紀後期的上海,成為當時上流階層的專屬。時至今日,上海仍存有眾多經典的老洋房區,每一棟洋房的背後,都鐫刻著一段上海灘的傳奇故事。
  • 老公堅持裝玻璃酒櫃,完工後我被迷住了,原來精緻生活只需1㎡!
    老公堅持裝玻璃酒櫃,完工後我被迷住了,原來精緻生活只需1㎡!去年婚房裝修的時候,老公堅持在餐廳裝一面到頂的玻璃酒櫃,起初我很擔心衛生問題,有些猶豫,但沒想到完工後我徹底被迷住了!原來精緻的生活只需多個1㎡!